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明通宝背上招钱币

 网洛书城 2018-05-23

2017年3月在河南省遂平县农村偶然获得一枚“大明通宝背上招生坑小平钱”,青铜质,直径25.1亳米,厚1.2亳米,重3.7克。 经查《中国古钱大集·丙集》( 华光谱主编 )为一级仅见品( 图一、图二)。大明通宝系列币铸造不精,有红、黄、青铜质三种。特征多为小平,有镇库钱,有背上户、上工、上帅、右帅、背上招等字。初铸钱径26亳米,后铸钱径24—25亳米。钱文形制风格类似天启钱。《黄宗羲行朝录·鲁王纪年》“崇祯十七年,王回越,铸大明通宝钱”。

图1

图2

一、大明通宝系列钱币铸造的历史背景

朱以海( 1618年一1662年 ),字巨川,恒山,别号常石子,明朝宗室,藩王, 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子鲁王朱檀之后。清兵入关后,鲁王逃往台洲(今浙江临海)避难。 弘光元年(1645年),被张国维、张名振等拥立于绍兴监国。当年12月铸行了大明通宝钱。朱以海奉为监国后,与福州唐王朱聿键政权相互倾轧,鲁监国元年(1646年6月),清军渡钱塘江两次攻打鲁王政权,张国维兵败身死,朱以海在被困中逃出,由张名振等护卫流亡海上(舟山群岛),后依郑成功居金门病死。大明通宝,明代(南明)国号钱。

关于大明通宝钱的铸造年代、铸造地点,因相关典籍记录甚少,故历来难以考证定论。据黄华彬的《大明通宝市场价值多少》所述及考证:其一,大明通宝背户钱是鲁王政权于1645年12月至1651年10月舟山失陷前所铸;其二,大明通宝光背钱是明末清初将领姜瓖于1649年间在山西大同所铸。其三,对于大明通宝背帅钱的铸期,各种说法皆有。林染先生文章《大明通宝背帅钱》考证,认为背帅钱是天启年间定向供给甘肃镇(即张掖,明末九边重镇,陕西行都指挥使司所在地)的军用钱。近年又有藏友从史料推断,大明背帅钱是顺治五年初(1648年),甘肃米喇印、丁国栋回族反清起义时所铸。

二、对大明通宝背上招钱币铸造的几点看法

大明通宝背上户、上工、上帅、右帅钱币已有所考证、推论,唯有背上招钱币至今藏于云雾,未得真相。下面就大明通宝背上招谈几点看法:

1.大明通宝背上招钱铸造的历史背景

据《钱币文论特辑》2006年02期,明崇祯十七年,李自成率兵攻下北京,崇祯帝吊死煤山(今景山),明朝灭亡,后来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清军开始征战中原,明朝在南方的宗室藩王们前后相继建立了政权,继续用大明国号,同清军对抗,这几个短命政权,统称为南明政权。其中有四个政权铸过钱币,南明唐王朱聿键铸的“隆武通宝”,南明鲁王朱以海铸的“大明通宝”,福王朱由松铸的“弘光通宝”和桂王朱由榔铸的“永历通宝”四种钱币。大明通宝背上招应为南明鲁王朱以海所铸。

另据“百度文库”招氏传奇的来源三记:招氏族谱也称招氏为“陈公子招之后”。 这个提法出现在宋朝邓名世撰著的《古今姓氏辩证》,此书称:“陈候之弟招杀陈世子偃师,楚人讨而执之,放之于越,其后以王字为氏”。陈公子招最早见于《左传昭公八年》。当时祖先为了逃过追杀,带着家眷从今山东济南逃到了福建厦门,再到广东南海,最后到了湛江,并在此定居。在此过程中为了能逃脱,就把陈氏改为了招氏。这也是大多招氏族人所认同的一种观点。以招氏来源三来看:鲁王朱以海有类似传说遭遇,由此推断大明通宝北上招为鲁王朱以海在逃难至舟山岛无路可走时,背水一战东山再起而铸造的钱币。

2.大明通宝背上招钱币的钱体、钱文及制作体系

从此枚大明通宝背上招钱的钱体与其系列(光背、上工、上户、 上帅 、 右帅)的钱体相比对,均为小平(镇库除外),小内穿,中外缘,略宽(因背上招为晚期铸钱, 钱径略小,钱稍薄,重量轻),钱体风格一致。与钱文相比对,为台阁体。大明通宝四个字皆圆润,“通”字为一点通,“通”字第一笔皆回笔。“宝”下“贝”除背上工为长点贝外,皆为“八”字贝。另外,大明通宝背上工、户、帅、招四字皆宽扁,风格一致。由此推断大明通宝系列钱文可能出自同一书法体系(台阁体),钱币出自同一制作体制。因而可推断大明通宝背上招钱的设计铸造者,也参与了其他早期大明通宝钱的指导、设计或铸造,只不过大明通宝背上招铸造的晚些。直径小为25.1亳米,钱薄厚度为1.2亳米,体轻重量为3.7克。而早期大明通宝钱币直径为26亳米左右,厚1.2亳米以上,重5克左右。从大明背上招钱币的钱体、钱文及制作体系可看出此钱为鲁王晚期所铸。

3.大明通宝背上招钱币铜质对比

此枚背上招钱为青铜质。取明代大顺通宝(黄铜 ),北宋元丰通宝(青铜)与大明通宝背上招钱币的铜、铅、锡、硒、锌、铁元素百分比含量比对(图3)。

大顺通宝、大明通宝背招、元丰通宝成分比例对照表(%)

图3

从表中分析大顺通宝黄铜币含铜72 .14%。大明通宝背上招和元丰通宝的含铜量分别为34.78%、41.22%。黄铜币的铅含量极少,而大明通宝背上招和元丰通宝的铅含量分别为29.63%、39.63%。由此推断,此枚大明通宝背上招钱符合青铜钱钱币成分指标,为青铜钱。

朱以海政权可能熔炼其他钱币或铜器、铜杂件而铸造大明通宝背上招青铜钱币。此由大明通宝内含锌5.38%可说明,而青铜元丰通宝钱内仅含微量锌。从此钱的铜质对比可说明,大明通宝背上招钱币为鲁王晚期所铸。

4.大明通宝背上招钱的稀缺分析

原因之一:根据古泉园地户名为永历的《明代钱币大明通宝背字铸造地浅谈》(2013年7月14 发表)。大明通宝背上招钱应该是鲁王政权在1650 年失去浙江全境后流落到孤岛舟山而铸造,意为号召散落义军重整大明基业。大明通宝背上招,存世不多,应与舟山地区资源缺乏有关,且清军封锁江面,故此背招钱为罕见品种。

原因之二:由于大明通宝背上招钱铸造较晚,1651年9月舟山城破,朱以海在张名振、张煌言陪同下,赴夏门投靠郑成功,此钱的稀缺或因舟山城陷前埋藏,或装载钱船撤退途中因战事、触礁沉海未得流通。

原因之三:1651年9月舟山城失陷,鲁王朱以海正妃陈(招)氏等人投井殉国,西宫妃荣氏和世子皆被清军俘虏。此外,众多明朝臣子不屈而死,演绎了悲壮的一幕。依据招氏来源三,大明通宝背上招钱是否是鲁王朱以海在投靠郑成功后,为纪念陈(招)氏、家人及众多明朝臣子而铸造的纪念币,故而稀缺。通过对此钱稀缺分析可看出,大明通宝背上招钱币应为鲁王在舟山岛或投靠郑成功后所铸。

综上所述,大明通宝背上招小平钱应为鲁王朱以海政权流落到孤岛舟山,为东山再起或为纪念陈(招)氏而铸造。(张 伟 殷海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