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问答

 昵称55966135 2018-05-24
一、试述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功能区及其功能。
答:1、基本结构:Ig分子的基本结构由两条相同的轻链(L链)和两条相同的重链(H链)组成,两条H链之间、H链和L链之间由二硫键连接。
2、功能区:1)L链功能区:L链分为可变区(VL)和恒定区(CL)两功能区。2)H链功能区:H链有4~5个功能区,其中IgG、IgA、IgD有VH、CH1、CH2、CH3四个功能区,IgM、IgE有VH、CH1、CH2、CH3、CH4五个功能区。
3、功能区功能:以IgG为例,各功能区的作用是:1)VL、VH是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部位2)CH1、CL是遗传标志所在3)CH2是补体结合位点,通过与C1q结合,激活补体的经典途径4)CH3是与各种组织表面IgG Fc受体(FcγR)结合部位。IgG的CH2和CH3与其穿过胎盘有关。
二、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答:抗原进入外环境,被吞噬细胞吞噬,露出特异性抗原.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刺激B细胞,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分泌抗体.有部分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分泌抗体.在二次免疫时,抗原直接刺激浆细胞,产生抗体
三、试述细胞因子的分类及生物学活性。
答:根据结构和功能,细胞因子可分为白细胞介素(IL)、干扰素(IFN)、肿瘤坏死因子家话(INF)集落刺激因子(G-CSF)、趋化因子和生长因子等多种类型。
细胞因子生物学活性:
1:发挥免疫效应:如IFN-α、IFN-β能干扰、抑制病毒的复制。TNF可作用于肿瘤细胞,使之DNA断裂,细胞凋亡。
2、调节免疫应答:如IFN-γ诱导APC表达MHCⅡ类分子,促进抗原提呈。IL-2、4、5、6等促进T、B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TGF-β、IL-10抑制T细胞的杀伤作用。
3、刺激造血:如IL-3、CSF等刺激多种祖细胞和多种干细胞增殖分化。
4、促进炎症反应:如TNF-α、IL-1等作为内源性致热原,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还可促进炎性细胞聚集活化。
四、简述MHC基因的结构特点。
答:MHC位于第6号染色体的短臂上,经典的MHCI类基因包括B、C、A三个座位,编码HLAI类分子。MHCⅢ类基因位于I类和Ⅱ类基因之间,编码补体成分C2、C4、B因子、TNF以及热休克蛋白70(HSP70)。
MHC的结构牲为多基因性、多态性及多样性。(简述多基因性、多态性及多样性概念)。
五、试述T细胞的分化、发育成熟过程。
答:T细胞的起源:骨髓的多能造血干细胞分化为淋巴样干细胞,淋巴样干细胞分化为祖T淋巴细胞,祖T淋巴细胞经血循环进入胸腺。
T细胞的分化、发育成熟过程:祖T淋巴细胞在胸腺皮质浅层发育为DP;在胸腺皮质浅层经过阳性选择,发育为表达CD8或CD4分子的SP细胞,分别获得了识别自身MHCI类分子和MHCⅡ类分子的能力,即具有MHC的限制性;在皮质和髓质交界处经过阴性选择,自身反应性T细胞克隆被清除,获得自身免疫耐受性;成熟的T细胞经血流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
六、阐述外源性抗原的加工处理及提呈过程(MHCⅡ类途径)。
答:外源性抗原经吞噬、吞饮或受体介导进入APC内,与溶酶体融合形成吞噬溶酶体,抗原被降解成多肽。粗面内质网内合成并被转运到吞噬溶酶体,在吞噬溶酶体内Ii链被降解,抗原肽与MHCⅡ类分子结合,形成抗原肽-MHCⅡ类分子复合物,被转运至APC表面提呈给CD4 T细胞识别。
七、试述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的过程。
答:1、抗原识别结合阶段:TCR/CD3特异性识别抗原。CD4T细胞识别结合APC提呈的抗原肽-MHCⅡ类分子复合物;CD8T细胞识别结合靶细胞提呈的抗原肽-MHCI类分子复合物。
2、T细胞活化、增殖分化阶段:TCR/CD3 抗原肽/MHC分子给T细胞第一活化信号;CD28 B7等协同刺激分子提供第二活化信号。获得两个活化信号后,T细胞活化,并在细胞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
3、效应阶段:有Th1和CTL发挥效应。Th1释放淋巴因子趋化、活化巨噬细胞发挥作用;CTL通过细胞裂解和凋亡两种机制导致靶细胞死亡。
八、试述固有性免疫的组成及其作用。
答:1、屏障结构,包括1)皮肤-黏膜屏障:物理屏障作用、化学屏障作用、生物学屏障作用;2)血-脑屏障:能阻挡血液中病原微生物及其他大分子物质进入脑组织及脑室从而保护中枢神经系统;3)胎盘屏障:防止母体内病原微生物进入胎儿,保护胎儿免遭感染。
2、吞噬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在固有免疫中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是清除致病微生物的重要效应细胞。
3、NK细胞,细胞毒作用,其机制主要是ADCC作用和分泌穿孔素、颗粒酶致靶细胞调亡。
4、正常组织体液中的抗感染分子,如补体系统、防御素、细胞因子、溶菌酶、干扰素、氧自由基、一氧化氮、脂质介质等。
九、试述青霉素引起全身过敏性休克的作用机制。
答: 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属于Ⅰ型超敏反应。
1)发生机制是:青霉素具有抗原表位,本身无免疫原性,但其降解产物青霉唑醛酸或青霉烯酸,与体内组织蛋白共价结合形成青霉 唑蛋白或青霉烯酸蛋白后,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IgE 抗体,使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致敏。当机体再次接触青霉唑醛酸或青霉烯酸共价结合的蛋白时,即可通过交联结合靶细胞表面特异性IgE分子而触发过敏反应,重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
 
 
十、试述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
答: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为Ⅱ型和Ⅲ型超敏反应。
1)Ⅱ型超敏反应:链球菌的某些成分与肾小球基膜具有共同成分,链球菌感染后产生抗体(IgG、IgM),抗体结合肾小球基膜,激活补体、ADCC、调理作用,损伤肾小球基膜。
2)Ⅲ型超敏反应:链球菌抗原刺激产生抗体,抗体与相应抗原结合成免疫复合物,循环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基膜沉积,激活补体,引起血管炎症;补体活化释放的趋化因子吸引中性粒细胞浸润,释放溶酶体酶,造成血管及周围组织损伤;血管损伤、基膜暴露、释放的血小板活化因子诱导血小板聚集和活化,5-羟色胺释放,形成血栓,致局部组织缺血、出血、坏死。
十一、阐述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制。
答:1、遗传因素:主要与MHC、Ig基因、T细胞受体基因、凋亡基因等有关,如携带HLA DR3的个体易患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SLE、重症肌无力等。
2、抗原因素:隐蔽的自身抗原释放;自身抗原的改变;分子模拟;非特异免疫细胞刺激剂。
3、机体免疫功能异常: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逃避“克隆清除”或紧急突变机体因素;T、B细胞活化信号的出现;Th细胞旁路激活;自身反应性细胞克隆脱抑制;免疫缺陷。
4、神经内分泌因素:如女性雌激素代谢异常易发生某些自身免疫病。
5、其他:年龄、性别、精神因素(如应激)、机体状态(如营养不良、创伤等)均影响自身免疫病的发生与发展。如女性发生SLE约是男性的10倍;男性发生强直性脊柱炎是女性的3倍。
十二、阐述移植排斥反应的识别机制。
答:1、直接识别:是受者T细胞直接识别移植物抗原递呈细胞表面的同种异型MHC分子。供者移植物的血管或组织中有残存的抗原递呈细胞可将外来的抗原肽(如微生物抗原肽)或供者自身的抗原肽递呈给受者的T细胞,经过识别,激活T细胞,使其增殖。增殖的T细胞克隆随血液或淋巴液到达移植物内,导致移植排斥反应。
2、间接识别:是供者的移植细胞、抗原片段或MHC分子从移植物上脱落,被受者的抗原递呈细胞所摄取,经过加工处理,形成短的抗原肽,表达在细胞表面,与MHC分子结合形成复合物,弟呈给受者的CD4 T细胞进行识别。
十三、简述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
答:其机制可能是:1、肿瘤免疫原性弱或抗原调变;2、肿瘤细胞MHC分子表达低下;3、肿瘤细胞缺乏协同刺激信号;4肿瘤抗原加工提呈障碍;5、肿瘤细胞的免疫掏作用;6、肿瘤细胞抗凋亡或诱导免疫细胞凋亡;7、各种原因所致的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
十四、干扰素如何发挥抗病毒作用?其抗病毒作用有何特点
答:抗病毒机理:当干扰素作用于细胞后,促进其第21对染色体上的基因表达,产生抗病毒蛋白,主要有3种:2'-5'合成酶(以ATP为底物合成低分子量的2'-5'合成酶,可降解病毒的mRNA);合成蛋白激酶(可使多种与核糖体相连懂得蛋白质磷酸化,使病毒懂得蛋白质合成受阻);磷酸二脂酶(抑制病毒肽链的延长和蛋白质的翻译).
抗病毒特点:有物种特异性,无病毒特异性;作用于细胞而非作用于病毒;作用的暂时性广谱性等.
十五、简述流感病毒的病毒组成及各组分的功能
答:流行性感冒病毒为正粘病毒科的唯一病毒属,它包括人类甲,乙,丙流感冒病毒及猪,马,禽等流感病毒.流感冒病毒直径80~120nm,呈球形,椭圆形或丝状,新分离的毒株多呈丝状.病毒的结构包括核心,基质(M)蛋白缓和包膜.核心由核蛋白包绕螺旋状单股负链RNA(-ssRNA)和RNA多聚酶构成,核蛋白具有型特异性,是人类甲,乙,丙流感冒病毒的分型依据.基质蛋白包括基质蛋白(M1)和摸蛋白(M2)共同构成病毒衣壳,M蛋白亦具有型特异性.包膜为源于宿主细胞的脂质双层,并镶嵌着2种粘蛋白刺突,即柱状的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HA,NA易变异,形成新的病毒亚型.
流感病毒核心基因结构为5'帽状结构-mRNA-3'-polyA.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的基因组分为8个节段,即RNA1~RNA3节段编码RNA多聚酶,RNA4和RNA6分别编码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RNA7分别编码基质蛋白膜蛋白蛋白,RNA8编码非结构蛋白.丙型流感病毒基因组分为7个节段,缺少RNA6节段,RNA4节段编码蛋白具有HA,NA两种活性.
十六、试述结核菌素试验原理、结果判定及意义。
答:1、原理:结核菌素试验属于迟发型超敏反应,用结核菌素试剂作皮肤试验,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或接种过卡介苗者,一般都出现阳性反应。
2、结果分析:红肿硬结大小>5mm为阳性,≥15mm为强阳性,<5mm为阴性。阳性反应表明机体已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或卡介苗接种成功(有免疫力);强阳性反应则表明可能有活动性结核病灶;阴性反应表明:a、未感染过结核杆菌或未接种过卡介苗;b、原发感染早期;c、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者,如老年人、重度结核病口才及艾滋病患者或肿瘤等胜过免疫抑制剂引起的。
3、意义:选择卡介苗接种对象和测定卡介苗接种后的免疫效果,结核菌素试验阴性者应接种或补种卡介苗;在未接种卡介苗的人群中作结合分枝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了解人群自然感染率;作为婴细儿(尚未接种过卡介苗)结核病的辅助诊断;测定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十七、病毒的致病机制是什么?
答:病毒的致病机制包括:1、病毒对突主细胞的直接操作,可表现为杀细胞效应、稳定状态感染、细胞凋亡、细胞增生和转化、病毒基因的整合及包涵体的形成等,导致细胞破坏、死亡引起疾病的发生;2、病毒感染过程中激发的免疫应答所引起的免疫病理损伤,包括体液免疫病理作用、细胞免疫病理作用;3、病毒对免疫系统的致病作用,如抑制免疫系统功能等。
十八、试述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形态、结构及基因组的组成。
答:HBV在电镜下观察有3种病毒颗粒,即直径22nm的小球形颗粒,直径22nm、长40-200nm的管状颗粒和直径42nm的大球状颗粒(或称Dane颗粒),前二者为缺少病毒核心的外衣壳蛋白(HBsAg),无传染性。病毒体即Dane颗粒,为完整的病毒体,具有双层衣壳,外衣壳有表面抗原(HBsAg及少量PreS1和PreS2);内衣壳有核心抗原(HBcAg)和e抗原(HBeAg)。内部含有双链DNA和DNA多聚酶。
基因结构与功能:基因组为不完整的双链环状DNA,仅含约3200bp,长链为负链,短链为正链。负链DNA含有4个ORF(S、C、P和X区);S区有S基因、前S1(PreS1)和前S2基因(PreS2),分别编码HBV外衣壳蛋白(HBsAg, PreS1与PreS2抗原);C区有C基因及前C基因,分别编码HBcAg及HBeAg;P区编码DNA多聚酶等;X区编码HBxAg(可反式激活细胞的癌基因及病毒基因,与HBV致癌性有关)。
十九、试述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途径及致病机制。
答:传播途径主要包括血液和血制品、垂直传播、性接触等。HBV的致病机制除对肝细胞有直接损害作用外,主要通过机体免疫应答引起肝细胞的病理改变;1)病毒感染导致机体免疫应答能力下降;2)免疫逃逸:如PreC基因变异,从而逃逸机体对HBeAg的特异性免疫;3)免疫病理损伤:由Ⅱ型、Ⅲ型(可致肝外系统损害)、Ⅳ型超敏反应造成肝细胞的损伤。临床表现有重症、急性、慢性肝炎及无症状携带者等不同类型,与细胞免疫应答的强弱有密切关系,约10%乙型肝炎可转变为慢性肝炎,继而演变为肝硬化、原发性肝细胞癌;4)自身免疫反应:肝细胞受染后,胞膜表面自身抗原—肝特异性脂蛋白抗原(LSP)暴露,从而诱发自身免疫反应导致肝细胞损害。
二十、试述HIV的结构,传播途径及怎样预防AIDS?
答:1、HIV的结构:圆形,直系约100nm,为球形有包膜病毒,包膜上有gp41和gp120两种糖蛋白。衣壳二十面体对称,核心为两条相同的正链RNA、核衣壳蛋白和反转录酶组成。
2、传播途径:HIV的传染源为无症状病毒携带者和AIDS患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源和垂直传播。
3、预防AIDS:目前尚无有效疫苗。预防的主要措施是:a:加强宣传教育,普及预防知识,杜绝恶习如吸毒、性乱等。b:对献血员和器官捐献者等进行HIV抗体的检测,确保血制品的安全性。c:建立对HIV的监测,了解流行动态。d:积极进行疫苗研制。
二十一、同种异型的直接与间接识别的区别在哪里?
答:受者T细胞识别移植物细胞表面上的完整的同种异型MHC分子被称为直接识别;受者T细胞识别经过受者APC加工处理的、来源于供者MHC分子的肽被称为间接识别。直接识别是指在受者的体内有许多在正常的情况下只能识别—般抗原的T细胞在同种异基因移植的情况下又能识别供者的MHC分子,即发生了交叉识别或交叉反应。正常情况下,这些T细胞当中每一个克隆,分别识别由自身MHC分子和外来抗原肽所形成的表位,而在同种异基因移植的情况下,又能识别来自供者的同种异型MHC分子和肽所形成的表位。间接识别是指供体的同种异型抗原从移植物细胞脱落,受者的APC摄取、并进行抗原处理,由受者APC的MHC分子提呈给供者T细胞识别。
二十二、Ⅱ型和Ⅲ型超敏反应性疾病的发生过程中,其参与因素有何异同?试举例说明
答:Ⅱ型和Ⅲ型超敏反应的发生过程中,相同点是都有抗体和补体参与,有细胞或组织损伤。不同之处:
   Ⅱ型超敏反应是由抗体与靶细胞表面相应的抗原结合后,在补体、吞噬细胞和NK细胞的参与下,引起以靶细胞溶解破坏为主要特征,如输血反应、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但在Ⅱ型超敏反应中,某些抗细胞表面受体的自身抗体与相应受体结合,是以导致靶细胞功能紊乱为主要特征,如甲状腺功能亢进。
   Ⅲ型超敏反应是由抗原与抗体结合形成可溶性免疫复合物(IC),在一定条件下IC沉积于局部或全身毛细血管基底膜后,通过激活补体和血小板、嗜碱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的参与作用下,引起以充血水肿、局部坏死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为特征的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为主要特征,如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二十三、 HLA Ⅰ类和Ⅱ类分子在结构、组织分布和与抗原肽作用等方面有何特点?
答:HLAI、Ⅱ类分子的分子结构:HLAⅠ类分子是由α链和β2m借非共价键连接组成的糖蛋白分子。α链由胞外区、跨膜区和胞内区组成,胞外区有三个结构域(α1、α2、α3),近N端α1和α2结构域构成抗原肽结合槽,α3和β2m属于IgSF结构域,其中α3结构域是T细胞表面CD8分子识别的部位,α3和β2m结构域连接,有助于I类分子的表达和维持其稳定性。HLAⅡ类分子是由α链和β链非共价连接组成的糖蛋白分子。α链和β链均由胞外区、跨膜区和胞内区组成,α链和β链胞外区各有两个结构域(α1、α2;β1、β2),其中α1和β1共同构成抗原结合槽,α2和β2为IgSF结构域。β2结构域是T细胞表面CD4分子识别的部位。
HLAI、Ⅱ类分子与抗原肽相互作用的特点:HLAI、Ⅱ类分子可通过特定的共同基序选择性的结合抗原肽,两者的结合具有一定的专一性,但非严格的一对一关系,而是一类HLA分子识别一群带有特定共同基序的肽段。HLAI类分子识别和提呈内源性抗原肽,因抗原结合槽两端封闭,故接纳氨基酸残基数较少,约8~10个;HLAⅡ类分子识别和提呈外源性抗原肽,因抗原结合槽两端开放,故可接纳1317个氨基酸残基甚至更多
二十四、简述补体的生物学功能?
答:(1)膜攻击复合物介导的生物学作用:补体激活形成的膜攻击复合物MAC,形成穿膜通道,溶解被感染的红细胞、血小板和有核细胞;参与宿主抗细菌和抗病毒防御机制。
(2)补体活性片段介导的生物学作用:调理吞噬;免疫黏附;炎症介质作用。
二十七、简述破伤风痉挛毒素的致病机理
答:细菌在侵入的局部繁殖,产生的破伤风痉挛毒素经血流或淋巴液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脊髓前角运动神经细胞,封闭了抑制性神经突触末端释放抑制性神经介质的释放,导致全身肌肉的强直性收缩.出现破伤风所特有的苦笑面容,角弓反张等临床症状
二十八、简述逆转录病毒的共同特征.
答:具有包膜,圆形,80~120nm;两条正链RNA基因组3.5×103~9.0×103;在病毒颗粒中含有依RNA-DNA的逆转录酶;复制通过DNA前体;前病毒整合于宿主细胞的染色体.
二十九、简述细菌特殊的结构及生物学意义?
答:细菌的特殊结构及意义如下:1、荚膜:具抗吞噬作用、黏附作用、抗有害物质的损伤作用。2、鞭毛:具有鞭毛的细菌在液体环境中能自由游动,速度迅速。细菌的运动有化学趋向性,常向营养物质处前进,而逃离有害物质。3、菌毛:分普通菌行(能与宿主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和性菌毛。4、芽胞:对热力、干燥、辐射、化学消毒剂等理化因素均有强大的抵抗力。芽胞是否被杀死作为判断灭菌效果的指标。
三十、简述内毒素的主要生物学功能。
答:内毒素的主要生物学功能有:发热反应、白细胞反应、内毒素血症与内毒素休克。
三十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