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花生种植病害大全及防治方法!根结线虫、细菌、病毒性病害

 李茂亮 2018-05-25

首先,通常来说在花生种植管理中想要花生高产,那么就先要保证花生不减产,意思就是说不减产就相当于增产,这就需要从种子选择、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田间除草、促花促果、保花保果等各个方面全面的进行管理,现在小编此篇文章先从部分病害的防治说起:

花生主要病害

按照致病原来划分,花生在整个生长发育周期中有真菌、细菌、病毒和根结线虫病害。这些病害除病毒病外,花生连年连作,连作年数越多,越严重,这些病原体都会留在土壤中、植株或荚果上越冬,在来年温度、湿度等条件适宜的时候,通过雨水、空气的等再次传播。

通常为了达到花生增产的目的,最好是提前预防这些病害,因为这些病害一旦发生就意味着花生会减产,而且其中有些病害会导致花生大幅减产,例如一旦有了花生根结线虫病,不但会使花生本生下针,结荚数量大幅减少,还会因线虫咬破根部,造成其他病菌的感染,使花生受到多重病害的影响,从而能促使其大量减产,甚至绝收。

真菌性病害:叶斑病、网斑病、冠腐病、根腐病、焦斑病、茎腐病、白绢病、锈病、疮痂病。病原均为半知菌亚门真菌。

细菌性病害,青枯病;病毒性病害,病毒病;根结线虫病。

1、花生根结线虫病

该病病原为花生根结线虫和北方根结线虫,土传病害之一。一般减产20%-30%,严重的70%-80%,有的甚至绝产。

幼苗期,表现症状,植株萎缩不长,下部叶变黄,始花期后,整株茎叶逐渐变

黄,叶片小,底叶叶缘焦灼,提早脱落,开花迟,病株矮小,似缺肥水状,田间常成片成窝发生。根部膨大形成纺锤形虫瘿(根结),初期为乳白色,后变为黄褐色,表面粗糙。多次反复侵染,根系就形成乱丝状的须根团。病株根瘤少,结果亦少而小,甚至不结果。

防治措施:

在花生播种前每亩用10%克线丹颗粒1.5-3kg,或亩用5%丁硫 毒死蜱颗粒剂3-5kg撒施或穴施,或亩用3%氯唑磷颗粒剂4-6kg撒施或穴施,播种时要分层播种,防止药害,同时要注意人畜安全。或使用淡紫拟青霉菌生物菌肥。

由于此病在发病时,易造成花生严重减产,建议以预防为主,此病的发病几率并不是很高,因此在未发生过此病的地区此病课不作为重点防治对象,但是一旦区域内此病开始爆发过一次之后,就需要将此病作为重点防治对象之一了。

2.花生细菌性青枯病

病原为青枯假单胞杆菌I号小种,细菌性病害,土传病害之一。一般发病率10%-20%,严重的50%以上,甚至绝收。花生感病后常全株死亡,造成严重损失。

症状是植株急性凋萎和维管束变色。该病从苗期至收获期均可发生,以盛花期最多。感病初期通常是主茎顶梢叶片失水萎焉,早晨叶片张开晚,傍晚提早闭合。随后病势发展,全株叶片自上而下急剧凋萎,整个植株青枯死亡。拔起病株,主根尖端变褐湿腐,纵切根茎可见维管束变黑褐色,条纹状,后期病株髓部呈湿腐状,挤压切口处,有白色的菌脓溢出。

防治措施:

选用抗病品种的种子。花生收获时及时清除病株与残余物,减少土壤病源。由于此病是一种维管束病害,发病后进行药剂防治,通常难以到达治疗效果目前尚无很好的药剂。有些药剂具有一定仿效,如铜制剂,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发病时可灌根。

因此,此病主要以预防为主,并且做好田间管理,此病同花生根结线虫病的发病几率稍大,所以基本上防治策略与根结线虫病大同小异。

3.花生病毒病

病原为花生条纹病毒,常年流行,减产20%,严重的可达50%以上的减产。

该病毒种传率高达21.3%,一般1%-10%,带毒花生种子是主要初侵染源,芝麻、鸭跖草也是初侵染源之一。通过豆蚜、桃蚜、大豆蚜、洋槐蚜、棉蚜等蚜虫传毒,且传毒效率较高。此外麦长管蚜、禾谷缢管蚜、萝卜蚜也能传毒,但传毒率较低。

花生染病后,先在顶端嫩叶上现褪绿斑块,后发展成深浅相间的轻驳状,沿叶脉形成断续的绿色条纹或橡叶状花斑或一直呈系统性的斑驳症状。发病早的植株矮化。该症状与花生斑驳病症状相似,有时两种或三种病毒复合侵染,产生以花叶为主的复合症状。

防治策略:

选用抗病毒、无病毒的种子,做好种子处理工作(最好进行种子拌种)。做好蚜虫防治工作,及时打药消灭各种蚜虫。喷洒抗毒丰(0.5%菇类蛋白多糖水剂原名抗毒剂1号)300倍液或10%病毒王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因此,此病应作为花生种植过程中的重点防治病害之一。

综上:在花生种植过程中,前两种病害的得病几率比较小,病毒病的得病几率比较高,但是同样的一旦这三种病害爆发出来,花生减产是必然的结果,并且减产量也是非常高的,并且难以治疗。因此建议对于此类病害以预防为主,一是选好种,做好种子处理工作(课选择相应的产品进行拌种),二是做好虫害的防治工作,尤其是携带病毒的蚜虫一类的地上刺吸式口器害虫。三是加强田间管理工作,深耕土壤,增施有机肥,雨后及时排水、收获后清除田间病株与残余物,减少土壤病源等工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