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上海,无限体验。作为一座人文之城,上海建筑是可阅读的,街区是适合漫步的,公园是最宜休憩的,市民是尊法诚信文明的,城市始终是有温度的。 我们带你读城,走一条隅藏着名仕传奇和如烟往事的道路,品读老房子里百年来的迭代沧桑。 说起复兴路这条路, 几乎承载了上海的大半历史, 复兴东路、复兴中路与复兴西路, 每一段马路都浓缩了上海的浪漫情怀。 作为马路中的“贵公子”, 复兴西路更是让人惊艳! 在这条马路上行走, 一路法国梧桐开道,绿树蔽日, 恍惚间,仿佛来到了幽深的森林。 紧凑的城市节奏与刺耳的喇叭声在这里被稀释, 一路都是高耸的绿色树木,精致的花园洋房, 阳光还透过树叶,在地上形成了变换莫测的光影。 在这样安静的氛围中,竟不会觉得自己身处都市。 来来往往的人,也似乎都慢了下脚步, 以最优雅的步伐,一步步丈量着脚下的土地 与凝聚在那些精美建筑里的海派风情。 所以,来到这里, 有两样事情是必做的: 一是行走在法国梧桐大道,纳凉赏景, 另一个则是探访那些特色建筑,品味过往。 行走在法国梧桐大道 在以前,复兴西路 还真的有一个很像是贵公子的名字: 白赛仲路~ 处处都流淌着法式的浪漫。 现在,最令人称道的就是 栽植在路边的成群法国梧桐。 春见绿,秋显黄, 每个阶段都有着不同的静美。 但是,你知道吗? 法国梧桐并非来自法国。 现在的复兴路,早些年其实是法国人的租界, 对于那个年代的上海人来说, 遥远法国代表的是一种对摩登世界的向往, 久而久之,他们把很多事物都冠上了那种向往之情, 因此,他们将生长在马路边, 叶子挺像梧桐的树木“拔高”为法国捂桐。 有作家曾这样描述上海的法桐情结: “有法国梧桐的地方,就适合走路和停驻; 春夏有亭亭青伞,足以庇荫思绪, 秋冬有沙沙落叶,踩出满地韵律。 世界上有两种城市,有法国梧桐、以及没有的; 巴黎、上海、纽约、南京、伦敦、墨尔本, 都因这树而有种气派。” 品味建筑的特色 复兴西路当初规划为纯住宅区, 不准设立营业场所, 因此全路段都是花园洋房和公寓。 因此,除了茂密的法国梧桐树, 以ART DECO艺术风格为主的各色老洋房公寓, 这些简洁明快,极具设计感的建筑, 也是复兴西路的另一大招牌。 复兴西路268号 整栋建筑是一处精致的洋房, 外面有露天座位,厅堂里有复古的摆设, 每一处摆设都经过反复设计, 如此才呈现出一种优雅的情调。 如果可以的话,选择坐在靠窗的位子, 透过窗户,幽静的马路令人觉得分外舒心。 这里会提供意式西餐等美食, 能吃套餐也可以单点。 虽说价格小贵 但偶尔挥霍一下也是可以的。 在懒散的下午, 一份香甜的蛋糕配上一杯咖啡, 再坐在这样美妙的环境里, 一起简直就是完美~ 复兴西路193号 >>>威尔金逊是个英籍会计师,1914年自伦敦来沪,创办了汤笙洋行,又兴建了这座宅院。早在晚清时期,就有不少英美人士在沪设立西方会计师事务所,其服务对象包括洋行、江海关、盐务、铁路、邮政及私营工商业。 威尔金逊住宅是一栋典型的英国式花园住宅, 一眼望过去, 大多数人都会在第一眼被它的精美所折服。 当年由于英租界最早在上海开辟, 以及在上海执业的大部分外籍建筑师都是英国建筑师, 因此,英式住宅在上海的近代建筑历史中 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 乔治王朝风格、维多利亚风格、安妮女王风格、 都铎王朝风格、爱德华巴洛克风格等等, 都属于典型的英国式住宅风格, 这些风格共同汇聚成了上海建筑的奇特包容性。 “世界大同的理想生活,就是住在英国的乡村, 屋子里装着美国的水电煤气管子, 请个中国厨子,娶个日本太太,再找个法国情人。” 林语堂先生的这一高论的提出, 表明了“英国田园”式的居住环境, 是让人们充满了罗曼蒂克向往的生活。 这种感觉,当你第一眼看到这座住宅时, 相信会有更深的感悟。 暖目的砖红色,赏心悦目之余, 更让人感到了温暖。 复兴西路147号 >>>1951年起至2000年,柯灵先生与夫人陈国容就住在徐汇区复兴西路147号这栋楼的203室。在这儿柯灵先生孕育产生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改编或创作电影文学剧本《腐蚀》、《不夜城》、《秋瑾传》等,著有多部散文集、文艺评论集及《柯灵电影剧本选集》等书。 柯灵故居是西班牙式风格的公寓住宅, 这里记录着这位文坛大家的生活, 并完整再现了他当年的工作环境。 一楼布置为柯灵生平展厅、书信展厅, 二楼恢复为柯灵居住时的状态, 包括卧室、书房、客厅、厨房等, 花园里还有柯灵胸像。 在这里, 你不仅可以阅读到柯灵先生的著作, 还能免费领取精美书签, 自行在上面盖上故居纪念章, 留下满满的回忆~ 需要注意的是, 这里虽然免费对外开放, 但是超过了20人便要分批参观。 为了保护故居, 在里面行走还要套上鞋套~ 复兴西路44弄 >>>因建造时在弄口地面上原砌有“玫瑰”两字。这些别墅建于1937-1945年间,原主人是孙科二夫人蓝妮。1990年,在海外漂泊多年的蓝妮从美国飞回上海定居,就居住在其中的一栋别墅中。1996年9月,85岁的蓝妮在这里走完了她极富传奇的一生。 复兴西路44弄是一个神奇的地方, 在这条幽静、宽阔的弄堂里, 坐落着七幢造型典雅、风格迥异的三层楼洋房, 它们合称为“玫瑰别墅”。 至于这七幢别墅为何叫玫瑰别墅, 据说蓝妮的英文名是Rose, 她还特意在花园的小路上, 用碎石嵌出许多Rose的字样。 玫瑰别墅的7幢房子由奚福泉、 黄大猷、赵涤和陈植4位著名建筑师设计, 7幢房子风格各异, 用了7种不同的颜色。 在这里, 这位可以说承包整条弄堂的传奇女子, 把生活过成了诗。 复兴西路24号 麦琪公寓是“上海滩四大老公寓”之一, 因基地在道路转角处,面积又较小, 建筑师因地制宜地设计成点状, 这样既可获得较多的建筑面积, 又可点缀城市街景。 在几十年的风雨中, 公寓大楼保养得还不错。 每座建筑都有故事, 本身即是历史的代表。 除却这些历史建筑, 复兴西路这位安静的“贵公子”, 到了夜晚也有着另外一面, 热烈而充满激情, 只要你来, 总会给你惊喜。 来吧! 在叶影斑驳下, 徜徉在幽静又散发着贵气的马路, 静静欣赏百年来不同的建筑风格与形态, 在浓厚的文化底蕴中, 了解更多的上海吧! ![]() 复兴西路:
复兴西路著名建筑 复兴西路24号 麦琪公寓 复兴西路34号 会乐精舍(卫乐公寓) 复兴西路44弄 玫瑰别墅 复兴西路62号 修道院公寓(湖南街道办事处) 复兴西路193号3号楼 上海市房地产科学研究所 复兴西路293复兴西里 复兴西路和华山路交界处 原法租界路政局的办公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