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群今天过节的“神秘人”,上天入地无所不知

 青松he 2018-05-24


还记得电影《博物馆奇妙夜》系列吗?在博物馆里值夜班的男主发现——当夜晚来临的时候,馆中所有的标本都会活过来!

然后,他就带领这群 " 活 " 的历史人物,一起跟 " 活 " 的动物标本们,一起开 Party 狂欢。 在我们的生活中,可能遇不见 " 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奇妙夜 " 或者 " 三星堆博物馆奇妙夜 ",但是,你一定在博物馆里,被震撼过,也被打动过。 5 月 18 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也许你也曾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里,好奇它背后的秘密,以及那些择一事而终一生的人的日常,到底是什么样子?

我们去问了问一群 " 神秘人 ",也回答了一些你可能好奇的问题。

Q:博物馆的工作人员都是什么年纪呢?

A:既有 50 后,也有 95 后。95 后大多来自开放部门,这是我们博物馆的 " 门面 " 工程,当然需要小鲜肉担当,50 后则是不可替代的退休返聘的老专家。

■ ■■■■

Q:怎样才能在博物馆工作?

A:我们特地去问了上海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他们说:我们很少招聘大学里 " 文物与博物馆 " 专业的毕业生,而是按照具体的工作要求进行招聘。

比如需要玉器研究人员,就会去地质大学招聘宝玉石专业的学生,研究古代织物修复的就会去纺织大学招聘服装史的毕业生。当然,我们现在最缺乏的其实是从事通风排水的工程师,几乎每年都在招聘,欢迎大家投送简历。

Q:那待遇怎么样呢?

A:我们的员工待遇虽然无法支持在大城市买房,但至少还能维持体面的生活,安心学术的话,还算可靠的经济保障。

Q:博物馆里的工作人员,有怎样的 " 人设 "?

A:所有工作人员都是幕后人员,因为前台永远是展品。不论是研究人员,还是布展陈列人员,我们都在展览开幕的那一刻退到了后台,让展品自己讲故事。只有穿着制服的开放部人员,会在观众有需要的时候,担任一个合格的 NPC(游戏里的玩家角色提供各种服务的人),为大家存包、指路。在上海博物馆里,连讲解员都是从热心观众中发掘的志愿者,这让我们的博物馆永远都是一座观众自我管理、自我发现的知识传递场所。

Q:一座博物馆里到底都有哪些部门呢?

A:通常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业务部门,另一类是常规部门。业务部门主要负责藏品,保管研究部,考古研究部等等都属于这类。

常规部门则会因不同博物馆而异,比如保管部、研究部、展览部、对外文化交流办,以及大众宣传教育部、对外窗口开放部、资料查阅图书馆、专著期刊出版部、数据信息中心、工程部、后勤科、行政科、文物安全保卫科,再加上财务、人事办公室等等,差不多二十多个部门。在过去单位办社会的年代,夏天还有暑托班一类的便民机构。总的来说,没有开不出来的,只有你想不到的。

Q:制作标本是怎样一个过程呢?

A:标本看上去都很美,但制作过程却没有那么容易,所有的程序都必须足够精细。解剖、去内脏、除脂肪,做身体模型、熟皮、填充缝制、设计造型 …… 经过相当复杂的程序,尽管整个过程避免不了 " 血腥 ",但标本师认为,是他们赋予了这些生灵 " 第二次生命 "。制作标本的动物必须是自然死亡,并获得了标本使用证书,标本制作完成后通常永久性属于一个博物馆。

常见的标本有皮毛标本和骨骼标本,一只保存完好的动物可以同时制作皮毛标本和骨骼标本。首先要将皮毛剥除保存,去除内脏,取下完整的骨骼。皮毛标本中通常没有骨骼,然而骨骼在制作过程中起到辅助作用。首先,标本师要将骨骼拼好,工作人员会在骨骼上进行雕塑,因为有骨骼的支撑,容易还原动物的形态,雕塑做好后骨骼可以归还。接下来要处理皮质,进行揉皮,加脂使得毛皮恢复光亮,通过钉子辅助定位,最后处理标本的面部表情。

上海自然博物馆

Q:可是博物馆里动物标本都看起来栩栩如生,这又是怎么做到的呢?

A:" 制作动物标本的关键在于诉说故事的全貌," 上海自然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讲了一个小趣事,比如说,工作的重点不在于装填一只鹿的标本,而在于诉说这只鹿的故事。时间在冬天吗?那这只公鹿身上的毛必须有一定的长度。它在发情期吗?那么你最好把它的鼻孔做得张开一点。这样制成成标本的动物某种程度上才出于 " 生 " 与 " 死 " 之间,几乎像是永恒一般的凝视着观众。

Q:制作标本的过程里,有什么趣事吗?

A:84 年出生的袁敏杰是上海自然博物馆标本团队最年轻的一位,在他看来,做标本的乐趣就是 " 边做边学 ",也曾因为工作太投入闹过不少笑话。刚工作不久的他忙着切割一只海豹的脂肪,工作结束换了衣服就上了地铁,发现车厢里的人都很 " 异样 ",

原来是海豹惊人的气味把大家都熏跑了。

Q:有没有什么 " 挖宝 " 或 " 寻宝 " 的故事?

A:在英国最有名的大英博物馆里,有第一位到西方博物馆修复中国书画的修复师邱锦仙,工作之余,她和爱人把时间都花在了伦敦的古董市场。最常去的是位于西伦敦诺丁山区的波托贝洛街。几十年来,她在这里的古董店里淘出的宝贝达几百余件。起初只是出于个人爱好,后来受托于上海的博物馆寻找与上海有关的文物,上海世博会足迹馆展出的 1851 年第一届伦敦万国博览会参展国画作,和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展出的 12 张 1880 年上海外滩照片,就是闲暇时淘到的珍宝。

Q:展品总是 " 世界巡回旅行 ",那到底是怎么运输的呢,会不会损坏?

A:我们的展品过去都由自己的工作人员搭配安保人员随车运送,现在则是专门的会展运输公司签订协议,由他们负责运送,他们会提供非常专业的服务。至于具体运输,有时走空运,有时走海运。现在的好处是,我们的布展专家终于不用抱着展品小心翼翼随车押运,可以潇洒地当一回甩手掌柜了。

大英博物馆

Q:电影里博物馆总有层层红外线来防盗,现实生活中你们拿什么来保管藏品?

A:以梵蒂冈博物馆为例,这里有一位所有钥匙的总管家,他的团队有 10 位钥匙管家,一共掌管着 2797 把钥匙,它们开启的是画廊、仓库、窗户、大门以及储藏室,几乎每一处都有两到三把钥匙。所有钥匙都保存在设有温度控制的地堡中以防生锈,钥匙们需要定期测试以确保它们能顺利的开门锁门。在 2797 把钥匙中,有 300 把几乎每天都要用到。每一位总管家要负责 80 扇门,全部打开需要 1 个小时。

梵蒂冈档案馆

" 神秘人 " 眼中的神秘角落

梵蒂冈秘密档案馆

这里官方建馆时间是 1612 年,由教皇保罗五世建立。秘密档案(Secret Archive)中的 " 秘密 " 其实是 " 私人 " 的意思,意指这些档案只属于教皇本人。梵蒂冈档案馆,有 43 公里长的书架和 54 位工作人员。在这里,记者、学生、业余历史学家是不允许进入档案馆的。一旦某个相关机构,证明某人是个严格的学者,即便如此,证书也必须每六个月更新一次。进入档案馆,学者要进入圣安娜门,穿过瑞士卫兵,走过美景宫廷院,然后呈上证书。每天只允许索取三份文件。因此,比起浏览档案室的目录,他们必须从用意大利或拉丁文手写的目录中选择出具体文章。

广东省博物馆

这里最神秘的部门非文保中心莫属。文保中心全称 " 广东省文物保护科技中心 ",既是粤博的组成部门,对外又提供文物的保护和修复服务。

只见这个部门的实验室一间接着一间,工作人员都穿着白色的实验服,在对各种材质的文物进行修复和检测。许多文物历经岁月洗礼,有着各种各样的残缺,经由文物修复师的妙手,又重新闪亮登场,呈现在展厅观众前。

预告

更多关于 " 神秘人 " 的幕后故事,敬请期待——

2018 年 6 月《时尚旅游》封面专题:

博物馆里的神秘人物

编辑说

为了这次的博物馆专辑,我和摄影师们从 2 月份就开始各种筹备,压力前所未有的大,因为在我看来,博物馆不仅是对历史的保留,更是让人们通过与馆藏的对话,去认识过去、现在,从而创造未来。

2 月的伦敦湿冷冻骨,每天早上摄影师和我 8:30 从酒店出发,9 点前准时站在大英博物馆涂着深绿色油漆的大门前。连续几天,我们都是最早进入博物馆的观众。这里是我们的第一站,而与我们对话的是在这里修了 30 年文物身怀绝技的中国修复师。

上海自然博物馆自 2015 年重装开馆以来,为了能够将更关注博物馆本身的发展和观众体验,几年来婉拒了多家媒体的访问要求。在和博物馆的吴老师多次沟通后,她终于首肯了我们的拍摄请求,那一刻我应该是在办公室跳了起来吧!听着博物馆 6 位年轻的标本师讲述着自己多年对标本近乎极致的热爱和 100% 的感情投入,看着他们注视标本时眼神中自然流露出的情感,我终于理解了 " 择一事而终一生 " 的幸福。

与我合作过很多次的意大利摄影师 Alberto 在拍摄梵蒂冈博物馆后,电话里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一丝颤抖:"Clavigero(拉丁语拿钥匙的人)吉亚尼真的负责开放和关闭梵蒂冈的所有门窗。听起来很简单吧?一共有 500 多个!500 多个!有 300 个位于对外开放的路径上,还有 200 多个是各种工作室图书馆。这还只是门窗而已 ……" 每天在整个基督教世界的中心上班,虽然未曾谋面,也不难猜测,吉亚尼对每把钥匙就像熟悉自己的手指头。每扇门都会开启一个世界,每扇门后面都有特殊的味道,一定也只有他才能够分辨的出来。

——《时尚旅游》2018 年 6 月封面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