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曲单 | 柏林爱乐十二把大提琴,12首「高颜值」曲目带你漫步经典乐声

 cxag 2018-05-24


眼前这十二把高颜值的大提琴,即将于7月4日来到上海大剧院,这次将为上海观众带来12部别具特色的曲目。


留意过曲单的朋友或许已发现,这将是一个“跌宕起伏”的夜晚,因为曲目包含如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二圆舞曲》、加布里埃尔·福莱的《帕凡舞曲》、海托尔·维拉-罗伯斯的《巴赫风格的巴西舞曲》这样的经典作品之外,还有符合流行元素并经过精心改编的曲目如《泰坦尼克号》《时光流逝》等。德国作曲家威廉·凯瑟·林德曼作为曲目改编者之一在本曲单中多次出现,林德曼以精湛的手法将作品移植到十二把大提琴的组合上,加之柏林爱乐的演奏家们醇熟高超的技艺,这无疑是备受期待的一场音乐会!


*本文分享的音频均来自柏林爱乐十二把大提琴演奏录制版


曲 单


组曲 大卫·冯克

Suite David Funck

01



大卫·冯克(1648-1699?)是一名欧洲(捷克或德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以及演奏家。他精通的乐器有古大提琴、小提琴、吉他以及古钢琴。更有历史记载,他也是一名神职人员,还曾经是德国布伦瑞克-沃尔芬比特尔的伊丽欧若拉公主的秘书。虽然关于他的史记不多,在音乐上,他以杰出的表演技巧而闻名,而最令世人铭记的是他在古大提琴乐器作曲方面的才华。



帕凡舞曲,作品50号 加布里埃尔·福莱

Pavane op 50 Gabriel Fauré

02


帕凡舞,又称之为孔雀舞,是一种16世纪欧洲盛行的缓慢双宫廷舞步,由许多对双人舞者组成一个队列,舞步缓慢而庄重。帕凡舞曲应其舞蹈而生,最出名的古典帕凡舞曲之一就是创作于1887年,法国作曲家加布里埃尔·福莱的版本。福莱作品所拥有的和弦协调性及高超的和声技巧,使他的大提琴奏鸣曲蕴含独创性的动机,情感表达的内涵之丰富,大大展现了高卢人内心世界的最高之作,倍受世人、后继及当代作曲家的高度赞赏。



第二圆舞曲 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

Waltz No 2 Dmitri Schostakowitsch

03



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是前苏联时期俄国作曲家。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留在苏联,但同时也是当年少数名气能传至西方世界的作曲家,被誉为是二十世纪其中一位最重要的作曲家。音乐作品既融合了后浪漫主义和新古典主义风格,但亦不乏二十世纪的不协调音色和创作手法。这首著名的《第二圆舞曲》,曾经出现在很多电影里面,最有名的就是在库布里克的《大开眼界》



时光流逝 赫曼·哈普菲德

As time goes by Herman Hupfeld

04



这首名字叫《时光流逝》的优美旋律,曾出现在影片《卡萨布兰卡》中,成为一首名副其实的电影金曲。在影片中,它是男女主角的定情曲。而大多数人都以为它是特别为这部影片谱写的,但事实上,这首歌早在影片问世十年前已在欧美十分流行。


泰坦尼克号 詹姆斯·霍纳

Titanic James Horner

05



这首电影原声也许无需多介绍。但值得一提的是,柏林爱乐十二把大提琴的改编版本使得《泰坦尼克号》这首壮阔深情的旋律演绎地极具画面感。彷如那一幕发生在海洋上的爱情绝唱再次从大提琴的弦上启航。



鸟园摇篮曲 乔治·谢林

Lullaby of Birdland 

George Shearing

06




乔治·谢林是一名失明的爵士乐钢琴家。主要的名气来自他创造了一种特别的五重奏演出方式:钢琴、电颤琴、吉他、低音提琴和鼓。他擅长在听似和谐的音乐中融入复杂的对位技巧,流畅中不失纤细的本质。谢林的音乐集布吉乌吉乐曲、蓝调和爵士摇摆于一体,这种独特的乐风被人们称为“谢林之声”。《鸟园摇篮曲》便是其经典代表作,这部作品曾是美国爵士乐的标杆之一。大家可以期待一下,大提琴将会如何演绎这部作品了。



大篷车 胡安·蒂佐尔,艾灵顿公爵

Caravan J. Tiziol, D. Ellington

07



《大篷车》是一首由胡安·蒂佐尔和艾灵顿公爵创作于1936年的爵士乐歌曲,并于1936年由艾灵顿首次演出。带有异国情调的《大篷车》吸引了一众好奇的音乐家:Martin Denny, Arthur Lyman, Gordon Jenkins。伍迪·艾伦在两部他的电影中都使用了这首歌曲,分别是《爱丽丝》和《甜美与卑微》。 到目前为止,该歌曲已被录制了350多个版本。



巴赫风格的巴西舞曲 海托尔·维拉-罗伯斯

Bachianas Brasilieras No 1

Heitor Villa-Lobos



08



Ⅰ 引子(念唱曲) 

Ⅱ 前奏曲(摩丁汉)

 Ⅲ 赋格(主题与对题)



海托尔·维拉-罗伯斯是巴西的作曲家。他以自修习得作曲法,并在古典作曲法中放入巴西独特的音乐,建立他自己的风格而闻名于世。他不只是代表南美,也代表20世纪的作曲家之一。维拉-罗伯斯终生敬爱巴赫,“巴赫风格的巴西舞曲”是他深受巴赫作品的影响,在1930-1945年,15年间谱写的9部组曲。其原题Bachianas Brasileiras,是他自己创新的名词,意思是说,这些是巴赫(Bachianas)风格的乐曲集,但都带有巴西风格的情趣。因此,曲中充满巴西民俗音乐素材,以及巴赫风格的变奏与对位法处理。这次柏林爱乐十二把大提琴将演绎第一号组曲。



巴萨诺瓦 威廉·凯瑟·林德曼

The 12 in Bossa Nova

W. Kaiser-Lindemann

09




这是一首威廉·凯瑟·林德曼专门为柏林爱乐十二把大提琴而创作的作品。在此次的曲单中可见,林德曼为柏林爱乐十二把大提琴改编过众多曲目。这首《巴萨诺瓦》的曲风十分活泼,在听取音频中不难发现,似乎大提琴的乐手们并非一直“安分”地拉琴,当中还有类似鼓掌,人声呼喊的节奏协同。一起期待现场的演绎吧。



无事一身轻 乔治·本

Mas que nada Jorge Ben

10




《无事一身轻》是由著名巴西音乐人——乔治·本创作并演奏于1963年的歌曲。这首脍炙人口、节奏轻快的名曲也被作曲家收录在他的专辑中。他的音乐以桑巴为基础,融合了Funk(放克),Rock(摇滚)及Bossa Nova(波萨诺瓦)等类型的音乐元素,是巴西国宝级的音乐大师。而此次,将由瓦尔特·德帕雷改编的柏林爱乐十二把大提琴版本也十分富有层次感。



极度狄卡罗 阿斯托尔·皮亚佐拉

Decarisimo Astor Piazzolla

11




阿斯托尔·潘塔莱昂·皮亚佐拉是阿根廷作曲家以及班多纽手风琴(Bandoneon)演奏家。作为作曲家的皮亚佐拉,将探戈音乐从通俗流行的舞蹈伴奏音乐提升为可以单独在舞台上展示的具有高度艺术性,并能表达深刻哲理的纯音乐形式,并由此创立了“新探戈音乐”(Tango Nuevo)乐派,成为阿根廷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以及南美音乐史上的重要人物。在阿根廷,皮亚佐拉被尊称为“了不起的皮亚佐拉”即“探戈之父”。这首《极度狄卡罗》也被收录在柏林爱乐十二把大提琴最新专辑里面。



神秘赋格 阿斯托尔·皮亚佐拉

xxxarisimx Fuga y misterio

12


这是另外一首由阿斯托尔·皮亚佐拉创作的歌曲。



*曲目及艺术家或有变动,请以现场演出为准

本文少部分内容摘自新浪博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