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阅兵台前的格桑花,能否留住我的幸福!

 老年人CWK 2018-05-24

阅兵台前的格桑花,能否留住我的幸福

        记得曾经看过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将军接到君主的指令,要离开故土征战他乡。临行,他的妻子到城门相送,望着城外的花田为丈夫祈福。战事胶着,将军一走就是几年,妻子每每想念丈夫,就种下守望之花。终于将军凯旋,妻子的花田也有了接天之势,她便叫它们幸福花。。。

        今天的主角就是幸福花,因而想起了这个记不得名字的故事。大约是和爱情相关,和花儿相关的故事太多,一开始没有在意。得知了浏河格桑花田的位置后也不得不感叹一声好巧。它们就开在戚继光当年抗倭的阅兵台附近。

        我对浏河的路还不熟悉,跟着导航向阅兵台行驶。沿途的风景自然质朴却让人不禁驻足。村庄、田野、林荫道,没有高楼、没有喧嚣。路上往来的车辆很少,我放慢了车速,打开了车窗,让这派田园意境随着风,透过阳光的烘烤,化成分子融进我的毛孔。时间也被拉成了慢镜头,风从枝叶间穿过,熏染上松的气味再滑向田间,带起麦浪。。

        显示离阅兵台不到500米的时候,我偶然一个左眺,捕获了满眼的粉。赶紧找了个安全的位置停车,然后就踏进了这片幸福花海。绿色和粉色的基调让人觉得那么浪漫,摇曳的姿态灵动而温柔。花田的另一侧有三五游客,放下了手机,微蹲倾首,嗅着田间花的香气,一脸满足。我也效仿,在花海里穿梭,吸气,汲取幸福之力。

        看过了格桑花我却惦记起了阅兵台,爱情之于将军,大概就如遥对着炮台的这片格桑花,英凛刚强也割舍不了心中的柔情。

        阅兵台正对着江面,是1959年拨款重修的,维修后的阅兵台依然保持着当年的风貌。阅兵台前还有几尊大炮,乌黑的炮筒犹如大睁着的眼睛,警惕地注视着长江入海口。在炮台前可以看到壮阔的江面,这是一条繁盛的航道,货运的大船穿梭如织。

         “ ......北窗外是一道很高的长堤,长堤外是浩阔的长江,往东不远,有一个古老的阅兵台,是戚继光留下的遗迹;往西不远,是郑和下西洋的码头所在。江风阵阵,涛声隐隐······” 这是余秋雨《霜冷长河》中的句子。当年他在这里参加四清运动,艰苦清贫的生活,陪伴他的就是这壮阔的江面和阵阵的江风,他必定也曾在这长堤上漫步,路过同一片花田,走进同一个村庄。。。

醉美浏河

让生活变成享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