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学教授:那个摆地摊的人,是我的女儿

 天地人和w 2018-05-24

那个摆地摊的人,是我的女儿 来自读者 15:40

点击收听读者电台 本期主播×北辰

文 | 李思圆

请允许孩子做一个普通人。



昨天我在地铁上,看到一对母子,正在进行一场不愉快的对话。

 

妈妈说:“你看你最近成绩又下滑了,再不努力读书,以后就只能去扫大街。

 

儿子说:“扫大街怎么了,如果没人扫大街,那地上该有多脏啊。

 

此时妈妈突然涨红了脸,愤怒且大声地说:


你就是专门来气我的是吧,那你以后就去扫大街,到时候后悔了,可不要来求我。

 

当时我听了有些疑惑,扫大街,是很失败且丢脸的事吗?


为什么,在妈妈们的眼里,只有考上清华北大,上名校,进名企,才叫做好的人生?

 

记得前几天,我在朋友圈看到刘姐发了几张照片。照片里,是他5岁的儿子,穿着黄白相间的厨师服,带着纯白的厨师帽。


因为身高不够,还专门在脚下垫了一张凳子,在料理台前,有模有样地和着面。


很多人点了赞,留了言,但留言的重点都集中在她儿子漂亮的厨师服上。

 

刘姐说,她的儿子说过,长大以后想要当厨师。

 

于是刘姐为了鼓励孩子坚持梦想,就在网上特意买了这套可爱的袖珍厨师服。


当时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


刘姐和丈夫都是大学老师,不仅学历高,家境好,还受到众人的敬仰和尊重。

 

这样的父母怎么会甘愿,让自己的儿子长大后去当一名看起来既不挣钱,也不光鲜的厨师呢?

 

刘姐说:“孩子即便是当一名厨师,只要懂得勤奋努力,以后的生活依旧可以过得很精彩。

 


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很多父母都操碎了心。

 

他们最大的忧虑,就是孩子未来是否能有份好工作,是否有优渥的生活,是否有完美的人生……

 

其实,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和爱好,任何梦想都不应有高低贵贱之分。

 

只要正当,不违法,不犯罪,对人有益,并且能让人感到快乐,都值得我们去认可。



前段时间,我们小区的王哥和张姐,为了孩子的事愁得焦头烂额。


他们辛辛苦苦把女儿拉扯大,本来想着,等她今年大学毕业了,就去找到一份对口的工作,当一名幼儿教师。


这个工作不仅稳定,还有寒暑假可以休息,将来找男朋友更是有优势。

 

可是女儿不想当老师,而是想去培训机构,当一名瑜伽教练。

 

夫妻两人十分生气。他们觉得瑜伽教练的工作既不稳定,也不被人尊重,还没什么发展前途。

 

可女儿却认为,自己从小到大,无论是穿衣打扮,还是择校选专业,甚至是交朋友,都要听从父母的安排。

 

但现在她经长大了,就应该由自己选择未来。


前段时间,我看了一则新闻。

 

一个大学教授的孩子,本来有个安稳的体制内工作,但后来居然辞职去摆地摊,专门卖自己做的各种DIY手工。

 

当这位教授身边的亲朋好友,得知她女儿居然在摆地摊时,都来苦口婆心地劝她让女儿回去工作。

 

但当记者采访这位教授时,她却说,女儿长大了,拥有了选择人生的权利,自己尊重女儿的选择,也希望女儿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我希望她无论以后干什么,都能全身心投入,哪怕是摆地摊,只要努力认真,也可以干出一番成绩。”

 

在现实生活中,如此开明的父母并不多。


诚然,作为父母,谁不想自己的孩子以后能少一些后顾之忧,能少受一些物质匮乏的苦,能少走一些特立独行的路。

 

可是父母们却忘了,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考试。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愿意坐办公室,愿意当大官。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想当科学家,想扬名立万。


有的时候,父母们必须学会接受一个现实,那就是:自己的孩子只想成为一个普通人。



一位年长的同事,曾跟我讲起他的育儿经历。

 

他生在书香世家,家里几代人,各个都是成绩优异。


他在35岁那年喜得贵子。本以为凭着自己家族强大的基因,这个孩子也一定不会平凡。



可是老天爷似乎跟他开了个玩笑,以至于他总觉得,他的儿子是不是跟别人家的孩子抱错了:

 

他和妻子从小到大都是学霸,成绩好到没朋友。可是他儿子,居然从小就有厌学心理。

 

孩子讨厌上学,并且十分调皮。他每周至少要去三次学校,和儿子一起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

 

他的情商很高,妻子的性格也很好,两人在社交方面如鱼得水,好友遍布四方。

 

可他们的儿子不仅经常跟同学打架,还被小区里同龄的孩子排斥,经常被孤立。

 

他原本设想,自己的儿子长大以后,不是高级工程师,就是教授指导员,总之一定会是叱咤风云的大人物。

 

可是后来他发现,自己的儿子只是一个适合在公司当小职员的普通人。

 

虽然薪水不高,但是儿子勤奋用功,每一天照样过得很开心快乐。

 

最后,他释然了。


他忽然领悟到,比希望孩子成为一个厉害的人更重要的是,接受孩子成为一个普通人。

 

很多父母都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可你不得不承认,这个世界上,每个孩子都有个体差异。不是所有孩子都要走相同的路,才叫做成功。不是挣了钱,有了名,得了利,才叫做有出息。

 

通常,带给孩子们生存压力,升学压力,就业压力的,并不是社会,而是父母沉甸甸的期望。


很多父母还未懂得:即便你的孩子成了一个普通人,但他们依旧拥有一颗善良的心,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一双勤劳的双手,这就足矣。

 

 

很多人,都会犯这样的错误:

 

当你还是孩子的时候,总是特别讨厌父母拿你来跟其他孩子比较,也特别反感父母随意规划你的人生,更抵触父母总是对你寄予过高的希望。

 

可等你成为父母,在对待自己的孩子时,却又表现得跟你的父母一样,甚至有过之无不及。

 

很多父母整天把孩子当成自己事业的接班人,当成自己愿望的执行者,当成自己虚荣好面子的炫耀牌。

 

记得贾平凹曾在女儿贾浅的婚礼上,说过这样一段话:


“我不再以我的意志去塑造孩子,只要求她有坚忍不拔的精神,只强调和引导她从小干什么事情,都必须有兴趣。

 

譬如踢沙包,你就尽情地去踢,画图画,你就随心所欲地画,我反对要做什么家,你首先要做普通人。”

 


其实反过来想想,孩子都没要求自己的父母“上天入地无所不能”,为什么父母就要要求孩子完美到极致?

 

即便父母再优秀,孩子终究不是他们的附属品,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人生要走。

 

也许在世俗的观念里,好成绩,好工作,好伴侣,才是成功的标准。


但一个拥有好人品、好修养,心态积极阳光的普通人,即便是拥有普通的成绩,普通的工作,普通的伴侣,也依旧可以过出同样精彩的人生。

 

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爱,不是告诉他们要足够优秀,才能得到你的爱。


而是要让他们知道:即便他们是最最普通的人,你依然会毫不吝惜地给他们所有的鼓励、支持,和无条件的爱。


本期话题


你有被父母干涉过人生吗?

✎欢迎在下方评论留言


作者:李思圆,微信公众号:温暖的女子(ID:wennuan-312),新浪微博:@饮水-思圆,新书《生活需要仪式感》正在热销中。专栏作者,写安静从容,有温度,有力量的原创暖文。原标题:《我的女儿,是个摆地摊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