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祖国风光(3693)武汉昙华林

 猎鹰个人图书馆 2018-05-24
昙华林位于湖北中医药大学旁边,地处城墙内的花园山北麓与螃蟹岬(亦名城山)南麓之间,随两山并行呈东西走向。历史上的昙华林是指与戈甲营出口相连的以东地段。1946年,武昌地方当局将戈甲营出口以西的正卫街和游家巷并入统称为昙华林后,其街名一直沿袭至今。现昙华林街武昌花园山以北、凤凰山以南,东起中山路,西至得胜桥,全长1200米,是明洪武四年(1371年)武昌城扩建定型后逐渐形成的一条老街。
 
 大武汉之昙华林

大武汉之昙华林

大武汉之昙华林

大武汉之昙华林

大武汉之昙华林

大武汉之昙华林

大武汉之昙华林

大武汉之昙华林

大武汉之昙华林

大武汉之昙华林

大武汉之昙华林

大武汉之昙华林

大武汉之昙华林

大武汉之昙华林

大武汉之昙华林

大武汉之昙华林

大武汉之昙华林

大武汉之昙华林

大武汉之昙华林

大武汉之昙华林

大武汉之昙华林

大武汉之昙华林

大武汉之昙华林

大武汉之昙华林

大武汉之昙华林

大武汉之昙华林

大武汉之昙华林

大武汉之昙华林

大武汉之昙华林

大武汉之昙华林

大武汉之昙华林

大武汉之昙华林

大武汉之昙华林

大武汉之昙华林

大武汉之昙华林

大武汉之昙华林





大武汉之昙华林

大武汉之昙华林

大武汉之昙华林



大武汉之昙华林



明清时期,这里曾是湖北全省各县秀才下榻于此、苦心研读备考的地方,是清廷负责地方军事衙门的所在地,并有以戈甲命名的营盘。1861年汉口开埠后,昙华林一带逐渐形成华洋杂处、比邻而居的地域特色。先后又意大利、英国、美国和瑞士的传教士在此传教、办学、施医。受西方文化及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思想和价值观的影响,中国第一座公共图书馆学科在此建立;一批民主战士在此组成了湖北最早的反清反封建的革命团体。吴禄贞领导的花园山聚会刘静庵领导的日知会熊十力领导的黄冈军学会梁耀汉领导的群学社相继在这里诞生。这些团体催生了一大批辛亥武昌起义的仁人志士。穿行在昙华林蜿蜒的小巷深处,数十处百年以上的近代历史建筑尽收眼底,林则徐张之洞在这里留下了历史痕迹,徐源泉、石瑛公馆、修旧如旧,圣诞堂、仁济医院、瑞典领事馆、文华学院等外国经典老建筑,让人仿佛伸手即可以触摸到历史老人那鲜活跳动的脉搏。



大武汉之昙华林

大武汉之昙华林

大武汉之昙华林

大武汉之昙华林

大武汉之昙华林 


       开凿于清末、具有百年历史的武昌蛇山古楼洞(现已更名为武昌路隧道或蛇山隧道),是连接武昌区南北的重要通道,是武汉市文物保护单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