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复方犀角茵陈汤--主治妊娠肝内胆汁瘀积症

 康泰wjr图书馆 2018-05-24



【功能主治】  

功能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主治妊娠肝内胆汁瘀积症。


【处方组成】 

水牛角(先煎)30克、茵陈15克、

鲜生地l2克、丹皮9克、

赤芍9克、鲜芦根9克、

土茯苓9克、山栀9克、

生苡仁15克、车前草9克、

防风3克、绿豆30克、

黑芝麻(包煎)30克,

水煎服。共服7~14剂。


【一症一论】

妊娠合並肝内胆汁淤积症:本病常见于妊娠晩期发病,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数日后继之黄疸发生。

可见 皮肤及巩膜轻度黄染,尿呈茶色,而粪便呈陶土色,上述症状可随孕期增加而加重,往往在产后l~2周内症状渐自行消失。

部分孕妇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乏力、便秘等症状。

肝功能检查, SGPT可轻度増高,血胆红素增加在5mg%以内,血清胆酸增加,血清胆红素及尿胆素阳性,其他肝功能指标在正常范围内。

鉴于ICP上述特点,处理原则为对症处理,用消疸胺、镇静剂、保肝等治疗,以缓解症状,防产后出血。

孕期进行严密的胎儿、胎盘功能监护,及时终止妊娠,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从 ICP的临床征候看,应属中医“黄疸”范畴,根据辩证属阳黄。

妊娠期经血不再外泄,气血聚以养胎,形成阴血偏虚,如素体脾虚肝郁,孕后重虚,脾精不布,反聚以湿;

肝失疏泄,气郁藴积化热,湿热熏蒸肝胆,迫使胆液外泄,浸渍肌肤而见黄疸、皮肤瘙痒。

更有甚之,热毒内蕴,侵入营血,致皮疹更明显,并伴鼻衄、心烦,舌红绛,苔薄。


本病的治疗,古人以“诸黄家,但利其小便,便秘者攻之,溺涩者利之,二便利之,清解之”为大法。


故目前对本病的中医治疗则以清热、利湿、攻里、利尿为主,临床上取得较满意的疗。


【辩证加减】 

热毒盛加黄连、银翘各4.5克;

腹胀,便秘加生大黄3~4.5克(后下)。


【临床疗效】

 治疗34例,按辩证分为两型,即湿热蕴结、气分实热型及阴血亏损、营血熱毒型各17例,治疗7天为1疗程。


以瘙痒缓解最快,随之睡眠改善;服药3~9天后,瘙痒、皮疹、睡眠不稳等症96%均已缓解, 尚有52%黄疸未消退。


治疗有效者,血SB¹下降较快,SB¹/SB接近正常, AKP有一定程度下降。湿热蕴结、气分实热型有效率为100%,阴血亏损、营血热毒型有效率为76.4%。34例总有效率为86%。


【按语】 

方中水牛角合鲜生地、赤芍、丹皮、土茯苓等清解营血之热毒;


茵陈苦平微寒,乃治黄疸之要药;


加山栀,丹皮、大黄、车前草以加强清热利肝胆湿热。


清热解毒、利湿、攻里,利尿诸法并举,祛除气、营、血分之病邪,故临床上取得较滿意疗效。


              此方由善平安收藏供参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