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与《资治通鉴》的精神对话

 激扬青春 2018-05-25

——评《丁万明评说〈资治通鉴〉之纵横捭阖》

“尚贤者,政之本也,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墨子对政治与人的关系,有着非常精辟的见解。这一思想在他身故千余年后,被司马光准确而全面地继承下来,并成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资政类通史读本《资治通鉴》的核心思想。而能否准确把握这条贯穿于《资治通鉴》全书的思想脉络,成了解读和理解该书的关键。《丁万明评说〈资治通鉴〉之纵横捭阖》(以下简称《纵横捭阖》),正是这样一部“还原之作”。

说这部书是“还原之作”,是因为它还原了《资治通鉴》的原初作用,“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中国史家的一个重要传统,就是“求万世法”。“万世法”有两层含义,这里用的是第一层直观含义,是指“为历朝历代所效法”,而这只有通过“鉴”与“考”才能得到。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的初衷,正是想用“鉴”与“考”梳理历史,通过被誉为“万世法”的历史实例,裨益资政,因此对《资治通鉴》的编纂力求尽善,最终使之成为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通史读本。《资治通鉴》也因此收获了可谓之“蔚为大观”的古今关注与解读,甚至形成了专门的解读文体与著作体系。今人在解读《资治通鉴》时,更多地侧重于将其直接作为知识类通史读本来加以阅读,这在某种程度上埋没了《资治通鉴》的相当一部分价值。

《纵横捭阖》为我们还原了《资治通鉴》的初衷:咨诹问道。《资治通鉴》的初衷,或者说主旨,就是“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政治家”。《纵横捭阖》并没有按照传统的解读方式将事件以时空经纬进行串联,而是从执政者所应具备素质的逻辑角度将原著展开,围绕主旨提要解读,三家分晋、马陵之战、南门立木、胡服骑射、一鸣惊人……这本是战国叙事的传统套路,书中却以“贤人政治”“尽公不私”“勇于创新”“稷下魅力”寥寥几语就梗概了几强崛起的核心要素。我们在书中看到了历史学的另一张面孔,不再是为学术而学术,不再是琐细的考据,而是一种提炼:面对千千万万人轨迹汇成的巨大车辙,你在找到适合自己道路的同时,更要明白这条路通向何方。

“万世法”的第二重含义,或者说引申含义,就是制度,“可以流传万世的完备制度”。欧阳修在纂修《新唐书》时,曾就唐代制度兴替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盛唐时期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为万世法”的制度,到了晚唐却“事愈繁而官愈冗,至失其职业而卒不能复”,查其根源正是因为“其时君不能慎守,而徇一切之苟且”。政策与制度最终的落空或崩坏,是因为失去了“人”的坚守;也只有获得“人”的坚守,政策或制度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与活力。但正是这个关键的“人”,在当下的史学研究与历史解读中遭到了漠视。

“人”重要还是“事”重要?“人的消失”这一现象是二十世纪史学研究最应反思的重要课题之一。《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写目的明确的通史读本,无论是前人著述,抑或是后世学人对《资治通鉴》的梳理与解读,基本都集中在对《资治通鉴》内容即通史所载历史事件的品评分析上,对于历史人物虽然也有涉及,但却未能深入地从人的角度去解读这一著作。

作者在书中却独辟蹊径,从一个个历史人物入手,让这些历史人物“现身说法”,以最直观鲜活的方式呈现给读者。譬如谈战国四君子,他没有单纯的就事论事,而是将事情的前因后果、主人公的性格行止与整个时代的大风尚联系起来,从而得出一个个立体完整的形象。这些历史人物的故事耳熟能详,但这些故事背后人物的性格与挣扎恰恰是我们平日所忽视的。

因此,如果我们把“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作为《资治通鉴》著书的初衷,那么这一初衷背后的“为人而鉴”与“为人而考”就是它的精神内核。这个“人”,是生活在现在、即将生活在未来、最终生活于过去的人,是始终生活在历史中的人。正是这样一种对历史中“人”的重新再现与发掘,让《纵横捭阖》有了别样的风貌。而这种风貌,恰恰是作者对《资治通鉴》最原初精神的还原。(赵亦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