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ript nonce='798469246' type='text/javascript'> ...

 yushi823 2018-05-24

“我跟我爸妈说了,他们也会帮你找那种在国企啊银行这种舒服的工作。我答应了要照顾你,我就一定会做到的。要不我们先回去试一试,不行我们再回来。”


听到这段话时,海燕(王真儿 饰)刚毕业,房子还没着落,身上的钱不到四位数。


她唯一的底气是心仪公司的offer,当然,职位是实习生。


面对男朋友的邀请,她犹豫了。


这时,她突然瞥见落地窗外一群女白领,黑色套装,高跟鞋,精致而利落,各自捧着一杯咖啡,谈笑风生。


她有答案了。


她选择拒绝,理由是:


像这样的城市

也许我们走了

就再也回不来了



这样的城市是上海。


表妹以为,这是《上海女子图鉴》前几集最意味深长的时刻之一。


是什么抓住海燕,让她决定留下来。


不客气地说,是虚荣


《上海女子图鉴》



光看这片名,可能就有不少人退避三舍,咦,又是那种《**女子图鉴》,还,有完没完。


抱着这样的犹豫,表妹刷了五集(一集25分钟),确定,它不一样。


它不是梦想的中毒者。


还是那个经典问题。


该毕业了,我是该留在大城市还是回家乡?



留在大城市的人往往会说,为了梦想。


但,什么是梦想?


是月薪五万十万?是在大城市有车有房?还是需要在那些早早回老家的“胆小鬼”面前,表演出一个上进的,不服输的自己?


承认吧,99%的人第一次谈到梦想时,那个梦想,往往来自外界的价值判断。


这时的梦想其实是虚荣。


与其他讲小人物在大城市奋斗的故事差不多,《上图》也能看到每个人努力过的刻痕。


住着狭隘出租屋,努力掩饰乡音,用流行时装装扮自己,快速学习城里人的规则,遇挫也要假装坚强……


但《上图》走得更远的地方在于,它既不是故作悲丧的调味品,也不是强打鸡血的兴奋药。


它更像是醒脑剂。


它不停地反问着故事的主角,和看故事的观众几个问题。


都是血淋淋的狠问题。


第一个——你要什么?


我们的女主海燕(王真儿 饰),来自安徽阜阳,上海求学,专业是广告传媒。


她有一个相恋四年的校草级男友,陈晓伟(李现 饰)。


毕业聚餐当晚,两人暗暗许下两个愿望:一,一起留在上海;二,永远在一起。



两人一起找工作,打扮老土的海燕频频被嫌弃,晓伟决定,要送给她一个包。


两人闯入一家名牌店。


海燕看了看价格,想打退堂鼓,晓伟不让,随手抓起一个好看的,买。


这个包相当于晓伟一个月的工资。


抱歉,当表妹看到这,真没有弹幕里说的感动。


诚然,面试需要装点门面,但两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工作还没落地,就为自己置办远远超出当下消费力的装饰,这合适吗?


果然,现实很快给他们上了一课。


一回宿舍,海燕的包很快被室友揭穿,是A货。



这一幕在表妹看来,起码有两层意思——


一,海燕们买不起名牌;二,因为他们买不起,所以他们被骗了。


这也是虚荣最大的命门,因为你是通过别人的认可获得优越感,所以,当别人对你所拥有的嗤之以鼻时,你的自尊心将受到极大的打击,你的战利品,可以上一秒视若珍宝,下一秒弃如草履。


而,唯一战胜虚荣的途径是什么?


是独立。


《上海女子图鉴》的第二个问题来了,你是谁?


名字是一个很好的隐喻。


海燕就职的是一家4A广告公司。


身边女同事个个妆容精致高雅、着装讲究;最主要是,人人都有一个英文名。


唯独海燕没有。


没有英文名的海燕成为一个局外人。


公司的咖啡机不懂用,聚餐AA是负担,连辛苦做的PPT,被别人拿去演讲,也不敢反抗……


《上海女子图鉴》的前几集,也是海燕寻找自己的序曲。


从拒绝被男友包养,到拒绝接受不道德交易;从什么都要问别人,到独立完成一个策划案;从“无名无姓”,到拥有一个与中文谐音的英文名字——Harriet。


某种程度,当第五集,海燕坐在高档发型屋,剪出一顶符合职业与个性的头发的时候,她,才第一次触摸到那个真实的自己。



《上海女子图鉴》又称社会选择剧


可以看出,选择在剧中,无处不在。


你是选择在大城市还是回老家?


你是选择爱情还是工作?


每一个和表妹一样,背井离乡的人都不止一次听过这样的声音——


你一个女孩,在××(城市)打拼有什么意思?”


“这女人嘛,辛辛苦苦在外面打拼,还不如找个好老公呢,到时老公给你买套房,你安安心心生个娃,什么都不用担心了嘛……”


一个女人最终的归属地,还是在家庭。只有在家庭,才能实现你的最大价值。”


“就算拼到最高的塔尖,也就是个单身女强人而已。”


表妹当然可以搬出什么平权主义,物化女性这样的大词,但必须承认,这些声音听多了,不是没有动摇过。


是啊,在剧中,连出身、长相、能力都高人一等的Kate(金莎 饰)都选择攀附更强的树干(男人)。


我们上海囡囡的梦想嘛

就是三十岁前穿着Vera Wang

在法式饭店里举行一个草坪婚礼

然后悠闲过日子 享受生活喽



那我们的海燕,一个没钱没势的小姑娘,又凭什么口口声声喊独立呢。


这也是《上海女子图鉴》问的第三个问题——你准备好承受选择的代价了吗?


再直白点——独立,可以让你幸福吗?


至少在前几集,独立的风光我们还没看到。独立的窘迫倒是没少见。


无休止的加班,无人味的职场,无法融入大城市的孤独感……



相信每一个在外漂泊久的人都有这种错位感,老家回不去,但这里,又不是故乡。


《上海女子图鉴》一开头就点出了这种尴尬。


毕业十年,同学聚会,从大伙猜测中,海燕应该是标准的“成功女性”了。


但海燕幸福吗?


她在这十年里获得了什么,失去了什么?她最后变成了一个什么人?这个人是她十年前在时光胶囊写的想成为的人么……


一切还待揭开。


——《上图》总共20集,按一集25分钟的量,其实也就三部电影的时长。


海燕第一次面试,当她被问为什么要选择广告行业时,战战兢兢地回:


上海是职业女性活跃度最高的城市

而广告业更是精英女性辈出的行业

我想成为像她们那样的人



这话与表妹刚毕业的想法何其相似。


绝大多数的我们,何尝不是从附庸到独立,从模仿别人,到成就自己。


选择大城市或许始于虚荣。


但真正在这个城市呆久了,表妹相信,每个人都想终于独立。


你要问我们独立幸福吗?


不一定。


但不独立,幸福更无从谈起。


致最初的选择。


致每个还在路上的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