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上说,一句话说的合宜,就如金苹果在银篮子里。 各位书友,今天我们要一起共读的是《关键对话》的64-89页,在共读的过程中,大家可以思考以下问题: 既能确定共同目标,又能相互尊重的对话方式要如何达成? 01 共同目的 约翰觉得很少跟伊娃亲密而倍感苦恼,但伊娃却很享受这种状态。几年来,在这个问题上,两个人一直都靠暗示来交流。 当约翰“性趣盎然”而妻子却毫无反应的时候,他往往会采用沉默应对的方式,他会自己生闷气 ,连着几天对妻子不理不睬。 伊娃当然知道丈夫是怎么回事。有时候,尽管自己没什么“兴趣”,她还是会和丈夫配合一下,希望以此让约翰不要生气。但不幸的是,约翰感受到她的假意迎合后,反而更加生气。 问题就这样产生了,约翰越是坚持生闷气,伊娃就越是不想靠近他。伊娃越是迁就约翰,就越是觉得自己委屈,对约翰就越是没有“性趣”。两人越是逃避关键对话,天天搞心理游戏,婚姻失败的可能性就会越大。 这是所谓的“对话低手”常常会犯的错误。对普通对话者来说,他们会意识到安全感出现危机,然后采用错误的方式解决问题。 例如,他们会采用甜言蜜语的方式掩饰问题:亲爱的,我真的很想和你亲热,可工作的压力快把我逼疯了,没办法和你共享二人世界。或者他们会通过转移目标或掩饰问题的方式营造虚伪的安全感。 这种策略只能逃避问题,不能解决问题。 对话高手绝不会玩这种花招。他们很清楚,想要解决问题就必须对问题进行讨论,而且不能带有任何掩饰、虚伪和欺骗的成分。他们会暂停对话,营造安全感,然后再返回对话。 例如,为了恢复对话可以这样说:我承认在这件事情上我是有责任的,我们能不能改变一下状态?我想知道,怎样才能在夫妻问题上和你保持同步。我想找到一个让我们两个都满意的解决方案。 其实,关键对话会出错,并不是因为对方不喜欢对话的内容,而是因为他们觉得对话内容表明了你有不轨意图。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下,你的每句话都会显得非常可疑。 因此,安全感的第一条件是共同目的。共同目的是指,你应当让对方感到你们在对话中是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的,感到你关心他们的目标、利益和价值。共同目的可以说是对话的启动因素。找到了共同目的,你就有合理的理由和健康的气氛展开对话了。 比如说,如果约翰认为伊娃提出敏感话题的目的,是想指责自己或是按她的想法去做,这场对话肯定会无果而终。如果他认为妻子目的是想寻找对对方有利的解决方案,那伊娃就有机会继续对话了。 02 相互尊重 诚然,缺少共同目的无法启动关键对话,但互相尊重也同样重要,没有它,我们就无法维持关键对话。当人们感受到对方不尊重自己时,安全感马上就会出现危机,对话也会戛然而止。 当人们感到不受尊重时,他们会变得非常情绪化,从恐惧变得愤怒异常。然后,他们会采用生闷气、骂骂咧咧、大声咆哮或言语威胁等应对方式。 伊娃面对的就是这种情况。有时候她感到约翰非常讨厌,认为他爱发牢骚,事事都只顾自己的感受。和这样的人交流怎样才能表现出尊重感呢? 实际上,对话中尊重感的丧失通常是因为我们认为对方和自己不同,是完全不一样的两种人。如果我们能把对方看成和自己差不多的人,这种感受便会自动消失。 我们要做的不是为自己的行为找借口,而是努力理解对方,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 经历过这个过程之后,双方就开始认真考虑该如何正确看待对方,此时,对方在他们眼中已经成了和自己高度相似的人。 03 暂停对话 发现互相尊重感或共同目的出现危机时,你必须高度关注。你应当找到一种既能确定共同目标,又能营造互相尊重感的方式,哪怕你和对方的观点南辕北辙。 具体应该怎么做呢?下面我们来介绍三种非常有效的应对技巧。 1. 道歉:当你犯下伤害对方的错误时,你应该立刻真诚的道歉。接下来,你应当注意观察这种真诚的举动能否恢复与对方谈话的安全氛围。如果能,你再解释事件发生的具体经过;如果不能,你应当采用下面更为高级的技巧。 2. 对比说明:对比法是一种是非型陈述,其结构包括:打消对方认为你不尊重他们或抱有不轨企图的误解(否定部分);确认你对他们的尊重,明确你的真是目的(肯定部分)。 举例如下:(否定部分)约翰,我没有说这是你的问题,不想把责任都推给你。(肯定部分)正相反,我认为我自己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3. 创建共同目的: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积极寻找共同目的:做出单边承诺,表示你愿意继续进行对话。 其次,识别策略背后的目的:询问对方为什么想要实现所说的目的,分清他们的要求和要求背后的真正目的。 再次,开发共同目的:如果明确双方目的后仍无法取得一致,那就想办法开发级别更高、更远,能够帮助对方避免争执的新目标。 最后,和对方共同构思新策略:寻找对双方都有利的解决方案。 |
|
来自: 昵称27668764 > 《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