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徽派古建到民居小院

 秦岭之尖 2018-05-25





徽派建筑又称徽州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最重要的流派皖派建筑之一分支系列,徽派建筑作为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为中外建筑大师所推崇

 

徽派建筑以砖、木、石为原料,以木构架为主。梁架多用料硕大,且注重装饰。还广泛采用砖、木、石雕,表现出高超的装饰艺术水平。徽派建筑坐北朝南,注重内采光;以堂屋为中心,以雕梁画栋和装饰屋顶、檐口见长。

 

徽派建筑讲究规格礼数,官商亦有别。除脱富丽堂皇的徽商巨贾之家外,小户人家的民居亦不乏雅致与讲究。徽派建筑集徽州山川风景之灵气,融中国风俗文化之精华,风格独特,结构严谨,雕镂精湛,不论是村镇规划构思,还是平面及空间处理、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都充分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尤以民居、祠堂和牌坊最为典型,被誉为徽州古建三绝,为中外建筑界所重视和叹服。

 

由古及今,大至宫廷建筑,小到地方民居,院子(也即庭院)都是一个构成建筑空间的主要元素,庭院,这个人为的自然空间,不但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人们对自然的需求、感情的寄托,而且这种绵延千载的生活居住模式,业已成为人们割舍不了的习惯。

 

外国是把院子建在建筑之外,即院子包围房子。中国则相反,院在建筑之内而房子建在院子之外,即房屋包围院子。房屋、墙垣等围合成院落,以院为中心;或是以主单元(即正殿、正厅)为中心,次单元(即两厢)围绕主单元,一正两厢,并以抄手廊连接,组成一座建筑。其特点就在于把“院子”作为建筑平面的组成部分,室内外空间融为一体,以房廊作为过度空间,富有生活气息。院周围建筑互不独立,相互联系。但合院建筑不是群体,而只是“一座”建筑。

 

中式庭院总体上采用的色彩较中和,多为灰白色,极少有红蓝黄等炫目色彩。构图上以曲线为主,讲究曲径通幽。庭院构筑物以木质的亭台、台、廊、榭为主,月洞门、花格窗式的黛瓦粉墙,则起到阻隔引导分割视线和游径等作用。庭院植物有着明确的寓意和严格的位置,如屋后栽竹,厅前植桂,花坛种牡丹、芍药,阶前梧桐,转角芭蕉,坡地白皮松,水池栽荷花,点景用竹子、石笋,小品用石桌椅、孤赏石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