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特色小镇 · 海上丝绸之路新起点

 wu6388 2018-05-23

以“运河与海”的乡土塑造独特风貌。小镇通过民宿酒店、海岛运河、渔家船游、水族活化、河海湿地公园等五大核心形态等,形成独具魅力的小镇风貌和错落有致的空间结构,以赢得市场青睐。通过“乡土”、“产业”、“文化”为主要模式建立的“运河与海”特色小镇,不等同于景区的建设开发。在依靠渔村港口原有的文化基因形成的传统产业集群的基础上进行升级,融入主题性的文化要素,通过整合历史人文因素提升产业内涵优化区域发展动能,延伸产业链、创新链、要素链,才能建成优质的生态系统,将运河与海岛资源价值最大化,在原有传统产业集群模式基础上的创新和升级,向区域产业集聚与城镇发展的3.0进发。

效果图

项目名称:运河与海特色小镇

开发单位:象山开发区

建设地点:宁波

项目规模:4500亩

建筑功能:特色小镇(渔业中心、旅游小镇)

建筑设计:道克建筑

主持设计师:邹航

设计时间:2017


城市印象
DECO-LAND

1



宁波,又称甬城,副省级市、世界第四大港口城市,属于典型的江南水乡兼海港城市,是中国大运河南端出海口、亚太重要门户区、“海上丝绸之路”东方始发港。




象山是宁波南部沿海重要港口,有着优良的天然条件和悠久的舟船、港口历史。象山从北至南的200 里航道,是宁波海上丝绸之路的黄金水道,必经之中转站。


自然条件
DECO-LAND

2



基地周边自然条件优越,四面拥有丰富的自然的山体景观,结合基地本身拥有的水文化,可充分利用打造宁波特色的国际化渔业小镇。


基地位于石浦镇西南方,拥有造文化底蕴底蕴深厚的造船历史,西侧为清末时期铸造的古炮台,现为浙江省文物保护之一,东侧为景观优越的中界山。

效果图

设计策略
DECO-LAND

3

城市空间与山水格局

1)中央公共轴:建立南北向连续的产业旅游文化功能轴作为区域公共核心,缩小北边地块与南边地块的空间与心理距离,集中公共功能和湿地景观于其间,使之成为两岸富有吸引力和形象展示的重要区域。

2)两岸景观带:被海水系分隔的两个地块将以两岸风光为核联系组织,形成与滨水、绿带、湿地交替的丰富体验。


TOD模式引入

服务半径

以400m 为服务半径设置公交站点。

两条线路

设置BRT 线路及公交线路,两条线路互为补充,公交线路可并入外部公交系统,BRT 线路串联城市重要节点。


海绵城市


构筑南北两岸格局

水是项目基地最重要的自然要素特征,结合地方自然条件特征与产业特征,整理形成南岸以打鼓峙山为联系的生态绿地,北岸中央湿地轴线渗透的系统格局,并由此组织南北两岸格局特点的城市空间,展现宜居宜游的国际海洋小镇风范。


滨水空间价值利用

既有规划和建设情况反映出对基地水的价值开发还局限在运河上,内部可引出支流并创造小尺度公共空间激发城市活力,提升内部用地价值。


岛城与桥

在水网密集的地块采用“岛城”的模式,并通过形式和功能各异的“桥”形成多样联系与风格特点


邻里社区

水上城市

沿游船线路在区域节点处设置游船停靠点,最终可汇聚在南北两处码头。游览线路可创造新的社区活力,优化区域慢行交通。


骑行

效果图


规划结构
DECO-LAND

4

一轴、一带、三心、多组团


通过对城市现状土地功能的梳理,我们归纳出规划区主要城市功能带,由其服务片区功能主体的不同而分为中央景观绿轴、活力海岸带将基地南北地块连接起来。以三大中心为载体向边缘发散的主导功能,贯彻功能适度混合的策略,使土地开发可实现弹性发展。一轴一带复合多种功能及活动,形成区的能量廊道,与各组团的能量核心有效联动,形成由线至面的能量网络,充分放大各板块功能核心的影响力。


渔舟唱晚,畅享休闲时光


湿地公园,亲吻静水绿林

海员基地—回归东方故乡

乡土风情—领略东方神韵


海上城邦—共享世界繁华

展览中心—体验文化传承

效果图


END



建筑邦全媒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