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有用的心理学”:为什么心理学不能帮你解决问题?

 昵称1WQSrz3B 2018-05-26


他提到:“现实就是,很多东西是不以我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你没有那么强大。好消息是,就算你没那么强,也是有活路的。甚至,当你放弃掌控的时候,会发现反而有很多新的方法。那些超出你控制的部分,是有力量的,是可以用的。”

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师,提出这个观点,看上去也许有些矛盾。而且现在的趋势是心理学越来越普及,“原生家庭”、“低自尊人格”、“回避型依恋”等已经成为了人尽皆知的概念,人们迫切的地了解自己,以解答内心的困惑。

同时,众多的心理学博主和机构在传递着各种各样的心理学知识,并为你列出相应的对策,比如“改变讨好型人格的五种方法”、“重新养育自己的40堂必修课”等。

李松蔚的观点或许像是给人们泼了一盆冷水,但未尝不是一种提醒。作为心理学专业人士,他可能比更多人都更了解人们的心态。就像他在演讲中所提到的,很多人来做心理咨询,是希望咨询师给他们一个定论。

因为他们认为咨询师是能够洞察一切,并且能够给他们指出一条明确的解决之道。

这也是为何在当下心理学会被人们广泛接受的原因,或者准确地来说,人们感兴趣的不是作为社会科学学科的心理学,而是用星座、鸡汤、心理测试等作为内核,包装成心理学的治愈系美文,人们希望借由这些所谓的“理论”来分析自己,并找到解决之道。

其实,这更像是一种自欺欺人,人们内心中的那些根深蒂固的困惑很难通过几次咨询、买一门课就完全解决的。

而在这些现象背后,所隐藏的思维则是,人们学习心理学是将之作为某种至高无上的准则,用它指导人生。而这显然是与心理学这门学科的本质是不符合的,心理学作为一门很年轻的学科,从产生至今不过一百多年的历史。

是从1879年德国学者冯特受自然科学的影响,建立心理实验室,脱离思辨性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的。而心理学的产生也离不开时代的背景,一方面,是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另一个更重要因素,则是宗教的衰落。

受到启蒙运动的影响,人的价值被不断地提高,人被告知是可以用理性和自由意志去指导生活的,所以就像尼采高喊出的那样“上帝死了”,人们不需要一个至高无上的上帝来教导他们。

随着宗教的瓦解、在二十世纪后半叶存在主义等哲学思潮的兴起,人们开始从宏大的集体主义中解放出来,对于个体的生命萌生了更多的兴趣。在这个大背景下,尤其是近些年心理学才逐渐愈加被人们所关注。

所以,心理学从来就不是一门至上而下的学科,它的重点不是“你应该做些什么”,而是“你认为自己应该做些什么”。这其中的最大区别在于主体的转换,在心理学中,那个主体不是咨询师,而是你自己,你需要通过了解自己来告诉自己应该怎么做?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心理学的确是“无用”的,如果你没有成为主体,而是要依靠某个权威(咨询师或是大V),那么你很可能会一直迷茫着。更有甚者,有人已经将之扭曲为刻板的教条,而忽略了现实生活的复杂性。

在一些心理类热文中,它们会将人格或是关系分为几种类型,于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见到一个人的时候,就是不自觉地将其归类,比如这个人是内向还是外向,是低自尊还是高自尊,然后再依据理论找到与这个类型的人的特质,并试图改变那些你认为不好的地方。

其实,这或许只是适合互联网传播的生活化的心理学现象,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学。真实的人性和生活是根本不可能用类型去框定的,某些相反的特质很有可能都存在于一个人的身上,也不存在于这样一个人能够满足那些所有的优秀品质。

所以,有人也发出了质疑,从心理学普及以来,人们发现了抑郁症、自闭症、躁郁症等各种疾病,越来越多的人都觉得自己有病,也会去看心理医生,而与此同时产生的还有一种无力感,那就是人们发现了种种的病症,采取了很多手段,却发现还是很难解决。

那么,既然如此,心理学岂不是真的很无用,那么这门学科还有存在的价值吗?那恐怕要看人们如何来解读“无用”了。从字面意思上看,无用的意思是它不能解决问题,而实际含义则是你不会因为学了心理学,就一定能改变生活。

心理学的价值不在于提供终极解决方案,只是为人们提供更为开放的路径和告知人存在状态的工具。其实,不只是心理学如此,哲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无用”的学科,它们的最大价值在于让人在不确定性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存方式。

这种质疑并非是在颠覆心理学的价值,相反承认心理学的“无用”反而是对它的最大解脱。在某种程度上,人们学习心理学不过是不断拓阔自己的认知边界,它是在打破一些特定的边界,让人们正视到更多的问题。

但是如何解决,这却是因人而异的,每个人由于性格、出身、经历的不同,他们所面临的困惑也是不同的,因此也不存在一个可以彻底的解决方案。而心理学最大的价值也在于那个让人自己探索的过程,你必须自己在迷茫、困惑和无助中找到一条能够和自我相处的道路。

这个过程势必是极其复杂的,心理学家和咨询师都只是外力,他们没法介入你的生活,那些号称能够立刻解决心理问题的课程恐怕只是纯粹的商业行为。

如果你还在幻想一个权威来告诉你怎么做,自己只是被动接受,那么你很大可能会失望,不仅心理学帮不了你,而是几乎所有的知识对你是无用的。

加缪说过:“当对幸福的憧憬过于急切,那痛苦就在人的心灵深处升起。”当心理学变成了人们臆想中的幸福索道,那它很有可能演变成“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接受它的“无用”未尝不是一种适度的悲观,毕竟只有打破妄念才能重视现实。

校订:吴巍 / 姚色丰 | 本文图片均来自于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