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田tzm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活血化瘀在临床各科的应用:田中明
2018-05-25 | 阅:  转:  |  分享 
  
活血化瘀在临床各科的应用(《兵工卫生》西南专集1993年第2期〔总第13期〕:66)■田中明?临床实践证实,瘀证可见于多种疾病。活血化瘀治则
已逐步应用于临床各科,涉及人体的各个系统。当疾病发展到某种程度时,往往导致气血的运行障碍,从而出现血瘀的病理变化,表现出瘀证的证候
。这是对许多不同的疾病应用活血化瘀治则的共同病理基础。?一、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源性心脏病益气活血方[1](党参、黄精、桃仁、红花、苏
木、川芎、赤芍、白芥子、百部、陈皮),气管逐瘀汤[2](丹参、川芎、桃仁、红花、赤芍、桔梗、板兰根、黄芩、地丁、紫苑、杏仁、百部、
橘红)对慢性支气管炎有肯定的效果。肺心病有严重的微循环障碍,应用活血化瘀、扶正固本的治则,可以使肺心病缓解期患者的自觉症状改善,且
能改善部分心肺功能[3]。动物模型也证实活血化瘀复方可使患病动物情况好转,存活期延长,肺血运障碍及心脏病变得到明显改善[4]。二、
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多有皮肤粘膜紫斑,注射部位皮下青紫、舌质紫暗、发青或有瘀斑等瘀血现象。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将急性弥漫性血管内
凝血分为热盛血瘀型、血虚血瘀型、气虚血瘀型三类,以理气活血的血府逐瘀汤分别配伍清温败毒饮、当归补血汤、独参汤或升压汤(党参、黄精、
甘草)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5]。有人[6]将丹参注射液用于流脑早期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治疗,亦获得较好疗效。此外。活血化瘀还广泛
应用于流行性出血热、偏头痛、银屑病、荨麻疹、肿瘤等,也取得较好疗效。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表现的心绞痛、胸闷、心律失常
、舌质紫暗等,属于中医辩证的瘀(血)证范畴,因而用活血化瘀方法治疗取得良好效果。各地常用于冠心病的活血化瘀药有当归、川芎、赤芍、丹
参、桃仁、红花、鸡血藤、蒲黄、五灵脂、益母草、延胡、郁金、降香、姜黄、三七、茜草、乳香、没药、三棱、莪术等。活血化瘀类方药[7、8
]的总有效率一般为77.4~94.6%,显效率约40~50%,部分为20~30%,心电图改善有效率为40~60%。代表方如北京地区
的冠心Ⅱ号方及上海地区的复方丹参(丹参、降香)。在用活血化瘀的同时,着重配伍的治法有宣痹通阳、芳香温通、益气滋阴、养血、温阳等。?
四、闭塞性脑血管疾患脑血栓形成及脑栓塞等疾患,亦称为缺血性中风,属中医瘀证范畴,活血化瘀是重要而有效的治疗方法。补阳还五汤是常用方
剂。其他如通脉汤[9](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川芎、穿山甲、鸡血藤),脑血栓合剂(丹参、鸡血藤、钩藤、黄芪、葛根、当归、赤芍、丝
瓜络、陈皮),活血方(赤芍、红花、桃仁、葛根、鸡血藤)等方剂,以及冠心Ⅱ号、丹参、川芎碱的注射液等[10-12],均对闭塞性脑血管
疾患有良好疗效。五、慢性肝炎慢性肝炎往往经历由肝及脾,由气及血的病变过程,气滞血瘀是一个重要的病理变化,而活血化瘀则是主要的治法。
如丹参注射液[13]、膈下逐瘀汤[14]可使慢性肝炎的症状改善,肝肿大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参三七注射液[15]对经多种治疗无效的血瘀
型肝炎患者有明显的疗效。通下逐瘀汤[16](茵陈、金钱草、大黄、元明粉、枳实、厚朴、红花、桃仁、木香等)对胆汁郁积型病毒性肝炎有比
较满意的疗效,可使黄疸在2~4个月内退尽。六、肾??炎具有活血经瘀、利水解毒作用的益母草及肾炎化瘀汤[17-19](桃仁、红花、当
归、川芎、赤芍、益母草)对急慢性肾炎均有一定疗效。肾炎化瘀汤并可使肾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而且对过敏性紫癜肾炎有良好疗效。由清热解
毒、活血化瘀药组成的益肾汤[20]即以活血化瘀(当归、川芎、赤芍、红花、丹参、益母草)为主,酌加健脾、温肾、利水的药物,对慢性肾炎
有较好的疗效。七、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中医称为脱疽。其所表现的患肢疼痛、麻木、发凉、患趾颜色苍黄或紫红等症状,主要由于血脉瘀滞引起,属
瘀证范畴。治疗以活血化瘀为主,根据寒、热、虚、实的不同,适当配伍温经散寒、清热解毒或补益气血。例如北京宣武中医院[21]将本病分为
虚寒型、血瘀型、阴虚毒热型及气血双亏型,除按证型辩证论治外,每型都配合了活血化瘀药;中国医学科学院[22]用活血化瘀药组成的通脉灵
对阳虚寒湿型及气滞血瘀型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进行治疗,阴虚热毒型则以清热解毒为主,佐以活血化瘀;山东章丘人民医院[23]用丹参制剂治
疗,效果也不错。以上各组的有效率均在90%以上。活血化瘀在临床运用上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在实验研究方面又为临床运用找到了可靠的理
论依据。比如有人对冠心Ⅱ号方、通脉灵等进行研究,揭示其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使心肌舒张完全、改善心肌收缩力、增强心
肌抗低压缺氧的能力等作用。此外,活血化瘀药对周围血管及微循环的作用,对血液理化特性的影响,免疫抑制作用等方面的作用也得到证实。这无
疑对临床运用具有指导意义。参考文献[1]林志彬:益气活血方剂气管炎75号方的药理研究,中医杂志?1979,10:54[2]晋东南
地区人民医院等:喘息型慢性气管炎患者早、中期肺心病的发现和治疗初步探讨,山西医药杂志?1986,1:95[3]山西运城地区肺心病协
作组:肺心固本逐瘀散治疗肺心病缓解期100例效果观察,山西医药杂志?1986,92[4]医学科学院活血化瘀协作组:肺源性心脏病大
鼠模型的建立及通脉灵疗效的初步观察,新医药学杂志?1986,?7:36[5]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运用活血化瘀法则治疗急性弥漫性血
管内凝血22例分析,中华内科杂志?1977,2:?79[6]陈宗淦:丹参注射液对流脑早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治疗的初步观察,天津医药
?1979,5:229[7]阜外医院等:冠心Ⅱ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00例临床疗效观察,中医药研究参考?1973,4:1[8]华
山医院等:丹参治疗冠心病及其活血化瘀原理的初步探讨,中华医学杂志?1976,11:689[9]何筱山:通脉汤治疗脑血栓形成107
例疗效观察,中医杂志?1989,9:45[10]北京海淀医院:冠心Ⅱ号液治疗闭塞性脑血管病50例疗效观察,新医学杂志?1978
,11:18[11]上海曙光医院:用丹参治疗脑血栓形成取得初步近期效果,医学研究通讯?1974,11:39[12]西苑医院:川芎
一号碱治疗急性闭塞性脑血管病50例疗效初步分析,心脏血管疾病?1976,4:261[13]汤柏英等:复方丹参及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
肝炎,新医学?1977,4.5:172[14]王金声等:以活血化瘀法为主治疗慢性活动型肝炎25例临床分析,新医药学杂志?197
8,9:44[15]巫善明等:参三七注射液治疗血瘀型慢性肝炎初步报告,中医杂志?1989,9:28[16]孟庆益等:通下祛瘀法治
疗胆汁郁积型病毒性肝炎10例报告,新医药学杂志?1987,10:32[17]林品生:益母草治疗急慢性肾炎水肿13例初步疗效观察,
中医杂志?1989,6:18[18]姚轶生等:益母草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80例临床观察,中医杂志?1986,4:26[19]北医
附属第一医院内科:活血化瘀药物对慢性肾炎的临床及动物实验性肾炎的疗效探讨,中华内科杂志??1982,2:87[20]山西中医研究
所:以益肾汤为主治疗慢性肾炎64例报告,新医药学杂志?1985,6:29[21]北京宣武中医院:中西医结合治疗1290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分析,医学研究通讯?1985,4:37[22]医学科学院活血化瘀协作组:活血化瘀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原理的初步探讨,新医药学杂?志??1986,2:21[23]山东章丘县人民医院:白花丹参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147例疗效观察,新医药学杂志?1976,11:23
献花(0)
+1
(本文系田tzm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