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是小儿最常见病症之一。腹泻的发生与感染、饮食、免疫等因素有关。但根据腹泻的病因及症候,可分为寒泻、热泻、虚泻、实泻、伤食泻等。治疗方法除煎剂、丸、散剂内服,外敷脐、灌肠、推拿、针灸等法均常用。引起孩子腹泻的原因很多,要注意积极找准诱发因素,对症治疗。 小儿腹泻时可选择的食物 小儿腹泻时,可选择苹果、石榴皮、山药、茶叶、莲子、糯米、陈仓米、栗子、荔枝、芡实、藕粉、猪肚、等食物。 一般饮食调节疗法 腹泻症状轻者,可通过调整饮食即能痊愈。但应注意,避免不晚消化的食物,不强调禁食,尤其是婴幼儿和营养不良患儿。 另外,重型腹泻患儿吐泻较重者可短暂禁食,一般不超过8小时、吐泻严重者可禁食12小时,待好转后逐步恢复饮食。先从稀释奶,米汤开始。如果是婴幼儿,可在此之后,喂母乳或全奶,母乳喂养者应减少哺乳的次数或缩短每次哺乳的时间。而对于大一点儿的孩子,有条件的地方可喂脱脂奶。酸牛奶,随病情好转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 轮状病毒肠炎时,最好暂停乳类饮食,改为豆类代乳品,米汤等食物。 在某些小儿腹泻时,由于患儿对食物中的一些的成分不耐受,故应避免进食该类食物。如,粥样泻患儿不应进食全麦类食物:牛乳过敏者,应避免牛奶制品的食入;半乳糖血症患儿也要长期控制乳类食品,用米粉,豆浆代替,及时添加辅食品等。 米汤电解质口服补液疗法 近年对葡萄糖电解质口服液疗法做了一些改进,其中,最重要的改良是用米汤电解质口服液代替葡萄糖电解质口服液。不过,也可以在家庭中自制一些简单的补液盐。如:在500毫升米汤中加入卫。75克的精食盐即成。在孩子腹泻时,随时给孩子服用,这对防治腹泻脱水,防止患儿体内电解质失衡等有益。可促进腹泻的早日痊愈,避免发生更严重的后果。 腹泻的饮食疗法 ◆糯米固肠粥 原料:糯米(炒)30克,怀山药15克,胡椒末少许,白糖适量。 制法:糯米(炒),怀山药,共煮粥,熟后加胡椒末少许,白糖适量温服。 功效:具有健脾暖胃、温中止泻之功,适用于脾胃虚寒泄泻。 ◆赤小豆粥 原料:赤小豆20克,白米20克,白糖适量。 制法:煮赤小豆至熟,再加入白米熬粥,加入白糖可服用。 功效:适用于单纯性消化不良。 ◆胡萝卜汤 原料:胡萝卜1根。 制法:把胡萝卜洗净后切碎,放在锅里加水煮烂,吃萝卜喝汤。 功效:胡萝卜中含有的果胶具有吸咐肠道水分、细菌及毒素的作用,可以促使大便成形。 ◆焦米汤 原料:米粉适量。 制法:米粉炒焦后,用开水调服,加适量的咸盐。 功效:米粉炒焦后其中一部分会变成碳质,具有吸咐肠道水分的作用,可以帮助减少大便中的水分,避免或缓解脱水症状。 ◆山药粥 原料:山药100克,小米100克。 制法:山药洗净切薄片,小米洗净放锅里,加适量水急火煮开后,换慢火煮成稀粥,分次喂患儿。 功效:健脾胃,补充电解质,收敛肠道,缓解腹泻症状。 ◆熟苹果泥 原料:苹果1个。 制法:苹果洗净分为两半,放在锅中隔水蒸烂,喂给孩子食用。 功效:苹果泥纤维比较细,对于肠道的刺激性较小,其中含有的果胶对肠道有收敛作用。 其他常见疗法 ◎敷贴疗法:取大蒜适量,捣烂后,团成小饼状敷足心或脐中。对湿热泻较宜。 ◎拔罐疗法:选神阙穴。 操作:选用真空罐,用单纯罐法,留罐5分钟,每天1次。 ◎推拿疗法 补脾经300次,推大肠200次,推上七节骨300次,揉龟尾200次,捏脊3-5遍。运土入水100次。此法对于腹泻诸证治疗都很有效。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