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移毒法发展简史

 和顺本真 2018-05-25


       移毒法是中医外治法的一种,主要是利用脏腑、经络、皮部相通的原理,在体表选择有助于排出体内毒邪的安全部位,使用特殊的药物,将原始病灶的毒邪转移至特定的相对安全的部位经由体表溃烂排出,从而达到减轻乃至治疗原发疾病的目的。移毒法和针灸学的刮痧、火针、刺络放血、拔罐发泡、天灸等有一定的相关,也就是在治疗过程中要对人体皮肤造成轻度的、局限性的创伤,以创伤为手段达到治疗目的。但是移毒法相对特殊的是使用了解毒辟邪、活血消肿、祛腐生新的药物,对特定的部位发生特殊的治疗作用。这是中医外治法的奇葩,是中医学疡科遗产的宝贵经验,至今仍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应该加以研究和推广。

       移毒法最早见于清人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卷七的“藤黄”条后附方。赵学敏引其弟赵学楷所著《救生苦海》一书云:“如毒生在肢节穴道险要处,不成漏症,即为废人,须用此药,只涂半圈,即移过一边。用白芨、白蔹、三七、五倍子、大皂角、山茨菇、藤黄各等分,俱锉薄片,除藤黄,余皆入砂锅内水浸一日,煎汁倾出,入水再煎,如此数次,滤净熬膏;以藤黄将水蒸烊加入,搅匀再熬,入碗晒干,用时以鸡蛋清磨出浓汁,新笔蘸涂。”这是移毒法第一个比较完整的文字记载。这段文字详细说明了移毒法的使用对象和药物配伍、炮制和适应方法。应该是对当时中医外治实践的记录。其主要针对的是痈疽,防止其变成漏证,将关节和险要部位的痈疽转移到相对安全的位置。

       乾隆年间有叶桂、华岫云所著《种福堂公选良方》一书,在卷三诸疮篇里,记载了另外一种不同的“移毒法”。“移毒方:凡毒在紧要处,移在闲处,庶不伤命。用地龙装在经霜丝瓜内,煅枯焦连瓜为末,每瓜末三钱,入麝香二分,乳香、没药各五分,雄黄一钱,蟾酥一分,黄蜡一两,共为末蜡丸,每服三分。上部要处,甘草、桂枝、麻黄煎酒下,即移在手上而散。如在背上,羌活、防风、姜煎汤下,移在背上。如下部,木瓜、牛膝、灵仙、陈皮、独活、姜煎汤下,移在足上。神效。”这种方法显然与上文赵学楷记载的方法具有很多不同。首先是移毒药物配伍不同,其次不做外用而采取内服,且药引各有不同,以便引往不同的目的区域。移毒法在世间流传过程中,当时的中医已经在不断改进和丰富其具体内容。应该指出,文中“如在背上,羌活、防风、姜煎汤下,移在背上”一句,诸本皆如此,然而文意难通。此法于理可解,但实际上并未得到流传。

       鲍相璈《验方新编》的移毒法道光年间,鲍相璈在《验方新编》的第11卷又记载了与前此二者更加不同的移毒法。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积累,这种方法在临床中不断变化。“移山过海散:治毒生于致命处,用此移于无害部位甚效。雄黄、小麦面、新鲜蚯蚓烘,共为末,用好醋调匀,渐渐敷于致命处半边,自能移过不致命处。移毒散:凡毒发于骨节间,用此药移之,或上或下,使无残疾之患,屡试屡验。白芨一两六钱,紫花地丁八钱,乌骨鸡(煅)、朱砂、雄黄、轻粉各一钱,五倍子二钱(焙黄)、大黄二钱,猪牙皂角八分,共为末,用好醋调敷毒之上截,即移至下半截,仍照人虚实内服药饵。赶毒散(又名冲和散):凡大腿内外及两膝贴骨等处,漫肿无头,皮色不变,微觉酸痛挛曲,乃感受风湿所致。若不急治,变生贴骨等疽,难以收功。须用此药祛寒逐湿透出外络,提移他处出毒,即有成管成漏,亦能逐渐收功。此方与移毒散相等,屡用皆效。在保持基本治疗思想的前提下,“赶移疮毒”的外治方剂配伍又有所创新,移山过海散、移毒散、赶毒散都是外用赶移,但是组成各自不同,主要使用了清热解毒、疏风宣散的中药,同时兼有活血化瘀和去腐生肌类的臣使类药物。紫荆皮五两炒,赤艾二两炒,香白芷一两(晒干,切忌火炒),独活一两五钱炒,石菖蒲一两五钱(晒干,切忌火炒),以上共磨为末筛细,以好酒和葱头五个煎滚调搽,不必留顶,一日一换,以消肿不痛为可见这里的移毒法,主要为避免生长在骨节附近的痈疽肿毒伤及关节而使用药物赶移令偏,其药物配伍、用法等,与前人移毒法相比大同小异。另据文中记载,民国时期,移毒法已经有了比较多的应用,但是张山雷认为其中不少方剂的效果较差,所以特别记载了这个“铁井阑”的配伍和使用方法,方药的命名可见效果之确切。

       程鹏程《急救广生集》卷七中引《毛枫山梓送方》记载:“凡毒发于骨节间不便出毒之处,移之或上或下,使无伤命残疾之患,用白芨(一两六钱)、紫花地丁(八钱)、五倍子(焙黄)、大黄(各二钱)、乌鸡骨(煅)、大雄黄、朱砂、轻粉(各一钱)、牙皂(八分)共为末,以醋调敷,毒之上截,即移至下半截矣。屡试屡验。再仍照病人之虚实,另服药饵。此法显然用药理法和前人相似,主要是外用围截毒疮,使其移至方便排出毒物之处。

       民国初年的张山雷作《疡科纲要》,引朱氏(其人其书不可考)之“铁井阑”,其实也是移毒之法:“凡痈疽大毒,漫肿无垠,根脚四散,其毒不聚,最是恶候。难消难发,迟延日久,必多变幻。故收束疮根一法,至不可少。又有疮发于骨节转侧之间,酿脓化腐,恐碍关节,亦宜外敷移毒末子,使其移至一偏,让开要害,则纵使成脓,可免损及运动。古法此类方药,亦颇不鲜,而效者寥寥。此是朱氏恒用之药,较古书成文为效迅速,是收束疮根必要之品。外科书中别有此名,用芙蓉叶、苍耳草二物捣涂,只用以治热疖轻证,非此方可比。大五倍子(去蛀屑微炒成团,候冷研细,三两)、杜蟾酥(干研细,五钱)、藤黄(三两,先以好醋入铜杓上微火化烊,绢漉去滓听用)、明矾(一两,研)、胆矾(八钱,研)、大黄、皂角、白芨、山慈菇(各三两)、制南星(一两)以上先以后五物用陈米、好醋二大碗文火熬浓,绞去滓,乃和入醋煮之藤黄同熬成膏,俟极浓乃和入五倍子、蟾酥、二矾细末。调匀离火,再入上麝香细末三钱,杵匀制成锭子,阴干收藏。临用时以醋磨浓,涂疮根四围,干则润之以醋,一日洗去再涂,极效。欲移毒使偏,则如上法涂其一偏,而涂药处自能退肿,其毒聚于未涂药之一偏矣。可保骨节不致损害,是即避重就轻之法。火罐吸尽包扎后5日痊愈。原病灶亦痊愈。[“对口疮”是痈毒发于颈部正中央,为足太阳膀胱经所循行之处,但是环跳穴属于少阳胆经,并非属于膀胱经,两经旁邻,皮部相接。其治疗机理似乎不能用经络循行来严格解释。

       严氏在继承的基础上,又有了自己的发挥和创造,他将祖传的穴位皮下置入丹药的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包括术前的穴位局部麻醉、药物划痕引经、术后拔罐吸脓等,并且将治疗范围进行了扩大,应用到食道癌、白内障、子宫肌瘤、阑尾炎和癫痫等中西病证,都有成功的临床报道。在论述移毒法的治疗思路时,严氏认为:“移毒法的目的是将人体重要脏器部位的毒气毒势,转移到次要部位发作释放;或把病势从内移到外,从上移到下,把大病移成小病,再把小病化成无病的一种疗法。应该说,严氏的这种移毒法的确走出了传统痈疽外治法的局限,病种扩大,转移距离大大延长,而且移毒的方法也从外用变成了置入皮肤内丹药,从而开创了新的治疗思路。此后,张兰凤、浦鲁言、孟凡迅等人运用“循经移疮泄毒”治疗癌肿特别是对晚期肝癌患者循足厥阴肝经在“膝关”穴实施移疮泄毒,结果发现在发疱液中检出高于血清浓度的癌胚抗原等物质。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泄毒”的真实性。浦鲁言、强福林、孟凡迅等人还对“循经移疮泄毒法”治疗晚期癌肿机理进行了探讨,他们认为该法是对中医传统“移疮挪病”疗法的继承和发展,根据5个成功案例和3个无效案例的临床研究,他们认为采用循经移疮泄毒法治疗晚期癌肿是一种极具临床应用价值的辅助疗法。不难发现,浦鲁言等人的这种移毒法和严浩翔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利用经络皮部的原理,长距离转移原发病灶的毒邪,直接排出体表。

       时至当代,宁夏中医严浩翔继承了祖传的治疗对口疮的方法:“对口疮周围用蟾墨划痕,再沿膀胱划下至环跳穴;在环跳穴上置入丹药一粒,外贴固定;次日环跳穴放药处出现红肿流脓,用3小结移毒法初为痈疽而设,目的是为了防止生长在关节等要害部位的痈疽腐烂,损伤相关部位,所以采用药物外用或者内服,令毒邪转移至他处,逐渐达到治疗的目的。其转移方法,有内服外用两种,其转移距离,有短距离的围法和截断移动,也有根据经络脏腑皮部相同的原理,进行长距离的移动,其病种从早先的痈疽,后被援用治疗癫痫等其他病症。也就是说,移毒法后世的发展,不单单为毒邪所设,痰浊、瘀血等其他邪气也可借用此法。由此如果推而大之,可见其治疗病证的范围是非常可观的。特别指出,在中医学术史上,癌曾经作为痈疽的一种,治疗方法都是借鉴痈疽治法,所以不难理解当代中医仍采取移毒法来治疗西医所说的癌症。当代中医也有认为癌瘤病机为癌毒,其实,皆可参考疡科古法诊治。

       纵观清代以来的中医文献有关移毒法的种种记载,不难发现,这是中医外治法的一个独特的领域。它巧妙利用了药物和经络皮部的双重功效,达到了转移和治疗原发病灶的治疗目的,这对于内科学疑难杂症的治疗,开辟了新的思路。特别是一些疑难杂症,直接从内科方法进行治疗相对棘手,可以考虑移毒之法。比如说,哮喘采取“三伏贴敷”治疗,可以说是移毒方法的另外一种应用形式;此外,传统中医采取足三里化脓灸来进行保健,其要点也可以理解为定期排出脾胃之湿毒。应该说,移毒法在当代中医学有了特别的提高。这个时期的移毒法是脱胎于清代以来的传统移毒法,而进行了发挥创造,把发泡灸、移毒、排毒等巧妙地融合在一体,综合运用了药物、针灸和拔罐技术,从操作方法到治疗对象,都达到了一个新的学术水平,是我们当代中医疡科的有力武器。中医科学是对时间和空间的整体运筹过程。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整体观念,把人体各个部位看成一个有机的关系网,乃至同一个部位各个时相之间的关系也是一个密切联系的网络。以此为出发点,广开思路,借鉴针灸学里丰富的时间治疗学思想,充分利用中医学对于各种毒邪的治疗药物,进行合理的、安全的方剂配伍优化,循经导气,选择相对安全的转移部位,乃至转移时间,可以研制出更多的针对具体疾病证候的移毒方法。


注:本文原载于《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转载于此略有删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