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了解孩子的心灵很重要

 二十四小时开放 2018-05-24
 作为一个老师,一年的教学使我觉得:要想一个孩子成绩上去,必须是让他自己主动学习。只要他从心里想要学了,那么成绩自然而然会很快提高;如果一个学生根本就不想学习,老师、家长再怎么逼他也是没有用的。所以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我觉得了解、关注孩子的心灵是至关重要的。

今天,听了姚雁老师的《在“迷失”中找寻自我》,感触就颇为深刻,就更加坚定了我的观点:关注孩子的心灵,让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作为我而言,在摸索过程中发现了这个问题,我就主动去找他们谈,一次不行进行第二次、第三次……采用与他们通信的方式、谈话聊天的方式,从心灵上让他们信任我,帮助他们喜欢学习,让他们把我当成朋友,然后借助中学生特有的特点,每一次,他们如果差了,我就会说:你们对得起我这个朋友吗?在这种层面上,他们就会觉得很内疚,会马上回去好好读书。渐渐地,他们会发现很多乐趣,就会愿意学习,每次考差了,会自己觉得很内疚,再也不用我去提醒他们什么了。我觉得那时候真的是很快乐,因为他们愿意学习,而且会自己主动去找资料做,主动问问题,老师不给他们解决,他们还不肯。变成了很要学习的人,很要钻研,那样的话,就放心了。

当然,这样的例子只是在我教的每个班级里一小部分人,曾经因为这样的一小部分人的热情,让我感觉很有成就感,但是现在我觉得如果我教的每个学生都能变成这样,那么我也就没有任何遗憾了。但是,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运用以上的方法的。对于好的同学,对于懂事乖巧的孩子,这样是很好弄的,因为他们明白事理,稍微引导一下就可以进入这种氛围里。

可是对于那些调皮的、原本就不想读书的、从小到大就是老师眼中的讨厌鬼、每天行为表现都非常地差劲、父母不是很重视也不明白事理的孩子来说,这种方法真的很没有用。因为这时候的他们,已经从很久以前就讨厌学习,对学习看做无所谓的事情,每天来学校只是为了好玩,每次只有惹事才会让他们觉得开心。这真的是可怕的。曾经我的一个学生他跟我:“英语学来有什么用,我以后又用不着它了。”曾经又有一个学生跟我这样说:“我不用读书的,我的那个亲戚他也没有读书,现在照样钱赚得很多,我以后靠他就行了。”曾经还有一个学生这样跟我说:“我小学里就不读书了,你要我现在开始读,我看不懂,我读不进,我头痛,我妈妈说了成绩没关系的,毕业了就到厂里去打打工也可以赚钱的。”曾经还有个学生跟我说:“我已经打听过了,你不用骗我的,我知道只要我不犯很大的错误,学校没有权利开除我的,我连校长都不怕,我难道还怕你吗?我已经很给你面子了,在其他老师的课上,我还要过分了,你不要对我要求这么高。”

这些是我们班里表现最差的孩子说的话,让我听了后不知所措,是什么让他们这么成熟呢,懂得了社会上的很多事情?是什么让他们这么幼稚呢,每天只是想以捉弄别人而开心呢?是什么让他们不懂得珍惜平时的每一刻、珍惜现在学习的机会呢?我想大概是社会的环境、是家长的灌输、是多年来老师的不重视与不了解吧!才让他们现在对什么都这么无所谓,对学习这么讨厌、对人生这么无奈。

了解后,我试图采用了很多方式,但是真的很困难,要想让他们彻底脱胎换骨,那简直比登天还难。你说他们不懂事吗?不,他们比任何人都超前。你说他们笨吗?不,他们比很多人都聪明,因为他们可以想出很多坏点子来捉弄别人,还知道把握分寸。这真的很可悲,教师应该从一开始就了解他们的心灵,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才能从本质上让他们变好。我的力量也有限,我只能从我的科目以及我的课堂上来要求他们,经过耐心的讲解、耐心的劝说与开导,耐心地补课,当然还要加上严厉的批评与督促,总算在我的眼里他们表现地比上个学期,比以前乖巧多了。可是一年也快要过去了,我也不能一直督促他们,真希望他们能在以后的路上还能有所好转,能在本质上有个更加重大的改变。

“朽木不可雕也”,试问是什么因素让他们变成了朽木?其实朽木一开始也是良木啊,朽木一开始也需要被关注,一开始也想努力成为优质木啊,只是苦于错失了良机,才会变成了真正的朽木,没有挣扎的余地,因为在别人眼里,就已经被认准了是不可雕的朽木了。即使再有光彩,也不会有发光的那一天。“哀莫大于心死”,日复一日,有一天再从水里拖起,再想让它发光,就已经是一件困难的事了,因为他已从心里上习惯了差劲。

真的,了解孩子的心灵真的很重要,而且要及时,要巧妙地运用方法,要耐心,千万不可以放弃,不可以过分打击孩子的自尊心,要从事实的根本上了解他们的想法,再去对针下药。

心灵的沟通,彼此应该要多了解,作为老师,更应该要善于做到这一点,万万不可以让一个美好的生命在你手里糟蹋,变成一棵不可雕的朽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