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来这些经典老歌,是这位享誉电影乐坛的梅州籍作曲家所创

 朱觉超 2018-05-24

 纵观中国电影乐坛

从上世纪20年代至今

流传着数之不尽的经典好歌

也涌现出一代代才华横溢的音乐人


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一位

你或许不知道他的名字

但是他写的歌

你一定听过唱过



他就是广东梅州籍作曲家张棣昌

(1918—1990)


是的

广东不仅有“人民音乐家”洗星海

有“叛国”音乐家马思聪

还有“新中国电影音乐开拓者”张棣昌



梅县张家围敦本堂走出的音乐才子



张棣昌出生于梅县张家围敦本堂的客家祖屋,幼年便随父母侨居印尼,不久又返回梅县老家,就读于梅县县立小学,自幼受到客家文化的熏陶,后辗转广州、上海、南京。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在进步同学的帮助下,张棣昌投奔到西安八路军办事处,1938年3月被保送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同年冬调八路军留守兵团三八五旅政治部宣传队任音乐教员兼政治教导队文娱教员。


张棣昌曾说,“延安,才是我实现理想、抱负的真正地方。”


1939年张棣昌考入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学习,师承冼星海等音乐家。鲁艺是革命艺术家的摇篮,从此,张棣昌的人生进了一个新天地,音乐的创作之路也从此时此地出发。爱国、救国、建国的心灵,化作了他的艺术创作的主旋律。他每一部作品,无不打下无法磨灭的时代情感的烙印。


1948年东北解放后他成为东北电影厂音乐创作作曲组组长,从此与电影音乐结下不解之缘。  


一曲《人说山西好风光》风靡全国



说起张棣昌先生,上了年纪的人就会想起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此片1959年上映后,其电影插曲《人说山西好风光》不胫而走,很快风靡全国。



不光山西人广泛认同,也深受全国听众喜欢。至今一提到山西,人们第一个想起的就是这首歌。然而大家都未想到,这首流传甚广的充满山西浓浓“醋”味的歌曲作者,竟是一位来自广东梅县的客家人!

  

《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是1959年全国文艺战线为建国十周年献礼的重点作品。为了创作这部电影的配曲,张棣昌于1958年到山西娘子关沿线采风,大量借鉴当地的民歌素材,终于写出这首让他骄傲一辈子的《人说山西好风光》。

  

据说,歌曲写出后,请谁来唱还费了不少功夫。开始几位歌唱家试唱后,大家都觉得“不够味”,用词作者乔羽的说法是“少点醋”。最后由张棣昌建议让郭兰英来试试。郭兰英也来自鲁艺,又是地地道道的山西平遥人,果然不负众望,把此歌唱得土色土香,让听众都拍案叫绝。


张棣昌为这部电影所创作的另一首插曲《幸福不会从天降》,曲调清新自然,旋律优美圆润,把民歌风味与时代精神融汇得恰到好处,令人过耳不忘,在当时也同样是家喻户晓。一代代歌唱家常唱常新,堪称中国民歌的经典之作。




脚踏祖国大地开拓新中国电影音乐


 

“准备好了么  时刻准备着

我们都是共产儿童团

将来的主人  必定是我们

滴滴答滴答滴滴答滴答


不知道现在的小学生是否还在唱着这首歌,反正发哥小时候,只要是参加少先队、共青团活动,同学们就会唱起这首激情澎湃的歌。这首自儿童时就唱响的歌曲,早已在心中留下深刻烙印,至今念念不忘。



稚嫰的童声进行曲,坚定有力,充满信心。这是1957年摄制、1958年上映的电影故事片《红孩子》的主题曲。


从1948年到1980年 ,张棣昌创作了大量电影音乐作品中,不乏优秀精品,有的成为了经典。除《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插曲外,还有《神秘的旅伴》插曲《缅桂花开十里香》、《红孩子》插曲《共产儿童团团歌》、《党的女儿》插曲《兴国山歌》、《艳阳天》插曲《群雁高飞头雁领》等深受人们的喜爱,不仅为当时流行传唱,而且至今仍广为传唱。


张棣昌在《我的电影音乐创作之路》中总结概括了他的电影音乐观:“电影音乐本身功能的特性,它最擅长表现什么呢?最主要的应该说是表现人、人的思想感情。”这是他的电影音乐创作之路,是从长期进行艺术创作实践中经过冷静理性思考总结出来的至理名言。


谈到电影歌曲创作,张棣昌认为,艺术来源于生活,一个好的作曲家一定要深入生活去搜集素材,让音乐作品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时代氛围和鲜明的地方色彩,并更好地为影片的主题思想服务。


他对流行音乐的主张,渗透出长期以来追求音乐的人民性、民族性、地方性特色的理念,为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流行音乐的健康发展和推动广东原创流行音乐的发展,起了积极的和重要的推动作用。


也因此,张棣昌被称为电影音乐艺术之树常青!



没能为客家题材创作歌曲是最大遗憾


 

作为客家人,张棣昌对家乡怀有一片热诚。解放后张棣昌先后回家乡三次,期间还邀集著名作曲家吕骥先生与广东电视台和珠影厂的同仁结伴回来。每次回来都与当地政府和文联领导交流,并与宗亲们团聚。


他曾表示,若有合适的客家题材电影,他希望可以参与创作电影歌曲。

  

1982年张棣昌(中排左3)在梅州与亲友合影


可惜天不遂人愿,在过完72岁生日后,张棣昌匆匆离开了人世,没来得及践行他为家乡、为客家创作电影歌曲的心愿!


发哥了解到,梅州市梅江区非常重视对名人故居的保护和修葺,在其江北“攀桂坊”的片区,里面有众多的名人故居,每个故居门口都装订有精致的宣传板,向游客诉说这些故居辉煌的历史与厚重的文化。


梅江河畔攀桂坊


据说,白天路过张棣昌故居“敦本堂”门前,里面会飘出悦耳而又熟悉的歌声:“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苦功花不开;幸福不会从天降,社会主义等不来……”

  

故居里有张棣昌的遗照和他的创作名录,以及“敦本堂”的沿革,各方面资料都有保存,可见家族对张棣昌先生的尊重与缅怀。

  

今年是张棣昌先生诞辰一百周年

棣昌先生虽然走了

但他的作品却永远留给了后人

让我们聆听他的电影音乐作品

在追思中向经典致敬

致敬这位广东客家人的骄傲!






作者 |青柠

参考文献《脚踏在祖国的大地上》《我的电影音乐创作之路》等

编辑 | 小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