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行量过大——拒绝 收藏品市场信奉“物以稀为贵”的铁律,邮币卡发行量的多少决定着某一种邮币卡品种的升值潜力和投资价值,简言之,量多价低,量少价高,因此,发行量过大的邮币卡品种不宜收藏投资。 邮票小型张《杜鹃花》 二、题材不独特——三思 目前的收藏市场很难回避炒作,而炒作者往往以题材做文章,许多炒家肯带资金进场,也是冲着题材而来。但是,不具备独特题材的邮币卡品种难以激起市场炒作热情,实际上,题材没有独特性的邮币卡品种,即便价格低廉也少有人问津。 1973年硬币1分 三、“身份”来历不明——谨慎 收藏邮品要以邮政部门发行的邮资凭证为准则,某些地方邮政企业作为经济活动而发行的一些邮品没有太大收藏价值,所谓的“限量发行”也不足信,初涉收藏品市场的人应该了解清楚再做决定不迟。 电话卡 四、设计制作不精美——呵呵 在某种意义上说,收藏品也是艺术品,对创意、设计、制作的水准和质量十分讲究,甚至是苛刻挑剔,那些缺乏创意、设计平庸、制作粗糙的邮币卡品种,不会有藏家理会,收藏新手应该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以鉴别优劣。 第三套人民币10元 五、短期内涨幅过快过猛——观望 对普通收藏者来说,高位吃进不是明智选择。一般说来,某些过快猛涨的邮币卡品种往往是炒家炒作的结果,而大幅猛涨很可能把今后若干年的升值空间都封堵了,普通投资者一旦吃进就有被套牢的风险。 唐诗三百首特种邮票首日封 六、“豪华包装”——远离 关于“豪华包装”邮币卡品种,不排除一些“礼尚往来”的市场需求,但对收藏者和收藏兼投资者来说,则不足取,这些本末倒置的邮币卡品种,其本身不值那么多钱,价格高在了包装上,这是一种畸形收藏,真正的邮币卡收藏者都会选择两个字:远离。 中国通商银行上海银两票50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