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接纳孩子的“自私”,比教会“分享”更重要

 Karl 2018-05-25

有一天傍晚,到幼儿园接小米放学,就带着她到小区的沙池里玩耍。

一群孩子,带着小桶、铲子在沙池里玩得不亦乐乎,小米走过去,想要跟她们一起玩,却遭到了为首小男孩的拒绝。

被拒绝的小米在原地发呆了几秒钟以后,拉着我的手回到家里,带了一套更高档的玩沙工具到沙池。

这下,原来在玩的小朋友纷纷跑过来,包括那个小男孩,想要和小米一起分享那套高档工具。

这下轮到小米不乐意了,两只手死死护住工具,不让其他小朋友靠近。

为首的小男孩又放出了“大招”——从家里搬来一辆崭新的滑板车,顿时成为了全场的焦点。

小米厚着脸皮走过去,主动“贡”出高档工具,想要跟他们玩滑板车。小男孩却轻蔑地从鼻子里“哼”了一下,说:“晚了!”

接纳孩子的“自私”,比教会“分享”更重要

图片来源:电视剧《明天,妈妈不在》

站在旁边的我,看到这一幕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

短短15分钟里,这群孩子上演了一幕精彩的“武林争霸”,为了获得最高话语权,纷纷亮出各自的“武器”,用尽各种“小心机”,与对手一争高下!

01孩子为什么不愿意分享玩具?

小区里的大姐跟我闲聊时忧心忡忡地说道,自己3岁的儿子,很少跟小区的孩子们分享玩具,别人动一下也不行,还喜欢玩别人的玩具。

小区里的一些老人,就觉得孩子小气、自私。家长觉得很丢人,用了很多办法想要逼孩子分享玩具,但都不奏效。

其实,这样的情况对三岁的孩子来说,再正常不过了。

因为这么大的孩子,只会注重自己的利益,很少考虑别人的感受。

经济学家、瑞士苏黎世大学教授恩斯特·费尔曾经做过一个有名的“糖果实验”。

恩斯特邀请了229名3至8岁的孩子参与三轮不同的实验。在每轮实验中,孩子们都面临两种不同的选择:

在第一轮实验中,每个孩子获得一份糖果,他可以选择,将糖果全部留给自己,或者与另一名儿童平分。

在第二轮实验中,每个孩子获得三份糖果,他可以把两份糖果分给另一名儿童、自己留一份,或者与另一名儿童平分。

在第三轮实验中,每个孩子获得两份糖果,他可以把糖果全部留给自己,或者与他人各得一份。

恩斯特发现,参与实验的孩子的行为选择表现出明显的年龄差异

在第一轮实验中,近80%的7至8岁儿童选择与另一名儿童平分一份糖果。

在第三轮实验中,虽然面对着双份糖果的诱惑,仍有高于40%的7至8岁儿童选择与另一名儿童各得一份糖果,而3至4岁儿童中只有不到9%的人会选择与对方平分。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自私或许是孩子的一种本性,三四岁的儿童通常是最自私的,而懂得与人分享,往往要等到七八岁左右。

接纳孩子的“自私”,比教会“分享”更重要

图片来源:电视剧《明天,妈妈不在》

如果你觉得这个实验掺杂的其他因素太多,太复杂了,其实,把这些情景搬到成人世界里,同样适用。

你花了两个月工资,买了一个心爱的LV,小区里一个见过几次照面的姑娘过来,跟你说想借去背几天,你心里一定不乐意,你最喜爱的一条裙子,价值不菲,平时自己都舍不得穿,远方亲戚来做客,看到了露出喜爱之色,说要借走,也没说什么时候还,你心里也会担忧。

最最头疼的是,有人要问你借省吃俭用十几年攒下的20万元。

Oh,No,这简直就是友尽的前奏嘛!

在孩子眼里,玩具不止是一件几十块的玩具那么简单,而是他的心爱之物,是他精神的依托,对没有收入的孩子而言,每一件玩具都是“天价”。

在两三岁的孩子眼里,甚至会觉得玩具就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

对玩具的“吝惜”,也恰恰是孩子开始具备自我意识和物权意识的表现。

而且,在孩子眼里,他无法理解“借”的意思,以为玩具被借走了,就再也不属于自己了。

就像我们把钱借给别人时,即便是关系较好的亲戚朋友,依然会担心“有去无回”。

接纳孩子的“自私”,比教会“分享”更重要

图片来源:电视剧《明天,妈妈不在》

而事实上,把玩具借给其他小朋友,也确实存在“有去无回”或者玩具被损坏的风险。

02接纳孩子的“自私”,是教孩子“分享”的第一步

大姐因为孩子不愿意分享玩具的事情很焦虑,因为孩子被周围的老人扣上了“自私、小气”的帽子。

她这个做妈妈的,觉得丢脸极了,对孩子各种“威逼利诱”,以买更好的玩具来哄孩子来“分享”自己的玩具,或者把孩子拉到一边,指责他自私,威胁不带他出来玩。

各种方法都使了,孩子依然不愿意分享玩具。

其实比教会孩子“分享”更重要的事,是先理解、接纳孩子的“自私”。

既然明白了孩子自私的天性,就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而不是为了所谓的面子,强迫孩子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

接纳孩子的“自私”,比教会“分享”更重要

图片来源:电视剧《明天,妈妈不在》

大人的指责,轻则打击孩子的自信,重则也会给孩子留下一生的阴影。

日剧《贤者之爱》曾经引发过收视狂潮,中山美穗主演的女主真由子是个单纯幸福的女孩,有青梅竹马的初恋情人,事业有成的父亲,还有一套价值不菲的别墅。

颇有心机又贪得无厌的女孩百合成为真由子的邻居以后,向真由子索要无意捡到的项链,索要喜爱的玩偶,真由子没有拒绝,最后百合竟抢走了真由子的未婚夫,还有父亲,甚至别墅。

接纳孩子的“自私”,比教会“分享”更重要

图片来源:日剧《贤者之爱》

被激怒的真由子由此展开了长达二十年的报复计划。

在这个故事里,没有人是赢家,真由子成功报复了百合,却也搭上了自己的青春。

在真由子的童年,善良的父母总是教育她要大方,要助人为乐,所以在百合第一次问她要喜爱的东西时,她根本不懂拒绝,一次次纵容百合的贪婪,直到失去所爱的一切。

接纳孩子的“自私”,比教会“分享”更重要

图片来源:日剧《贤者之爱》

如果女主一开始就清楚朋友之间的“界限”,不把自己喜爱的东西拱手相让,又何至于酿成两个家庭的悲剧呢?

逼迫孩子分享,会让孩子产生一种错觉,只要别人“要”,自己就必须给。

当遵循内心意愿的拒绝被贴上“自私、小气”的标签时,孩子便慢慢丧失拒绝的勇气。

而不懂拒绝的孩子,容易养成“讨好型人格”,什么事情都先考虑别人的意愿和感受,宁愿委屈自己,也要迎合别人。

不懂拒绝,更容易让自己在人际交往中吃大亏,那些拐卖、抢劫、性侵犯,最喜欢下手的对象,就是乖巧温顺,不会反抗的姑娘。

03让孩子心甘情愿地“分享”

分享很美好,是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连结,是亲情、友情、爱情的基础。但不是靠“威逼利诱”来让孩子分享,而是通过循序渐进的引导,让孩子心甘情愿地分享。

首先,要在合适的年龄引导孩子。

三岁以前,就先任由孩子“自私”好了,因为在孩子最自私的阶段去叫他分享,不但起不到作用,还可能起反作用。

过了三岁,再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分享。

其次,家长要给孩子正面的示范。

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孩子关键时刻的表现,常常折射出家长平时的为人处世。

家长可以平时带点土特产、小食品,带上孩子多去亲戚邻里家串串门,一起分享美食,让孩子体会这样一种文化氛围。

分享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家庭成员之间,坐下来交流一天的经历、心得体会,也是一种分享。

接纳孩子的“自私”,比教会“分享”更重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