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泻
泽泻植物图片 泽泻中药图片 泽泻图片 药材名:泽泻 拼音:Zé Xiè 别名:水泽、如意花、车苦菜、天鹅蛋、天秃、一枝花 来源:本品为泽泻科植物泽泻的干燥块茎。冬季茎叶开始枯萎时采挖,洗净,干燥,除去须根及粗皮。 性状:本品呈类球形、椭圆形或卵圆形,长2~7cm,直径2~6cm。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有不规则的横向环状浅沟纹及多数细小突起的须根痕,底部有的有瘤状芽痕。质坚实,断面黄白色,粉性,有多数细孔。气微,味微苦。 化学成分:块茎中分出五种三萜类化合物:泽泻醇A、泽泻醇B,乙酸泽泻醇A酯、乙酸泽泻醇B酯和表泽泻醇A;另含挥发油(内含糠醛)、小量生物碱、天门冬素、一种植物甾醇、一种植物甾醇甙、脂肪酸(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还含树脂、蛋白质和多量淀粉(23%)。 性味:甘,寒。 归经:归肾、膀胱经。 贮藏:置干燥处,防蛀。 禁忌:肾虚精滑者忌服。
泽泻的作用 1、利尿作用 在大白鼠的利尿实验中,不同产季和不同药用部位的泽泻具有不同的效果。冬季产的正品泽泻利尿效力最大,春泽泻效力稍差,冬季产的泽泻须稍有作用,泽泻草根(种不活的苗)及春季产的泽泻须则均无利尿作用。不同的炮炙方法,其利尿效果亦不同。 2、对脂质代谢的影响 泽泻近缘品种Alisma plantago L.中的成分T,对大白鼠低蛋白饮食引起的脂肪肝有治疗作用,其作用与胆碱、卵磷脂相当,但根据用药后血清及肝中脂质的分析,则与胆碱及卵磷脂还有所不同。腹腔注射能减轻大鼠口服棉子油引起的脂血症,对大鼠用四氯化碳引起的肝损害,有预防及治疗的效果,并能轻度降低家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的血胆甾醇,缓和病变的发展。 3、其他作用 麻醉犬静脉注射泽泻浸膏可以降压家兔皮下注射浸膏6克/公斤有轻度降血糖作用,但皮下注射煎剂5克/公斤无此作用。泽泻在试管内能抑制结核杆菌的生长。 内服:6~9g。--《中国药典》 内服:煎汤,2~4钱;或入丸、散。--《中药大辞典》 内服:煎汤,6-12g;或入丸、散。--《中华本草》 注意:以下配方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1、治臌胀水肿 白术、泽泻各半两。上为细末,煎服三钱,茯苓汤调下,或丸亦可,服三十丸。(《素问病机保命集》白术散) 2、治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 泽泻五两,白术二两。上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温服。(《金匮要略》泽泻汤) 3、治冒暑霍乱,小便不利,头晕引饮 泽泻、白术、白茯苓各三钱。水-盏,姜五片,灯心十茎,煎八分,温服。(《纲目》三白散) 4、治妊娠遍身浮肿,上气喘急,大便不通,小便赤涩 泽泻,桑白皮(炒)、槟榔、赤茯苓各五分。姜水煎服。(《妇人良方》泽泻散) 5、治湿热黄疸,面目身黄 茵陈、泽泻各一两,滑石三钱。水煎服。(《千金方》) 6、治寒湿脚气,有寒热者 泽泻、木瓜、柴胡、苍术、猪苓,木通、萆薢各五钱。水煎服。(《外科正宗》) 7、治小儿齁蛤,膈上壅热,涎潮 泽泻一分,蝉衣(全者)二十一个,黄明胶(手掌大一片,炙令焦)。上为细末.每服一钱,温米汤调下,日进二服,未愈再服。(《宣明论方》,泽泻散) 8、治酒风,身热解惰,汗出如浴,恶风少气 泽泻、术各十分,麋衔五分。合,以三指撮,为后饭。(《素问》) 9、治风虚多汗,恶风寒颤 泽泻、防风(去皮)、牡蛎(煅赤)、苍术(米泔浸,去皮,炒)各一两,桂(去租皮)三分。上五味,捣罗为细散。每服二钱匕,温粥饮调下,不计时。(《圣济总录》泽泻散) 10、治肾脏风生疮 泽泻、皂荚,水煮烂,焙干为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空心,以温酒下十五丸至二十丸。(《经验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