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易指要】(35)遯第三十三

 何立81hl 2018-05-26
 

周易指要35第三十三

【卦体与易道】

1卦是个失衡卦,二与四这个“跷跷板”发生了倾斜。但由于初四之间是个“天地相悖”,所以这又是一个动态平衡卦。

2、恒卦变卦是一次正常的卦变,恒卦的天道是辛甲壬己庚癸变成遯后就是乙戊己丙甲丁。

附图: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象辞与断语】

1卦新提出的象有“遯”、“遯尾”、“執之用黃牛之革,莫之勝說”、“系遯”、“畜臣妾”、“好遯”、“嘉遯”、“肥遯”等。

 

2卦的卦象是“”,遯的本义当是盾牌,引义有逃避、隐退的意思。

 

【简译】

 

遯:亨,小利貞。

通达,量小的适宜稳定。

初六,遯尾,厲,勿用有攸往。

盾牌的尾部,形势严峻,不要有所行动。

六二,執之用黃牛之革,莫之勝說。

用黄牛皮制成的皮条捆绑,难以解脱。

九三,系遯,有疾,厲,畜臣妾吉。

连接盾牌,有疾患,形势严峻,畜养臣妾吉祥。

九四,好遯,君子吉,小人否。

良好的盾牌,君子吉祥,小人闭塞。

九五,嘉遯,貞吉。

嘉勉退让,保持稳定吉祥。

上九,肥遯,無不利。

硕大的盾牌,没有什么不利的。

 

【简析】

 

我们已经知道,咸卦的主要矛盾是初与四,四爻是咸卦的主导,是“感源”,通过四爻对其它爻的感应,全面展现了诸爻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咸卦辞讲“取女吉”,所谓“取女”,就是阳爻与阴爻融合,依照天道,咸卦中有两个这样的机会,一个是五与初,另一个是四与上。如果是四爻至上,有利于卦体的稳定和诸爻的通达,咸上辞为“咸其輔、頰、舌”,这是一个有象无断的爻,但可以肯定的是,在被感应的各个部位当中,这是一个最敏感的部位,因而也是最容易变化的部位。咸变恒是一次正常的卦变,这里只有爻位与爻时的变化,没有阴阳之间的变化。恒卦向我们展示的是在动态平衡的条件下,如何才能保持卦体持久不变,但是动态平衡只是特定时间条件下的产物,时间条件一改变,动态平衡也会变成失衡,而失衡又是引起爻变的一个主要原因。恒卦是怎样变成遯卦的呢?原来恒初的“浚恒”,说的就是由初至三,由初至三合乎天道,但是不合人道与地道,因此凶险。恒三也不能返初,返初就是“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这些情况都是在特定时间条件下产生的,恒三为壬,四个时间单位以后,这个壬就会变成丙,假定恒卦卦体不变,那么再由三丙至初丁就成了“天地皆合”,恒三也就没有“或承之羞”的问题了。这说明恒卦并不永恒,恒卦变遯卦是一次正常的卦变,这个变化与咸变恒没有什么差别,都是“原始反终”或者是周而复始,不同的是恒在变遯的过程中,恒初由阴变阳,成了遯卦的上爻,这个变化可以认为是恒初受了恒三的影响,再往前追溯就是咸上受了咸四的影响,遯卦与咸卦的天道是一样的,失衡的状态也一样,唯一不同的就是咸上为阴,遯上为阳。由于这个不同,遯卦的主旨与咸卦也就大不相同,咸卦的主要矛盾是初与四,四爻是咸卦的主导。遯卦的主要矛盾还是初与四,四爻是遯卦的主导,但由四至上却增加了阻力。遯卦蕴涵的主要原则有“遯尾”原则、“執之用黃牛之革,莫之勝說”原则、“系遯”原则、“畜臣妾”原则、“好遯”原则、“嘉遯”原则、“肥遯”原则等。

 

1“遯尾”原则。“遯”字在经文中首次出现,一般的解释是逃避、隐退,个别也有解释为豚,也就是猪。通观遯卦的卦形,参照经文,应以盾牌为确。盾牌是用于防御的,因此引义也有退避的意思。“尾”字先见于履卦,我们说履卦中的“虎尾”是根据天道确定的,天道的开端是“虎头”,天道的终结是“虎尾”。盾牌有上下之分,如以上为“遯头”,则下方就是“遯尾”。

 

2“執之用黃牛之革,莫之勝說”原则。“革”为皮革,“黃牛之革”为黄牛的皮革。这句爻辞的意思是用黄牛皮革制成的皮条栓住、系牢,无法解脱。作为原则,这里强调的是爻与爻之间的紧密关系。

3“系遯”原则。“系”为羁系、拘系、牵引,“系遯”可以理解为牵住盾牌,也可以理解为对退隐者羁系或拘系。作为原则,也是强调爻与爻之间的紧密关系。

4、“畜臣妾”原则。畜为畜养,臣为王的属下,妾为偏室。“畜臣妾吉”的意思是畜养臣妾,以求自安。这里有一种主从关系在内。

 

5、“好遯”原则。“好”为良好、相善,“好遯”的意思是良好的盾牌,或是一种带有善意的退避。

 

6、“嘉遯”原则。“嘉”字最先见于随卦,有嘉勉、鼓励、提倡的意思,“嘉遯”就是嘉勉或提倡退避。

 

7、“肥”原则。“肥”是经文中的一个独字,意为硕大,“肥遯”的意思是硕大的盾牌。

 

结合卦体与易道,我们再探讨一下卦的卦辞与爻辞。我们已经知道,遯卦的天道与咸卦是一样的,唯一的不同就是咸上为阴,遯上为阳。为什么就是这么一点不同,两个卦的卦辞与爻辞就大不一样呢?这里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咸上由阴变阳以后,限制了四爻的“自由”,使得四爻上行遇到阻力;二是两个卦的主旨不一样,咸的主旨讲感应,遯的主旨讲退避,感应是矛盾的一种表现,退避是解决矛盾的一种办法。

 

咸卦的卦辞讲“亨,利贞”,我们说咸卦是通达有余而稳定不足,“亨,利贞”的意思就是在通达当中求取稳定,这个目标的实现,主要靠咸四上行,这也就是卦辞中说的“取女吉”。咸上由阴变阳以后,四爻的行动受到了限制,通达依然通达,但求取稳定的任务主要看阴爻了,所以遯卦辞讲“亨,小利貞。”这里的“小”是指阴爻,因为阳爻的量大,阴爻的量小。

 

咸初讲“咸其拇”,遯初讲“遯尾,厲,勿用有攸往。”这两者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呢?讲联系就是它们都是初爻,无论是叫“拇”还是叫“尾”,它们都对卦体起着支撑作用,又由于这两个卦都是“原筮卦”,所以它们都是“大君”。讲区别就是两个爻面对的形势不一样,咸初有象无断,这是因为它的命运要看四爻的行止,或者说由四爻来决定;遯初称“尾”,一个是从卦象上看,它是盾牌的下部,另一个从退避的顺序上考虑,退避有先有后,如果退避的目的地是上爻,那么初爻就是最后一个退避,所以是“尾”。由于遯上阻挡住四爻向上的路,这也就等于增加了四爻向下的趋势,所以遯初的处境是“厉”,最佳的选择是坚守初位不动,这就是“勿用有攸往”。

 

咸二辞为“咸其腓,兇,居吉。” 遯二辞为“執之用黃牛之革,莫之勝說。”这两者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呢?讲联系就是它们都是阴爻,都受四爻的制衡有一种向上的趋势,于时都是戊,至三都是“天人合一”,如此等等,讲区别那就是向上的趋势在程度上有差别。咸二受四爻的影响,向上的趋势比较大,爻辞断为“凶”,指出这个爻“居吉”。当着上爻由阴变阳以后,一方面上爻抑制了四爻向上的趋势,另一方面上爻与二爻又建立起一种亲和关系,上为阳,二为阴,由上至二合乎天道,只是不合地道与人道,在这种情况下,二爻对上爻就有了一种“引力”,爻辞“執之用黃牛之革,莫之勝說。”主要说的就是对上爻的牵引,当然,二爻也不是单“执”上爻,对初与三也“执”,由初至二是个“人地皆合”,由二至三是个“天人皆合”,这样二爻就处于一个“中心”的地位。从坤卦的“黄裳”和噬嗑卦的“得黄金”我们知道戊庚为黄,从无妄的“或系之牛”和大畜的“童牛之牿”我们知道丙壬为“牛”,遯四为丙为“牛”,遯二为戊为黄,所以爻辞讲“黄牛之革”。初爻讲“勿用有攸往”,二爻牵制住初、三、上这几个爻,两个阴爻使得遯卦卦体保持了稳定,这也就是卦辞上讲的“小利贞”。

 

咸三辞为“咸其股,執其隨,往吝。” 遯三辞为“系遯,有疾,厲,畜臣妾吉。”这两个爻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它们都是终结阶段,都是“只入不出”,对它们的吸纳能力,咸三叫“執其隨”,遯三叫“系遯”、“畜臣妾”,由于都没有能力进取,所以是“往吝”和“有疾,厲”。

 

咸四辞是“貞吉,悔亡。憧憧往來,朋從爾思。” 遯四辞是“好遯,君子吉,小人否。”这两句爻辞的差异比较大,其实在本质上也是一致的,差异的原因就在于上爻,当着上爻为阴的时候,咸四的选择有两个,一个是保持不动,这就是“贞吉”;另一个是至上,这也就是卦辞中所说的“取女吉”。当着上爻变阳以后,四爻至上的路被阻挡了,现在可选择的路就只有依照人道待时至五,遵循人道是君子的行径,所以爻辞讲“君子吉”。如果四爻至上或返初,那就是“小人”,“小人否”就是指的这两条道都不通。

 

咸五辞为“咸其脢,無悔。” 遯五辞为“嘉遯,貞吉。”这两句辞的差异也比较大。究其原因也还是上爻,当着上爻为阴的时候,五爻可以依照人道,待时至上,或者说对上爻产生影响,上爻变成阳爻以后,不仅阻挡住四爻,也等于阻挡住五爻在人道上的出路,五爻的影响也就减弱,只能在原位保持稳定。遯卦的主旨是逃避、隐退,这是易学上的一个共识,但为什么隐退?隐退到哪里?这就众说纷纭了,实际上,遯卦四上两个阳爻,对初爻的执政地位和卦体的稳定已经构成威胁,所谓“遯”也主要是指这两个爻“遯”。隐退到哪里去呢?原来就是五爻,五爻说“嘉遯”,就是嘉勉它们退回来,在这个意义上,五爻可以说是“隐蔽所”。遯卦六爻的爻位与复卦是一样的,复五讲“敦复”,也是说敦促诸爻回归。但是,遯和复卦六爻的爻位相同,而天道运行却正好相反,在复卦中,五爻甲是终结,具有“只入不出”的性质,那是一个真正的“隐蔽所”,在遯卦中,五爻甲是开端,具有“只出不入”的性质,所以这个“隐蔽所”只是一个名义,不但不能隐蔽,而且极易暴露或暴发。

 

咸上辞为“咸其輔、頰、舌。”我们说这是一个有象无断的爻,因为它的命运要取决于咸四的行止。当着上爻变阳以后,其命运也就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爻辞讲“肥遯”,是说它的硕大,这个爻不仅是个阳爻,更有着比其它阳爻大得多的势能,所以是“无不利”。

 

【误区】

 

    传统易学对遁卦的误解有很多,除了不了解爻的性质,不了解爻与爻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外。对于爻与爻之间的主从关系也不了解,其实单从“畜臣妾”这句话也可以想到这个爻具有“王”的权威,简单地把五爻定为“君位”是一个很大的错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