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庆游~大足石刻篇

 云天tyf 2018-05-25

  四月二十七日乘机达渝,先后游览了重庆市内的各大景点,洪崖洞、磁器口、解放碑、渣泽洞、白公馆、观景台等,也看过了独一无二的“鬼城”,经朋友介绍说来到重庆,大足石刻是难得的景点不能不去。四月三十日,专程前来大足区宝顶山观赏,奇怪的是节日期间景点游客竟然不太多,可是这里的石刻,却是令人大开眼界!


  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大足区境内石窟造像的总称,迄今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窟多达75处,雕像五万余尊,它代表了公元9—13世纪世界石窟艺术的最高水平,是人类石窟艺术史上最后的丰碑。大足石刻始凿于公元七世纪的初唐时期,在九至十三世纪的两宋时期达到鼎盛。它从不同侧面展示了唐、宋时期中国石窟艺术风格的重大发展和变化,具有前期石窟不可替代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并以规模宏大、雕刻精美、题材多样、内涵丰富、保存完好而著称于世。

宝顶山石刻是由南宋名僧赵智凤主持营建。有大小共十三处景观,以大佛湾石刻造像规模最大。这里与国内其它石刻最大区别就是:雕刻出了多幅生活场景和佛经中的故事,其中以大佛湾的“六道轮回图”和小佛湾

的“十恶罪报图”最为独特和直观。

比起莫高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大足石刻算是保存得最好的,基本上没有遭受人为破坏。虽然历经800多年的风雨洗礼,可是仍然显示出古朴,苍伤,恢宏的气势。


  石刻的佛像小巧玲珑,体态多变,纹饰渐趋繁丽,呈现出由唐至宋的过渡风格。既有唐代雕刻的丰满古朴,又具宋代造像的修长身躯,薄衣贴体具有唐代风范,仪容秀丽又是宋代石刻的特点。

  “六道轮回图”塑像建于南宋,图中的“无常大鬼”转动代表六道的轮子,宣扬了佛教的“因果报应,轮回转世,灵魂不灭”的教理;“十恶罪报图”塑像中,列举了佛教中“十恶”,十种招致地狱、饿鬼和畜生这“三恶道”苦报的恶业。地狱变相龛刻阴森恐怖的十八层地狱;牛头马面狰狞强悍,受罪人呼天号地;尖刀、锯解、油锅、寒冰、沸汤诸般酷刑惨不忍睹,令人触目惊心。

  宝顶山石刻是艺术民族化、生活化的典范。如父母恩重经变相通过求子、怀胎、临产,以及养育子女的过程,形象生动,感人肺腑。牧牛图长达30余米,刻出林泉山涧,云雾缭绕,其间穿插“十牛、十牧”,抒情诗般地再现了牧牛生活。又如横笛独奏的“吹笛女”,充满内心喜悦的“养鸡女”,酒后昏乱的“父子不识”、“夫妻不识”、“兄弟不识”、“姐妹不识”的“醉酒图”等等,无不活灵活现 。

  九龙浴太子图利用崖上的自然山泉,于岩壁上方刻九龙,导泉水至中央龙口而出,让涓涓清泉长年不断地洗涤着释迦太子,给造像平添了一派生机,堪称因地制宜的典范。

  释迦涅般像,又称卧佛,全长31米,只露半身,其构图有“意到笔伏,画外之画”之妙,给人以藏而不露的美感。这是中国山水画于有限中见无限这一传统美学思想的成功运用。

  宝顶山景区内的千手观音也非常值得一看,这里的千手观音是世界唯一有上千只手(1007只手)、并且形态和法器各异的观音像。一般说来,观音造像只要有十只手,便可称“千手观音”。常见的千手观音多数是造三十二只手或四十八只手。

  高大的华严三圣像依崖屹立,身向前倾,成功地避免了透视变形,袈裟绉褶舒展,披肩持肘,直至脚下,支撑手臂,使文殊手中所托数百斤重的石塔历千。

 宝顶大佛湾南岩西边有一个较大的石窟,那就是圆觉洞。洞口有作奔突怒吼状的石狮一只,窟内正壁刻“三身”佛(法身、应身、报身),两侧刻十二圆觉,左右各六尊。下有基座。六个基座相连,形成一个整体。洞内石雕,刻画细腻,造型优美,装饰性强。袍袖飘带轻柔宛转,如绢似绸。仔细看看仿木刻供案吧,它是不能移动的,然而却酷似木刻,质感很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整个圆觉洞就是一件镂空的艺术品。它科学地解决了大型石窟的声、光、水处理难题,取得的成就令人赞叹不已。

宝顶大佛湾处有川东古刹圣寿寺,创建于南宋。庙宇巍峨,雕梁满目,坐落于势峻秀、环境幽雅的林木之中。寺侧南岩为万岁楼,是一座造型别致的二层飞檐翘角楼阁。

尽兴地游览了大足的宝顶山石刻,惊喜发现里面不但是石刻成千上万,而且做工精致细腻,不禁感叹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