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人为何走向战争

 老沈阅览 2018-05-26
          雷芳
    
  《战争与日本人》是东京大学加藤阳子教授与新闻记者佐高信先生围绕加藤的著作《尽管如此,日本人还是选择了“战争”》而展开的对话录。对谈伊始,加藤教授就表明了对话的意图:“我之所以厚着脸皮接受佐高先生您的邀请出版这本对话录,是觉得可以通过您柔和的视点和我本身养成的历史观相互融合,擦出更多的火花来。”确如加藤教授所说,整部对话录展开了对历史、政治家、平等、战争、正义、国家等一系列问题的质疑与反思,两种思想的交汇,引导和启发读者重新审视这些问题。
  尊重历史、接受历史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历史观,但本书强调要质疑历史。因为历史的结果往往与历史的真相相悖。如果人云亦云、随声附和地赞同所谓“历史的结果”,势必会遮蔽社会事件的真相。所以年轻一代在学习和了解历史的时候,应该以“思考历史”的姿态重新审视历史,看清历史的真相,以更好的姿态把握现在与未来。
  书中主要举例的是日本卑劣的政治家直接导致冲动而无知的“孩子们”陷入暗杀事件,所以“政治家的形象”值得质疑。同一位政治家,既有“卑劣的”形象,又有“受人青睐的”伟大形象,是什么因素塑造了这样截然相反的形象呢?是思想。因为“有思想的政治家几乎都遭受过袭击”。唆使“孩子们”暗杀政治家的人,将政治家塑造成卑劣的形象,利用了“孩子们”易冲动的特性。而他们真正想要扼杀的是思想。
  人人平等,本应是幸福社会的价值标准,但在此书中也受到了质疑。“不幸的均沾”真的能给全体国民带来最小程度的不幸吗?答案是否定的。本书以日本征兵令为例,证实了征兵令虽然由“不平等”的松散走向了表面上的人人“平等”,但实际上只是在表面上赋予国民希望,结果导致全体国民陷入了更深刻的不幸。这里的观点,实际上是对等级制社会的肯定。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中曾指出,日本是一个根深蒂固的等级制社会,如果没有确立自身在此等级制中的地位,他们会深感不安。因此,本书反复强调说,日本人对“平等”有着本能的抵抗。
  尽管如此,日本人还是选择了战争?这一发问的背后,是对战争本身的质疑。二战结束后30年,明明痛恨战争的日本人为何要美化战争?为什么不直截了当地反对战争?这种直指人心的发问直击日本人对战争的看法和对战争责任的态度。事实的真相并不是回忆战争者所说的“原本已做好随时赴死的准备了”,而是像牧师的妻子、残疾人等弱者们艰难的生存处境。因此,所有的日本人都应该冷静而客观地看待战争,就像文学作品中以一定的距离处理战争那样,同时也要运用直击人心、感染人的歌曲表达和传播反战思想。
  如果以“正义”赋予战争,那么战争本身会理所当然地合法化,因此“正义”本身值得质疑。没有战争经历的年轻一代,接受了课本上所谓“战争的正义”,于是相信军人就应该为日本而战,为天皇而战,为战争而死。战争在这种“正义”的幌子下合法化,国家利益得到最大实现,军人个体生命被置之不顾,难道这是“正义”吗?
  经过对历史、政治家、平等、战争、正义等一系列问题的质疑与反思,最终质疑的矛头指向了国家,思考个人和国家的关系问题变得极为紧迫。书中提出“草根法西斯主义”的概念,是指由群众自发组织以达到控制本团体成员思想和行动的目的的意识形态。这样的团体包括农村的社区、青年团、处女会、企业中的修行团、职工宿舍以及网络社会等。而这些由个人组成的团体,往往受到国家政策的干预,从而自然而然地参与到国家主义的活动之中。
  在日本,“国家”操纵“个人”的这种内在机制,可以用“天鹅进苇花”的譬喻解释,即通过美学发挥政治的功用,也就是“非政治主义的政治性”。另一方面,国家设立自卫队,本应保卫国民个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但却宣称要保卫国家的独立与和平。国家这种一意孤行、疏离个人的做法是值得认真反思的,尤其体现在外交关系中,能否审时度势地处理中日关系,是决定日本乃至整个亚洲其他国家和平繁荣的关键。既然“国家”是这样的存在,那么“个人”就不应该死板地看待“国家”的问题,所以,“国家”的存在本身须给“无政府主义”的可能性预留空间。“个人”时刻保持自身的独立和自由是十分关键的。在看待国家行为问题时,应认真地思考个人与国家之间的距离问题,充分调动想象力去思考事情的真相究竟为何,事不关己的态度决不可取,时刻保持警惕而不人云亦云。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七十余年的今日,加藤教授作为东京大学历史学研究的专家,重新思考和探讨战争与日本人的问题,颇具现实意义。教育日本年轻一代质疑历史、思考历史,有益于纠正他们的历史观,而非盲目轻信国家告知他们的所谓“历史真相”。而关于受世界热议的“战争责任”问题,书中撇开了日本人一贯具有的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的立场,主张以冷静客观的态度审视战争、以直击人心的方式宣扬反战思想,对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繁荣都具有重要意义。思想火花的碰撞最终将矛头指向了“国家”,应该说书中对“国家”的认知与批评是大胆而深刻的,主张“个人”独立思考也成为全书的亮点。质疑与反思,是我们当今面对任何问题都应当保持的客观而冷静的态度,切盼读者诸君也以此态度来阅读《战争与日本人》,随着对话录的展开重新审视其中一切有可能引发您思考的问题。

  《战争与日本人》
  [日] 加藤阳子 佐高信 著
  张永亮、陶小军 译
  东方出版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