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情报网讯:2017年赣州市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2017年,赣州市地区生产总值2524.01亿元,增长9.5%。总量首次突破2500亿元,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2.6、0.6个百分点,连续两年居全省第1位。 一、生产总值:总体经济运行较好。2017年,赣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24.01亿元,增长9.5%,分别高于全国、全省2.6、0.6个百分点,圆满完成9.3%的年度目标,增速连续2年列全省第1位。产业拉动强劲有力。三次产业贡献率分别为7.1%、39.1%、53.8%。分别拉动GDP增长0.7、3.7、5.1个百分点。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5.2:41.6:43.2调整为13.7:42.2:44.1,第一产业比重比上年下降1.5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占比分别提高0.6、0.9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赣州统计局 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数据来源:赣州统计局 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财政收支:财政收入增长加快。2017年赣州市实现财政总收入408.32亿元,增长11.5%,比上年提高7.8个百分点,高于年度目标5.5个百分点,高于全省 1.8个百分点,增速列全省第2,比上年前移8位;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5.36亿元,增长0.9%,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增速列全省第3,比上年前移3位。民生支出占比提高。赣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76.44亿元,增长14.7%,比上年提高4.7个百分点。其中,民生类支出完成648.19亿元,增长17.3%,比上年提高5.7个百分点,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量的83.5%,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 三、税收收入:税收收入增长加快。2017年,赣州市税收收入329.88亿元,增长14.5%,比上年提高9.6个百分点;占财政总收入比重为80.8%,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主体税种增势较好,增值税、个人所得税、改征增值税分别增长34.4%、63.8%、110.9%。 四、工业生产:稳中趋缓。2017年,赣州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1%,比上年回落0.1个百分点,列全省第6位,比上年后退1位。工业投资比重提高。赣州市工业投资1043.02亿元,增长29%,比上年回落9.4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比重为41.5%,比上年提升4.8个百分点。大部分行业实现增长。36个行业大类中,七成多保持增长,近半数行业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家具制造(28.4%)、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15.9%)等行业增速持续快于规上工业增速。 五、农业生产:总量平稳增长。2017年赣州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47.47亿元,增长4.7%,增速高于全国、全省0.8、0.3个百分点。粮食实现丰收。赣州市粮食作物产量连续六年稳定在280万吨以上,达到291.03万吨,增长1.2%。果业生产稳定。赣州市水果总产量158.10万吨,增长10.7%;其中,脐橙123.57万吨,增长14.5%。畜牧水产供给充足。赣州市肉类总产量72.81万吨,增长2.4%;水产品总量32.72万吨,增长4.7%。 六、固定资产投资:增幅稳居全省首位。2017年赣州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10.48亿元,投资总量占全省的比重为11.5%,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增长13.8%,分别快于全国、全省6.6、1.5个百分点,增速连续六年在全省排名第一。项目支撑初显成效。在赣州市2756个施工项目中,亿元以上项目1232个,比上年增加447个,增长 56.9%,占施工项目的比重为44.7%,比上年提升10.1个百分点;5亿元以上项目354个,比上年增加125个,增长54.6%,占施工项目的比重为12.8%,比上年提升2.7个百分点,亿元以上项目大幅增加,将有力支撑投资的稳定增长。 七、招商引资:项目入驻率高。2017年赣州市共引进省外项目274个,比上年增加22个,实际进资754.86亿元,增长11.5%。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63个,比上年增加18个,实际进资686.76亿元,增长12.3%。单个项目平均规模达2.75亿元,比上年提高0.06亿元。外资引进放缓。2017年赣州市新批外资企业数39个,比上年少29个;实际利用外资16.67亿美元,增长10%,比上年回落0.6个百分点,增幅列全省第3,比上年后退1位。 八、个私经济:注册企业明显增多。2017年末,赣州市工商注册企业数达9.36万户,比上年末增加1.41万户;其中,一产企业数0.84万户,增加0.13万户;二产企业数2.34万户,增加0.51万户;三产企业数6.18万户,增加0.78万户;全年新注册企业数2.54万户,比上年增加0.65万户。 九、消费:消费需求增长加快。2017年赣州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7.05亿元,增长12.3%,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高于全国2.1个百分点,与全省持平,增幅列全省第5位,比上年前移4位;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336.92亿元,增长15.5%,分别高于全国、全省7.4、1.4个百分点,列全省第5位,比上年前移4位。汽车、石油及制品类对消费增长的拉动力增强。 2017年,赣州市汽车、石油及制品类实现零售额203.31亿元,增长15.6%,拉动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0.0个百分点。 十、外贸出口:出口总额增长较快。2017年赣州市进出口总额320.89亿元,增长18.2%,比上年提高13.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额268.87亿元,增长20.1%,比上年提高13.9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全省9.3、6.8个百分点,增幅列全省第3,你上年前移3位。传统优势产业出口加速回暖。2017年,我市家具、稀土及制品、服装及衣着类等传统优势产业出口分别增长40.3%、14.4%、10.9%,分别比上年提高21.2、50.6、11.1个百分点。占赣州市出口总额1/3的机电产品,增长9.2%,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 十一、房地产开发:开发投资稳定增长。2017年赣州市房地产企业开发完成投资309.16亿元,增长6.2%。施工面积增长加快。赣州市房屋施工面积3150.54万平米,增长2.9%,比上年提高6.5个百分点;新开工面积800.84万平方米,增长13.1%,比上年提高54.7个百分点;房屋竣工面积169.82万平方米,下降27%,比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平稳增长。赣州市商品房销售面积1045.50万平方米,增长25.1%,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实现商品房销售额649.16亿元,增长43.5%,比上年提高18.3个百分点。其中,现房销售面积126.16万平方米,增长22.9%;实现销售额80.52亿元,增长59%。 十二、旅游经济:旅游人数超8000万,旅游收入近800亿。2017年赣州市累计接待旅游总人数8306.85万人次,增长23.22%,旅游总收入794.94亿元,增长35%。其中,共接待入境旅游者41.40万人次,增长30.76%,旅游外汇收入13983.14万美元,增长35.9%;接待国内游客8265.45万人次,增长23.2%,国内旅游收入785.65亿元人民币,增长35%。 十三、主要流量:资金流动放缓。2017年末,赣州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4753.57亿元,增长14.8%,低于上年末8.6个百分点;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3415.98亿元,增长20.2%,低于上年末3.5个百分点;存贷比为71.9%,高于上年末3.3个百分点。客货运量基本平稳。2017年赣州市公路客运量8658万人,下降1.6%,货运量10485万吨,增长12.7%;水路客运量131.4万人,下降1.6%,货运量2910.29万吨,增长6.4%;航空旅客吞吐量127.98万人次,增长18.2%,货邮吞吐量6628.7吨,下降9.3%。用电总量增长偏慢。2017年,赣州市全社会用电量165.57亿千瓦时,增长6.5%,较上年回落0.9个百分点,其中,工业用电90.38亿千瓦时,增长3.1%,较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城乡居民生活用电43.31亿千瓦时,增长7.4%,较上年回落9.2个百分点。 十四、物价指数:消费价格指数微涨。2017年赣州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2.1%,比上年上涨2.1%。八大商品类别价格指数“七涨一跌”,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0.6%,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9%,居住类上涨1.4%,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6.5%,娱乐教育文化类上涨5.3%,交通和通信类上涨1.8%,其它用品及服务类上涨7.6%;衣着类下跌0.2%。工业价格指数大幅回升。赣州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上涨7.7%,比上年提高9.9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上涨1.2%,重工业上涨10.3%;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上涨5.7%,比上年提高6.8个百分点,其中,初级产品上涨5.3%;中间产品上涨6%。 十五、民生工程:就业人数稳步增加。2017年赣州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7.49万人,圆满完成年初既定目标。市民社保参加率高。2017年末,赣州市社会保险基金筹集总额196.32亿元,增长61%;参加各类养老保险人数533.31万人,比上年增加8.11万人;参加失业、工伤、生育类保险128.66万人,比上年增加3.88万人。 十六、居民收支:城乡居民收入增收明显。2017年,赣州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567元,增收2481元,增长9.2%,高于全国、全省0.9、0.4个百分点,增幅列全省第2,比上年前移2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17元,增收988元,增长11.3%,高于全国、全省2.7、2.2个百分点,增幅连续5年居全省第1。 十七、安全生产:安全生产事故数增加。2017年赣州市共发生各类事故438起,死亡191人,同比事故起数上升5.8%、死亡人数上升9.1%。其中,发生工矿商贸事故76起、死亡78人,同比事故起数上升58.3%,死亡人数上升59.2%;发生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126起、死亡108人,同比事故起数下降0.8%、死亡人数下降14.3%;发生道路交通较大事故4起、死亡13人,同比事故起数下降50%、死亡人数下降58.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