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好的摄影师一定是会玩“光”的! 这是小北读书的时候,摄影老师曾经说过的原话,光线对于摄影来说非常重要。同样,你家里的光线对于你的日常生活也是息息相关的!你家的灯真的装的对吗?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了各种什么吸顶灯、吊灯、射灯、筒灯、壁灯、落地灯、台灯、地灯⋯⋯以及各种柜底灯、衣柜灯、餐柜灯、小夜灯⋯⋯简直让人挑的眼花。 灯光的作用也从简单的基础照明,变成了基础照明+功能照明,没错就是多了功能照明。 功能照明做的好,才能拥有一个更舒心的家! 那么在说具体的灯光搭配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可能有些枯燥但你应该知道的关于灯的小知识。 灯光小知识 买灯的时候,常常会听到一些专业的名词,那它们都是什么意思呢? 1、色温 色温和我们口中常说的冷暖色调有关。 冷色调,就是偏白光色温较高,会让人清醒,适合工作区和厨房;暖色调,就是偏黄光色温较低,适合休息区,卧室和餐桌。
瓦数和亮度并不是成正比的,和瓦数成正比的是耗电量! 3、流明(lm) 流明是真正代表灯泡亮度的参数。流明值越高,灯泡的亮度越大。 4、演色性指数 演色性指数是代表物体的色彩失真度,指数越高、失真度越小。80以上的演色性指数是比较不错了。 看了这些名词解释,接下来就具体看看灯光怎么装吧! 什么地方需要光? 普通的吸顶灯和日光灯已经满足不了我们的需求,因为它们只能承担基础的照明作用,而且还不一定做的好,对于进一步的功能照明,它们实在是臣妾做不到啊! 一般的时候,我们考虑灯光搭配的思路,基本上都是客厅装什么灯、厨房装什么灯、卫生间装什么灯,这样装下来,也只能满足基本的照明任务——给每个房间提供充足的光线。 等到了需要在客厅里加个班,读个书的或者在卫生间里化个妆的时候,突然发现,光线不够,心烦不心烦。 所以,装修前,你需要列出你和家人每天在家里要做的事情,给你们每一项的高频室内活动,加一盏灯! 餐厨区 回想一下你去过的餐厅,和曾经享受的烛光晚餐,可以发现,暖光能让食物看起来更美味。 介于2500-2800k之间的暖色光源,最容易营造愉快舒适的用餐气氛。 切菜的时候自己总是会挡住光线?加个柜底灯就够啦。 工作区 工作区是我们日常家庭工作的地方,除了安装在天花板的基础照明之外,最好加一盏台灯,直接照亮桌面,工作区需要高色温、高显色性的灯光,才能保证工作时的效率和准确度,完全可以照着办公场所用灯的参数去买。 具体说来,工作区的灯色温不能低于4000k,照着冷白光找准没错。 梳妆区 卫生间化妆的时候,不光得站着画,不把脸贴到镜子上根本看不清粉底拍了多重。卧室有化妆台还好一些,可是光线要么从顶上打下来,要么从背后投射过来,一点卵用也没有。正确的化妆镜灯光打法应该是怎样呢? 简朴一点的就在镜子左右两边打光,奢华一点的,可以采用绕着镜子边缘打光的“百老汇打光法”。 客厅卧室 人的睡眠质量和一个叫褪黑素的东西密切相关。 当夜幕低垂,大脑松果体会分泌出比白天更高的褪黑素,促进人的睡眠。 若是睡前一直盯着屏幕色温9500k的电视、玩屏幕色温6500k的手机,褪黑素的分泌进程就会被打断。 长此以往,失眠、患病的可能性也会随之上升,像是夜班工作者的免疫系统就比其他人差。 所以,在入睡前30分钟到1个小时的时间内,大家就应该有意识的切换到色温2800k的暖色光中,以免减少褪黑素的分泌。 对于儿童来说,正处于视觉发展期的他们,需要更明亮的灯光,儿童房设置色温4000k、显色性在80Ra以上的灯光对孩子更有好处。再加上现在的小孩越来越喜欢捧着iPad玩,一旦房间内光线不足、和电子屏幕的光差过大,视力就会受到影响。 因此,最好在孩子常玩iPad的地方设置重点照明:头顶上方20-30cm处放置、选择稳定不闪烁的光源即可。 对老人来说视力衰退,瞳孔缩小,他们对色温的要求也比成年人高,最好在4000k左右。 同时在老人的药品柜附近、低于床板的高度装一些感应式小夜灯,方便他们夜晚的走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