分享

腾讯和阿里背后最大股东都是外国财团,为何实际控制权还是中国人

 朕在前进 2018-05-23

熟悉目前中国互联网行业格局的人都明白,市场已经基本被分为“阿里系”和“腾讯系”两大阵营,而曾经与其并列作为“BAT”之一的百度不知不觉已经掉队,丧失了话语权。那么,随着两大巨头的快速渗透,有不少国人便产生了疑问,无论是腾讯还是阿里背后的最大股东都是外国公司,那么为什么还坚持说他们是中国公司,并以此为傲?

同股不同权制度:股权最多不一定掌握实际控制权

同股不同权制度当年闹得最凶的就是阿里巴巴了。当时,阿里巴巴作为中国企业本想在中国香港上市,但奈何那时候港交所一直都坚持“同股同权制度”,2013年阿里的最大股东是日本软银集团和美国雅虎公司,一旦强行在港上市,马云及其合伙人创始团队便会失去公司实际控制权,最后在与香港多次妥协交涉后被拒,马云毅然奔赴美国上市。

而腾讯公司则不一样,公司股权结构采用的是“一致行动人协议”。当时,腾讯在港交所上市说明书写道:公司创始人和南非MIH公司各占据公司50%股份,双方在2004年有过一致行动协议约定,双方向腾讯集团各公司任命等额董事,而且在上市公司主体中双方任命的董事人数总和够成董事会的多数,从而实现双方共同对所有下属公司的共同控制,避免一方独大。

所以,无论是阿里还是腾讯,虽然外国财团占据股权最大,但是实际控制权都在中国人手里,还是中国企业。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随着香港经济地位的下降,被深圳超越,港交所很早便对当年对阿里的行为感到后悔,愿意做出妥协,因此小米今年才能够以“同股不同权”的制度在港上市。

为何阿里巴巴和腾讯背后的最大股权会是外国财团,国人眼光短浅

先说阿里巴巴,当年马云在创业融资初期可以说是吃尽国人冷眼。最初他去曾吞并过自己中国黄页的杭州电信要投资,但对方根本没搭理;然后马云又去找到搜狐的张朝阳,当时搜狐属于中国互联网门户网站巨头,人家压根看不起电子商务行业;之后,金山雷军也以为马云是骗子,最终国内没一个人愿意相信马云。而就在创业濒临失败的时候,日本软银集团拯救了马云,也拯救了阿里巴巴。

然后腾讯,马化腾创业初期比马云还惨。马化腾创建了OICQ免费社交工具,即QQ的前身,但后来因经营不下去四处寻找买家,无奈国内包括新浪、搜狐、润迅都看不上,马化腾只好继续收拾这一烂摊子,四处寻求融资。先是中国IDG资本和香港电讯盈科投资200万,但后来因赚不到钱果断放弃,而就在马化腾四处无助的时候,南非传媒大鳄MIH主动找到了他,进行了投资,并且完全相信马化腾本人,从开始之初便放弃了公司投票权,也就是实际控制权,只保留分红。

因此,这也是腾讯为何如今马化腾及创始人和南非财团各占据50%股权,但实际控制权还在马化腾一边,因为从一开始人家便放弃了投票权,全权交由马化腾打理,从而造就了如今的巨头腾讯。如此看来,当时国人的眼光和外人的眼光果然差距甚远。

最后,看完这些想必你也明白了,为何阿里巴巴和腾讯背后的最大股东都是外国财团,但是仍属于中国企业,因为实际控制权还在我们自己人手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