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同异诗钞(一)

 泮溪别馆 2018-05-26

《同异诗钞》前言

同者,相同之题材也;异者,不同之写法也。所谓见仁见智,咏吟则各具匠心;或易或难,离别则同伤客路。崔护之去年今日,依旧桃花;赵嘏之今日去年,依稀明月。诗之一事,贵在一新;学足三馀,能窥三昧。惟冀高山流水,读来会有知音;聊凭断句残章,悟去能增裨益。

上海 饶从斌先生 题书

三月晦日送春

唐 贾岛

三月正当三十日,风光别我苦吟身。
共君今夜不须睡,未到晓钟犹是春。


苏州送春词
清 胡会恩
画屐苍苔陌上踪,一春心事怨吴侬。
晓风欲倩游丝绾,愁杀寒山寺里钟。
《清诗别裁集》评:未到晓钟犹是春,故愁听寒山寺钟也,点入寒山,乃切吴地。


暮春
清 翁格
莫怨春归早,花馀几点红。
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
《清诗别裁集》评:安分俟时,意言俱妙。
翁格,江南吴县人,诸生。


送春
清 沈受宏
客舍长安十丈尘,闭门终日苦吟身。
一花一草何曾见,却道今朝是送春。
《清诗别裁集》评:极陈因题,偏得此新色。
沈受宏,江南太仓人,岁贡生。


客中送春
清 方肇夔
记得离家是首春,与春相伴走风尘。
而今杜宇频频唤,半饯春归半劝人。
《清诗别裁集》评:感春归而己不能归,语近情遥。

雨中送春

清 韩
绿草疏篱映水滨,清溪寂寂四无邻。
一帘细雨仍飞燕,几日残花又送春。
多病翻愁今夜酒,伤心如别故乡人。
明年寄迹知何处,早向天涯慰苦辛。

英山 陈凯文先生 题书

花朝客中有感

清 杨恩寿

春情缕缕故相撩,岳树湘云别路遥。

千里关河双画桨,百年风日几花朝。

相思南国多红豆,梦影西窗隐绿蕉。

肯掷芳时付行役,负他无限可怜宵。



花朝

明 汤显祖

妒花风雨怕难销,偶逐晴光扑蝶遥。

一半春随残夜醉,却言明日是花朝。

英山 白春峰先生 题书

九日蓝田崔氏庄

唐 杜甫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整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九日齐山登高
唐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唐诗别裁集》评:末二句影切齐山,非泛然下笔。


九日
元 张养浩
一行作吏废欢游,九日登临拟尽酬。
诗有少陵难著语,菊无元亮不成秋。
云山自笑头将鹤,瀛海谁知我亦鸥。
幸遇佳辰莫辞醉,浮云今古剧悠悠。


九日寄秦观
宋 陈师道
疾风回雨水明霞,沙步丛祠欲暮鸦。
九日清樽欺白发,十年为客负黄花。
登高怀远心如在,向老逢辰意有加。
淮海少年天下士,可能无地落乌纱。


次韵李节推九日登南山
宋 陈师道
平林广野骑台荒,山寺鸣钟报夕阳。
人事自生今日意,寒花只作去年香。
巾欹更觉霜侵鬓,语妙何妨石作肠。
落木无边江不尽,此身此日更须忙。


至正戊戌九日感怀
元 叶颙
风急登高野客伤,悲笳声里过重阳。
正须击剑论孤愤,何暇携壶举一觞。
白骨不埋新战恨,黄花空发旧枝香。
寒烟冷日东篱下,西望柴桑路更长。


九日
明 苏祐
落木惊风候,淹留感岁华。
阴云连紫塞,清泪对黄花。
八骏周京马,孤蓬汉使槎。
高台予懒上,不为苦思家。


九日渡江
明 李东阳
秋风江口听鸣榔,远客归心正渺茫。
万古乾坤此江水,百年风日几重阳?
烟中树色浮瓜步,城上山形绕建康。
直过真州更东下,夜深灯火宿维扬。


九日舟中
明 汪时元
秋风叶正飞,江上逢重九。
人世几登高?寂寞黄花酒。
《明诗别裁集》评:只此已足。


九日
明 文森
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
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
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重九
明 鲁渊
北雁南飞天欲霜,萧萧风雨又重阳。
已知建德非吾土,还忆并州是故乡。
蓬鬓转添今日白,菊花犹似去年黄。
登高莫上龙山路,极目中原草木荒。


九日
清 方拱乾
郁郁连朝雪,萧萧九日晴。
异乡谁送酒,令节但存名。
目断天无极,风高沙自惊。
莫嫌人迹远,雁亦罢南征。
《清诗别裁集》评:塞上九日诗,脱尽前人科臼。


九日道中
清 倪承茂
一年两度涉淮黄,扰扰缁尘染素裳。
衰柳共怜残鬓短,闲云应笑客程忙。
南归无分吟风月,北去先愁饱雪霜。
孤负故园丛菊好,不知今日是重阳。


九日登鸡鸣山
清 韩
闻道东篱菊已黄,无因移向酒尊旁。
西风忽起野烟暮,落叶乱飞山树苍。
雁带寒声归渚急,江涵秋水与天长。
浮云遮尽登高眼,不许愁人望故乡。


九日
清 陆圻
衰飒秋风朔气回,中原何地可登台?
五湖极望层波渺,四野吹笳薄暮哀。
江燕塞鸿纷自代,紫萸黄菊已徒开。
最怜此日凭高处,短发萧萧照酒杯。


九日放舟山塘
清 施何牧
老去登临兴未删,便乘小艇放溪湾。
高原水浅苗初出,密树霜浓叶渐斑。
半世功名随旅雁,百年心迹对秋山。
黄花此日何岑寂,一笑层台懒更攀。


阆中九日寄吴中诸兄弟
清 张
海天万里独登台,佳节空嗟白发催。
愁绝雁声从北至,苍然秋色自西来。
霜清乌石蛮烟豁,潮落金崎越艇回。
遥忆故园兄弟在,几人同把菊花杯。


客中九日
明 王翃
细雨成阴近夕阳,湖边飞阁照寒塘。
黄花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在异乡。
沈子山云:不失唐音。


九日得顾宁人书
明 徐夜
故国千年恨,他乡九日心。
山陵馀涕泪,风雨罢登临。
异县传书远,经时怨别深。
陶潜篱下意,谁复续高吟。


九日
清 万夔辅
寻诗绕遍一篱花,落叶声中日易斜。
忆得高堂临别语,授衣时节望还家。


舟次书感
清 蒋纲
蒲帆一幅挂秋槎,渺渺烟波去路赊。
不及茂陵归有壁,翻同杜老别无家。
橐中长物馀诗草,道上重阳负菊花。
他日萦怀在何处,知予依斗望京华。
《清诗别裁集》评:妙能活用。


淮云寺
清 许旭
石径斜开路几层,扶筇携屐共攀登。
花逢九日思兄弟,病阻文园念友朋。
南渡白云悲古寺,西风黄叶哭昭陵。
三年遥触伤心泪,欲讯沧洲愧未能。

编者手稿

浙江宁海 张晓邦(驽马)先生 题书

题昔所见处

唐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江楼书怀
唐 赵嘏
独上江楼思悄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
《古唐诗合解》评:前诗以去年起,此诗以去年结,各极情致。前从去年到今日,用顺推法,此从今日转去年,用逆锁法,并臻妙境。

英山 陈凯文先生 题书

无题

唐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重别李评事
唐 王昌龄
莫道秋江离别难,舟船明日是长安。
吴姬缓舞留君醉,随意青枫白露寒。


寄逸人高漫士
明 林鸿
独倚城南百尺阑,粤乡秋思浩漫漫。
平台树色催残照,近郭砧声报早寒。
云物正当摇落后,关河终念别离难。
龙门别墅今宵月,谁与相同把酒看?


夜泊兰江
元 金涓
江山历朗雪初融,坐见宵分碧落空。
世景固知光霁少,人生多在别离中。
影随月下成三友,春到梅边第一风。
此夕此情聊复醉,马蹄明日又西东。

江苏镇江 于文清先生 题书

送王司直

唐 皇甫曾

西塞云山远,东风道路长。

人心胜潮水,相送过浔阳。

注:潮不过浔阳。


送沈子福之江东
唐 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唐诗别裁集》评:春光无处不到,送人之心犹春光也

湖北石首 袁江本先生 题书

啰贡曲

唐 刘采春

不喜秦淮水,生憎江上船。

载儿夫婿去,经岁又经年。

《唐诗别裁集》评:不喜、生憎、经岁、经年重复,可笑的是儿女子口角。



笱沟早发

清 沈用济

北风猎猎水茫茫,多谢吴门鼓棹娘。

铁鹿长樯四千里,送人夫婿早还乡。

《清诗别裁集》评:载儿夫婿去,刘采春怨之。送人夫婿归,方舟(沈用济)又谢之。舟人受怨乎?受谢乎?各见吐辞之妙。

英山 周学文先生 题书

零陵早春

唐 柳宗元

问春从此去,几日到秦原?

凭寄还乡梦,殷勤入故园。



见渭水思秦川

唐 岑参

渭水东流去,何时到雍州?
凭添两行泪,寄向故园流。


清 李念兹
片片浮云去,愁人正望乡。
东风吹送汝,几日到咸阳?
《清诗别裁集》评:怀归之作,自是唐音。

江西靖安 舒传宁先生 题书

清明呈馆中诸公

明 高启
新烟著柳禁垣斜,杏酪分香俗共夸。
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
卞侯墓上迷芳草,卢女门前映落花。
喜得故人同待诏,拟沽春酒醉京华。


岁暮送戴衣闻还苕溪
清 崔岱齐
荒郊晴雪映行装,送客江亭恨淼茫。
鸟近黄昏皆绕树,人当岁暮定思乡。
经年文酒情相似,异地云山梦不忘。
最爱苕溪好风月,明年我欲棹轻航。
《清诗别裁集》评:高青邱“清明无客不思家”,推天然名句,此亦不让前人。

英山 白春峰先生 题书

沙邱城下寄杜甫

唐 李白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邱城。
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自君之出矣
唐 张九龄
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唐诗别裁集》评:巧思全在满字生出。

上海 饶从斌先生 题书

九月二十日微雪怀子由弟

宋 苏轼

江上同舟诗满箧,郑西分马涕垂膺。
未成报国惭书剑,岂不怀归畏友朋。
官舍度秋惊岁晚,寺楼见雪与谁登?
遥知读易东窗下,车马敲门定不应。
注:岂不怀归,见《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引逸诗:“岂不怀归,畏我友朋。”意思是难道我不想回家与亲人团聚?但报国无成,害怕受到朋友的讥责。


被檄夜赴邓州幕府
元 元好问
幕府文书鸟羽轻,敝裘羸马月三更。
未能免俗私自笑,岂不怀归官有程。
十里陂塘春鸭闹,一川桑柘晚烟平。
此生只合田间老,谁遣春官识姓名。

归浙江宁海 张晓邦先生 题书

旅怀

唐 崔涂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催两鬓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客邸思归

清 熊良鞏

静听木叶下西风,灯影昏昏照病容。

滴碎愁心秋夜雨,敲残客梦寺楼钟。

衡阳雁断三千里,巫峡猿啼十二峰。

我久欲归归未得,云山叠叠水重重。

英山 周学文先生 题书

和子由渑池怀旧

宋 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叠韵答学山侄

清 叶言燮

处世应师田子方,马迁货殖计宁长。
东西鸿爪皆空点,今古蛾眉不易妨。
漂泊未归元亮宅,支离合老管宁床。
生涯陇畔驱黄犊,焚砚何心赋补亡。

英山 江涛先生 题书

送麴司直

唐 郎士元

曙雪苍苍兼曙云,朔风燕雁不堪闻。

贫交此别无他赠,惟有青山远送君。



留别

朝鲜 郑之升

怅望旗亭夕照明,绿杨如画罨春城。

无人为唱阳关曲,惟有青山送我行。

英山 陈凯文先生 题书

为顾彦先赠妇

晋 陆机

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



梅雨

唐 柳宗元

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

愁深楚猿夜,梦断越鸡晨。

海雾连南极,江云暗北津。

素衣今尽化,非为帝京尘。

《唐诗别裁集》评:活用陆士衡语,所以念帝乡,伤放逐也。



出守桐庐道中
宋 范仲淹
沧浪清可爱,白鸟鉴中飞。
不信有京洛,风尘化客衣。


重赠吴国宾
明 边贡
汉江明月照归人,万里秋风一叶身。
休把客衣轻洗浣,此中犹有帝京尘。
《明诗别裁集》评:婉而挚,视“素衣化为缁”,用意各別。


去京师
清 沈名荪
望望南天云树迷,沧浪仍卧钓鱼矶。
谁言京洛缁尘满,我独还家是素衣。


渡江
清 颜绍敏
驿路长亭复短亭,柳花漠漠昼冥冥。
人归冀北衣原素,山到江南眼更青。
雨过夕阳看度鸟,风来远浦数扬 。
开尊且酌高邮酒,不共灵均叹独醒。
《清诗别裁集》评:此陶村北闱不遇,渡江而归也。三语反用“素衣化为缁”句,妙於点化,四语倍形南还之乐,亲尝此境者始知其工。

江西靖安 舒传宁先生 题书

古离别

唐 韦庄

晴烟漠漠柳毵毵,不那离情酒半酣。

更把玉鞭云外指,断肠春色在江南。



绝句
宋 张耒
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待行人酒半酣。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代父送人之新安
明 陆娟
津亭杨柳碧毵毵,人立东风酒半酣。
万点落花舟一叶,载将春色过江南。

英山 周学文先生 题书

登楼

唐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庭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次韵寄日新

宋 周孚
南去关河雪正深,尚烦归雁与传音。
沄沄逝水经新岁,落落寒松只旧心。
别后渼陂谁与赋,老来梁父不须吟。
毁车杀马吾何敢,抱瓮相从老汉阴。


萧山秋兴二首
元 郭洪
栏杆曲曲倚西风,桂树悬秋月正中。
千里功名怜枥马,百年身世愧冥鸿。
天垂南斗星犹北,江绕西陵水自东。
抚罢吴钩双泪落,饭牛扪虱尽英雄。

双杵孤砧捣客心,野云江树障秋阴。
越王台上青山小,贺监湖头绿水深。
负郭已无田二顷,传家那有橘千寻。
卧龙只合南阳老,梁甫愁来莫浪吟。


英山 纪律先生 题书

留别武陵田太守

唐 王昌龄

仗剑行千里,微躯感一言。

曾为大梁客,不负信陵恩。



大梁柬友
清 汪
星文三尺剑,霜刃十年痕。
自是无知己,非关不报恩。
风悲朱亥里,日落信陵门。
凭尔一相问,今谁古道存。

广东普宁 伍乘森先生 题书

九日登仙台呈刘明府

唐 崔曙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古唐诗合解》评:前解写九日登仙台,后解写呈刘明府。


万岁楼
唐 王昌龄
江上巍巍万岁楼,不知经历几千秋。
年年喜见山长在,日日悲看水独流。
猿 何曾离暮岭,鸬鹚空自泛寒洲。
谁堪登望云烟里,向晚茫茫发旅愁。
《古唐诗合解》评:前解写楼上所见之山水,后解写山水中之物而继以写愁。

英山 周学文先生 题书

长安秋望

唐 赵嘏

云物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唐诗别裁集》评:杜紫薇赏长笛句,人因称赵倚楼。



新淦舟行
清 丁炜
城下空江向北流,虔州西上正悠悠。
柳边过雨鹭窥网,花外夕阳人倚楼。
渔笛数声愁欲剧,蓬窗孤枕梦偏幽。
一川烟景频来往,每对青山忆旧游。
《清诗别裁集》评:人倚楼一层,夕阳一层,花外又一层,层折而略无痕迹,所以可贵。


赋得落日楼台一笛风
清 张廷璐
馀霞散漫晚烟浮,长笛风前响欲流。
几点鸦归远村树,一声人倚夕阳楼。
梅花早向江城落,杨柳曾传绝塞愁。
何似神仙骑鹤背,凌空吹彻万山秋。

江苏镇江 于文清先生 题书

秋宿湘江遇雨

唐 谭用之

江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
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
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肯重王孙。
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岛门。


夜雨与友人感赋
清 沈元沧
江村归去见闲田,屡遇尧汤水旱年。
秋气萧条连井邑,烟光惨澹自山川。
虚疑世有桃源路,共笑人忧杞国天。
多事刘琨空起舞,鸡声误却半宵眠。

江苏镇江 于文清先生 题书

英山 白春峰先生 题书

英山 江涛先生 题书

西安 向英蒲先生 题书

英山 纪律先生 题书

深圳 杨宇尧(开心木头)先生 题书

武汉 杨现文先生 题书

浙江宁海 张晓邦先生 题书

英山 陈凯文(山石老人)先生 题书

上海 周华仁先生 题书

英山 周学文先生 题书

北京 周逢俊先生 题书

上海 饶从斌先生 题书

湖北石首 袁江本先生 题书

武昌 游代斌先生 题书

江西靖安 舒传宁先生 题书

西安 向英蒲先生 题书

与韩子苍六首其四

宋 释德洪
但识纲宗无实法,为君拈却眼中尘。
鸳鸯绣出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


论诗
元 元好问
晕碧裁红点缀匀,一回拈出一回新。
鸳鸯绣了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

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
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


箴作诗者
清 袁枚
倚马休夸速藻佳,相如终竟压邹枚。
物须见少方为贵,诗到能迟转是才。
清角声高非易奏,优昙花好不轻开。
须知极乐神仙境,修炼多从苦处来。


遣兴
清 袁枚
但肯寻诗便有诗,灵犀一点是吾师。
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都为绝妙词。


问诗戏答
新疆 邓世广
不关权位不关财,一半虚名一半灾。
邀宠谀辞难练就,盘空硬语费徘徊。
苦思使我尘心老,顿悟曾教茅塞开。
或问诗词有何用,只缘此法治痴呆。


论诗
湖南 颜敏
艺圃何须獭祭鱼,一吟一咏性灵舒。
鸦啼鹊噪饶真趣,绘凤雕龙总不如。


论诗
广东 曾理
灵均求索启先河,子美忧时涕泗多。
自古骚坛关国运,阴晴风雨起吟哦。


论诗
安徽 刁节木
故弄玄虚未必强,引经据典费思量。
好诗皆在情真切,通俗佳篇韵味长。


论诗
四川 傅承烈
拥被寻章未必工,须知诗外有诗功。
杜陵多少惊人句,都在流离道路中。


论诗
湖北 涂运桥
李杜风流众口夸,书山学海信无涯。
今人不拾前人唾,立异标新始到家。


论诗
新疆 孙钢
心画心声论不疑,诗中无我便无诗。
携雷挟电惊人语,何似寻常肺腑辞。


戏赠诗词爱好者
湖南 董源远
铁树开花花不红,谷箩挑水水成空。
劝君莫惹诗为好,十个诗人十个穷。

上海 周华仁先生 题书


学诗
宋 吴可
学诗浑似学参禅,竹榻蒲团不计年。
直待自家都了得,等闲拈出便超然。

学诗浑似学参禅,头上安头不足传。
跳出少陵窠臼外,丈夫志气本冲天。

学诗浑似学参禅,自古圆成有几联?
春草池塘一句子,惊天动地至今传。


学诗
宋 龚相
学诗浑似学参禅,悟了方知岁是年。
点铁成金犹是妄,高山流水自依然。

学诗浑似学参禅,语可安排意莫传。
会意即超声律界,不须炼石补青天。

学诗浑似学参禅,几许搜肠觅句联。
欲识少陵奇绝处,初无言句与人传。


遣兴
清 袁枚
爱好由来下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
阿婆还似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


学诗偶吟
上海 黄心培
学诗岂为赶时髦,语贵情真意贵高。
正气皆由心底发,离骚原本是牢骚。


学诗偶吟
湖南 徐南轩
天风海雨助吟哦,手捧名篇细揣磨。
至性文章脂粉少,动人诗句泪痕多。


读诗偶感
湖北 廖国华
趋时赶事领风华,尽向前贤借齿牙。
一字何曾关痛痒,未妨诗苑作名家。


作诗
云南 万亿
作诗不易也非难,世易时移放眼观。
若问佳章何处得,须从心底起波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