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开复、俞敏洪纵论AI教育:“人工智能利好高考;未来的老师最难当”

 昵称74663532 2021-04-09

基于人工智能的教育,会让孩子更有效更快速的先把传统的科目快速学好,从而让学生有更多的时候培养自己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的技能。

“那是什么呢?其实就是两种,一是创意,一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那么,随着人工智能在教育的应用,有一天会不会取代老师?

“我可以保证老师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但是老师的工作会大大改变”。

5月18日,在线教育公司盒子鱼英语召开了“再一次,革新英语学习”的C轮融资暨英语学习新模式发布会。盒子鱼的天使投资人李开复、C轮投资人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等行业领袖出席。

作为最早国内建立教育投资团队的创新工场,李开复坦言,当时创新工场的合伙人朗春晖、投资总监张丽君前瞻性的预感到教育行业即将因为互联网而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过去的教育公司更多的在传统的线下,但是随着互联网的来到,视频时代的到来,APP的到来,新的机会随之而来,再之后会是线上线下的融合OMO,这是我们当时非常清晰的蓝图。”

李开复表示,也因为创新工场是技术型的公司,所以会把互联网的技术,AI技术,带宽、视频技术,AR技术和教育紧密结合,用自己的技术能力提早在教育领域战略布局。

李开复尤其看好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人工智能应用最好领域应该是教育。”

李开复表示,在中国有10%的教室里的学生达到五六十名,所以一对一、针对性的教育不太可能,但是,每一个孩子在知识点,以及兴趣都不太一样。同时,在老师教学的过程中,教室的工作很繁复,要出题目、改考卷等等。

“我们应该节省老师的时间和精力,那么可以体现在5个方面:改考卷、上课、考试、回家做作业、课外补习,这几点都可以用人工智能代替。”

基于人工智能在教育的发展,未来每一个学生都会被大数据画像,学生有什么兴趣,那些学习方面有困难,如何弥补,什么样的老师能够帮助他等等,都可以从他的考卷、功课,和老师的对话,以及上课的专注程度这些综合的信息中得到。

“类似的,我们很多人都是阿里的用户,支付宝,天猫,淘宝等等。我们的每一次消费,都会变成阿里的大数据累积,给阿里大数据的人工智能提供了帮助,因此阿里会越来越了解你,进而给你更好的服务,由此他挣更多的钱”。

李开复表示,教育也是一样,学习领域的五个环节需要打通。从而像阿里、百度、腾讯一样了解自己的用户,从而提供最好的教育服务。

“我最近写一本关于人工智能新书,谈到很多工作会因为人工智能的发展而消失,比如说白领、客服、贷款负责人,电话销售,蓝领质检、流水线,甚至未来的司机这些工作都会消失。很多家长的孩子因此很焦虑,担心自己的孩子刚长大就被取代,没有工作。”

李开复表示,基于人工智能的教育,会让孩子更有效更快速的先把传统的科目快速学好,从而让学生有更多的时候培养自己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的技能。

“那是什么呢?其实就是两种,一是创意,一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那么,随着人工智能在教育的应用,有一天会不会取代老师?

“我可以保证老师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但是老师的工作会大大改变”。

现在很多老师需要做很多重复性工作,这些工作会被机器代替,比如点名,改考卷等。

“以后的老师可以用更多的时间,面对面的、用有温度的方式来帮助孩子得到有爱的成长。让教育既可以更AI化,也可以更人性化。”

教师的事务性工作被取代以后,教学工作是有AI的内核的机器替代,它深深的了解学生,优化学习过程,让学生学的更好。

“但是我们需要更多的老师,以更低的学生对老师的比例,做一个有温度的一对二,一对三,一对五的教学,二不是一对三十,一对五十的冷漠教学。”

对于新东方俞敏洪来说,已经有很多的的教育实践,尤其在AI教育方面。相对于李开复,俞敏洪的实践则更落地。

“我觉得人工智能在未来的教育中间,包括在其他行业中间,就像今天用电一样无处不在,各种人工智能的手段对人的学习习惯、学习的 方法,包括注意力、表情进行抓取,然后分析他的学习模式,从而给他提供学习的帮助。”  

俞敏洪表示,新东方早已经建立了一套学生成长体系,很多学生从小学一年级来到新东方,一直到18岁上大学,其中建立了一个整套的体系,一个学生在新东方十几年的历程全部记录下来,并且全部能够进行大数据分析。

俞敏洪认为人工智能应用会利好高考。

“因为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的出现和成熟,高考逐渐会被取消。大学录取学生的时候根本不再看考试,而是把你过去六年的学习轨迹全部调出来就可以,而且是不可篡改,这个数据就变成录取学生最真实的数据。我觉得未来这是人工智能应用比较重要的场景。”

在新东方的教育实践上,师资建设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尤其在英语学习方面外教老师占了不少的比例,但是俞敏洪认为,未来的英语学习对于中国孩子来说既不需要外教,也不需要中教。

“因为语言学习的本质就是重复,通过最有效的重复来达到熟练,之所以现在大家还在用外教和中教来学习,就是因为现在人工智能还没有达到自然语言处理交流最好的境界。我觉得未来自然语言在人工智能会有很大的突破。”

俞敏洪坦言,虽然有机器教学,但是,老师对于孩子们的成长是必不可少。老师的作用不再是简单的教孩子语音、语调,而是在孩子人品人格的成长上,认知的成长上,见识的成长上,对于文化的独立研究和思考以及全球化眼光方面给孩子们带来的改变。”

“所以,未来当老师会比今天当老师难很多。”

俞敏洪表示,未来一半以上都是人工智能,剩下的一半,就是要把学生变成一个全面的人,但是很多老师自己都不是全面的人,怎么能做到。

“所以未来对于老师的要求会完全不一样,要求老师有想象力,有非常好的知识结构,对于事情的判断力和看法,这样才能教学生。构建学生全面成长体系对老师的要求比原来高很多。让每一个老师真正懂得孩子的内心,才能够把孩子带向个性化独立的发展方向”。

OMO,是李开复最新提出的概念,是关于线上线下融合的新的名词。  

李开复表示,线下课程并不能知道哪个学生听进去,或者他的成长有多快。而线上无论是一对一或者是一对多,可以清晰的被捕捉。OMO的融合就是线上捕捉用户行为轨迹,线下捕捉行为布局,包括态度、表情、专注等等,

“把这些融合起来,帮助学生更好的设计课程,或者用不同的方式,不同的外教提升学生的能力,线上线下的结合是数据的打通。”

俞敏洪表示,未来最好的线上教育产品,原则上都不应该是纯线上的,一定是和线下某种场景结合,才能够起到最大的效益。

“最好的学习方法,对于学生来说,一定是把线上和线下结合起来,就像李开复说的,当老师面对面的时候是有温度的,纯粹线上的时候,学生对于老师的感知,包括家长对他的影响,就会弱很多。”

俞敏洪表示,在他们的测试中,一个学生的20次课都在线上完成,好处是学生一举一动都能够留下数据记录,但是坏处是学生对老师没有感觉。而把10次课面对面,10次在线上,学生对于这门课的兴趣以及学生整体上的学习效率反而更高。

俞敏洪说,未来很多线上教学采用人工智能辅助,老师都可以退到教学背后,系统性的完成教学、育人以及效率的问题。

END


点击图片查看峰会议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