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里的老物件”--老土坷垃

 老北京的记忆 2018-05-23

    时代变化了,家里的老物件儿也随之消失了,有时想起来却不记得具体什么时间没的。比如:布掸子、蝇甩子、鞋拔子、鞋撑子、鞋碹子、布袜子、袜板儿、针线笸箩儿、烙铁儿、铜脸盆儿、脸盆架儿、漱口盂儿、牙粉儿、舌刮子、水缸、水瓢儿、把儿缸子、茶壶、盖儿碗儿、茶盘子、食盒儿、痰盂儿、尿盆儿、夜壶、八仙桌子、条案、鸡毛掸子、掸瓶、帽盒等等一系列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物品。

    我记得小时候,北京平房院的人家儿门框上,总挂着一个布掸子,因那时北京柏油马路少、风沙大,家里人从外边回来,先在门外用布掸子从上到下抽打一番,所谓布掸子就是一尺来长的圆木棍儿,一头儿绑几块儿大小不等的旧布,使时间长了木棍让手磨得溜光红润。蝇甩子是抽打苍蝇用的,它的把儿比布掸子长,一头儿绑上一大绺马尾,好像《西游记》里太上老君手里就总拿着个蝇甩子。要说袜板儿和针线笸箩儿恐怕谁家都有,那会儿谁家不缝缝补补的呢?再说尿盆儿,家家户户每天早起第一件事,就是倒尿盆儿。现在电烙铁儿代替了铁烙铁儿,家里装修讲究的厨房、卫生间及各种电器设备,又取代了一大批类似火炉子、脸盆架儿等老物件。

    看着这些老物件的照片,脑子里勾勒出一幅老北京普通人家的画面:

    家里的男主人劳累一天从外边回来,从门框上摘下布掸子浑身上下抽去浮尘,进屋后脱个光膀子,从门后水缸往铜洗脸盆儿里舀上两瓢凉水,稀里花拉的连脖子带脑袋一通儿胡捋,然后含口清水扬着脖子咕噜咕噜,把漱口水吐到痰盂里。这时“屋里的”早早沏好了一壶酽茶,“当家的”往八仙桌子跟前儿那么一坐,品着高沫儿,闻着炸酱的香味儿,瞧着一桌子的面码儿,就等锅挑儿的手擀面上桌儿了,嘿!怎么着还不cei它两大海碗。

(注:卒+瓦,音:cei四声)

《看照片讲故事》系列之“家里的老物件”

图1。大海碗、食盒儿、舌刮子、蝇甩子

 

《看照片讲故事》系列之“家里的老物件”

图2。铜脸盆儿、脸盆架儿、袜板儿、布袜子

《看照片讲故事》系列之“家里的老物件”

图3。漱口盂儿、座钟、烙铁儿、夜壶

 

《看照片讲故事》系列之“家里的老物件”

图4。八仙桌子、帽盒、针线笸箩儿、条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