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睡不着,就拉倒

 黄埔N期 2018-05-25

图片来自《马男波杰克》


猫头鹰会失眠吗?我小时候一直都在思考这个问题。到现在还是不知道。


但是最近,我的失眠状态达到了极致。

 

经常会在半夜三点的时候还躺在床上,眼睛睁得比白天大多数时候还要大,刷微博、看视频,就是感觉不到丝毫的困意。于是在前天半夜两点钟,我决定假装梦游,给自己热了几个便利店买的饭团,泡了一碗火鸡面,然后顺手发了一条朋友圈,“深夜的火鸡面战胜了我。”

 

没想到这一条朋友圈至少炸出了十个人,其中七个人在朋友圈评论,恐吓我这样吃一定会胖;另外三个人简单粗暴,直接在对话框里敲来了一句,“睡了吗?”估计是想和我进行一波关于人生的深刻探讨。

 

我一个都没有回复,因为我知道,在这种时候聊天绝对会犯困。更何况在,深夜聊心事,分析感情,探讨人生,所有关于自我每一个决定行为的反思,其实都是一种自虐。


我见过失眠的人,包括我自己,差不多是分为两种。

 

第一种人,因为不可抗力,比如工作,比如蹦迪,他们在深夜不得不用强大的精神能力去战胜生理。这种事说的好听一点,叫做敬业型失眠,说的不好听一点,就是,“我拿青春赌明天。”

 

这种人在我身边非常常见,毕竟媒体和互联网本来就是一个和时间赛跑,同时也要“提防”睡着睡着不小心创意就在午夜爆发,你不记下来就会忘的紧急情况。

 

在我还没习惯性失眠的岁月里,经常在凌晨三点收到某一个编剧朋友的消息,“woc,我刚才脑袋里蹦出一个想法,然后不知不觉写到了现在。”“你睡了吗,快来陪我聊一下故事的走向。”“啊,我现在完全兴奋得睡不着了,怎么办啊?”

 

一般我看到这样的消息,其实就是第二天的早上了,还是会忍不住翻个白眼,怎么办,实在不行你就去吃个安眠药吧,不然还能怎么办,我在梦里和周公分手陪你一起在手机上打麻将吗?

 

当然,也有那种在凌晨三点和你探讨工作,但是丝毫不会激怒你的存在。这种人,才是最可怕的。

 

记得某天,我半夜两点起夜的时候查看手机,收到了当时责编的消息,“亲,稿子还没给到哦,今天早上十点前一定要给到哦。”

 

起床会有起床气,失眠也有对应的因休息不足产生的“无明业火”,但是能在这样的“失眠气”摧残下,依旧对拖稿子的智障作者用淘宝客服般的语气沟通,真的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所以,在手机被这样突如其来的温柔催稿,吓得差点掉进厕所里之后,我产生了对于自己专业度和努力度是否都不太够的怀疑。随后,洗了把脸,连夜敬业了一把,在凌晨五点的时候把稿子发给了那位熬夜的编辑小姐姐。

 

发出稿子的三秒钟后,对方敲来了一句,“收到了亲。”我在那时决定,真的不要再因为工作熬夜了,毕竟面对这种段位的选手,你熬到几点,都是输。


 

至于第二类失眠的人,是自我主观性失眠。

 

这类人往往只是单纯的不想睡或睡不着,深夜为他们的内心打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窗口,无数的情绪在这个时候喷涌出来,再被无限放大。说得好听一点,是人生阅历丰富或感情经历丰沛,说得不好听一点,这类人可以说是“戏很多”。一个晚上,能因为自己身上发生的屁大点事,脑补出来一整部偶像剧、苦情剧、科幻片,甚至是家庭伦理小剧场。

 

失眠的各位“戏精”不去做编剧,真的是很可惜了。

 

但是,从来都不觉得,这样的“失眠戏多”是一件不好的事情。毕竟我们很多人在深夜,多多少少做过荒唐矫情的决定,体验过低微到尘埃的自我贬低,也面对过无法回去的过去,和无法预料的未来。

 

昨天和高嘉程吃饭,聊到了《后来的我们》里面最受不了的部分,我说的是周冬雨和井柏然两个人在狭小的空间里说出“I miss you”那个梗的时候,太老套了;高嘉程说的是,他们站在雪地里说出“后来的我们什么都有了,但是没有了我们”的时候,其实不是觉得这个梗不够动人,只是放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煽情和点题真的太过刻意了。

 

聊到这里的时候,我其实稍微心虚了一下。因为就在前几天,我刚刚做过因为深夜一时冲动,和某个前任聊天这样的事,其实聊上了我就后悔了,但是偶像剧的对白,在我们之间真实的发生了:

 

“我真的很想谢谢你。”

“谢我什么?”

“没什么,我就是想谢谢你。”

 

这样的对话,放在白天一定会引发大众干呕的对白。那个夜晚,好像打开了回忆过去的闸门,虽然睡醒就都忘了,但是在深夜无法入睡的时候,不得不承认,我也真切地为之动容了一小下,感叹了这份已经不再很久的感情。

 

我们总需要一个能四下无人宣泄的时刻,也总需要一个能勇敢面对自己的时刻。

 

深夜做到了,非常的无私。万籁俱寂,所有的一切归于梦境,就算今晚你流了再多的眼泪,做了太多愚蠢的决定,明天太阳升起的时候,你可以假装不承认,可以觉得荒唐可笑。

 

但是,每一个在深夜直面自己的时候,都不应该轻易放过情绪的细微变化或者翻滚流转,因为,正是这些只存在于深夜的情绪和自我,完整了我们对于自己的感知。


 

在失眠和脱发成为年轻人的两个症结的今天,大家似乎依旧畏惧脱发,日日为了发际线会影响颜值而担忧,但,越来越多的人却不再畏惧失眠。

 

不是因为大家信奉了“在深夜哭过的人明天可以过得更好”这样的俗套鸡汤,而是纷繁忙碌的现在,失眠反而成为了一个我们能更好和自己独处的机会。

 

前几天曾轶可音乐节现场“车祸”的视频,席卷了微博。想起了自己之前还挺喜欢她的歌,记不清是她哪一首歌的歌词这么唱到的:

 

“口是心非的人,总是在夜里翻来覆去的。”



吴阿赞,东七门撰稿人,我最近迷恋上二十四小时的健身房,失眠的时候就去跑个步拉个腿,或者在健身房的镜子面前,和自己说话演话剧,夜晚属于我们


今日BB


我们总需要一个能四下无人宣泄的时刻,也总需要一个能勇敢面对自己的时刻,所以我们失眠。


奇袭时刻

你失眠的时候,做过什么“荒唐事情”?

你为什么而失眠过?

留言告诉我们。



如果你喜欢,别忘了点赞和转发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