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3岁小伙肾里塞满400多颗结石,医生怒斥:经常吃它不得才怪!

 快乐少奔波 2018-05-24

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饮食也变得多样,可是在大快朵颐之后,殊不知身体在为你承担损伤。其中就有可能导致慢性肾病,甚至是肾结石。肾结石带来的危害不只是难以忍受的疼痛,还可能引起尿路感染,甚至是引发尿毒症。

近来,33岁的小秦总是觉得自己腰疼,还提不起劲,他以为是自己最近工作压力大,累的,便一直没放在心上。可是一次上厕所的时候,小秦发现自己竟然尿血,还持续恶心呕吐,这一下子把他吓得赶紧跑去医院。

可谁知,检查结果出来后,医生也颇为震惊,发现小秦的情况相当严重,左肾已经损坏到无法排尿,如果再拖下去整个肾脏都要被切除。

紧接着,医生为小秦安排了手术,医生从他的左肾取出了大约420颗肾结石,取到医生手都麻痹,直呼从医20多年来,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情况。

其实,医生也不禁疑问,到底是什么让小秦肾里长满这么多结石?

手术完后,小秦才慢慢说出真相....

原来,小秦平日里就是一个吃货,总是喜欢吃一些油炸、烧烤等食物,其中他最常点的就是烧烤+啤酒了,每次下班回到家,要么直奔楼下烧烤摊、要么就和朋友约海鲜大排档,一周里几乎五天以上都泡在烧烤摊里。

按着他自己的话说:在炎热的夏季,去大排档里撸点小串,喝点小酒,吹着小风,感觉人生都圆满了。可是,就是这么圆满的人生,却因为肾结石而画上了句号。

以至于医生得知这样的情况之后,怒斥了小秦:像你这么吃,不得才怪!

烧烤+啤酒,最易患上肾结石!

首先,啤酒属于高嘌呤食物,嘌呤进入体内后,要进行新陈代谢,它代谢的最终产物是尿酸。尿酸可促使尿中草酸盐沉淀。如果一次过多地食用了含嘌呤丰富的食物,嘌呤代谢又失常,草酸盐便在尿中沉积而形成尿结石。

其次,烧烤属于三高食物,即高脂肪、高蛋白质、高热量,长期摄入体内脂肪必然增高,脂肪会减少肠道中可结合的钙,因而引起对草酸盐的吸收增多,如果一旦出现排泄功能故障,如出汗多、喝水少,肾结石很可能就在这种情况下形成。

所以,一定要避免吃烧烤喝啤酒的恶习。

其次,还有两种恶习会导致肾结石,一定要警惕!

1、喝水少、水质差


常见的肾结石,就与长时间喝水不足有关。

人体70%的成分是水,其代谢、排毒都需大量水分。饮水量太少,会增加血液粘稠度及肾脏负担,并导致尿液浓缩,易引起结石。

还有些地区的饮用水是硬水,晶体、钙含量较高,长期饮用也会使人体尿钙增高,形成结石。

2、吃太咸


如果机体摄入太多盐分,在体内的高盐分从尿液中排出时,也会相应增加钙排出量,使尿钙升高,易在尿液中与草酸结合形成结石。

如何排清肾结石?不需去医院,教你3招终结它!

一、食疗排石法

1、柠檬

柠檬汁中含有大量柠檬酸盐,能够抑制钙盐结晶,从而阻止肾结石形成,甚至已成之结石也可被溶解掉,所以常食柠檬能防治肾结石,使部分慢性肾结石患者的结石变小。

2、木耳


木耳中富含胶质,可把残留在人体消化系统内的灰尘、杂质吸附集中起来排出体外,从而起到清胃涤肠的作用。对胆结石、肾结石、膀胱结石等内源性异物也有显著的化解功能。

3、核桃粥


做法:核桃仁100克,大米100克,冰糖30克。将大米淘洗干净,核桃去壳留仁,放入米锅内,加水500毫升,冰糖打碎,放入锅内。把锅置武火上烧沸,用文火煮30分钟成粥即成。每日3次,当主食。可补肺肾,排结石。

二、饮水排石法

下面介绍两种饮水方式:

第一种:水+蒲公英根


蒲公英是一种药食两用的植物,可保肝利胆,善于清热解毒、利尿消炎,民间称蒲公英为“尿床草”,可见它的利尿功效有多好,蒲公英强大的利尿功效可以帮助肾结石患者更快地排出体内微小结石。

第二种:水+玉麦须

玉麦须又称玉米须,具有利尿、泄热、平肝和利胆等功效,对治疗肾炎、水肿、胆结石和肾结石等很有疗效。且具有调节血糖的作用,糖尿病人也可以饮用。

如果想取得更好的排石和预防效果,可以用玉麦须1g,蒲公英0.4g,玉竹0.3g,玫瑰花0.3g制成蒲公英玉麦须茶喝,对辅助治疗、预防肾炎、肾结石都是有帮助的。玉竹可调节体液,玫瑰综合滋补,四者搭配可长期饮用,不光对防治肾炎、肾结石有益,对调节血糖、预防糖尿病并发症也有帮助。

三、运动排石法


多做肢体及跳跃运动有利于肾结石的排出,这些运动包括跳绳、跑步、上下楼梯、跳高、跳远项目。若能够坚持每天一定量的这些运动,肾结石就能够得到更好的治疗。不同部位的肾结石采用的运动项目也是不同的,具体可以咨询专家。

当然,肾结石患者也要注意不能做过于剧烈的运动,一定适可而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