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殖民村落到现代大都市:仰光的过去与现在

 昵称55945678 2018-05-26

亚太日报编译:冉娜

从以伦道夫·邱吉尔命名的丘吉尔路到令人叹为观止的苏雷宝塔,这些镜头展示了缅甸前首都仰光是如何随着时间而变化的。作为曾经的英国殖民地,时至今日历史的痕迹并没有完全消逝,照片如同时光机带我们带回过去。

会计总长办公室和通阜司,1890年

英国殖民地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通过商业扩张经济。据报道,收入的所得一般被分为两个部分,分别由当地英国政府和印度的帝国政府所掌管。通阜司一般分部门管理:重点战略性产业的利润由中央集权掌控,一般性产业则由当地政府管理。会计总长负责确保财政收入正确上缴并发送到英属印度,同时按照规则使用余下的部分。在殖民政府庞大的官僚中,会计总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位,可以拥有相当华丽的办公楼。如今,仰光的分区法院就设立于此。

费奇广场/玛哈班杜拉公园,1900年

以英属缅甸长官费奇(Albert Fytche)命名的费奇广场(Fytche Square)是在最后一刻加入到仰光的城市设计中的。费奇广场原先是一块沼泽地,开垦之后就一直空着,直到1868年左右开始被改造成公园。在最初的设计中,这似乎是一项相当低效的工程。地面高低起伏,凹凸不平,四周围绕着一圈摇摇欲坠的木栅栏。公园的东南部地区设置了一个丑陋的水箱,这个水箱保存着沼泽地原来的气体。1935年,费奇广场改名为班杜拉广场(Bandula Square)。经2012年的改造后,现在则被称为玛哈班杜拉公园(Maha Bandula Park)。

逊尼派清真寺,1895年

由印度西部的一个逊尼派社区于19世纪60年代建造的逊尼派清真寺(Surti Sunni Jamah)是整个仰光最为古老的清真寺。逊尼派清真寺是仰光的第一座清真寺,1826年左右建立,在第二次英缅战争中被摧毁。如今的逊尼派清真寺坐落在仰光市中心传统印度区的心脏地带,位于以前的莫卧儿街(Mogul Street),现在已改名为沙伊邦塔尔路(Shwe Bon Thar Road)。

苏雷宝塔路,1930年

沿着这张照片中的苏雷宝塔路向南看,就可以看到到苏雷宝塔和消防站。照片的前面是欧式大楼酒店(Maison Continental),一直以各色欧洲糕点闻名,如蛋糕、烤饼、复活节的十字面包、圣诞节的梅子布丁。如今它已经成为了苏莱香格里拉酒店的一部分。

苏雷宝塔,1885年

雍籍牙 (Alaungpaya)1755年从孟族手中夺得仰光后,在岛上建立了一个虽然小却有着重要战略堡垒意义的小镇。这个小镇从现在的30号街一直延伸到登漂路(Thein Phyu Road)。小岛被沼泽所包围,每次潮汐来时则被水淹没。在苏雷宝塔的西北方,这个小镇通过一座人行桥与陆地相连。如今,苏雷宝塔位于仰光市中心,同时也是1988年和2007年政治起义的集结点。

丘吉尔路/ Komin Kochin路,1910年

丘吉尔路(Churchill Road)最初是以英国政治家、温斯顿之父伦道夫·丘吉尔爵士的名字命名的。在丘吉尔担任印度事务大臣的短暂任期内,发动了第三次英缅战争。丘吉尔的主要动机是经济掠夺,他想要掠夺缅甸当地的石油、红宝石矿山、柚木森林以及中国市场。在越南已经被法国控制的局势下,法国和缅甸关系的发展也令人担忧。独立之后,丘吉尔路改名为Komin Kochin 路,意为“我们选择的国王” 。

(来源:亚太日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