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七真的能替代阿司匹林吗?

 释迦牟尼佛1 2018-05-25

首先可以肯定,直到发文时,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三七可以替代阿司匹林!

同样阿司匹林也无法替代三七!

本来就属于两个系统,为什么非要替代呢?

各有所长,各取所需,真是看热闹不怕事大,我们要客观的看待三七和阿司匹林,更要客观的看待中医药和西医药。

只要是对人类有用的就是好的,只要能解决人类的问题就是好的!

我们分别看看这两位!

三七,400多年的历史。

性味:甘、微苦,温。 归经:归肝、胃经。 功效:散瘀止血,消肿定痛。 主治: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

近年来,掀起来三七热,无论是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都考虑广泛的使用三七,更是有一部分人群把三七作为保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三七作为传统的活血止血药物,也算是元老级的化瘀药物。 只不过近年来对于三七在心脑血管疾病方面的研究更为广泛。 三七总皂苷是从中药三七中提取的有效活性成分, 对心血管系统有强心、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血流量、抗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抑制血小板活化、黏附和聚集、降低血黏度、抗血栓形成等作用; 对脑血管缺血缺氧损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三七的毒副反应,如口干、头昏、失眠、恶心、呕吐、出血倾向(痰中带血、鼻、牙龈出血、月经过多),甚至诱发食管炎、过敏性药疹、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紫癜、肝肾损伤等。因此月经期间、过敏体质者、人参过敏者慎用。

这些证据是有人证实的,但从来没有专家或指南,明确的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死可以只服用三七,而不用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上百年的考验,最初大剂量用于解热镇痛及关节疼,后来被用于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从此被推上了神坛。

阿司匹林的好处:

目前抗血小板指南指出:有明确心脑血管疾病及外周血管疾病的朋友必须吃。 具体说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塞,脑缺血,四肢血管狭窄,颈动脉狭窄,椎动脉狭窄等等血管斑块或狭窄或闭塞的情况需要长期口服阿司匹林。 其目的就是预防这些病变进一步加重。 这些人群,吃肯定比不吃好,可以明显降低发病率,住院率,死亡率。

而对于一级预防吃阿司匹林,就是说还没有心脑血管及外周血管疾病,只是有高危因素而去预防心脑血管及外周血管疾病的方案,过于复杂。 需要具体评估,王医生只能简单说50岁以下,70岁以上的目前没有证据证明阿司匹林有好处或坏处,不建议一级预防。 而50-70岁的朋友,您需要去医院找个心内科医生算算,评估一下,看有没有必要吃阿司匹林。

上图是我国服用阿司匹林的建议,需要根据年龄,吸烟,血脂,血压,血糖水平来打分,根据打分结果建议吃不吃。

这个也比较复杂,大家看看就得了,这些事情是医生的事情。 阿司匹林虽然有好处,但也不是对谁都会有好处。

阿司匹林的副作用

1.最常见消化道溃疡,消化道出血的人,不能服用,会加重出血;非肠溶阿司匹林如果不与餐同服会引起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等。 口服阿司匹林可直接剌激胃黏膜引起上腹不适及恶心呕吐。

2.全身脏器活动性出血,阿司匹林会加重出血。

3. 过敏反应 哮喘 阿司匹林后可引起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及哮喘等过敏反应,会引起哮喘大多严重而持久。

4.血液病,需要血液科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定夺。

5.饮酒后,孕妇。都会增加风险。

阿司匹林是上世纪西医中三大伟大药物之一,经受了上百年的考验,在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为人类立下了汗马功劳!

三七是经过四百年洗礼,中医药界不老的神话,以其自身独特的活血止血,消肿止痛等方面继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唯一验证好不好的方法很简单,能给患者解决问题。我们不要谁瞧不起谁,其实谁在生活中只用中医不用西医,或只用西医不用中医呢?

我们要尽可能把中西医的长处更多的挖掘,为更多的人服务,而不是在那争吵,有那些时间多看会古典医学,多看会最新进展难道不好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