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读 | 积极面对现实的我,也过上了理想的生活

 沐沐阅览室 2018-05-26


01

 

前阵子,和朋友雯雯聊天,得知她刚从北京一家很有前景的新媒体公司辞职,选择回三线城市的老家就业,我感到很吃惊。

 

在我印象里,北京是雯雯一生都不愿意离开的城市。她当初为了能在北京待下去,睡过立交桥,住过地下室,有过一天只吃一顿饭的经历,还当街在脖子上挂牌子出租个人时间,期间有客户提过各种奇葩的理由,最后她都坚强的把这些当笑料全盘接受。

 


她说过北京是一个有魔力的城市,让每个人都有无限可能。正是因为这种信仰和努力,她的工作也越来越出色,终于在去年担任了公司策划部的经理。

 

可天不遂人愿。今年3月份,雯雯爸爸出了严重车祸,当场死亡。等处理完纠纷之后,眼前的妈妈一下子老了很多,整个人像被掏空了一样。

 

雯雯用各种办法平复心情,她纠结自己到底是留下还是继续坚持梦想,直到有一天妈妈用崩塌似的语气对她说:“回家陪妈吧,妈不想再看不见你,妈真的无依无靠了”

 

那一刻,雯雯认了。

 

02

 

我前公司的一个同事,我叫她平姐,她的愿望很简单,能做自己喜欢的工作,成为一个有一定经济收入的独立女性就行,她最不希望的就是成为电视剧里遭人嫌弃的黄脸婆,如果遇见好的丈夫还好,安稳踏实。倘若遇见渣男,那她觉得人生会崩溃,她不愿意来实验她的老公,只是希望自己能一直有吸引人的地方,有不依赖男人的资本。

 

可就是这一个小小的愿望,在她生下第一个宝宝的时候,就打乱了。

 

本来预想的是请一个月嫂,再加上婆婆的照顾,自己还是可以继续上班。可就在怀孕的几个月里,婆婆动了一次大手术,身体虚弱,医生嘱咐说:“千万不能劳累。”

 


带孩子这么辛苦的工作当然不适合。

 

平姐看着襁褓中的婴儿,顿时母性大发,完全交给月嫂,又实在放心不下,想起微博上经常流传出来“月嫂趁家长不在虐待小孩”的视频,就觉得心痛,担心。

 

于是,照顾孩子的重担,平姐一把拦了过来。

 

她不是不明白女人一旦脱离职场几年想再回去工作很难,但考虑现实,平姐认了。

 

03

 

昨天,刚看的一篇文章里,有一个故事跟雯雯的很像,是这样的:


故事主人公的父亲病了,手术后卧病不起,需要人陪。


主人公弟弟少不经事,还在读高中,考上大学也要花不少钱。

 

主人公考虑是想放弃上海的工作回家报考老家的公务员或者托人找关系在市里选家单位上班,虽然一个月工资只有三四千,但离家近,能照顾爸爸。

 

一看,是人之常情。但作者把这种思想归为“穷人思维。”

 

简易说是:穷人都把亲人看的太重,顾虑太多,所以才会耽误自己的大好前程。

 

我倒不是不赞同作者想要表达的一定要强大自己,才能更好照顾家人的观点,只是觉得,这样的话太让人焦虑了。

 

她劝主人公:

 “那些回到小地方的人,很难在去远方。”


 “而那些留在远方的人,都很少后悔没回到小地方。”

 

我突然想起最近热播的《北京女子图鉴》里最后一集:都市女强人陈可和闺蜜晓芸,一个全职太太,趁孩子假期来北京玩时,两个人在桥上聊天的场景。

 

晓芸:“每个人的人生,都跟别人不一样。”

陈可:“就是说你现在也接受我这种放荡不羁爱自由的生活了。”

晓芸:“你也接受了我平平淡淡就是真啊。”

陈可:“但是想一下,像我这种放荡不羁爱自由比较好呢,还是你那种平平淡淡才是真比较好呢?”

晓芸想了想,摇摇头:“不好说。”

 


04

 

的确如此,任何人的生活都不能以别人的评价来轻易否定掉,每个人的人生都不一样,当理想与现实打架时,你要做的其实很简单,那便是听从自己的心。

 

尽管一个事实是:无论世界鼓吹梦想如何的伟大高尚,诗和远方如何的浪漫有情怀,还是有大把大把的选择顺应现实的人。

 

对,是顺应,而不是顺从,我也从来都不觉得顺应现实是妥协,认命就是向生活低头,而是在有种种限制的环境下努力适应的一种过程。 

 

那些回三线城市工作的人,那些为了孩子放弃工作的人,一样配拥有高级的梦想。

 

梦想不一定非得与成就挂钩,它也可以与陪伴,安稳互相关联。

 


太多人都为梦想发声了,以至于把隐形之下的焦虑都扔给那些面对现实的人,他们不追求梦想就被定义为眼光狭隘、格局窄小、碌碌无为的平凡人。

 

但你不知道,正是因为梦想被推崇的太过高尚,一个人才会在决定放弃的时候,心里过程会更加艰难挣扎。

 

他们在呼声最高 “你要做自己喜欢的”言论鞭策下,一边委屈着打包掉自己的兴趣,一边成就着自己至亲的人。

 

像雯雯和平姐一样,还顺便做了自媒体笔下贩卖焦虑的承受者。

 

但其实,这群人才是我想要极力维护的对象。

 

因为他们懂得什么是真正的为别人着想。

 

05

 

想起之前看过的一个漫画:

 

现实和梦想是两座悬崖,悬崖中间并没有路,有人在现实这边自嘲沮丧,有人以梦想之名鲁莽冲动,在各自焦虑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却总有一些人想法不一样,他们选择造了一座桥。

 

搭建桥梁的过程也受到过质疑,但因为他们太过专注,质疑的声音就变得越来越小,最后,梦想和现实之间有了一座可以沟通的桥梁。


他们后来想一想,很庆幸当初没有相信“梦想与现实老死不相往来”的话。

 

他们发现,原来,梦想也会扛起现实,而现实,能成就梦想。

 

所谓真正的梦想,从来都不是你要与现实对抗。

(由于篇幅原因,节选部分漫画)

 

说的太对了。

 

我们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会在梦想与现实之间踌躇仿徨,但从来没有人想到两者之间是可以相辅相成的。

 

三线城市的现实虽然枯燥无味,但总有一些人从中发现有趣的事物。我认识很多出书的作者,都是通过闲暇时间一字一句的编出自己的作家梦想。

 

全职妈妈虽然很容易被社会甩下,但只要自己不放弃人生,就一定不会与社会脱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