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永乐宫、宝宁寺壁画谈古代妇女产蓐过程 及诊病禁限

 wyfx100 2018-05-25

【编辑推荐语】

山西永乐宫元代壁画、宝宁寺明代壁画,分别来自道教及佛教题材,在我国绘画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二者都有表现古代妇女分娩过程的画面,本文着眼壁画,对古代妇女产蓐过程进行深入研究,资料详实,较为真实地反映古代分娩接生状况、医疗卫生水平以及夹杂着民俗意味的新生儿调护等情况。

[摘要]山西永乐宫元代壁画、宝宁寺明代壁画,分别来自道教及佛教题材,二者都有表现古代妇女分娩过程的画面,画面中都有产房以及备产、浴儿的器具等,人物有产妇、新生儿、稳婆等。壁画中产妇及产房设置以影像方式再现了古代妇女生产过程;宝宁寺壁画与其他佛教水陆画题为“堕胎产亡”者,说明古代难产的风险性和高发性;浴儿场景反映了新生儿调护的重要性及民间洗儿风俗;宝宁寺壁画中男医坐堂的画面,反映了古代妇人病诊病禁限。通过永乐宫、宝宁寺壁画展现的古代接生及洗儿画面,结合古代文献,可以较为真实地反映古代分娩接生状况、医疗卫生水平以及夹杂着民俗意味的新生儿调护等情况。

山西永乐宫元代壁画、宝宁寺明代壁画,分别取材道教、佛教,二者异曲同工,都有表现古代妇女分娩的画面,为研究古代妇女分娩过程及妇人诊病禁限提供了珍贵的佐证。山西永乐宫元代壁画属于道教壁画,其中重阳殿壁画“诞生咸阳”图,描绘的是全真教祖师王重阳诞生过程,带有道教显化示教的涵义。宝宁寺明代壁画“堕胎产亡”图,与河北毗卢寺壁画、永安寺“堕胎产亡”图等为同类题材,是佛教举行水陆法会、超度水陆亡灵时所供的水陆画,本意原指冤死业报,但这里表现的是产蓐过程。通过永乐宫、宝宁寺壁画反映的古代接生及洗儿画面,结合古代文献,可以较为真实地反映古代分娩接生情况及妇人病诊视禁限。

山西永乐宫元代壁画“诞生咸阳”图,画面较中央的位置为产房,产房垂挂围帐,产妇侧卧床上,床前站有一人,房内另有二女子为初生儿洗浴,旁边一妇人手捧裹布,准备包裹婴儿。房外右侧有一偏房,房内有一女子坐于桌案前,桌案上放置药罐、碗盏,可能是准备粥食或药物;偏房外一蹲一立二女子,蹲者手持剃头刀,准备为初生儿剃胎发,另一人持一汤瓶,往一盆中倒热水。院中有一口水井。画面左侧有三女子步行而来,向房内指点观望,门外又有数人走近,其中一人头顶一盘包子,一人怀抱小儿,这些是来贺喜的亲朋至友。画面祥和喜庆,显示的是重阳真人诞生过程。王重阳作为全真教祖师,其诞生必是神圣祥瑞的,但此图画面更接近写实。

山西宝宁寺壁画,画面右侧产妇闭目侧卧于床上,旁有一人侍守,产妇房中垂挂围帐。床前是洗儿场景,有一女子抱儿待洗,一女子持木桶往水盆中倒水,另有一身形略高大女子手持剃刀样物,有一侍女手捧茶盏,一女子手持布帛。产房外火炉上坐一水壶,一女子正手提水壶;房外端坐着一位男性医者。从画面分析,产妇可能接生不顺,故请医生诊治。古代接生是在家里,一般只有稳婆助生,生产不顺或难产时才请医生。由于古代医疗水平、接生条件、卫生条件有限,并夹杂着祝祷符咒等巫术在内的复杂社会因素,导致妇人生产过程中常发生堕胎难产等死难事故,这些意外或人为的灾难,古人常常归咎于因果业报。与大多数水陆画产亡图中悲戚场景不同的是,宝宁寺壁画表现的是妇女生产过程。

以上两个不同时代、不同题材的壁画,场景非常相近,画面中都有产房、备产浴儿的器具等,人物有产妇、新生儿、稳婆等。所不同的是,宝宁寺壁画中出现男性医生,或就此推测,永乐宫壁画中守在桌案旁的可能是女医。

尽管古代卫生条件、医疗水平不高,但对于生产还是非常地谨慎将护。现就永乐寺、宝宁寺壁画的画面,略述古代产育调护情况。

1  备产及临产

产妇临盆之前要做好预产准备,如产房的布置,接生及浴儿的器具、药物,提前择选稳妥的接生稳婆等。

1.1  常备器具、药物、进补粥食  

临产之前,需提前准备好接生及浴儿的器具,包括产妇坐产的干草,催生及产后调治的药物,煎药炉,防止产后血晕用的醋炭,断脐线,洗儿用的肥皂、浴盆等。

《妇人大全良方·坐月门》详列“入月预备药物”,其中保生催生方有保气散、佛手散、枳壳散、神寝丸、榆白皮散、保生丸、催生丹及催生符,治产后恶露不止及血晕方如黑神散、大圣散、花蕊石散,治产后胎衣不下、危急恶疾之黑龙丹,治产后气血俱伤、益气养脏之理中丸;药物有生地黄、葵子、黄连、竹茹、乌梅、甘草、枣子、陈皮、姜钱、羌活、黑豆、无灰酒、白蜜、童子小便、好醋、白米,这些药物多为催产及产后调治之用,亦有用于新生儿拭口除秽者如黄连,及小儿洗浴用者如枣子,醋则用于防止血晕及产房除秽。从药物调护的角度言,一般安胎药偏于凉血清热,催产药偏于顺气活血,产后药偏于补虚祛瘀,如《仁斋直指方论》曰:“产前为之顺气安胎,产后为之扶虚消瘀,此其要也。”《陈素庵妇科补解》:“安胎宜清热凉血,催生宜行气滑胎。”

《妇人大全良方》“入月预备药物”还有产妇分娩用力时手握之物,如海马、马衔铁、雌雄石燕。备产器具有“煎药炉、铫子、煮粥沙瓶、滤药帛、醋炭盆、小石(一二十颗)、汤瓶、软硬炭、干柴茅、暖水釜、洗儿肥皂、头发、断脐线,及剪刀(断脐,本不用刀,只用帛裹脐下,齿啮断),干蓐草、卧交椅、软厚毯、灯笼、火把、缴巾、油烛、发烛、灯心。”其中干蓐草、卧交椅、软厚毯用于产妇分娩,煎药炉、铫子、滤药帛用于煎煮药物,煮粥沙瓶为煮粥用,醋炭盆、小石用于烧醋防止产后血晕及除秽,暖水釜、洗儿肥皂、汤瓶(热水瓶类)用于浴儿,头发、断脐线用于扎脐,软硬炭、干柴茅是烧火时用,灯笼、火把、油烛等为照明用。

宋《武林旧事》卷八“宫中诞育仪例略”罗列宫内妃嫔诞育所需物件,数量繁多,除赐金银绢罗以外,尚有催生海马皮、彩画油栲栳簸箕、新罗漆马衔铁、铁钩、绿席毡、蒲合、褥子、玛瑙缬绢、大毡、干蓐草、大银盆、杂用盆、暖水釜、眠羊卧鹿、金银果子(金银制成果状)、生菜、生艾、生母姜、黑豆、无灰酒、米醋、纽地黄汁布、滤药布、香墨、鸡子(鸡蛋)、小石子、竹柴、带泥藕、生芋子、银杏、嘉庆子(宋时称李子为“嘉庆子”)、菱米、荔枝、胡桃、圆眼(龙眼肉)、莲肉、枣、柿心、栗、粱子,另有吃食十盒,包括蒸羊一口、生羊翦花八节、羊六色子、枣大包子、枣浮图儿、豌豆枣塔儿、炊饼、糕、糖饼、髓饼。所备之物较民间胜数十倍,用途基本相同。

宋《东京梦华录》卷五记载宋时“育子”风俗。孕妇入月前一天,父母家送银盆或彩画盆,中盛粟秆一束,用锦绣或生色帕盖住,上插花朵及通草,帖罗五男二女花样,用盘盒装,并送馒头,谓为“分痛”。又作眠羊及卧鹿样的果子,取孕妇眠睡之意。送小儿衣物裹布等,谓为“催生”。分娩后,亲朋争送粟米炭醋之类。

永乐宫、宝宁寺壁画中的浴盆、火炉、汤瓶、剃刀等,是生产及浴儿所用器具,永乐宫壁画桌案上药罐及宝宁寺壁画中女子手捧的茶盏,其中盛的可能是药或粥食之类。妇女手中所持帛巾,是为包裹婴儿用。

1.2  产房  

产房的设置对于生产非常重要。《武林旧事》记载,宫中诞育,先要排办产阁,民间亦要提前预设产房。古人禁忌,以生产为秽污不洁之事,故产房一般不设在正屋。产房宜密设纱帐,厚铺茵蓐,焚香洁净。切宜保持环境安静,不能大声喧哗,惊扰产妇。《妇人大全良方》“坐月门·将护孕妇论”云:“仍依位设床帐,厚铺茵蓐,周密使无孔窍。夏月亦铺厚荐,用好油单薄席、纱帐以备之,常焚香令洁净,备办汤药器物。既觉欲产,不得喧哄;人力杂乱,大小怆惶,惊动产妇。宜预择年高历练生婆一人,并稳当曾经惯妇人一二人扶持,不得挥霍,恐产妇忧惊。又忌闲杂外人,并丧孝、秽触之人看视。”分娩时先于草蓐上坐产,分娩后才能卧床,所以临产称作“坐草”或“产蓐”,故备产时需先将干草准备好。宝宁寺壁画中,产妇似躺卧在草蓐上,产妇旁的桌案上放置香炉,应是焚香洁净之用。两幅壁画中的产房皆垂挂床帐围幄。

冬夏之月,产房的冷暖亦有严格要求,冬天宜设火盆,夏天宜置凉水。夏天尤应注意产房不宜人多,以防产妇烦闷发晕。《寿世编·产房宜忌》:“夏月更不宜多人在房,热气拥盛,令产母烦躁发晕,其害非小……房中冬设火盆,夏月多贮井水,以收热气,仍频换之。”

1.3  产前调护  

产前饮食宜清淡,《妇人大全良方》引《产宝方》云:“如觉心中烦闷,可取白蜜一匙,用新汲水调下。或觉饥,即吃软饭,或粥少许亦须预备,勿令饥渴,恐产妇无力困乏也。若不饥渴,亦不须强食。”前述备产药物中的白蜜为产前饥渴烦闷时饮用。

临盆之前,为保证顺产,要求产妇时时行步活动,以助气血运行。不吃难以消化的食物,不可饮酒、乱服汤药,不能妄行针灸,不负重及登高。若出现胎动不安者,可服安胎药。《妇人大全良方》“将护孕妇论”云:“凡妇人妊娠之后以至临月,脏腑壅塞,关节不利,切不可多睡,须时时行步。不宜食黏硬难化之物,不可多饮酒,不可乱服汤药,亦不可妄行针灸。须宽神,减思虑,不得负重或登高涉险。若偶然胎不安、腰痛者,须服安胎药一二服,得安即止。”

1.4  临产  

临产是最重要的环节,正确的生产方式是保证母子平安的关键。《达生编》提出“睡,忍痛,慢临盆”临产六字诀,要求产妇临产前充分休息,积蓄体力,不要坐草太早,始觉腹痛时务要忍痛,不能提前用力,更不能强用催生滑胎之药,直待瓜熟蒂落,才能顺产。《妇人大全良方》引《产宝方》云:“妊娠欲产,腹虽痛而腰不甚痛者,未产也,且令扶行熟忍。如行不得则凭物扶立,行得又行。或衣浆先下,然后作阵腰腹痛,眼中如火生,此是胎离肾经,儿逼产门也。即服催生药一二服,即扶上蓐草,切不可坐草早。”稳婆接生之时,不能随便动手强取,《妇人大全良方》“将护孕妇论”云:“切不得惊动伤早。若坐婆拙,不能体候,胎气方转动之际,便为欲生,多端下手,惊动伤早,则横、倒之忧从此而致也。”《产宝方》云:“大凡生产自有时候,不可强服催生、滑胎等药。或因坐草早,势不获已则服之。若无事强服,恐变生他疾,又须戒之。”

1.5  产时禁忌  

产时切忌占卜问神,恐吓产妇,导致难产。《妇人规》卷三十九“稳婆三十四”曰:“妊娠将产,不可占卜问神,如巫觋之徒,哄吓谋利,妄言凶险,祷神祇保,产妇闻之,致生疑惧。夫忧虑则气结滞而不顺,多至难产,所宜戒也。”

《妇人规》载立斋《医案》,言产妇因惊吓致死,“一稳婆云:止有一女,于分娩时,适当巡街侍御行牌取我,视其内室分娩,女为此惊吓,未产而死。后见侍御,更以威颜吩咐。迨视产母,胎虽顺而头偏在一边,此时若以手入推正,可保顺生,因畏其威,不敢施手,但回禀云:此是天生天化,非人力所能。因是子母俱不能救。由此观之,可见产时当用静镇自然,而一毫惊恐疑畏有不可使混于其间者。”产妇因受惊致胎位不正,最终难产而死,故此警戒产蓐时不当惊扰产妇。此例稳婆若能镇静不乱,及时以手将胎位推正,则产妇可救。无奈稳婆亦惊惧心乱,畏侍御之威,不敢施救,只推说天命如此,非人力能救,贻误生机,致母子俱殒。说明稳婆临危时的情绪调控亦十分重要。

1.6  稳婆的选择  

分娩顺利与否,除了产妇以外,接生稳婆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如同我们现在的产科医生一样。稳婆接生手法正确与否,直接决定顺产与否。杨子建《十产论》曰:“收生之人,少有精良妙手,缘此而多有倾性命。”因此,古人反复强调要择选稳当有经验的稳婆,所谓“稳”有稳当、安稳之意,即安定产妇情绪,不使恐慌,手法稳妥,不妄用摧逼危险之法,《妇人规》“稳婆三十四”云:“产妇临盆,必须听其自然,弗宜摧逼,安其神志,勿使惊慌,直待花熟蒂圆,自当落矣。所以凡用稳婆,必须择老成忠厚者,预先嘱之,及至临盆,务令从容镇静,不得用法摧逼……又或有生息不顺及双胎未下之类,但宜稳密安慰,不可使产母闻知,恐惊则气散,愈难生下。”

古有“三姑六婆”之鄙说,其中包括稳婆。稳婆社会地位低贱,素养不高,不习医书,仅凭技术游走于民间,其中不乏牟利讨巧者,常被世人所不齿,但是稳婆又是民间接生不可或缺的。稳婆不当的催生法是导致难产的主要原因,有时稳婆成了产房的直接杀手,《妇人规》:“余尝见有稳婆忙冗性急者,恐顾此失彼,因而勉强试汤,分之掐之,逼之使下,多致头身未顺而手足先出,或横或倒,为害不小。若未有紧阵,不可令其动手,切记,切记!”更有奸诡之人,在产妇生产困难之时,不是小心稳定其情绪,而是故意惊吓产妇,致使难产,“又尝见有奸诡之妇,故为哼讶之声,或轻事重报,以显己能,以图酬谢,因致产妇惊疑,害尤非细,极当慎也。”亦有稳婆妄用粗暴方法割取胎儿,致儿夭母亡,《女科辑要》载:“近有凶恶稳婆,故为恫哧,妄施毒手,要取重价,脔而出之,索谢去后,产母随以告殒者有之。奈贸贸者尚夸其手段之高,忍心害理,惨莫惨于此矣!设果胎不能下,自有因证调治诸法。即胎死腹中,亦有可下之方。自古方书,未闻有脔割之刑加诸投生之婴儿者。”前备产器具中铁钩,其一种用途为难产取胎用,这里的“脔割之刑”,是指胎儿出生不顺时,强用割取手法,致胎儿受损,铁钩也常用于取死胎。

2  难产

古代由于产育条件、接生水平及催生强取等稳婆人为的伤害,造成难产危急的情况较多。宋代杨子建《十产论》指出生产之状有十,即正产、伤产、催生、冻产、热产、横产、倒产、偏产、碍产、坐产,除正产外,其余皆为难产,《妇人大全良方》另有盘肠产。种种难产,造成母子俱伤,甚或母死儿夭。

2.1  难产病由  

《妇人大全良方》卷十七“产难门·产难论第一”指出产难之因有六。第一,富贵之家,少于运动,气滞血瘀,胎不转动,以致产难。第二,妇人妊娠六七个月,胎形已具,恣情交合,败精瘀血聚于胞中,临产必难。第三,临觉太早,伤动产妇,或信卜筮,或说鬼祟,致令产母心惊神恐;又被闲杂妇人、丧孝秽浊之人冲触,临产必难。第四,临产初腹痛时发时止,此为“弄痛”。此时并非分娩最好时间,而坐婆性急,未待时机成熟,便令产妇早早试水;而多次试水导致胞浆先破,使产道干涩,生产困难;及至胎儿稍微转动,便令坐草生产,而坐草太早致使胎儿转动困难,生产更为艰难。第五,产妇生产时一般是坐立,若坐草稍久,用力太过,产母困乏,抱腰之人又不稳当,致令坐立倾侧,胎死腹中,其为产难。第六,时当盛暑,宜居深幽房室,日色远处,开启窗户,多贮清水,以防血运、血闷、血溢妄行、血虚发热之证;如冬末春初,天色凝寒,宜密闭产室,窒塞罅隙,内外生火,常令暖气如春,仍下部衣服不可去绵,方免胎寒血结,毋致产难。

2.2  难产之状  

《妇人大全良方》又详述十种难产之状。一曰伤产。怀妊以十月为正,不足月出现腹痛欲产,实非正产,名试月,“今有未产一月以前,忽然脐腹疼痛,有如欲产,仍却无事,是名试月,非正产也。”若未有正产之候而用力伤早,妄服催产之药,使胎儿错路,忽横忽倒,不能正生,譬如揠苗助长,此名伤产。二曰催产,已至正产之候,浆破血下,但儿难生,可用药催产。三曰冻产,冬季天气寒冷,产母经血遇冷凝滞,致儿不能生。故冬天产妇下部常宜保暖,当满房着火,常有暖气,产母背身向火,令脐下、腿膝间常有暖气;若春秋少有阴湿寒冷之气,亦可就房中以微炭火暖之。四曰热产,夏暑炎热之盛,产母气虚,人多热气逼袭,其血沸溢,血热上蒸,令产母发热头痛,面赤昏昏如醉,乃至不知人事,导致血晕。故夏天要温凉得所,又不可因热恣意取凉,反损胎气。五曰横产,胎儿先露其手,或先露其臀,此因脐腹疼痛,儿身未顺,产母用力逼下,遂致身横而不能生下。六曰倒产,即胎儿先露其足。七曰偏产,胎儿头偏拄左腿或右腿。八曰碍产,胎儿脐带攀肩,故露正顶而不能生。九曰坐产,当从高处牢系一条手巾,令产母以手攀之,轻轻屈足坐身,令儿生下。十曰盘肠产,即产时子肠(子宫)先出,产后脱垂不收。胎产不正者,皆当用手法正之。

《盘珠集胎产症治·产后·难产》指出难产之由“皆产家张皇自致之耳”。难产之状,有心怀恐惧而气结不行者,有胞破浆水下而儿不下者,有胞中败血壅滞致胎儿转身不利者,有暑月热气蒸人致郁冒冲晕者,有冬月寒气逼人致经血凝聚难下者,有交骨不开、子趋谷道、横生逆产、盘肠产、胎死腹中者,皆是危急之候,当各施方药救治。

宝宁寺壁画中,产房外有男性医生,说明出现难产情况,故延请医生救治。


产后病及产后调理、小儿洗浴、妇人病诊视禁限等内容请见下期。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资助“古代涉医画像石及壁画研究”(编号:14YJAZH094

[作者简介] 杨金萍(1966-),女,山东烟台人,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汉画像石与中医文化,中医医史文献。电话:13345111142;邮箱:yangpj4571@163.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