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家值得关注的中国画廊

 木蘭猫不睡 2018-05-23

香港巴塞尔落幕了。如同一场稍纵即逝的烟花表演,迅速地绽放,又迅速地安静。

所有曾经在这里聚集过的精神和物质,被带走了很多,可更多的却被留了下来。因为艺术不会落幕。

其中有一些遗憾的是,大家更愿意把目光聚焦在平时难觅其踪的国外画廊以及明星艺术家身上,反而很少关注平时天天打交道的国内画廊。

一个艺术特别邀请五家国内画廊主理人,包括站台中国、空白空间、没顶画廊、狮语画廊、星空间来分享他们对巴塞尔的恨与爱。

他们是一群在博览会现场连轴运转却从不曾显露出疲态的人,脱下高跟鞋(西装)可以登高刷墙挂画,涂上口红(香水)可以讲艺术谈生意,英语普通话随时切换,是他们为我们带来有关中国当代艺术的惊喜。

PS,没有讲到的中国画廊同样值得关注,大家都太拼了。

{ 一个正在听讲的小编 }

阅读前提示:

对,这不是你之前看到的那一篇

上一次讲的是为博览会一边做足功课一边寻找惊喜的艺界人士

这回我们想把视线落在呕心沥血的画廊人身上

他们是为我们带来惊喜的那群人

在国外顶级画廊的夹击中建立自身价值

寻找各自突破口的中国画廊人

so

大家准备好唤醒对于中国画廊

以及中国艺术家的好奇心和爱了吗?

陈海涛/ 站台中国

用缓慢的、努力的工作,一点一点建立我们自己的系统

Basel合作艺术家/ 傅饶、葛辉、贾蔼力、刘港顺、娄申义、马轲、秦琦、邱瑞祥、宋元元、谭平、汤大尧、许成、杨茂源、赵赵

一个艺术:与全世界最顶尖的画廊站在同一个平台上,站台中国希望以什么样的姿态来呈现自己?

陈海涛: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向回答:你可以选择去适应西方话语权利,以及他们所建立起来的艺术标准,包括流行趋势,而另一个方向是,可以很策略化地去建立一套自己的标准。因为艺术本身并不存在一个唯一性的标准。

这次站台中国在香港Basel上的呈现,正是希望突出我们对艺术的理解,这同样是我们对自己的要求。至于说是否能够达到,说句实话真的不是那么容易。确实很难做到非常完美。当然了,我们也会考虑成本和经营的可持续性。

一个艺术:这次带到Basel现场的作品是怎么挑选出来的?

陈海涛:我们每次带到香港Basel的作品都和我们策展的主题密切相关。

一个艺术:请您评价一下今年的Basel:)。

陈海涛: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我们能够看到所谓的话语权一直在西方人手里,这首先是因为当代艺术本身就是“舶来品”,随着中国的开放,从西方进入中国只有30-40年,是一个非常短暂的历程。这意味着中国当代艺术的积淀是非常薄弱的。比方和我们在巴塞尔同台的西方画廊也许经营的是有一百多年历史的作品,而我们只能经营30年的作品。

另外一边,我们自己苦心推动的艺术家,一旦成长起来就会迅速地被国际上更有实力,更成熟的画廊挖走。而这也是中国整个画廊界,包括艺术生态脆弱性的体现。因为我们的艺术生态就没有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美术馆系统,批评系统,收藏系统,还处于童年中的童年,还需要用很长的时间去发展和积淀。

更不用说我们中国的体制,当代艺术在中国始终非常边缘,再加上目前中国文化在整个世界文化中也不主流,所以说中国艺术是非常非常边缘的。这一点从Basel现场中国画廊和西方画廊的数量对比上也能看出来,中国的、亚洲的画廊份额非常小。Basel就是一个以西方为主的商业平台,他正是建立在一个绝对的商业权力和艺术权力之上。很显然,中国缺少这样的平台,只能在别人的平台里去呈现自己,边缘化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我们只能认同这种现实。

当然我们还可以期待,我们用自己缓慢的、努力的工作,一点一点地把自己的系统建立起来。我总感觉我们所有人,参与中国当代艺术其中的这些人,都应该有这种意识。

?

站台中国在香港Basel的展览现场

张迪、钦君/ 空白空间

更愿意呈现艺术家的多样性

Basel合作艺术家/ 高磊、高露迪、何翔宇、简策、Christine Sun Kim、李姝睿、刘诗园、刘文涛、刘辛夷、钦君、石至莹、王海洋、王强、王拓、翟倞

一个艺术:与全世界最顶尖的画廊站在同一个平台上,空白空间希望以什么样的姿态来呈现自己?

张迪:我们今年和往年有一个不同的地方,今年对整个展出作品做了一个类似展览一样的规划,有一个主题的限定,包括整个展位设置也跟着主题在走。所以可以看到我们有带来一些立体装置,包括动态装置,还有陈设在地面上的作品。有一个整体的考量。我们是一个以推广年轻艺术家为主的画廊,希望借由这样的面貌,让大家对我们的艺术家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

其实我们是不希望给大家留下某种风格化的印象,更愿意去呈现艺术家的多样性,以及展示他们在不同媒介上的工作,不管是摄影,还是绘画、雕塑、装置,还有影像等等。

一个艺术:这次带到Basel现场的作品是怎么挑选出来的?

张迪:很现实。 因为Basel每年都要申请,然后会提前八个月或者十个月左右得到通知,等我们确定下来参加,我们就会通知艺术家。首先并不是所有艺术家都有适合在博览会上展出的作品,然后还要看我们的分配,比如说这个艺术家今年会有一个个展,我们可能要把更多精力放在个展上。另外还有一些情况是,有很多艺术家在非物质的媒介上工作,可能更适合放展览中呈现,而不是在博览会上展出。

简单来说,我们要和所有的艺术家打招呼,确认每个艺术家的档期和时间,是否有精力专门为博览会创作作品。所以具体挑选了哪些作品出现在Basel,很实际,就是看艺术家的工作状态、工作时间以及是否有合适类型的作品。

一个艺术:那销售的部分呢?

钦君:每年在香港都有不错的成绩,相信今年也不会差。

一个艺术:请您评价一下今年的Basel:)。

钦君:香港Basel已经举办了五六年时间,我们从没有缺席过。在这样优秀的平台上和一些优秀的画廊一起工作,作品的选择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慎重决定。

一个艺术:有很多关注巴塞尔的人会把目光聚焦在哪件作品上多贵多贵上。

钦君:每年香港Basel上都会出现非常精彩的现代艺术和著名艺术家的作品,价格只是这些作品重量级的体现之一。

一个艺术:最后一个问题,这么多天呆在这,有哪一刻会感到紧张吗?

钦君:第一天VIP日的下午两点钟一到,潮水般的收藏家涌进来,我知道,上半年最繁忙的一周开始了……

?

空白空间在香港Basel的展览现场

金丽萍/ 没顶画廊

艺术就是给大家带来快乐啊:)

Basel Discover单元合作艺术家 /陆平原

一个艺术:与全世界最顶尖的画廊站在同一个平台上,没顶画廊希望以什么样的姿态来呈现自己?

金利萍:我们在做画廊之前已经做了十年的非营利艺术中心,所以在策展和对艺术家的选择上,还是比较有心得和经验的。香港Basel我们是第一次来,参加的是只做一个艺术家个展的发现单元。

这次我们来Basel也是提前做了非常多方案,包括针对不同艺术家风格的展览策划案,以及对香港艺术环境一个接受度的设想。因为全球各地的人都会涌到这边来,最后我们决定带来更加具有国际化背景的,从创作语言和表现形式上来讲都是相对国际化一些,比较容易被接受的作品类型。这是我们的第一次亮相,希望可以给这边的藏家和观众留下一个深刻印象。

和我们合作的艺术家陆平原,从2014年画廊成立之后我们就一直在合作,已经做了大概三个个展,其实我们认识已经超过了十年,可以说是看着他成长。他已经是一个有明确创作思路和风格的成熟艺术家了。

一个艺术:请您评价一下今年的Basel:)。

金利萍:在这里几天让我感受到艺术是非常有活力,非常有魅力的。来的不管是藏家还是观众,大家都非常爱艺术,这是非常让人高兴的一点。我自己在这个行业工作了差不多二十年,可以说是看着当代艺术从萌芽到今天的状态,真的很高兴。

一个艺术:第一次参加Basel,感觉怎么样?

金利萍:一部分感受是,我们自己是第一次亮相,从成本和销售角度来说我们已经做好了足够的心理准备。可以肯定的是我们的销售情况还是蛮不错的,完全出乎意料。能够和国际大画廊站在同一个平台上去呈现艺术也是对我们的一种肯定。我们相信每家画廊都是从小到大,都需要一个过程。

另外我觉得我们空间和其他空间比起来还是比较清新的,所有走到我们这边来的人看到作品都是很开心的,觉得这是土豆先生啊,好好玩。这个其实就是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艺术就是给大家带来快乐嘛。

一个艺术:所以可以说基本上是比较好的还原了最初的设想?

金利萍:对对,其实基本上跟我们的预期差不多。

?

《“Look! I’m Picasso!”》是艺术家受皮克斯动画工作室于1995年发行的第一部电脑动画电影《玩具总动员》的启发所创作。

Leo/ 狮语画廊

在一个商业化的空间中做出新探索

Basel Insights单元合作艺术家 /谭平

一个艺术:与全世界最顶尖的画廊站在同一个平台上,狮语画廊希望以什么样的姿态来呈现自己?

Leo:我想主要还是一个探索的姿态。

因为谭平老师的现场绘画项目,本质是希望探索艺术和环境,和空间之间相互反应、互相发酵的一件强调过程性的作品,所以其实每一次展出呈现的都是完全不同的状态。而这个项目已经在瑞士、香港展出过两次,这次又在Basel Insight单元呈现,我们也是非常希望可以在这个国际化的平台上和更多的藏家、艺术人士、观众,以及香港本土的艺术界人士来交流和探讨。

一个艺术:这次狮语画廊参加的是亚洲视野单元,选择和艺术家谭平共同呈现这个展览,有怎样的考虑?

Leo:这个项目是一个需要艺术家来到现场即兴创作的作品。而只有通过艺术家的现场创作,新的空间,新的艺术生命才会诞生。所以谭平老师和我们在Basel现场完成了这个项目。

一个艺术:在寸土寸金的巴塞尔,用这样的作品参展有怎样的考虑?

Leo:可以说这件作品是谭平老师实验性很强的一个项目,也是他作为一个艺术家继续往前走,往前发展的象征。所以其实我们画廊可以说也是做好了这样的准备,在这样一个商业化的空间里做出新的探索与尝试,当然结果可能就是卖不掉或者很难卖。

但是尽管这样,从最开始我们就决定和谭老师一起,去呈现我们在艺术上的新探索,去实现我们对于艺术的理解和追求。我们每一个人都很用心,很努力,很投入的为了把这件作品在Basel现场实现出来。

?

艺术家谭平的作品在瑞士Helmhaus美术馆的展出现场

?

谭平在香港Basel现场创作

?

香港Basel展览现场

房方/ 星空间

在一个超级市场里抓住你几秒钟的眼球时间

BaselInsights单元合作艺术家 /金氏彻平

一个艺术:与全世界最顶尖的画廊站在同一个平台上,星空间希望以什么样的姿态来呈现自己?

房方:每年Basel,我们都在坚持自己的策略,就是希望每次只介绍一个艺术家,所以我们一直申请的项目就是Insights或者Discoveries。因为我们代理的艺术家大部分都不是市场上特别热门的国际名牌艺术家,所以我们会比较希望在这种场合能够通过一个个展,有一定集中度地去呈现一个艺术家的面貌。今年带来的是日本艺术家金氏彻平,但以前我们做的都是中国艺术家。

一个艺术:金氏彻平的作品看起来挺日本的,不管是卡通元素,还是强烈的色彩,您怎么想到与他合作Insight项目?

房方:星空间一直以中国艺术家为主,但是同样也希望保持一定的开放性,所以如果在艺术理念和美学观念上和我们有一定共识,特别是日本,是我们的邻居,我们都会希望可以一起合作。

另外,保持我们自己的气质也是很重要的,无论你国际化,还是做一些新的尝试,都应该尽可能地基于自己的某种特点、兴趣或者是传统,所以这次我们能跟金氏彻平达成合作也在于我们之间存在一个非常好的基础。

一个艺术:这次呈现还是挺特别的,基本上所有能够利用到的位置都有安排作品,但也并不觉得特别杂乱,还是一个有机的组合。

房方:因为大家看博览会都是走马观花,很快速地浏览,所以我们希望在这样一个汇集成千上万件艺术品的超级市集里,尽可能地抓住几秒钟的眼球时间,让大家来了解这个艺术家,这就是我们在博览会里能做的事。

?

星空间将日本艺术家金氏彻平带到香港Basel呈现

- end -

灵感话题

告诉我们最打动你的是?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