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扁桃体发炎反复发作:抗生素?手术摘除?来听听彭坚教授不复发的中医治疗经验

 仙鹤草中医学堂 2018-05-26

中医学苑

公众号ID:xyzych1988

周末答读者问

看到读者的留言

对患者表示慰问

劝说患者就医问诊之余

将问题整理一下

并附上小验方以供各位参考


愿患者通晓日常调摄

愿医者明辨其中医理

再叮嘱读者朋友一下

去正规医院问诊就医


小编

小编近日亲历,8天行程,2例扁桃体发炎,经询问得知1例为扁桃体发炎反复发作,1例为扁桃体已摘除,但相关的炎症还存在,需要经常服药。小编本人也深受扁桃体发炎的困扰,今天就给大家梳理下扁桃体发炎的相关内容,有彭坚教授对扁桃体发炎的治疗经验以及伤寒大家胡希恕对《伤寒论》中咽痛的讲解,其中甘草汤与鸡蛋清小编是亲试过的,效果还是杠杠滴。

慢性扁桃体炎,罹患者以小孩居多,一般扁桃体肿大,颜色发红,咽喉时感不适,偶尔干咳,无痰,声音短促,听者感觉难受。小孩经常汗出,尤其以夜汗为多,以头颈部为多,大便偏干,小便偏黄,舌红而干。

大部分慢性扁桃体炎都属于阴虚内热,治宜泻热降火滋阴,宜用泻白散加减。

由于小孩多汗,腠理疏松,抵御风寒的能力差,加之内有炎症的存在,特别容易被感冒诱发急性扁桃体炎,一旦发作,则出现高热,常在39℃以上,用抗生素注射往往高热几天不退,用银翘散之类的辛凉解表剂也无效。

如果小孩几天未解大便,干烧无汗,其他饮食、娱乐、学习尚正常,当升清降浊、分解邪热,宜用升降散;如果头痛昏沉思睡,扁桃体红肿严重,舌红苔黄,当清咽降火泻毒,宜用代赈普济散;如果扁桃体上有脓点,已成化脓性扁桃体炎,当清热排脓解毒,宜用加减仙方活命饮

急性扁桃体炎缓解之后,往往转为慢性扁桃体炎,宜用泻白散加减为蜜丸,坚持服用几个月,使慢性炎症逐渐吸收,能够保持半年到一年不发作,则可痊愈。

附方

1.泻白散加减(彭坚经验方)

桑白皮10g  地骨皮10g  炙甘草5g  黄芩10g  玄参10g  丹皮10g浙贝10g  诃子10g  金果榄10g

用方心得:泻白散出自宋代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原方即前3味药,以桑白皮入气分,清泄肺热为君药;地骨皮入血分,清肺中伏火为臣药;炙甘草、粳米养胃和中以扶助肺气,为佐使药。本方是清肺热、养肺阴的祖方,今用一般去粳米。

从我的临床经验来看,本方适合的病机为肺热阴虚,患有慢性扁桃体炎的小孩往往干咳少痰,晚上睡觉时夜汗多,大多属于肺热阴虚,与此相吻合,但原方力量稍弱,故我在方中加黄芩助桑白皮清肺热,玄参滋阴,丹皮凉血,助地骨皮清伏火,浙贝化痰,诃子敛肺,金果榄利咽喉止痛。获效后,可再加僵蚕、儿茶、急性子、穿山甲、山慈菇等,软坚散结,制成蜜丸,久服以缩小扁桃体。

2.《寒温条辨》升降散

僵蚕10g  蝉蜕5g  大黄12g  姜黄9g

以加饭酒30g同水煎药,煎好后,加蜂蜜15g冷服。原方为散剂,也可为蜜丸,蜜丸名太极丸。

用方心得:在当代名医中,蒲辅周先生最重视升降散及其衍生的15首治疗瘟疫的方剂,他不仅在《蒲辅周医疗经验》中详细列举全部方剂,而且告诫其学生要好好研究,蒲老认为:“其名曰升降散,盖取僵蚕、蝉蜕升阳中之清阳,姜黄、大黄降阴中之浊阴,一升一降,内症外通和,而杂气之流毒顿消矣。”又说:“瘟疫之升降散,有如四时温病之银翘散”。

虽然蒲老一再强调升降散治疗热性病的重要作用,但我始终心存疑惑,认为瘟疫毕竟不是四时温病,并非经常可以看到,特别是受到现代医学观念的影响,容易把瘟疫同急性传染病等同起来,总觉得难有用此方的机会。直到遇到急性扁桃体炎这一类病,一发作即高热,无外感风热所应有的头痛、咳嗽、鼻塞、微汗出等症状,用银翘散等辛凉解表之剂罔效,发病的部位又在上下出入的门户咽喉之地,才考虑到用升清降浊、清解郁热的方法治疗,选择了本方。可见治病不能囿于病名,而要看所用方与病机是否吻合。

3.《吴鞠通医案》代赈普济散

桔梗15g  人中黄6g  牛蒡子12g  射于6g  黄芩9g  玄参15g  荆芥12g  薄荷6g  金银花15g  连翘15g  蝉蜕9g  僵蚕9g  马勃6g  板蓝根6g  大青叶9g  生大黄(炒黑)6g

这是汤药的剂量,也可按照这个剂量的比例制成散剂。

主治:温毒、喉痹、项肿、发疹、发斑、温痘、牙痛、杨梅疮毒,上焦一切风热,皮毛痱痤等证。

用方心得:

这是吴鞠通晚年常用的一首方,即普济消毒饮去升麻、柴胡、黄连,合培赈散而成。培赈散由大黄、僵蚕、蝉蜕三味药组成,是当时广泛用于预防治疗传染病、作为赈灾之用的通行各地的效方,主治温毒、喉痹、项肿、发疹、发斑、温痘、牙痛、杨梅疮毒,上焦一切风热,皮毛痱痤等证。据考证,培赈散最早出自一本名《二分析义》的医书,是升降散的祖方。早年的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洽疗温毒初起时,用上述普济消毒饮减味,严格按照卫气营血、上中下三焦辨证的程序用药,一味清凉宣肃上焦,决不敢遽然用入里之大黄,到晚年,见识增多,又参考了瘟疫学家的经验,采用上下分消的方法治疗温毒,才有了本方的创制。我在治疗头面火毒的各种疾病,包括青春期的痤疮,使用本方,见效很快。

4.《校注妇人大全良方》仙方活命饮

金银花15g  浙贝母10g  皂角刺10g  穿山甲5g  天花粉10g  乳香10g  没药10g  防风10g  白芷10g  陈皮5g  当归10g  赤芍10g  甘草10g

用方心得:本方是治疗痈疽毒疮的名方,方中以金银花清热解毒,消散疮肿为主药,辅以当归尾、赤芍、乳香、没药活血散瘀止痛,陈皮理气行滞以消肿,防风、白芷疏风散结以消肿,贝母、天花粉清热排脓以散结,穿山甲、皂角刺解毒透络,以消肿溃坚,甘草清热解毒共为佐药。合而用之,共奏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活血止痛之效。脓未成者,服之可使其消散,脓已成者,服之可促其外溃。

从我的临床经验来看,在急性扁桃体炎初起,恶寒发热,头痛,咽喉疼痛,舌淡苔薄白,扁桃体红肿,但尚未见脓点时,可用原方煎服,也可去当归、赤芍、陈皮、白芷,加荆芥、薄荷、桔梗、僵蚕,即合用六神汤以疏风散结,则更加切合病机。一般服两三剂当热退、肿消、疼痛减轻。若两三天后,发热未退,扁桃体一侧或两侧出现小脓点,仍然高热,头痛,舌红苔薄黄,咽喉疼痛时,原方去陈皮,加桔梗排脓,玄参解毒,黄芩、黄连、栀子清热,一般3剂可热退脓尽,脓液排出时,疼痛与发热均会减轻。

验案举隅

案例一:慢性扁桃体炎急性发作

汤某,女,3岁,深圳人,1995年9月2日初诊。

患儿每月都因扁桃体炎高热住院,全家为此困扰不堪,西医建议动手术摘除,未获同意。目前小孩高热3天,上午10时量体温39.8℃,舌红有津液,口不渴,咽红,扁桃体红肿疼痛,头不痛,无其他感冒症状,全身滚烫无汗,饮食玩耍如常,发育也良好,询之已经3日不大便,平常大便干结。处以升降散加减:

大黄10g(后下,煎5分钟即可) 蝉蜕5g  僵蚕10g  玄参15g  板蓝根25g  土牛膝25g  麦冬15g  生地黄15g

煎法悉照升降散原方,1剂即大便通而热退。叮嘱家长:每遇大便干结几天不解时,即将原方服一两剂,俾大便得通而火降。

2006年5月小孩来长沙,询之10余年来,再未因为扁桃体炎而发热住院,成长发育良好。观察其扁桃体仍然胖大,但对身体已不造成危害。

治疗心得:小孩慢性扁桃体炎反复急性发作,引起高热不退,在临床所见极多,每次发作,动辄39℃以上,用抗生素往往须1周左右才能退热,而对证用升降散的患儿,只须两三剂即热退身凉。这类小孩大部分属于“火体”,病机是阴虚内热,这可能与营养过剩或营养失调有关。一些家长看到小孩汗多、时有咳嗽,常发高热,以为是身体虚弱所致,常给小孩服用治虚汗的补药,如黄芪制剂之类,或注射提高免疫功能的药物,不但无效,而且有害,这是个认识的误区,因为这些药物助长了内热,容易激活慢性炎症。中医的治疗法则,应当滋阴清热为主。同时,要劝说小孩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辛辣刺激物、冰饮料、高蛋白、高脂肪类的食品,如肯德基之类,以利于炎症的吸收。大部分小孩在发高热之前,即由慢性转为急性扁桃体炎时,往往几天不解大便,睡卧不安,或大量汗出,说明内热正在集聚,津液受到煎熬,此为发病先兆,服用对证药物如升降散之类一两剂,大便通畅,火往下降,即可阻止发热。急性炎症得以控制后,转为慢性期,可用泻白散、引火汤等加减做为蜜丸长期服用,以求根治。只要家长注意以上几点,又经过较长时间的滋阴清热法治疗,阴虚内热的体质得到调整,慢性炎症得以缓缓吸收,最终可治愈,而不必用手术治疗。

用药心得:

该案有本人的一处用药心得,即板蓝根、玄参、土牛膝同用,对咽喉疼痛有特殊的效果。大凡急性咽喉炎、扁桃体炎,咽喉疼痛而察之咽喉红肿者,均可使用。但有的小孩服用后呕吐,多因其胃气薄弱,又玄参气味苦涩,可去之,以金果榄10g代替。


案例二:化脓性扁桃体炎,高热

李某,男,7岁,2006年7月6日初诊。

患慢性扁桃体炎,经常发作,每次因为感冒诱发,动辄高热39℃以上,必须上医院用抗生素滴注始能退热。今年以来发作频繁,平均每个月上医院1次,现发热,39.3℃,汗多,颈背汗出,咽喉疼痛,大便不干,扁桃体红肿,右侧扁桃体有一处凹陷,旁边有米粒大黄白色脓点。询之去年发热,西医诊断为化脓性扁桃体炎。口干,舌红,苔黄腻,脉细数。当清热泻火,排脓解毒,处方:

金银花15g  连翘10g  桔梗15g  甘草10g  乳香5g  没药5g  浙贝母10g  黄芩10g  黄连3g  栀子10g  天花粉10g  皂角刺10g  穿山甲5g  3剂

每剂药煎两次,两碗药共分6~8次喂服,每隔两小时1次,每次一两匙,可放糖。

7月9日二诊:服上方1剂后,体温开始下降,2剂后体温退尽,右侧扁桃体上的脓点消失。此时宜用蜜丸缓图,以巩固疗效,处方:

咸竹蜂30g  浙贝母30g  儿茶20g  血竭20g  桑白皮20g  地骨皮30g  玄参30g  僵蚕20g  蝉花20g  皂角刺10g  穿山甲10g  花粉20g  黄芩20g  诃子30g  乳香10g  没药10g  桔梗30g  甘草30g

2007年5月随访,扁桃体炎至今未曾发作。

治疗心得

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治疗,与痈疽相类似。初期脓未成之时,往往有寒战高热,扁桃体一侧有针头大隆起,呈半透明状;中期脓已成或已溃,则高热虽不退,但全身症状减轻,隆起部位出现白色、黄色脓头;脓排尽之后,则可痊愈。在初期阶段,可选用仙方活命饮,方中虽有防风、白芷、当归等温散活血之品亦无妨。中期则须去之以免助热,并加黄连、黄芩、栀子等苦寒药,以清热解毒。本病虽然来势凶猛,热度很高,但只要治疗得法,程序不乱,往往有惊无险,3~5天即可治愈。患儿得过一次化脓性扁桃体炎后,形成了一个病灶,容易再度复发,宜服蜜丸善后。

用药心得

该案有本人的一处用药心得,即化脓性扁桃体炎的善后用药。善后宜蜜丸缓图,以便长期服用,这是确定的,但古人并无成方可依。我设计的这个处方,以桑白皮、地骨皮、黄芩清泻肺热,桔梗、甘草排脓解毒,浙贝、玄参、花粉、皂角刺、穿山甲,化痰散结,竹蜂、蝉花、僵蚕祛风化痰、消肿散结,乳香、没药活血止痛,诃子敛肺,血竭、儿茶生肌长肉,修复创面。其中,蝉花、竹蜂的使用当今临床比较少见,蝉花功同蝉蜕,但散结之力过之,竹蜂为生长于竹竿内的蜜蜂,具有祛风、化痰、定惊、止痛之功,为治疗咽喉病的要药,且宜入丸剂,但除了两广地区之外,知之用之者甚少。我历来认为:久病入络,选用虫类药以搜剔血络中的顽邪,是治疗许多慢性病的重要环节。我治疗慢性咽喉炎、扁桃体炎时喜用这两种虫类药,感觉疗效甚佳。

胡希恕讲“咽痛”

311 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差,与桔梗汤。

甘草汤方

甘草二两

上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温服七合,日二服。

桔梗汤方

桔梗一两 甘草二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温分再服。

少阴病咽痛,大概古人把它搁在少阴篇里是有用意的。别的咱没见到,但扁桃腺发炎我们经常在临床上遇到,这种病来,都带着感冒,也是开始发烧、怕冷。那么咽痛,轻的没关系,重的咽痛,不能发汗,忌发汗,发汗封喉嘛。总是要用清凉解热的法子,所以(咽痛)搁到“少阴篇里”头有用意的。(咽痛)搁在“太阳篇”里头,容易当太阳病来发汗,少阴病发汗的机会不太多,所以搁到少阴篇。

按理说应搁到“少阳篇”里头,口苦、咽干、目眩、眼睛红、耳朵聋,都属于少阳,是孔窍的病都应该属于少阳。那么这个书它(把咽痛)搁到“少阴篇”里头,是不是原书就这样子,或者是王叔和把它挪到这里,我们都不知道,但是咱们要知道,就是有少阴病的外观,也是由少阴病内传少阳而发生咽痛,可以这么理解。

那么一般的咽痛,都是指的一侧、局部痛,叫咽痛;后面的“咽中痛”(313条),是整个嗓子都痛,那是重的。局部咽痛就是咱们平时说的一侧红肿,就是扁桃腺发炎这类的疾病。

轻的话,就是用甘草汤就行,就是甘草一味,要是生甘草也解热、解毒、止痛。要是红肿轻,吃甘草汤是可以好的;要是重一点的、肿得厉害一点,吃甘草汤不行,那就再加桔梗。桔梗这个药有利于咽痛,后世说它开提,就是提气,(我认为是)不对的。(桔梗)这个药排痰、排脓,嗓子要是痛又觉得这个地方不利落,可以加桔梗,这是轻症。

要是(咽痛)重症,只是用桔梗汤也是不行的,桔梗汤就是甘草加桔梗。咱们一般在临床上治扁桃腺发炎,我常用小柴胡汤加石膏加桔梗,那里面就有甘草嘛,很好使。但是特别重的,如果是扁桃腺化脓了,用小柴胡加石膏合用桔梗汤是不行的,那就得想法子用增液汤这类的,就是白虎增液,或者用玉女煎这类的方子,加上马勃,或者其他的祛痰、治嗓子痛的药都可以的。

(咽痛)这是我们经常见的病,凡是说咽痛都是局部的,很轻,所以用甘草汤、桔梗汤都行。甘草汤要是不好,就用甘草桔梗汤。甘草汤就一味(生甘草)二两,“用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温服七合”,就是分两次服。二两拿以前的度量衡说,就是六钱,六钱分两次,就是一次三钱,平时用量就是三四钱,现在用克计算就是10克、12克的样子就行了。桔梗汤,就是甘草加桔梗,这个方药的量更比较轻,甘草还是那么重,自梗轻,桔梗为甘草的一半,也就是甘草搁三钱,桔梗就是一钱半。

312 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

苦酒汤方

半夏(洗,破如枣核)十四枚  鸡子一枚(去黄,内上苦酒,着鸡子壳中)

上二味,内半夏,著苦酒中,以鸡子壳置刀环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少少含咽之,不差,更作三剂。

这个就重了,“咽中”就是整个嗓子,而且“生疮”,就是有溃破的地方。那么这就近乎化脓之后了。不能语言”,这个重得很。

“不能语言”有几种,一种是疼得厉害,一种是黏痰胶着嗓子这个地方而吞吐不出,(本条)这个是嗓子疼得厉害,所以“声不出”。

 “苦酒汤主之”,这个法子挺妙,半夏这个药,在古人说是下气治咽痛,苦酒汤以半夏为主,搁十四枚,重用半夏。鸡子就用鸡子清,把黄去了。煎法也挺别致,黄去了,蛋清仍搁在鸡蛋壳里头,底下有说法,“上二味,以半夏著苦酒中,以鸡子壳置刀环中”,什么意思呢?就是在鸡蛋壳里头搁上苦酒,苦酒就是醋,那里头还有蛋清,连鸡蛋清带苦酒,然后把半夏也搁在里头。这也是个秘方,大概古人也有个说法。(古人)那个刀后头都有一个环,那时候古人的腰刀,后头都有一个把,把儿上有一个圆的,为了绑一个绸子或者布什么的,那鸡蛋正好搁那里头(刀后头的环儿),掉不下去,那环儿也不大。然后再搁在火上,就是利用鸡蛋壳(当煮药的容器)。“令三沸”,要功夫(时间)多了,鸡蛋壳就糊了,所以一看到开三开(烧开)就行了,把滓子不要了,“少少含咽之”,少少含咽也有用意的,让药久久地在嗓子处存在。咱们吃六神丸也是一样的,六神丸也不能一下子都咽下去,要含着。那么对苦酒汤要你少少含着,在嗓子地方一点一点润,“不差,更作三剂”,假设吃一次,不好,可以连续这么做,都是这个做法,吃它三剂,大概可以好的。

鸡子清这个药,它是出音声的。以前唱戏的人都知道,嗓子不好,他在后台喝鸡蛋清,马上嗓子就痛快。所以(苦酒汤)这个方子很妙。醋的作用是收敛,敛疮疡。

这个(苦酒汤证)比以前的嗓子痛(311条,甘草汤、桔梗汤证)是要重的。

313 少阴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汤主之。

半夏散及汤方

半夏(洗)  桂枝(去皮)  甘草(炙)

上三味,等分,各别捣筛已,合治之,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若不能散服者,以水一升,煎七沸,内散两方寸匕,更煮三沸,下火,令小冷,少少咽之。半夏有毒,不当散服。

(半夏散及汤和苦酒汤)它都大量用半夏。

这个(半夏散及汤证)它是外有风邪,所以用桂枝甘草汤为基础加半夏。那么这类的嗓子疼都是特别凶,他也写个“咽中痛”,不是“咽痛”啊,(咽中痛)是全嗓子都疼。古人把这类的嗓子疼叫缠喉风,这在现在不常见,这个(咽中痛甚至于)说死人就死人的,咽喉肿得厉害,有痰涎缠绕,相当得凶。

所以这个(半夏散及汤证)它也有外证,不是没有的,所以它用桂枝甘草汤,也是解外。同时用大量的半夏来治嗓子肿痛。

半夏治咽痛,古人说桂枝也治咽痛,桂枝这个药,你们看一看《神农本草经》里有,治喉痹,痹痛的那个痹,虽然后世就没有这种(桂枝治喉痹)说法了。所以桂枝这个药也止痛,所以身疼痛没有不用桂枝的嘛,桂枝也治喉痹这种痛。

那么这个方药(半夏散及汤)现在很少有人用了,遇到嗓子疼,大概都是在解热这方面、滋阴解热这方面下手。但是有这个病,我认为还是要用这个方子能治好的。

他说这三味,“等分,各别捣筛已”,就是要捣碎筛细的意思,“合治之”,然后搁在一起,“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若不能散服者,以水一升,煎七沸,内散两方寸匕,更煮三沸,下火,令小冷”,也是少少咽之,使药长时间存在喉间。半夏起这个作用(治疗嗓子肿痛)。后头有注,半夏有毒,不当散服,是指生半夏了,生半夏是有毒的,现在咱们的半夏都是制的,也有拿姜制的,也有矾制的,用姜制是最好了,与生半夏(药效)差不多,但是毒性没有了。

以前对咽痛出这些方子,当然这些方子也不仅能治咽痛。我们要是治咽痛,前面那两个小方子(甘草汤、桔梗汤)常用的。咽中生疮用苦酒汤,这我试验过,就是这个人噪子痛,声不出,的确这个鸡子清是起作用。后面这个(半夏散及汤)我没用过。但是嗓子痛以后边两个(苦酒汤证、半夏散及汤证)为最重。

本部分选自学苑出版社《胡希恕伤寒论讲座》

想了解更多,请回复下列关键字

内科

呼吸:感冒 | 流感 | 咽痛 | 过敏性鼻炎 | 大叶性肺炎 | 肺部感染 | 支气管扩张 | 支气管哮喘 | 喘 | 老年性肺炎 | 肺炎合并心衰 | 金葡菌肺炎并脓毒败血症 | 结核性脑膜炎 

消化:便秘 | 腹泻 | 产后便秘 | 痢疾 | 胃下垂 | 急性胃痛 | 急性腹胀 | 胃溃疡 | 肝炎 | 脂肪肝 | 阑尾炎 | 急性阑尾炎合并弥漫性腹膜炎 | 肠梗阻 | 溃疡性结肠炎 | 胆囊结石 | 胆道梗阻 | 胆总管扩张伴结石 | 胆石症胆囊炎 | 慢性胃炎合并胃息肉 | 肝硬化 | 胆绞痛 

心血管:低血压 | 冠心病 | 高血压 | 急性心肌梗死 | 病毒性心肌炎 | 风湿性心脏病 | 心悸

泌尿:尿血症 | 尿石症 | 遗尿症 | 尿道炎 | 小便白浊 | 尿频尿不尽

神经:眩晕 | 顽固性失眠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眼肌型重症肌无力

内分泌:甲亢 | 糖尿病 | 痛风 | 增肥 | 减肥

风湿免疫:白塞氏综合征 | 风湿

疼痛:头痛 | 外阴痛

肿瘤:淋巴瘤 | 癌症 | 肺癌 | 胃癌 | 鼻咽癌 | 肝癌 | 卵巢癌 | 前列腺癌 | 食管癌

血液:白血病

脉管:静脉曲张

外科

皮肤科:鱼尾纹 | 白癜风 | 脱发 | 湿疹 | 祛斑 | 狐臭 | 脚气 | 扁平疣 | 痤疮 | 牛皮癣 | 黑眼圈 | 毛囊炎 | 湿疹 | 花粉过敏 | 荨麻疹 | 丹毒 | 毛孔粗糙 | 干性皮肤 | 油性皮肤 | 汗斑 | 雀斑 | 乳腺炎 | 酒糟鼻 | 银屑病 | 粉刺 | 脂肪瘤 | 皮脂囊肿 | 纤维瘤 | 褥疮

骨科:腰椎病 | 颈椎病 | 腰间盘突出 | 网球肘 | 骨质增生 | 坐骨神经痛

肛肠科:痔疮

妇科

痛经 | 宫外孕 | 不孕 | 月经 | 闭经 | 更年期综合征 | 子宫出血 | 性交痛 | 阴道痉挛 | 阴道瘙痒

男科

不射精 | 遗精 | 前列腺炎 | 早泄 | 男性乳房发育症 | 少精症 | 睾丸痛 | 阳痿 | 前列腺肥大 | 前列腺增生

口腔科

口腔溃疡 | 牙痛 | 口臭

眼科

青光眼 | 白内障 | 眼胀 | 近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