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中山公园是全国百家历史名园之一,始建于二十世纪初,其占地32.8万平方米,其中水上面积7万平方米,是武汉市历史悠久的文化休憩公园。其中西合璧的园林风景,淳朴隽永的人文景观,以及惊险有趣的游乐项目一直受到广大游人的赞誉。 中山公园前身名曰"西园",始建于1914年,为私人花园,占地三余亩。1914年西园扩建至20多亩。 1927年,汉口市国民政府将西园收归国有并确定建为"汉口第一公园"。 1938年4月9日,郭沫若领导的三厅在中山公园举行万人抗日歌咏活动,郭沫若、田汉讲演后,由冼星海、张曙指挥,抗日歌声响彻云霄。 1945年9月18日,在公园受降堂(原张公祠),举行华中战区受降仪式。由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孙蔚如代表中方接受日本冈部直三郎大将投降,受降日军21万,并立受降碑。此受降碑于1998年5月21口在张公亭的地下室发现。 1949年5月16日,武汉解放,军管会于同年9月18日接管公园。 1950年5月1日,武汉市第一次运动会在中山公园举行。 1951年4月起,中山公园改、扩建工程动工,全市19万人参加义务劳动,历时2月,于1951年7月初步完成中山公园扩建工程,公园面积扩大至600亩左右。 受降堂
中山公园大门
孙中山和宋庆龄塑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