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徽5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资料全录 2018-05-24
安徽5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1986年12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的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38座,亳州市、黄山市歙县、淮南市寿县入选
​​2005年4月14日,安庆市获批;
2007年3月18日,宣城市绩溪县获批;


​安庆市
  〔先秦时期〕
  古为群舒地。春秋时期,为吴、楚争夺场所。战国时期,属楚国。
  〔秦朝〕
  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秦灭楚,改属九江郡(治寿春,今寿县城关镇)。
  〔西汉〕
  汉王元年(前206年)正月,为九江王英布的九江国(都六,今六安市区城北乡白沙城)的九江郡(仍治寿春)地。汉王元四年七月,改封英布的淮南国(仍都六),仍为九江郡地。十一年十月庚午,改封刘长为淮南王,都寿春,地属淮南国九江郡地。文帝七年(前173年),淮南国除,九江郡直属汉廷。十二年,为刘喜淮南国九江郡地。十六年四月丙寅,改九江郡为淮南国(仍都寿春),地属淮南国。元狩元年(前122年),淮南国除为九江郡,仍之,直属汉廷。二年,划衡山郡东部及九江郡西南部改设庐江郡,治舒(今庐江县城池乡城池埂),地改属庐江郡舒县。元封五年(前106年)四月,庐江郡属扬州刺史部,今安庆市区主属舒县及为皖、枞阳县边缘地区。
  〔附王莽新朝〕
  王莽改舒县为昆乡,余仍之。
  〔东汉〕
  仍属扬州(先后治襄安、寿春、合肥等地)庐江郡(仍治舒)舒县地。建安四年(199年),庐江郡改治皖县(今潜山县城梅城镇)。十九年,吴拔皖城,魏庐江太守改治阳泉(今霍邱县临水镇),吴庐江太守改治舒,仍属吴扬州(改治建业,今南京市区),为庐江郡皖、舒县地。
  〔三国·吴国〕
  属吴国扬州庐江郡皖县地。
  〔西晋〕
  仍为扬州(初治寿春。太康二年,移治建业)庐江郡(仍治舒),属舒、枞阳、皖县边缘地区。
  〔东晋〕
  初,仍属扬州庐江郡(初治阳泉,今霍邱县临水镇。孝武间,移治。后改治舒),为舒县地(皖、枞阳县废于东晋乱)。咸和四年(329年),庐江郡割属豫州。义熙九年(413年),在古皖县城(今潜山县城梅城镇)置晋熙郡、怀宁县,地属怀宁、阴安县,晋熙郡属豫州。
  〔南朝·宋〕
  元熙二年(420年)六月,刘宋代晋,仍属豫州晋熙郡怀宁、阴安县和庐江郡舒县地。永初三年(422年)二月丁丑,改豫州为南豫州(治历阳,今和县历阳镇),仍之。泰始二年(466年)九月,撤销南豫州。九月壬辰,改属西豫州(治睢阳,今寿县城)。三年五月辛酉,西豫、东豫州合并,改名豫州(仍治睢阳),2个郡仍属之。七年,庐江郡改属南豫州(治历阳),晋熙郡仍属豫州(仍治睢阳)。
  〔南朝·齐〕
  升明三年(479年)四月,萧齐代宋,仍其旧制。建元二年(480年),撤销南豫州,并入豫州,2个郡并属豫州。永明二年(484年),庐江郡改属南豫州(治于湖,今芜湖县王乡王)。四年,庐江郡改属豫州(西豫州,仍治睢阳)。七年,庐江郡复属南豫州。
  〔南朝·梁〕
  中兴二年(502年)四月,萧梁取代萧齐,仍旧制。天监三年(504年),豫州改治晋熙郡(今潜山县城),仍属庐江郡舒县、晋熙郡怀宁、阴安县地。普通六年(525年),豫州改名西豫州,又改名荆河州,治怀宁;改吕亭左县属枞阳郡,治枞阳(今枞阳县下枞阳镇),今地属晋熙郡怀宁县、枞阳县、阴安县地。太清二年(548年)十月丙戌,置晋州,又称西晋州(治怀宁),仍为晋熙郡怀宁县、枞阳郡阴安县地;部分地区属庐江郡,改属湘州(又名北湘州,治县,今庐江县城南1公里)。侯景乱后,北齐乘机占领安徽江北地区。
  〔北朝·北齐〕
  天保三年(552年),废湘州,庐江郡改属合州(治合肥,今为市区);天保六年四月丁卯,晋州入北齐,改晋州为江州(仍治怀宁),今安庆市区分属合州庐江郡、晋州晋熙郡(均治怀宁)怀宁、枞阳郡吕亭等县地。
  〔南朝·陈〕
  太建五年(573年)五月北伐,很快恢复江淮地区,复改江州为晋州(仍治怀宁),地属晋州晋熙郡怀宁县、北江州(治南陵,今属繁昌县)枞阳郡阴安县、合州庐江郡县地。十年十二月乙亥,合州、晋州入北周,庐江郡、枞阳郡均属合州;晋州仍。今地分别属合州庐江郡县、枞阳郡阴安县及晋州晋熙郡怀宁县地。
  〔隋朝〕
  北周大定元年(581年)二月,隋代北周,仍旧制。隋开皇三年(583年),废郡,改晋州为熙州,仍治怀宁,地属熙州怀宁、枞阳县地。十八年(598年),改枞阳县为同安县(仍治今枞阳县下枞阳镇),为怀宁、同安县地。大业三年(607年)四月,改熙州为同安郡(仍治怀宁),属扬州刺史部,仍为怀宁、同安县地。大业九年,迁同安县治于今桐城县城东门。大业十三年,复治今枞阳县下枞阳镇。
  〔唐朝〕
  武德四年(621年),改同安郡为舒州(仍治怀宁),地属怀宁、同安县地。五年,分置皖城、安乐(寻省)、梅城、皖阳(七年,3个县均撤销,并入怀宁县)4个县,地属皖阳(治皖口城,今怀宁县山口镇)、同安县。七年,仍属怀宁、同安县地。贞观元年(627年),舒州改属淮南道(地理区域)。开元间,同安县改治今桐城市区(时名山城,又名山焦城)。开元二十一年(733年),舒州改属淮南道。天宝元年(742年),改舒州为同安郡。至德元载(756年)十二月,改属淮南节度使(驻扬州,今为市区)。至德二载二月,改同安郡为盛唐郡,改同安县为桐城县。至德二载十二月,复名舒州(均治怀宁),仍为怀宁、桐城县地。
  〔五代十国·吴国〕
  唐末,地属吴王杨行密辖区。武义二年(920年),舒州改属德胜军(治合肥),又称庐州节度使,仍属舒州怀宁、桐城县地。
  〔五代十国·南唐〕
  天祚三年(937年)十月,南唐取代吴国,仍之。后升舒州为永泰军节度,仍之。
  〔五代·后周〕
  显德五年(958年 )三月,入后周,仍为舒州(治怀宁),仍为怀宁、桐城县地。显德七年正月,北宋取代后周,改属淮南道,仍之。
  〔北宋〕
  至道三年(997年),舒州(仍治怀宁,今潜山县城梅城镇)改属淮南路(治扬州),仍属舒州怀宁、桐城县地。熙宁五年(1072年),舒州改属淮南西路(治寿州,今寿县城关镇)。政和五年(1125年),舒州赐额德庆军舒州,仍为怀宁、桐城县地。
  〔南宋〕
  初仍旧制。绍兴三年(1133年),舒州改听江南西路安抚使节制。十七年,改舒州为安庆军(仍治怀宁),改属沿江制置使司节制。庆元元年(1195年),升安庆军为府,复属淮南西路(改治合肥)。嘉定十年(1217年),府治及怀宁县治迁治皖口城(今怀宁县山口镇),后还旧治。端平三年(1236年),先后迁治罗刹洲(今贵池市晏塘乡江中洲)、杨槎洲(今贵池市杨叶洲),仍为怀宁、桐城县地。景定元年(1260年),府治及附郭怀宁县治迁往今安庆市老城区,地属怀宁、桐城县。德元年(1275年)正月入元,初仍之。自元至明、清,今安庆市区主要属怀宁县(治今安庆市老城区)。
  〔元朝〕
  至元十三年(1276年),安庆府(治今安庆市区)改属江淮行省淮西道,立安抚司。十四年,升安庆府为路,属江淮行省蕲黄宣慰司。二十三年,罢蕲黄宣慰司,安庆路改属江淮行省淮西江北道(简称淮西道)。二十八年十二月,安庆路改属河南江北等处行省(治汴梁路,今开封市。简称河南行省)淮西道。至正十二年(1352年),安庆路改属淮南江北等处行省(简称淮南行省,治扬州路),安庆路为淮南行省重镇,为淮西帅及行省左丞相驻地。十八年正月初七日,红巾军陈友谅部占领安庆。十九年,朱元璋部攻克安庆城。二十年五月,徐寿辉部占领安庆。二十一年八月,复入朱元璋部,改为宁江府(仍治怀宁县)。壬寅年(1362年),复名安庆府,属大宋,后为吴王朱元璋部江南行省(治今南京市)安庆府怀宁、桐城县地。
  〔明朝〕
  吴二年(1368年)正月,朱元璋建明,改元洪武,市区仍属江南行省安庆府怀宁县地。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安庆府直属中书省。十三年正月,直隶六部。永乐元年(1403年),直隶南京,后称南直隶,余仍之。
  〔附南明〕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1644年4月25日)明亡,为明宗室福王控制区,后属南明弘光政权,仍之。
  〔清朝〕
  顺治二年(1645年)初入清,怀宁县仍属南直隶安庆府。顺治二年闰六月乙巳(1645年8月19日),安庆府改属江南省(治江宁,今南京市)。康熙元年十二月甲子(1663年2月2日),安庆府改属江南省安池太道(治池州府,今贵池市区。康熙六年,还治芜湖)。六年七月甲寅(1667年8月30日),改属安徽省安池太道(治芜湖)。二十一年十月乙亥(1682年10月31日),裁安池太道,改属江安十府储粮道(专业道)。雍正十一年十二月癸亥(1734年1月20日),改属安徽省安徽宁池太广道(治安庆府)。十二年十月庚戌(1734年11月3日),改治芜湖,余仍之。咸丰五年十月十三日(1855年11月22日),安庆府改属安徽省庐凤颍道。同治四年六月甲午(1865年7月23日),安庆府改属安庐滁和道(治安庆府)。光绪三十四年五月甲午(1908年6月8日),改属皖南道(治芜湖),余仍之。
  〔附太平天国〕
  咸丰二年一月十七日(1852年2月23日),太平军攻克安庆城。9月25日,太平天国在安庆城创设安徽省,治安庆城,改安庆府为安庆郡,今地仍属怀宁县。咸丰十一年八月一日(1861年9月5日),安庆城沦陷入清军之手。
  〔中华民国·北京政府〕
  民国元年(1912年)1月,怀宁县直属安徽省(法定省会治安庆城)。3年6月2日,怀宁县属安徽省安庆道(治怀宁,今安庆市区)。
  〔中华民国·南京政府〕
  民国16年8月,地属安徽省政府怀宁县。17年8月,怀宁县直属安徽省。21年4月2日,怀宁县改属安徽省第一区(首县怀宁县,均治安庆城)。10月10日,改属安徽省第一专区(驻太湖县城晋熙镇)。27年6月12日,安庆城陷入日本侵略军。11月10日,名义上改属皖北行署(驻立煌县城金家寨。1954年,淹入梅山水库)第一专区。29年2月2日,第一专区直属安徽省。4月26日,第一专专员公署改驻桐城县。35年5月18日,将第一专区改驻安庆城。民国38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安庆城。翌日,成立安庆市。
  〔附日伪政权〕
  民国27年(1938年)6月12日,日军沦陷安庆。7月,开始建汉奸政权“维持会”。日伪在安庆市区设怀宁县,并自28年2月,正式成立伪政府,先后属“南京维新政府”,又名“中华民国维新政府安徽省维新政府”(驻蚌埠市)。29年3月30日,改属汪伪南京“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安徽省政府”(仍驻蚌埠市)。31年,伪安徽省政府设立安庆办事处,辖怀宁、望江、桐城、宿松、贵池、东流、铜陵等县。32年7月25日,改属汪伪“安徽省第八专区”(驻安庆城),辖怀宁、桐城、望江、宿松、铜陵、贵池、东流、至德8个县。34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8月18日,国民党第七军接管怀宁县等汪伪政权。
  〔中国共产党建政·解放后〕
  今安庆市区属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安庆市区及安庆专区怀宁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0月1日建国后,安庆市区仍属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安庆专区怀宁县、桐城县及安庆市。
  1950年10月10日,撤销安庆市,为怀宁县城关区。12月11日,怀宁县迁驻石牌镇。12月29日,恢复县级安庆市,仍属皖北行署安庆专区(驻安庆市)安庆市及怀宁县。
  1951年8月18日,安庆市改为地级市,今市区分属皖北行署安庆市和安庆专区怀宁县。
  1952年4月上旬,改属皖北行署安庆市和安庆专区(仍驻安庆市)及怀宁县等地。
  1956年5月,安庆市改为安徽省安庆专区(驻安庆市)辖市。
  1959年3月,安庆市改为地级市,仍为安庆专区代管。
  1965年5月25日,安庆市改为专区辖市,由安庆专区领导。
  1971年3月29日,安庆专区改为安庆地区。
  1979年11月4日,安庆市改为省辖市。
  1988年8月17日,国务院批准,安庆地区和安庆市合并,重新组建安庆市,将原所属江北桐城、怀宁、枞阳、潜山、太湖、宿松、望江、岳西8个县划入安庆市。贵池县,改设贵池市,将贵池市、东至县、石台县划入新设的池州专区
1996年8月20日,撤销桐城县,设立桐城市。属安庆市代管。
2005年5月13日,安庆市郊区更名为安庆市宜秀区。
2011年,宿松县被确立为安徽省直接管理县体制试点县。
2015年10月1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将枞阳县划归铜陵市管辖。(国函[2015]181号)
2016年1月4日,安徽省正式宣布枞阳县划归铜陵市管辖。安庆市政府驻安庆新区东部新城皖江大道123号。现管辖3市辖区、6县、代管1县级市。[迎江区  大观区  宜秀区  怀宁县 潜山县
太湖县  宿松县  望江县  岳西县  桐城市]
  
亳州市
〔先秦时期〕
  商代先民的都邑,称南亳,又称高辛氏城。本境内西南的梅城镇,古称梅城集,是商纣王所封本宗子姓的梅伯国邑。西周武王元年(前1027年),封神农氏姜姓后裔于焦(都今亳州市),建有焦、夷邑。春秋时期,为焦国和胡子国城父邑领地,后属陈国。鲁僖公二十三年(前637年)秋,焦、夷属楚国。鲁昭公九年(前533年),楚公子弃疾迁许国于夷。昭公十四年(前528年),楚平王筑谯城,改焦城为谯邑。十九年,改夷为城父,建县。三十年十二月,吴国灭徐国,楚迁徐子章禹(羽)于城父,复名夷邑。三十一年,吴伐夷,入吴国。鲁哀公六年春,吴伐陈,楚救之,取夷邑,还陈。九年,楚伐陈,取谯、夷二邑,属楚国,分别为县。战国时期,属楚国,为陈郡(治陈,今河南淮阳县)城父邑(县)、谯邑(城、县)地。
  〔秦朝〕
  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5年)灭魏,置砀郡(治砀县,今属河南),今市境设谯县(治今亳州市区),属之。二十三年,设泗水郡(治相县,今淮北市相山),城父县(治今城父镇)属之。二世元年(前209年)七月,陈胜部将葛婴取谯县。
  〔西汉〕
  汉王元年(前206年)正月,谯县(仍治故谯城,今亳州市区)所隶的砀郡(仍治砀)、城父县(仍治故城父城)所隶的泗水郡(仍治相)2个郡属项羽西楚国(都彭城,今徐州市)。高祖五年(前202年)正月,诛西楚霸王项羽,改封韩信为楚王(都下邳,今睢宁县古邳镇,下称古邳镇),市境内的2个县仍旧属。六年十一月,废韩信为侯,砀郡改属彭越梁国(都定陶,今山东定陶县城西北);分泗水郡南部置沛郡(治相,今淮北市相山故城)直隶汉廷,城父县(高祖六年,封尹恢为城父严侯国,高后三年降为县。元康四年,曾复为城父侯国)属之。十一年三月,砀郡改属刘恢的梁国(仍都定陶)。高后吕雉七年(前181年)二月,刘恢徙封为赵王,砀郡改属吕王产吕国(仍都定陶),余仍之。八年八月,谯县复为梁国砀郡属县。后九月,谯县属汉廷砀郡。文帝二年(前178年)三月,砀郡改属刘揖的梁国(仍都定陶),仅有砀郡1郡。元朔(前128年至前123年)中,谯县(仍治故谯城)改属沛郡。元封五年(前106年)四月,谯、城父2个县所在的沛郡改属豫州刺史部。
  〔附王莽新朝〕
  王莽篡汉,改沛郡为吾符(府)郡(仍治相),改谯县为延成亭(仍治谯故城),改城父县为思善县。
  〔东汉〕
  东汉初,复旧名,境内仍设城父、谯县(均仍治故城)。其中,谯县仍属沛郡(仍治相);建武二年(26年)八月,梁王刘永奔谯县。十八年,迁豫州治于谯县。二十年六月乙未,谯县改属沛国(仍都相)。城父县(仍治故城)改属汝南郡(治平舆,今临泉县西古城子);永平十五年(72年)四月甲子,改属汝南国;建初四年(79年)四月己丑,改属汝南郡。章和二年(88年),分城父县西南置思善侯国(治今亳州市古城乡古城),属汝南郡。永兴二年(154年)至延熹二年(154年),改城父县为侯国(仍都城父城)。后复为县,仍属汝南郡。建安十八年(213年)五月,分汝南郡的城父、思善县,沛国的谯县(仍治谯故城,今亳州市区。二十二年为曹操子曹林的谯侯国)等县置谯郡(治谯县)。上述汝南郡(国)、沛国及谯郡均属豫州(治谯),先后在境内设3个县(侯国)。后撤销思善并入城父县,为2个县。
  〔三国·魏国〕
  汉延康元年(220年)十月,曹丕代汉,建立魏国,仍设谯(仍治故谯城)、城父(仍治城父故城)2个县,属豫州(初仍治谯,后多次易治)谯郡(治谯,今亳州市区,初领城父、谯2个县)。黄初三年(222年),改谯郡为谯国(仍都谯),并诏以谯城为陪都,与长安、许昌、洛阳、邺并称“五都”。五年,复为谯郡(仍治谯,初仍领2个县。景初二年,增入宋县即今太和县境。嘉平五年,增入汝阴郡12个县,领15个县)。其中,谯县为魏国五都之一,初兼豫州治,后一直为谯郡(国)首府。黄初三年,改封谯县公曹林为谯郡王。五年,改为谯县王。七年,复为谯县。
  〔西晋〕
  魏咸熙二年(265年)十二月,西晋代魏,仍为谯(仍治故谯城)、城父2个县,仍属豫州(治陈,今河南淮阳县)谯国(当月封司马逊为谯王,都谯,今亳州市区)。永嘉五年(311年),没于汉国石勒部。
  〔东晋〕
  东晋初年,祖逖北伐,收复北土。 建武元年(317年)六月,祖逖收复谯城,仍在谯(今亳州市区)置豫州。永昌元年(322年)十月,后赵石勒陷谯城,豫州改治寿春(今寿县城关镇),今亳州市境全入后赵,仅设谯县(仍治故谯城)1个县,仍属豫州(治颍川郡,今许昌市东)谯郡(治谯)。咸和八年(333年),曾回归东晋,旋复陷于后赵,咸康四年(338年),晋侨置小黄县,属陈留侨郡。石鉴青龙元年(350年),冉魏代后赵,仍之。同年,复属东晋。升平三年(359年),改入前燕豫州(仍治颍川郡)谯郡(仍治谯,领3个县),设谯、城父(均旧治)2个县。建熙十年(369年),改属东晋。七月,改入前秦,仍之。建元十六年(380年),谯郡改属东豫州(治许昌),余仍之。太元八年(383年)十一月淝水战后,地属东晋。后秦取代前秦后,曾于隆安三年(399年)据有谯郡,无设置,改属徐州。义熙十二年(416年)八月北伐,谯郡复入东晋。东晋初期仍西晋旧制,设城父、谯县,属谯郡(仍治谯)。淝水战后,东晋曾在市境侨置魏、长垣等县。义熙十三年,改谯郡为北谯郡(仍治谯),复谯县。
  〔南朝·宋〕
  元熙二年(420年)六月丁卯,刘宋代晋,仍旧制,仍属豫州谯郡。永初三年(422年),北魏占领今市境。元嘉七年(430年),宋收复北方失地。八年,宋军南撤,复入北魏,后常为南北战场。泰始三年(467年)前后,复入北魏。宋在今市境设长垣(今亳州市区东)、宁陵、魏、襄邑等侨县,属豫州(治汝南,今河南汝南县城,时称悬瓠城)谯郡(仍治故谯城,领6个县)。早在永初三年,今市境侨置陈留郡(侨于故谯城),设小黄(侨于故谯城)、浚仪(侨于城父)、白马、雍丘4个侨县。而在北魏和平六年(465年)占领豫州时,士民纷纷南徙,在江淮、江南地区纷纷设置侨置郡、县。
  〔北朝·北魏〕
  北魏曾在故谯城设州、谯郡(领小黄、浚仪2个侨县),侨置陈留郡(治小黄,今亳州市区)设小黄、武平、浚仪(治今城父镇)、谷阳、东燕5个侨县。正始四年(507年),南兖州改治故谯城(今亳州市区,领7个郡21个县),仍有谯郡及陈留郡,设上述可考5个侨县,余无考。
  〔南朝·梁 〕
  梁普通五年(524年),乘北魏内乱出兵收复江淮地区失地。大通元年(527年),梁、魏涡阳(今蒙城县香山乡刘寨村)大战,收复今亳州市境。北魏永安元年(628年),复入北魏,为侨置南兖州。太昌元年(532年),复入梁。七月,入北魏,仍之。后入东魏(534~550年)。中大同二年(547年)正月,东魏叛将、河南道大行台(治悬瓠城,今河南汝南县城)侯景以所据13个州降西魏,今市境属西魏。二月,侯景降梁,今市境属梁。十一月,东魏慕容绍宗攻侯景,败于涡阳(今安徽蒙城县境),退入谯城,仍属东魏,直至东魏亡。梁在今市境设谯州(治谯,谯故城,今亳州市区。中大通三年,改南兖州。四年,复入北魏。正月癸未入梁。不久,复入北魏),仅设陈留郡1个郡(仍治谯故城)谯县1个县。
  〔北朝·东魏〕
  东魏在今市境设南兖州(治小黄,即谯故城,今亳州市区,领7个郡21个县)有陈留郡(治小黄,领5个县)设可考县有小黄、浚仪(宋侨置于故城父城)2个侨县。
  〔北朝·北齐〕
  东魏武定八年(550年)八月,北齐取代东魏,仍设南兖州(治小黄,今亳州市区,领3个郡)有陈留郡(仍治小黄,领2个县)设小黄、浚仪(仍治故城父城)2个侨县。
  〔北朝·北周〕
  北周建德六年(577年)二月,入北周,仍为南兖州(仍治小黄,领2个郡8个县),有陈留郡(治小黄,领3个县)设小黄、浚仪(仍治城父故城)2个侨县。七年二月,置南兖州总管府(仍治南兖州)。宣政元年(578年)七月壬戌,改南兖州为亳州(仍治小黄,领2个郡8个县),改南兖州总管府为亳州总管府,兼陈留郡及小黄县治。
  〔隋朝〕
  北周大定元年(581年)二月,隋代北周,改元开皇,废亳州总管府,市境仍设小黄(仍治故谯城)、浚仪(仍治故城父城)2个县,属陈留郡(仍治小黄)。开皇三年(583年),撤销梁陈留郡,亳州(仍治小黄,领7个县)仍设浚仪、小黄2个县。十六年,分小黄县置梅城县(治梅城集),亳州在今市境内设3个县。十八年,改浚仪为城父县。大业三年(607年)四月撤销梅城县,并入小黄县,改小黄县为谯县,改亳州为谯郡(仍治谯,今亳州市区,领6个县),设谯、城父2个县。
  〔唐朝〕
  隋大业十四年(618年)五月,唐代隋,改郡为州。武德四年(621年),平王世充,复置亳州(仍治谯,领5个县)仍设谯、城父2个县。五年,置亳州总管府(仍治亳州,领谯、亳、宋、北荆、颍、沈6个州)。七年,改为亳州都督府,余仍之。贞观元年(627年),置都督府,仍为亳州,改属河南道地理区。唐初,改隋末群雄割据之乱,在今市境内先后废城、文州2个州,药城、文城2个县。其中,城州,又作成州(治城父县),王世充置;武德四年五月,平王世充,废城州留城父县,改属亳州。文州(治药城县,即鲁丘保,今利辛县张村铺西,与县同置于武德三年);四年,废文州,改药城县为文城县;七年撤销,并入城父县。开元二十一年(733年),亳州改属河南道(治汴州,今开封市)。天宝元年(742年)二月,改亳州为谯郡(仍治谯,今亳州市区,领8个县)设谯、城父2个县。至德二载(757年)十二月,改谯郡复为亳州,改属淮西节度使(治蔡州,今河南汝南县),余仍之。继改属河南道节度使(初治宋州,今商丘南;继治汴州,今开封市)。大历十四年(779年),改属宋亳颍节度使(治宋州)。建中二年(781年)二月,改属宣武军节度使(初治宋州。兴元元年,改治汴州)。
  〔五代·后梁〕
  唐天四年(907年)四月唐亡,亳州(仍治谯,仍治今亳州市区,领7个县)属宣武军节度使(治汴州,今商丘南),在今市境内设谯、焦夷县(天二年,改城父县为焦夷县,又写成“焦彝”县)。龙德元年(921年),改为夷父县(仍治谯故城)。
  〔五代·后唐〕
  后梁龙德三年(923年)二月,后唐灭后梁,仍后梁旧制。十一月,改宣武军为归德军(改治汴州,今开封市),亳州(仍治谯,领7个县)仍属之,在市境内设谯、城父(后唐同光元年,即923年十月,改夷父县,系复为城父县旧名,仍治故城父城)2个县。
  〔五代·后晋〕
  清泰三年(936年)闰十一月,契丹和石敬瑭灭后唐,后晋仍为归德军(改治宋州,今商丘南)亳州(仍治谯,领7个县),设谯、城父(均旧治)2个县。
  〔五代·后汉〕
  天福十二年(947年)二月十五日,后汉代后晋,今市境仍属后汉归德军节度使(仍治宋州)亳州(仍治谯,领7个县),设谯、城父(均旧治)2个县。
  〔五代·后周〕
  乾三年(950年)十二月,后周代后汉,今市境仍属后周归德军(仍治宋州,今商丘南)亳州(仍治谯,领7个县),设谯、城父(均仍治旧城)2个县。
  〔北宋〕
  显德七年(960年)正月,北宋代后周,今市境仍设谯(治谯故城,今亳州市区)、城父(仍治今城父镇)2个县,属亳州(仍治谯,领7个县)。淳化四年(993年),亳州属河南道。至道三年(997年),亳州改属淮南路(治扬州,今为市)。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正月,升亳州为集庆军。熙宁七年(1074年),亳州改属淮南东路(仍治扬州)。靖康元年(1126年)十一月,金兵占领亳州,旋退去,复属宋。
  〔金国〕
  金天会五年(1127年)二月,灭北宋,仍旧制。五月一日建南宋,亳州(仍治谯)属南宋,仍设谯(治今亳州市区)、城父(仍治城父镇)2个县。建炎三年(1129年)正月,金兵侵淮河南下。四年十月,亳州入金。绍兴九年(1139年),复属南宋。十年五月,亳州入金。六月,复入南宋,后复入金。十一年十一月,改属金。集庆军复名亳州(仍治谯,初领7个县),改属汴京行尚书省(治汴京,今开封市)。贞元元年(1153年),亳州(仍治谯,领6个县)改属南京路(仍治今开封市,改汴京为南京)。贞三年(1215年),升亳州为集庆军。
  〔附蒙古汗国〕
  端平元年(1234年)正月十日金亡,属南宋。八月,为蒙古汗国控制区,复名亳州(仍治谯,领6个县),仍设谯、城父2个县。宪宗二年(1252年),亳州改属归德府。
  〔元朝〕
  至元八年(1271年)十一月,蒙古汗国改称元朝,撤销城父县并入谯县,亳州(仍治谯,领2个县),改属河南行省,在今市境内仅设谯县(仍治今亳州市区)1个县。不久,复城父县(仍治故城),亳州(领3个县)在今市境设谯、城父2个县,仍属河南行省归德府。十三年七月,归德府(仍治宋州,今商丘南)改属江淮等处行省(治扬州)江北河南道。二十八年十二月,亳州改属河南江北等处行省(改治汴梁路,今开封市)河南江北道(仍治汴梁路)归德府(仍治宋州)。至正十五年(1355年)二月,亳州(今亳州市区)为红巾军所创大宋龙凤政权的首都。十二月,为元兵陷。十八年五月,大宋改都汴梁(今开封市),亳州仍属大宋。龙凤五年(1359年)八月,汴梁陷元,亳州复属元,仍旧制。至正二十六年,吴王朱元璋攻克亳州,改属吴河南行省,在今市境仍设亳州(仍治谯,领3个县),设谯、城父2个县。
  〔明朝〕
  吴二年(1368年)正月建明,改元洪武元年,撤销谯县入亳州(仍治谯故城,领2个县),今市境仅设亳州及城父(仍治故城)1个县,仍属河南行省。不久,降亳州为亳县(仍治谯故城),与城父县同属河南行省归德州(仍治宋城,今商丘南)。六年九月,亳县与城父县改属中书省中立府(由临濠府改,治中立县,由钟离县改,治今凤阳县临淮镇)颍州(仍治故汝阴城)。七年八月,中立府改为凤阳府(治临淮县,由中立县改,今临淮镇),仍之。八年十月,凤阳府改治凤阳县(治今县城府城镇)。洪武中,撤销城父县入亳县,今市境仅设1个县,仍属中书省凤阳府颍州。十三年正月,凤阳府改隶六部。二十二年,设武平卫,属河南都司。永乐元年(1403年),凤阳府改属南京(后称南直隶,治今南京市)。弘治九年(1496年)十月,升亳县为亳州(仍治亳州市区,不领县),相当于今市境及涡阳县一部分,仍属南直隶凤阳府。崇祯八年(1635年)八月后曾为农民起义军占领。
  〔附南明〕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1644年4月25日)明亡,亳州仍属福王控制的南京凤阳府。后为南京弘光政权的徐泗镇(驻泗州,已淹入洪泽湖)。次年正月,亳州入清。
  〔清朝〕
  清代今市境仍为亳州(仍治谯故城,今亳州市区,不领县),并置武平卫。顺治二年闰六月乙巳(1645年8月19日),罢南直隶,改设江南省(治江宁,今南京市),亳州改属江南省凤阳府(仍治今凤阳县府城镇)。康熙六年七月甲寅(1667年8月30日),亳州改属安徽省(治安庆府,今为市)凤阳府。九年四月丁亥(1670年5月19日),凤阳府改属安徽省庐凤道(治凤阳府)。雍正二年九月己未(1724年11月4日),升亳州为直隶州(仍治谯故城,加领蒙城、太和2个县),直隶安徽省庐凤道。十三年七月十三日(1735年8月29日),升直隶颍州为颍州府(治阜阳县,今阜阳市区),降直隶亳州为散州,不领县(仍治今亳州市区),改属安徽省庐凤颍道(仍治凤阳府)颍州府。同治三年(1864年)正月,划亳州东南地区13个保,96个圩入涡阳县,亳州相当于今市境。四年六月甲午(1865年7月23日),亳州改属安徽省凤颍六泗道(仍治凤阳府)颍州府。光绪三十四年五月甲午(1908年6月8日),亳州改属安徽省皖北道(治凤阳府)颍州府,直至清亡。清代,江南、安徽省先后属江南江西河南、江南、两江总督(治江宁,今南京市)管辖。
  〔中华民国·北京政府〕
  民国元年(1912年)1月,废道、府;4月,改州为县,亳县(仍治故谯城,今亳州市区)直属安徽省。3年6月2日,亳县改属安徽省淮泗道(治凤阳县,今府城镇)。
  〔中华民国·南京政府〕
  民国16年7月,亳县属南京国民政府安徽省。次年8月,正式废道,亳县直属安徽省。21年4月2日,亳县改属安徽省第六区(首县为阜阳县)。10月10日,亳县改属安徽省第七专区(专员驻阜阳,今市区)。27年5月31日,日本侵略军陷亳城。11月10日,第七专区改属安徽省皖北行署。28年4月26日,日军再陷亳城,县政府南迁古城集。29年2月2日,撤销皖北行署,第七专区仍属安徽省。30年2月,改第七专区为第三专区(仍驻阜阳)。34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县府迁回县城,直至解放。
  〔附日伪沦陷区〕
  民国27年5月31日,日军陷亳县城。6月初,开始组织“维持会”。9月8日收复。28年4月26日再陷。年底组建伪“亳县政府”。日伪亳县政府控制城关、张集、大寺、十河(即国民党时的一、二、三、四区)。31年2月19日,亳县改入汪伪“苏淮特别行政区”(驻徐州市)。33年1月13日,改属汪伪“淮海省”(仍驻徐州市)。34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新四军接管日伪政权。
  〔中国共产党建政·抗日战争期间〕
  抗战期间,今市境建有亳县抗日民主政府(1940年2月,成立涡北办事处。5月1~6日,亳县抗日民主政府东撤)。10月,涡北办事处改为亳县抗日民主政府,范围西起武家河,东近永城,南至王河桥,北至夏楼,属淮北抗日根据地(先后属淮上办事处、淮上行署)。此后,设立的边区县抗日民主政府有雪商亳(永商亳,民国33年11月11日在马头寺成立。34年2月,改名雪商亳县)、雪涡(1944年11月,建永涡县。34年2月,改称雪涡县抗日民主政府,辖今市境内沙土、观堂2个区)。35年11月上旬,北撤河南省睢(县)杞(县)太(康)地区。
  〔中国共产党建政·解放战争期间〕
  自民国36年2月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解放亳县(7月9日,二次解放;8月15日,3次解放;9月28日,4次解放;11月6日,5次解放)后,先后5次解放亳县城(今亳州市区),今市境先后建有鹿亳太(1946年11月在老鸦店成立鹿亳太办事处和鹿亳太县政府。同年12月中旬,撤销。36年1月,重建鹿亳太县,属豫皖苏边区政府二专区。36年5月,改建为亳县、鹿邑、太和县,归还旧制、亳城市2个县级市、县先后属晋冀鲁豫边区政府豫皖苏边区行政公署的第二专区;35年12月初创建的商亳鹿柘(1946年10月,成立商亳鹿柘办事处。11月,改称商亳鹿柘县)、雪商亳(设11个区。其中,亳东、芦庙、颜集、李集4个区位今市境内)、雪涡等边区县至36年11月调整为雪商亳、商亳鹿(1946年11月20日成立)、涡亳县(1947年3月,建涡南办事处。8月30日,改称涡亳县政府,属豫皖苏行署第三专区,后改属第六专区)等边区县。至37年8月,改为雪商亳、商亳鹿柘等边区县,属第三专区。涡亳县属36年10月成立的第六专区。37年2月21日,第六次解放亳县城,至23日,全境解放,仍之。8月中旬,成立亳城市民主政府。10月10日,亳城市陷,13日复。经38年2月边区县雪商亳、雪涡、商亳鹿柘、涡亳、亳县、亳城市辖区的原亳县行政区域归还旧制,经调整,至4月15日,基本上以旧亳州、亳县边界为准,设亳城市(以故亳城,今亳州市区为基础,37年9月成立)、亳县,改属皖北人民行政公署阜阳专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0月1日建国,亳县(仍驻亳城市,今亳州市区)与亳城市仍属皖北人民行政公署阜阳专区。
  1950年3月,撤销亳城市,并入亳县(改为城关镇,治今亳州市区)。10月,亳县政府改名为亳县人民政府。
  1952年8月9日,亳县改属安徽省阜阳专区。
  1956年6月,亳县人民政府改称亳县人民委员会。
  1968年8月19日,成立亳县革命委员会。
  1980年9月15日,亳县革命委员会改称亳县人民政府。
  1986年3月11日,撤销亳县,改设县级亳州市(6月4日,亳州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1996年1月1日,改由阜阳市(地级)代管。
    1998年2月,收归省直接管辖(享受副地级待遇)。
    2000年5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亳州市,辖涡阳县、蒙城县、利辛县和谯城区。
亳州市辖涡阳县、蒙城县、利辛县和谯城区三县一区,其中谯城区为市委、市政府机关所在地

淮南市寿县
〔先秦时期〕
  夏、商、西周时期,属偃姓方国蓼、六及淮夷方国。春秋未与战国初期,地属吴、楚争夺地。蔡昭侯二十六年(前493年),蔡再次徙都州来(今凤台县城关镇),史称下蔡,今县境属蔡国。蔡侯齐四年(前447年),楚灭蔡国,地属楚国。楚考烈王元年(前262年),令尹(相国)黄歇封此。楚相黄歇正式在今县城建寿春邑,作为他在淮北所封12个邑的政治经济中心,使寿春很快成为战国时期名邑。考烈王二十二年(前241年),为避秦,东迁寿春,改名郢,成为楚国最后的名都。
  〔秦朝〕
  秦王政二十三年(前224年),李信率兵20万伐楚失利;复遣王翦率兵60万,灭亡楚国,设九江郡(治寿春邑,今城关镇),仍设寿春邑(实为县),也是秦代一级行政区划(三十六郡之一)九江郡的首邑及治所。
  〔西汉〕
  汉王元年(206年)四月,寿春邑属英布九江国(都六,今六安市城北乡张巷村白沙城)九江郡(治寿春,今城关镇)。高祖四年(前203年),改九江国为淮南国,余仍之。十一年七月,淮南国除,九江郡归汉。十月庚午,改属刘长淮南国(改都寿春邑),余仍之。文帝七年(前173年),淮南国除,九江郡归汉。十二年,九江郡改属刘喜淮南国(仍都寿春邑)。十六年,九江郡归汉。四月丙寅,改九江郡为刘安淮南国(仍都寿春邑)。元狩元年(前122年),淮南国除为九江郡(仍治寿春邑)。元封五年(前106年)四月,九江郡属扬州刺史部。西汉初,境内还设有成德县(治今瓦埠镇李山庙一带),一直属九江郡,存在期间与寿春邑隶属关系同。
  〔附王莽新朝〕
  王莽篡政,改九江郡为延平郡,改成德县为平阿县。地皇四年(23年),李宪据淮南,称淮南王。两年后兵败,入东汉。
  〔东汉〕
  建武元年(25年),灭李宪,今县境内仍设寿春(仍治今城关镇)、成德(仍治今瓦埠镇李山庙一带)2个县,属扬州(初治历阳,今和县历阳镇。后改治寿春)九江郡(改治阴陵,今定远县靠山乡古城村)。章和元年(84年)九月壬子,为阜陵王国都,2个县属之,直至兴平元年(194年),袁术在此建号,改九江郡为淮南郡(改治寿春),2个县属之。建安四年(199年),袁术败还寿春,旋为曹操所据,复名九江郡(仍治寿春)。五年,移扬州治于合肥(今为市)。二十二年正月己丑,封曹操子曹彪为寿春侯,改县为侯国。
  〔三国·魏国〕
  延康元年(220年)十月,曹魏代汉,今县境仍为寿春侯国(仍治今城关镇)、成德县(仍治今瓦埠镇李山庙一带),属魏国扬州九江郡(均治寿春)。黄初二年(221年),改九江郡为曹邕淮南公国(仍都寿春)。四年,国除为淮南郡(仍治寿春)。太和六年(232年),改淮南郡为曹彪楚王国(仍都寿春),2个县属之。嘉平元年(249年),复为淮南郡。
  〔西晋〕
  咸熙二年(265年)十二月,西晋代魏,寿春县(仍治今城关镇)、成德(仍治今瓦埠镇李山庙)2个县仍属扬州(改治寿春)淮南郡。太康元年(280年)三月,灭吴后,扬州改治建业(今南京市)。十年十一月甲申,改淮南郡为司马允淮南王国(仍都寿春)。永泰元年(300年)八月,淮南国除为郡(仍治寿春)。
  〔东晋〕
  初,今县境仍设寿春(仍治今城关镇)、成德(仍治今瓦埠镇)2个县。东晋乱后,废2个县,属扬州(治今南京市)淮南郡(仍治寿春)。大兴四年(321年),豫州刺史祖约镇寿春,为豫州侨置州治之始。咸和三年(328年),入后赵,复置扬州(治寿春),仍旧制。太宁元年(349年),后赵扬州刺史降晋。永和六年(350年),改为豫州治(今城关镇)。咸安间(约372年),简文帝为避郑后阿春讳,改称寿阳县(仍治今城关镇。一说孝武帝改,但《晋书·成帝纪》作咸和元年即326年改称寿阳县)。太和四年(369年),袁真据寿阳,降前燕,改置扬州为州治。六年(371年),复归东晋。宁康元年(373年),侨置南谯、梁2个郡于浣川。太元八年(383年)十月,寿阳县入前秦。十一月,回归东晋,在寿阳侨置南梁郡,撤销寿阳县,侨置睢阳县,兼郡治,改属徐州。南梁郡领睢阳、蒙、虞、谷熟、陈、义宁、新汲、崇义、宁陵、阳夏、安丰、义昌12个侨县。太元三年(378年),又在今寿县境内设梁、汝阴侨郡,属豫州。义熙九年(413年),豫州正式“土断”于江淮间(治寿春,今城关镇),梁郡及其12个侨县属之。其中,义昌县初为义昌郡(治义宁),领义宁、宁昌2个县,侨于安丰塘北。义熙十二年,置陈留郡(治浚仪,今板桥镇安城故城),领浚仪、雍丘、小黄、白马、襄邑、封丘、尉氏7个侨县。
  〔南朝·宋〕
  元熙二年(420年)六月丁卯,刘宋代晋,今县境仍设睢阳(治今城关镇)、崇义(今县城东南1.5公里)、蒙县(治今六安市马头镇与南彭乡一带)、虞县、谷熟、陈县、义宁、新汲、宁陵、宋县10个侨县,属南豫州(泰始二年即466年,改属西豫州。泰豫元年即472年,仍属南豫州)。其中,元嘉二十七年(450年)十一月,北魏陷寿阳,次年撤出。大明八年(464年),复置义昌郡,领义宁、宁昌2个县。永昌元年(465年),撤销义昌郡及2个县,并入睢阳县。宋末,复置义宁县。泰始七年,还侨置高平郡,属北兖州。宋初,还在今县境西部侨置南陈左郡;景平元年(423年),撤郡为县。孝建二年(455年),以蛮户复立南陈左郡,属豫州。大明八年,改南陈左郡为县。泰始四年,复置南陈左郡,属南豫州;七年,改属豫州;齐建元二年(480年)废。陈留郡(仍治浚仪,今板桥镇安城遗址)领浚仪、小黄、雍丘、白马、襄邑、封丘、尉氏侨县。西汝阴郡(帖治睢阳)设汝阴(治郡)、安城、楼烦、宋县4个侨县。
  〔南朝·齐〕
  升明三年(479年)四月,萧齐代刘宋,今县境仍宋旧制,属豫州(治寿阳)。其中,建元二年,撤南陈左郡,南陈左县改属南汝阴郡;梁县(改治今城关镇)、蒙县(南彭乡一带)、城父、崇义4个侨县属梁郡(治睢阳,今城关镇);浚仪(治板桥镇安城)、小黄、雍丘3个县属陈留郡(治板桥镇安城);新侨置西南顿、和城、谯县、平乡4个县属西南顿郡(寄治豫州城,今城关镇);汝阴(帖治睢阳)、楼烦、安城、宋县、陈县、平豫、固始、新蔡、汝南侨县属西汝阴郡(帖治睢阳城)。
  〔北朝·北魏〕
  早在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十一月就进逼寿阳城。景明元年(500年),齐豫州刺史裴叔业以寿阳降北魏。正始三年(506年),梁、魏大战,拔梁城(今寿县城关镇)入梁,后复为北魏占据。永平元年(508年),增置北谯郡、县。熙平元年(516年),梁筑浮山堰,引淮水灌寿阳,使寿阳城坏,北魏筑魏昌城以守,不久属梁。北魏在占领期间,于景明二年(501年),改南齐西豫州为扬州(治梁,今城关镇),分立淮南郡,改睢阳为寿春县。在今县设崇义(治今城关镇南1.5公里)、蒙县(位今南彭乡一带)属梁郡(帖治州城,撤梁县);寿春(仍治城关镇)、汝阴(改治阳泉城,今霍邱县临水镇)、西宋县属淮南郡(治寿春);浚仪(仍治今板桥镇安城)、雍丘、封丘(北魏复东晋旧侨县)3个县属陈留郡(治浚仪)。
  〔南朝·梁〕
  天监七年(508年),改设豫州(治寿春)。北魏熙平元年(516年),今县境入梁。普通七年(526年)十一月辛巳再度入梁,仍为豫州(治寿春)。太清元年(543年)秋七月甲子,改为南豫州(仍治寿阳)。二年八月,侯景反于寿阳。武定七年(549年)十二月,今县境入东魏。梁先后属豫州、南豫州,设寿春(仍治今城关镇)、梁县(今城南1.5公里)、城父3个县,属梁郡(治寿春);梁县(此梁县非重,是不同时期、地点、隶属关系不同的侨县)、蒙县、陈县、新汲、义宁、崇义等县属南梁郡(帖治寿春);汝阴(帖治寿春)、宋县属西汝阴郡(帖治寿春);良城县(帖治寿春)属武安郡(帖治寿春);安城(帖治安远戍所,原浚仪县)、钜鹿、泰山3个县属新兴郡(治安城,普通五年即524年新置);大通元年(527年),还侨置北新安郡;安丰县(治今戈店乡境故安丰城),属安丰郡(治安丰)。大同元年(535年),升安丰郡为安丰州(仍治安丰),领安丰郡、陈留郡(治陈留,即安城遗址)设陈留、浚仪(治安城遗址)、小黄、雍丘4个县及颍川郡(梁侨置)。
  〔北朝·东魏〕
  武定六年(548年)八月,今县境入东魏,新兴、安城(位今板桥镇安城遗址)、都立、义兴4个县属颍州(治汝阴,今阜阳市区)新兴郡。黄城(治故小黄)、肥阳县(治梁宁陵)属谯州(治涡阳,今蒙城县城关镇北)下蔡郡(治黄城)。属扬州(治寿阳,今城关镇)有:崇义(城南1.5公里)、蒙县(位彭城乡一带)属梁郡(治寿阳);寿春、西宋等县属淮南郡(治寿春);浚仪(治安城遗址)、雍丘县属陈留郡;相县、西华、许昌3个县属颍川郡(治黄城,今板桥镇西北)。
  〔北朝·北齐〕
  武定八年(550年)五月,北齐取代东魏,今县境属扬州(治寿春,今城关镇),设寿春、西宋县,属淮南郡(治寿春);梁县(治今城东南1.5公里)、蒙县(今彭城乡一带)属梁郡;浚仪(治今板桥镇安城遗址)、雍丘县属陈留郡(治浚仪);相县、西华、许昌、颍川4个县属颍川郡(治颍川)。
  〔南朝·陈〕
  太建五年(573年),伐北齐。十月乙巳,收复今县境。十月丙辰,复置豫州(治寿阳,今城关镇),设寿阳、梁县(仍治今城东南1.5公里)、城父3个县,属梁郡(治寿阳);蒙县(彭城乡一带)属北谯郡(治北谯,今凤阳县龙坝乡淮安村西南);浚仪(治今板桥镇安城)、小黄、雍丘3个县属陈留郡(治浚仪)。
  〔北朝·北周〕
  建德五年(576年),今县境入北周,仍齐旧制。七年,废梁、淮南郡等。大象元年(579年)十一月,复建扬州(仍治寿春),复淮南郡。其中,寿春县(仍治城关镇)属淮南郡(治寿春);崇义(仍治城东南1.5公里)、蒙县(位今彭城乡一带)属梁郡(治崇义);汝阴县(治寿春)属汝阴郡(治寿春);浚仪(仍板桥镇安城遗址)、雍丘、小黄3个县属陈留郡(治浚仪);长平、西华2个县属北陈郡(治长平)。
  〔隋朝〕
  北周大定元年(581年)二月,隋代北周,今境内仍北周旧制。开皇三年(583年),废郡、并县,撤销淮南郡、梁郡、汝阴郡、陈留郡及有关侨县,今县境内仅设寿春(仍治今城关镇)、安丰(仍治今戈店乡境故安丰城)2个县,改属寿州(治寿春)。九年,置寿州总管府(治寿州),平陈后罢,余仍之。大业三年(607年)四月,改寿州为淮南郡(仍治寿春),属扬州刺史部。
  〔唐朝〕
  大业十四年五月,唐代隋朝,改郡为州。隋末,复小黄(治今板桥镇西北15公里)、肥陵(治今板桥镇东30公里)及原寿春县(仍治城关镇)、安丰(治戈店乡境安丰故城)4个县,属寿春郡(治寿春,今城关镇)。武德三年(620年),杜伏威降唐,改淮南郡为寿州(仍治寿春,今城关镇),仍领4个县。七年,废小黄、 肥陵县,并入安丰县。贞观元年(627年),寿州划属淮南道地理区。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正式改属淮南道(治扬州,今为市)。天宝元年(742年),改寿州为淮南郡(仍治寿春)。至德元载(756年)十二月,寿州改属淮南节镇(治扬州)。二载十二月,淮南郡复名寿州,仍属淮南节镇。天复二年(902年),吴王杨行密为淮南节度使。
  〔五代十国·吴国〕
  天四年(907年)四月,唐亡,今县境属吴国,仍设寿春(治今城关镇)、安丰(仍治戈店乡故安丰城)2个县,属寿州(治寿春)。武义元年(919年),寿州改属清淮军(治濠州,今凤阳县临淮镇北)。乾贞元年(927年),清淮军改治寿州。后唐天成三年(928年)十月,遥改清淮军为忠正军。
  〔五代十国·南唐〕
  天祚三年(937年)十月,南唐取代吴国,仍设寿春(治城关镇)、安丰(治今戈店乡境故城)2个县,属清淮军寿州(均驻寿春)。
  〔五代·后周〕
  显德四年(957年)三月,寿州入后周,改清淮军为忠正军(治寿春,今城关镇),设寿春、安丰(仍治今戈店乡境故安丰城)2个县,属寿州(仍治寿春)。
  〔北宋〕
  显德七年正月,北宋取代后周,今县境仍设寿春(治城关镇)、安丰(治今戈店乡境故安丰城)2个县,属寿州(改治下蔡,今凤台县城关镇)。至道三年(997年),寿州改属淮南路(治扬州,今为市)。熙宁五年(1072年),改属淮南西路(仍治扬州)。政和六年(1116年),升寿州为寿春府(仍治下蔡)。
  〔南宋、金国〕
  金天会五年(1127年)二月,北宋亡。五月一日,南宋建立,今县境仍设寿春(治今城关镇)、安丰(仍治今戈店乡境故安丰城)2个县,属淮南西路(治合肥,今为市)寿春府(仍治下蔡)。建炎三年(1129年)十月,金兵南下,淮南西路改治合肥(今为市),金兵西路陷寿春府,旋撤。后因随战争形势发展,金兵南下,淮南西路先后移治巢县(今巢湖市区)、和州(今和县历阳镇),余仍之。绍兴元年(1131年)十二月,伪齐攻寿春府。次年三月,陷寿春府。七月,为南宋收复。四年四月,入南宋。六年九月,伪齐陷寿春,攻合肥。十二月,收复。十一年正月,金兵再陷寿春府。三月,南宋收复。十二年,升安丰县为军(治安丰),撤销寿春府,改设寿州(治寿春),属之。十三年,撤销寿州,寿春县改属安丰军(仍治安丰)。三十一年九月,入金。十二月,南宋收复。三十二年,升寿春为府(仍治寿春),安丰军及安丰县、寿春县属之。乾道三年(1167年),改寿春府为安丰军(改治寿春),仍在境内设安丰、寿春2个县。嘉熙二年(1238年),入蒙古汗国军。从此,为蒙古军与南宋争夺地。
  〔元朝〕
  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正月,安丰军降元,安丰、寿春2个县入元。十三年,改属江淮等处行省(治扬州,今为市)淮西道宣慰司(治合肥,今为市)。十四年,升安丰军为安丰路,置总管府(仍治寿春)。十五年,改为寿春府,为散府,仍设寿春、安丰(仍治今戈店乡故安丰城)2个县。十八年,改寿春府为安丰府(仍治寿春)。二十一年,在安丰县立万户府。二十八年,升安丰府为安丰路(仍治寿春),境内仍设寿春、安丰2个县,安丰路改属河南江北等处行省(改 治汴梁路,今开封市)淮西江北道(治合肥)。大宋龙凤五年(1359年)八月,迁都安丰(今寿县城关镇)。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三月,朱元璋解安丰之围。二十四年七月,吴王朱元璋部收复寿州,升为寿春府,安丰县属之,改属江淮行省(治庐州府,治今合肥市)。后复为元兵所据。二十六年即龙凤十二年,吴兵再次收复今县境,升寿春为府。吴元年(1367年),降寿春府为寿州(仍治寿春),仍设寿春、安丰2个县,改属江南行省(仍治今南京市)临濠府(治钟离,今凤阳县临淮镇附近)寿州。
  〔明朝〕
  吴二年(1368年)正月,朱元璋建立明朝,改元洪武,仍为寿州(治寿春),设寿春(治今城关镇)、安丰(治今戈店乡境故安丰城)2个县,属江南行省(仍治今南京市)临濠府(治钟离,今凤阳县临淮镇)。八月,临濠府寿州改属直隶中书省。洪武二年(1369年)九月,升寿州为直隶州(仍治寿春),直隶中书省,余仍之。四年二月,降寿州为散州,撤销寿春、下蔡、安丰3个县,并入寿州(仍治今城关镇),改属临濠府。六年九月,改临濠府为中立府(治中立县,由钟离改,今凤阳县临淮镇)。七年八月,中立府改为凤阳府(治临淮县,由中立县改)。八年十月,凤阳府改治凤阳县(治今府城镇)。十三年(1380年)正月,撤中书省,凤阳府直隶六部。永乐元年(1403年),凤阳府改属南京,后称南直隶(仍治今南京市)。
  〔附南明〕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1644年4月25日)明亡,仍旧制。五月,属南明弘光政权凤寿镇(治临淮,今凤阳县临淮镇)。
  〔清朝〕
  顺治二年(1645年)五月,入清,寿州仍属南直隶凤阳府。顺治二年闰六月乙巳(1645年8月19日),仍设寿州(治城关镇),改属江南省(治江宁,今南京市)凤阳府(仍治今凤阳县府城镇)。十八年,凤阳府改属江南省左布政使司(驻江宁,今南京市)。康熙六年七月甲寅(1667年8月30日),凤阳府改属安徽省(治安庆府,今为市)。九年四月丁亥(1670年5月19日),凤阳府改属安徽省庐凤道(治凤阳府)。雍正十三年七月十三日(1735年8月29日),凤阳府改属庐凤颍道(仍治凤阳府)。同治四年六月甲午(1865年7月23日),寿州改属凤颍六泗道凤阳府(仍治凤阳县,今府城镇)。光绪三十四年五月甲午(1908年6月8日),寿州改属安徽省皖北道(治凤阳县)凤阳府。清代,江南、安徽省先后属江南江西河南、江南、两江总督(治江宁,今南京市)。宣统三年九月十四日(1911年11月4日)夜,淮上军光复寿州。
  〔中华民国·北京政府〕
  民国元年(1912年)1月,废道;4月,改寿州为寿县(仍治今城关镇),直属安徽省。3年6月2日,寿县改属安徽省淮泗道(治凤阳县,今府城镇)。
  〔中华民国·南京政府〕
  16年下半年,寿县属南京国民政府安徽省。17年8月废道,直属安徽省。21年4月2日,寿县改属安徽省第四区(首县为凤阳县)。10月10日,寿县属安徽省第四专区(专员驻寿县)。27年6月4日,寿县沦陷于日军之手;县政府迁驻戈家店陈荫南圩。7月5日收复。7日,县政府返城(此后又于28年11月2日短期迁驻南堰口集东下岗。29年3月12日后,迁驻保义集,直至34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后才迁回县城)。10月,撤销第四专区,保留序号,寿县改属第七专区(驻阜阳,今市区)。29年4月,改属第三专区(初驻立煌。12月,改驻六安;继又改驻立煌),属皖北行署区(初驻寿县堰口集王圩,后迁驻定远县、立煌县)。7月,改第三专区为第二专区(仍驻六安)。34年11月,寿县改属第十专区(驻田家庵,今属淮南市),直至解放。
  〔附日伪寿县〕
  民国27年五月七日(1938年6月4日),日军占领寿县。7月5日,收复。28年11月2日,再陷寿县城,县政府迁驻南堰口集东下岗。3日后日军撤出,寿县政府始返城。29年4月12日,日军第三次陷城,县政府迁驻南保义集,日本侵略军扶植汉奸政权,属汪伪南京“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安徽省”(仍驻蚌埠)。32年7月25日,寿县属“安徽省”(仍驻蚌埠“市”)“第二专区”(驻田家庵)。34年(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解体。
  〔中国共产党建政·解放后〕
  早在抗日战争期间,于31年10月新建寿东南办事处,于32年底改为寿县抗日民主政府,驻禹岗庙。38年1月1日,解放寿县城。17日,全县和平解放,今县境属寿县(瓦埠湖以西地区)、寿合(1月下旬,在瓦埠湖以东地区建)2个县,属皖西行署。2月27日,调整区划,寿合、寿县改属江淮行署四专区,成立县民主政府。4月15日,寿合县分别回属寿县及新设的肥西县(6月正式撤销寿合县),寿县改属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六安专区。6月,寿县民主政府改称寿县人民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0月1日建国,寿县仍属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六安专区。
  1952年8月7日,寿县改属安徽省(驻合肥市)六安专区(驻六安县城关镇)。
  1955年11月5日,寿县人民政府改称寿县人民委员会。
  1959年3月22日,今县境设安丰县(治石家集,时易名城关镇),安丰县属六安专区;寿县改属淮南市。4月22日,2个县改属六安专区。
  1961年12月15日,国务院明令撤销安丰县,寿县仍属六安专区。
  2015年12月3日,国务院(国函[2015]206号)批复同意将六安市寿县划归淮南市管辖。
寿县政府驻寿春镇。下辖21个镇:寿春镇、正阳关镇、保义镇、双桥镇、迎河镇、板桥镇、堰口镇、安丰镇、众兴镇、隐贤镇、三觉镇、炎刘镇、小甸镇、瓦埠镇、丰庄镇、涧沟镇、刘岗镇、双庙集镇、大顺镇、茶庵镇、安丰塘镇,4乡:张李乡、窑口乡、八公山乡、陶店乡。




黄山市歙县
〔先秦时期〕
  尚古时期,为三苗族为主的蛮夷族活动区。至春秋前期,活跃在这一地区的句吴民族已进入奴隶社会的初级阶段。春秋时期,属吴国。周元王三年(前473年),吴亡属越。楚宣王十五年(前355年),越亡属楚国。实际上,这一带为三国并存期间东征西进的拉锯战场,变化较大。
  〔秦朝〕
  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灭楚国。次年,置歙县(治今徽城镇),属会稽郡(治吴,今苏州市)。秦末及楚汉相争期间,歙县改属鄣郡(治鄣县,位今浙江安吉西北)。
  〔西汉〕
  汉王元年(前206年)四月,歙县属项羽的西楚国(都彭城,今徐州市)鄣郡。高祖五年(前202年)正月,鄣郡改属韩信的楚国(都下邳,今江苏睢宁县古邳镇)。六年正月,鄣郡改属刘贾的荆国(都吴,今苏州市区)。十二年十月辛丑,鄣郡改属刘濞的吴国(都广陵,今扬州市)。景帝三年(前154年)六月,鄣郡归汉。不久,改属刘非的江都国(仍都广陵)。元狩元年(前122年),鄣郡归汉。二年,歙县改属丹阳郡(治宛陵,今宣州市区)。元封五年(前106年)四月,丹阳郡属扬州刺史部(中央派出机构),余仍之。
  〔东汉〕
  歙县仍属扬州(治所多变,但为一级政区)丹阳郡(仍治宛陵)。汉末,歙县境为土著山越族首领毛甘武装割据。建安十三年(208年)十二月,孙吴平息山越叛乱,歙县改属扬州(吴改治建业,今南京市区)新都郡(治始新,后为浙江淳安县威平镇,位今岙坑南1公里处,今已淹入千岛湖)。
  〔三国·吴国〕
  歙县仍属扬州(都与州均治建业)新都郡(仍治故威平镇)。
  〔西晋〕
  咸宁六年(280年)六月,晋平吴,改新都郡为新安郡(仍治故威平镇),歙县改属扬州(仍治建业。西晋末,为避司马邺讳,改名建康)新安郡。
  〔东晋〕
  歙县仍属扬州新安郡。
  〔南朝·宋〕
  元熙二年(420年)六月,歙县属刘宋扬州(仍都建康)新安郡(仍治故威平镇)。孝建元年(454年),新安郡改属东扬州(治山阴,今绍兴市)。大明三年(459年),东扬州易名扬州(仍治会稽郡山阴),仍之。八年,复名东扬州,仍之。永光元年(465年),新安郡改属扬州(仍治建康),仍之。
  〔南朝·齐〕
  升明三年(479年)四月,歙县改属萧齐扬州(都、州治均建康)新安郡(仍治故威平镇)。
  〔南朝·梁〕
  中兴二年(502年)四月,地入萧梁,仍之。天监二年(503年,一说承圣二年)置新宁郡,歙县改属扬州新宁郡(治海宁,今休宁县万安镇东古城岩)。普通五年(524年)三月甲戌,新宁郡改属东扬州(治山阴)。大同元年(535年),分歙北地区置良安县(亦名梁安县,治今绩溪县华阳镇东后岸村。此处后属绩溪县,此隶属关系,歙县不作介绍)。承圣二年(553年),分海宁、歙县地重置黎阳县(仍治今屯溪区黎阳镇),2个县均属东扬州新宁郡。太平元年(556年),新宁郡改属扬州(仍治建康),余仍之。
  〔南朝·陈〕
  梁太平二年十月地入陈朝,仍之。天嘉三年(562年)六月丙辰,新宁郡改属东扬州(仍治山阴)。余仍之。不久,撤销黎阳县,并入海宁县,撤销新宁郡,并入新安郡,歙县改属扬州(仍治建康)新安郡。六年,新安郡改为新安王国,余仍之。
  〔隋朝〕
  开皇九年(589年)正月平陈,撤销歙县、黟县,并入海宁县(仍治万安镇),改属婺州(治金华,今金华市)。十一年,复置歙县(仍治今徽城镇),改属歙州(治黟县,今龙江乡古城村)。十八年,歙州改治海宁县,改海宁县为休宁县(仍治万安镇东古城岩),余仍之。大业三年(607年)四月,改歙州为新安郡(仍治休宁),属扬州刺史部(中央派出机构)。十二年,歙人(今属绩溪县汪村)汪华占领新安郡(仍治古城岩)等6个郡地盘,自称吴王,在万安山建吴王宫,又名汪王宫,歙县属吴王新安郡。义宁元年(617年),新安郡迁治歙县(今徽城镇),改新安郡为歙州,6个郡也随之改州(歙、宣、杭、睦、婺、饶州),歙县属吴王歙州。
  〔唐朝〕
  武德四年(621年)九月,汪华归唐,置歙州总管府(仍管6个州,仍治歙县),歙州属之。贞观元年(627年),撤歙州都督府(由总管府改),歙州改属江南道(地理区域)。永徽五年(654年),在今歙县竦口村置野县,2个县均属歙州。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歙州改属江南东道(治苏州,今为市区)。天宝元年(742年),改歙州为新安郡(仍治歙县),余仍之。乾元元年(758年),复郡为州,余仍之。二年,歙州改属浙西道观察使(治昇州,今南京市)。永泰二年(766年),分歙县、休宁2个县交界山区置归德县,与歙县同属歙州,歙州改属宣歙池观察使(治宣州,今宣州市区)。大历二年(767年),撤销野县,并入歙县。大历四年,撤销归德县,并入休宁、歙县,歙县仍属歙州。贞元三年(787年),歙州改属宣歙道(仍治宣州)。十二年十二月乙亥,歙州改属宣歙池都团练观察处置使(仍治宣州)。大顺二年(891年),歙州改属宁国军节度(仍治宣州)。景福二年(893年),淮南节度使杨行密进攻歙州,地属杨行密管辖。天复三年(903年),废宁国军节度使,改为都团练使,余仍之。
  
  〔五代十国·吴国〕
  唐末,地属吴王杨行密控制区,歙县仍属歙州。天四年(907年)四月唐亡,歙县仍属吴国宁国军节度使(仍治宣州)辖歙州(仍治歙县)。
  〔五代十国·南唐〕
  吴天祚三年(937年)十月吴亡,歙县仍属南唐宁国军(仍治宣城)歙州(仍治歙县)。
  〔北宋〕
  开宝八年(975年)十一月灭南唐,歙县改属江南道歙州。太平兴国元年(976年),歙州改属江南东路(治昇州)。至道三年(998年),歙州改属江南路(仍治昇州,仁宗时升为江宁府)。天禧二年(1018年),复属江南东路(仍治江宁府)。宣和三年(1121年)五月甲辰,改歙州为徽州(仍治歙县),余仍之。
  〔南宋〕
  初,歙县仍属江南东路(仍治江宁府)徽州(仍治歙县)。建炎四年(1130年),徽州改属江南路转运司建康路安抚使。绍兴元年(1131年),徽州改属江南东路(仍治江宁府)。
  〔元朝〕
  至元十三年(1276年),徽州入元,歙县改属元江淮行省(治扬州,今为市)徽州(仍治歙县)。十四年,升徽州为徽州路(仍治歙县),余仍之。二十一年,徽州路改属江淮等处行中书省(治杭州路,今杭州市区)。二十四年,复属江淮行省。二十八年,徽州路改属江浙行省(仍治杭州路)江东建康道肃政廉访司(仍治建康路。天历二年即1329年,改为集庆路,属江南御史台,也治建康路)。至正十一年(1351年)四月、十一月,红巾军徐寿辉部进入徽州路。十七年四月,朱元璋部取徽州路。七月,改徽州路为兴安府(仍治歙县),属朱部所建江南行省(治应天府,今南京市区)。吴元年(1367年),改兴安府为徽州府(仍治歙县),歙县仍属之。
  〔明朝〕
  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歙县属江南行省徽州府。八月,罢江南行省,徽州府直属中书省。明、清时期,歙县一直属徽州府,兼府治。十三年正月,徽州府直隶六部。永乐元年(1403年),徽州府直隶南京,又称南直隶,余仍之。
  〔附南明〕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1644年4月25日)明亡,地入明宗室福王(后来南明弘光帝)控制区,歙县仍属南直隶徽州府。
  〔清朝〕
  顺治二年(1645年)五月,歙县入清,仍属南直隶徽州府。顺治二年闰六月乙巳(1645年8月19日),徽州府改属江南省(治江宁,今南京市区)。徽州地区名义上属清,但抗清力量很强。二年八月,金声聚众10万抗清,直至翌年三月才完全失败。自三年正月,南明唐王朱聿楗进兵徽州。九月,南明崇阳王朱蕴钤进兵徽州,旋皆先后失败。五年正月,南明江西守将金声入徽州,为南明范围,直到六年才正式入清。十八年,徽州府改属江南省左布政使(驻江宁)。康熙六年七月甲寅(1667年8月30日),徽州府改属安徽省(治安庆府,今为市区)。九年四月丁亥(1670年5月19日),徽州府改属安徽省徽宁道(治歙县)。二十一年十月乙亥(1682年10月31日),裁徽宁道,徽州府改属清初就设的江安十府粮储道(专业道,驻歙县)。雍正十一年十二月癸亥(1734年1月20日),徽州府改属安徽宁池太广道(治安庆府)。十二年十月庚戌(1734年11月3日),改治芜湖县(今为市区)。咸丰五年十月十三日(1855年11月22日),徽州府改属徽宁池太广道(徙治宁国府,今宣州市区)。十年,改治祁门县(今为祁山镇)。同治四年,迁治芜湖县(今为市区)。光绪三十四年五月甲午(1908年6月8日),徽州府改属皖南道(治芜湖县,今为市区)。太平天国期间,清廷将江南地区划给浙江巡抚代管。同治四年(1865年),复属安徽省徽宁池太广道。清代的江南、安徽省先后属江南江西河南、江南、两江总督(驻江宁),后期兼南洋通商大臣,是清廷十大总督中最重要的封疆大吏之一。
  〔附太平天国〕
  太平军多次占领歙县。咸丰五年二月十日,太平军首次攻下县城;十年八月二十四日,太平军再次攻下县城。建政时,歙县属安徽省(治安庆郡,今为市区)徽州郡(仍治歙县)。同治三年六月十六日,天京陷落后,不到两个月,徽州府入清。
  〔中华民国·北京政府〕
  民国元年(1912年)1月,歙县直属安徽省。3年6月2日,改属安徽省芜湖道(治芜湖)。
  〔中华民国·南京政府〕
  民国16年8月,歙县属南京国民政府安徽省。17年8月,正式废道,歙县直属安徽省。21年4月2日,歙县属安徽省第十区。10月10日,歙县属第十专区(专员驻休宁县)。27年4月15日,歙县改属安徽省皖南行署(驻屯溪镇)第十专区。28年后直属皖南行署。31年,歙县改属第七专区(改驻屯溪镇)。34年11月,撤销皖南行署,歙县直属安徽省(改驻合肥)第七专区(仍驻屯溪镇)。37年12月,第七专区仍属安徽省皖南行署(初驻宣城,今宣州市区。不久,迁屯溪镇)。38年4月28日,歙县解放。5月1日,歙县全境解放。
  〔中国共产党建政〕
  民国38年3月,歙县民主政府在歙北呈坎乡汪村成立。5月8日,歙县改属筹建中的皖南人民行政公署(5月13日,在歙县成立中共皖南区徽州地委。5月16日,成立皖南人民行政公署徽州专员公署,初均成立于歙县,后行署、专署均迁驻屯溪市。5月7日,歙县改属皖南人民行政公署徽州专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0月1日建国,歙县仍属皖南人民行政公署徽州专区。
  1951年1月1日,歙县民主政府改称歙县人民政府。1956年1月12日,撤销徽州专区,歙县改属芜湖专区。4月,歙县人民政府改称歙县人民委员会,余仍之。
  1961年4月7日,歙县复属徽州专区。
  1968年6月23日,成立歙县革命委员会。
  1981年3月3日,歙县革命委员会改称歙县人民政府。
  1987年11月27日,歙县改属黄山市
歙县政府驻徽城镇
辖13个镇、15个乡:徽城镇、深渡镇、北岸镇、富堨镇、郑村镇、桂林镇、许村镇、溪头镇、杞梓里镇、霞坑镇、岔口镇、街口镇、王村镇、坑口乡、雄村乡、上丰乡、昌溪乡、武阳乡、三阳乡、金川乡、小川乡、新溪口乡、璜田乡、长陔乡、森村乡、绍濂乡、石门乡、狮石乡


​宣城市绩溪县
夏、商朝,县境属扬州。周朝春秋前期属吴;后期(公元前473年以后)属越。
战国间(前306年~前223年)属楚。秦二十六年(前221年)属会稽郡。
汉高祖元年(前206年)属鄣郡(一说秦末置鄣郡)县境为歙县地,汉元狩二年(前121年)属丹阳郡,治在宛陵(今宣城)。
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属新都郡,治在始新(今淳安县)。
晋太康元年(280年)改称新安郡,治仍旧。
梁大同元年(535年),析歙县华阳镇置良安县,属新安郡。县治在扬之河东岸大屏山麓后岸村(今后外村)。承圣二年(553年),分新安郡黟、歙、海宁、黎阳4县置新宁郡,良安县的归属未见记载。一说,良安置县不久即废。清乾隆《绩溪县志》载,唐武德七年(624年)废良安县,仍归歙县。
唐永泰二年(766年),刺史长孙全绪奏置绩溪县。《寰宇记》:绩溪“永泰二年(766年)置”。《旧唐书》:“永泰二年十一月甲子日改为大历元年,故《元和志》云,大历二年置。疆里至大历二年乃定”。)析歙县华阳镇置绩溪县,属江南西道歙州。景福元年(892年)隶歙州,五代十国时,先属吴国(杨行密),后为南唐地。
北宋开宝八年(975年),县境属江南西路歙州,至道三年(997年),属江南路歙州。天禧二年(1018年),属江南东路歙州。宣和三年(1121),改歙州为徽州,以绩溪徽岭、徽溪而名。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县境属江淮行省徽州路。二十一年,属江浙行省徽州路。至正十七年(1357年)即宋(韩林儿)龙凤三年,县境属朱元璋江南行省徽州路,旋改徽州路为兴安府。吴(朱元璋)元年(1367年),改兴安府为徽州府。绩溪县均属之。
明洪武元年(1368年),绩溪县属中书省徽州府。十三年正月,属六部直隶徽州府。永乐元年(1403年),属南京直隶徽州府。
清顺治二年(1645年)九月,绩溪县属江南省徽州府。康熙六年(1667年),属安徽省徽州府。咸丰四年(1854年),随徽州府由浙江巡抚兼管。同治四年(1865年),复归安徽省。
民国元年(1912年),裁府,直属安徽省。
民国二年(1913年)设道,属安徽省芜湖道。
民国六年(1917年),废道,直属安徽省。
民国九年(1920年)初,设首席县长制,绩溪县归宣城县长节制。同年10月,属安徽省第十行政督察区(治所休宁)。
民国十六年(1927年)4月,属皖南行署第十行政督察区。
民国十八年(1929年),直属皖南行署,同年8月,改属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区。
1949年4月30日,绩溪县解放,成立徽州专区,属皖南区。
1952年4月13日,属安徽省徽州专区。
1956年1月12日撤徽州专区,隶属芜湖专区。
1961年4月13日,复设徽州专区,绩溪县属之。
1971年3月,徽州专区改称徽州地区,仍属之。
1987年11月27日,绩溪县划属宣城地区。
2000年6月25日,宣城地区改为地级宣城市,绩溪县属之至今。  
绩溪县政府驻地华阳镇,辖8个镇、3个乡:华阳镇、长安镇、伏岭镇、上庄镇、扬溪镇、临溪镇、瀛洲镇、金沙镇、板桥头乡、家朋乡、荆州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