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鸡白痢

 鑫鑫缘981 2018-05-26
益生素(P rob io t ic)也称微生态制剂, 此词是由Paker 于1974 年首先提出的。是一种能够直接饲喂的微生物饲料添加剂, 即将某些对动物机体健康有益的微生物饲料喂给动物, 在消化道内通过竞争性排斥作用 抑制病原菌 维持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平衡, 帮助动物建立有利于宿主的肠道微生物区系, 提高动物机体免疫能力, 维持肠道内的正常菌群, 促进有益菌的生长繁殖。严旭玲等(1998)报道了 919微生态制剂对预防雏鸡白痢效果较好, 与对肠道致病菌敏感的氯霉素组发病率相当, 919 微生态制剂组雏鸡死亡率为0, 对照组死亡率为10. 77%。蔡荣等(2000)以不同的微生态制剂饲喂 1 日龄雏鸡, 连喂 7 日. 在雏鸡 3 日龄时经口接种鸡白痢沙门氏杆茵, 30 日龄检测雏鸡消化道菌群, 统计育雏成活率。结果表明, 微生态活菌制剂能预防雏鸡白痢, 保护雏鸡免遭鸡白痢沙门氏杆菌的攻击, 减少雏鸡死亡, 提高育雏成活率, 是控制鸡白痢较好的生态防治方法。王柏青等(1994)研究用益生素治疗鸡白痢试验发现, 治愈率达 96. 71% , 而土霉素和对照组分别为80. 62%和 8. 5%; 预防试验发现益生素、土霉素和对照组的发病率分别为1. 52%、 8. 71%和15. 50%;耐药性试验发现益生素和土霉素的治愈率分别为95. 8%和73%。肖振锋等(1994)通过饮水给仔鸡口服活菌制剂, 对鸡白痢有很好的预防效果。郭延军等(2000)在8 日龄给试验雏鸡人工感染鸡白痢沙门氏菌后, 应用三种剂量(0. 1、 0. 2 和 0. 4 毫升ö; 只)乳杆菌和庆大霉素治疗, 结果发现对照组存活率为42. 5% , 庆大霉素组存活率为 95% , 乳杆菌组成活率最高的是(0. 4 毫升ö; 只)组存活率是92. 5%。付殿国等(2001)报道给仔鸡口服乳杆菌制剂整肠抑菌素, 结果表明乳杆菌制剂整肠抑菌素可有效地防治雏鸡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细菌引起的下痢病, 提高成活率和增生率。李书华等(1995)研究表明雏鸡口服益生素后, 6~ 12 h 即可在肠道内定居、繁殖,且有明显的抑制沙门氏菌感染, 及治疗雏鸡下痢的效果显著。刘永杰等(1999)研究结果发现人工感染鸡白痢沙门氏菌后, 饲喂乳杆菌组和末饲喂乳杆菌组相比, 雏鸡盲肠内正常菌群有一定变化, 大肠杆菌数明显降低(P<0. 01) , 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数明显增加(P<0. 01) , 而且鸡死亡率降低。周霞等(2000)报道饲喂双歧杆菌制剂给雏鸡, 对雏鸡下痢有良好的预防效果。张建红等(1997)、贾立英等 ( 1999 )、陈福勇等 ( 1992 )和丁翠华等(1995)报道微生态制剂预防和治疗鸡白痢效果十分显著。报道饲喂双歧杆菌制剂给雏鸡, 对雏鸡下痢有良好的预防效果。张建红等(1997)、贾立英等 ( 1999 )、陈福勇等 ( 1992 )和丁翠华等(1995)报道微生态制剂预防和治疗鸡白痢效果十分显著。认为苦参等中草药制剂对鸡白痢沙门氏菌无抑菌作用, 但对鸡白痢确有较好的预防作用。王晶钰等(1999)分别用 35 味常用中药的水煎剂对鸡白痢沙门氏菌进行抑菌试验, 结果仅有石榴皮、地榆、泽泻、金银花、黄芩、苍术、陈皮等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并用这些药物为主制成复合中草药制剂, 复合中草药制剂用于鸡白痢沙门氏菌人工感染鸡的预防和治疗, 保护率达88%~ 90% , 治愈率为75%~ 84. 4%。冯德奉(1995)试验发现“三黄白”制剂系中药三颗针、黄芩、白头翁等研粉配制而成, 鸡白痢的治愈率 在 95%以 上。 陆 钢 ( 1990 )和 李 静 姬 等(1994)用中草药防治鸡白痢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