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一辆现代坦克”FT-17

 老骆驼4753 2018-05-27

法国巴黎荣军院收藏的FT-17坦克。摄影/马之恒


撰文 | 马之恒

责编 | 艾维


导读

       从图片搜索引擎上输入“坦克”得到的结果,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总结出现代坦克有诸多共同特征:履带驱动、覆盖装甲的360°旋转炮塔,以及乘员在前、引擎在后的车体布局等。这种布局究竟始于何时?答案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当时,法国设计制造的FT-17坦克,奠定了今天仍为绝大多数现代坦克所沿用的基本车体布局。而且,它也是唯一一种参加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坦克。


  


01
从“特种炮兵”到现代坦克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天才科学家、艺术家达·芬奇,曾经在1487年提出过一种相当于移动堡垒的“武装战斗车辆”,有些人认为这与现代坦克颇有相似之处。(图:Wiki)


英国“大威利”坦克(雄性版)的模型,这是第一种走上战场的坦克。摄影/马之恒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募集战争公债的宣传画,画面上的坦克混合了英国“大威利”坦克和法国“圣沙蒙”坦克的特征。摄影/马之恒


FT-17的故事,始于1915年底雷诺汽车公司创始人路易·雷诺(Louis Renault)与法国炮兵上校让-巴普蒂斯特·欧仁·埃蒂安纳(Jean-Baptiste Eugène Estienne)的一次会面。当时,雷诺公司已是法国最优秀的汽车生产商,因此埃蒂安纳希望他们研发一种前所未有的履带式装甲车辆,搭载重型火炮紧跟步兵活动,进行灵活的攻坚。但雷诺拒绝了这一要求,因为他已无力接入新的订单,而且公司缺乏研制和生产履带式车辆的经验。


埃蒂安纳的设想最终由施耐德(Schneider)公司接盘,生产出了法国最早的坦克CA1,并于1916年9月装备部队。它们的主武器是一门75毫米的短身管“堡垒炮”,布置在车体右侧,与车体中线有一定的夹角。在当时流行的堑壕战中,这些本质上是自行火炮或者移动堡垒的“坦克”时常被“卡住”,因为它们的履带相对于车身偏短,故而跨越壕沟的能力不佳;短身管加布局独特的75毫米火炮,也暴露出威力和射界受限的问题。CA1的后继者“圣沙蒙”(Saint-Chamond)坦克,将主武器改为一门75毫米野战炮,而且安装在车体正前方,以大幅提升火力,但这种坦克同样采用了履带短于车体的设计。



法国最早的坦克施耐德CA1


法国索缪尔装甲兵博物馆收藏的CA1坦克(图:索缪尔装甲兵博物馆)


西班牙马德里附近的埃尔格罗索装甲兵博物馆收藏的CA1主炮(图:埃尔格罗索装甲兵博物馆)



法国索缪尔装甲兵博物馆收藏的“圣沙蒙”坦克(图:索缪尔装甲兵博物馆)



在战场上突击的“圣沙蒙”坦克


或许是感觉到了CA1坦克存有潜在的缺陷,而且难以通过改进克服,1916年7月16日,埃蒂安纳再次拜会了雷诺,请他研制一种新的坦克。这一次,雷诺同意接下这单任务;但考虑到公司在履带车辆方面的短板,他严格限制这种车辆的重量不能超过7吨。


“轻”意味着减少乘员和车体尽可能紧凑。由于这根最重要的标杆,雷诺公司采用了双人制的布局:车头一名坐姿的驾驶员,负责控制行进速度和方向;车体中部一名立姿的机枪(炮)手,负责操作坦克的主武器,37毫米火炮或者8毫米机枪。在两个乘员位置后面,则是紧密相连的引擎、变速器和传动装置,可谓不浪费丝毫空间。短底盘配上长出底盘的宽履带,使原本就“轻巧”的坦克,具有了在当时算得上惊人的越野和跨越障碍能力。而每小时8公里的速度,虽然只相当于人类慢跑,但以当时的技术条件衡量,也算不上是缺陷。

 


FT-17车体内部示意图(原图见于《The Times History of The War》一书)


这种坦克被命名为“雷诺FT”,也被称作FT-17。受制于20世纪初的机械加工水平,量产初期的FT-17有一些质量问题,以至于1917年里仅有84辆勉强合格。但到了1918年,FT-17所需的生产技术经过改进后终于成熟。


02
“爆兵流”小坦克走向世界


就像现在的很多即时战略电脑游戏玩家一样,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的法军也纠结于一个问题:想要彻底击溃德国和奥匈帝国等同盟国,是应该大量制造轻型坦克搞“爆兵流”,还是制造少量几乎无敌的超重型坦克“一锤定音”?支持前者的声音略微占优,于是FT-17在1918年开始了它“爆兵”的历程。从1918年5月31日参加第二次马恩河战役(Second Battle of the Marne)开始,FT-17不断证明着它的机动性优势。到当年11月11日德国投降时,法军已经装备了2697辆FT-17,实际产量更多。这种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产量最大的小坦克,把法国送上了世界第一装甲兵大国的宝座。



FT-17坦克炮塔特写。摄影/马之恒



法国巴黎荣军院收藏的FT-17坦克。摄影/马之恒


在法军中担任主力的同时,FT-17也成为美国坦克工业的奠基之作。1917年4月,美国对德国宣战,不过此时美国的重工业仍然落后于英、法,尚不能生产坦克;而法国的工业体系已经满负荷运转来满足本国军队需求。因此,法国决定授权美国生产FT-17坦克,再运回欧洲参战。


然而,以美国当时的重工业和科技基础,想要完成这样的任务也困难重重。1918年6月,美国工业界宣布试制FT-17授权生产型M1917的工作失败,首批坦克运抵欧洲的时间至少要推迟到9月。法国当然等不及如此“拖延”的美国人,只得租借144辆FT-17给在欧洲的美军,组成了美国军中最早的两个装甲营。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也没有一辆产自美国的坦克抵达欧洲参战。战后不久,美国装甲兵方才用上美国自产的M1917坦克。


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场上的出色表现,为FT-17走向世界创造了条件。由于授权生产和军购,以及俄国内战、苏波战争和苏芬战争等局部军事冲突,FT-17扩散到世界各地。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这种小坦克不仅成为一些工业基础较弱国家的陆军主力装备,而且成为不少国家研发坦克时的模仿对象。

 
苏波战争中波兰装备的FT-17



苏联根据FT-17仿制的坦克,成为苏联装甲兵的基石(摄影:阿里克谢·别洛博罗多夫 )


03
参加两次世界大战


及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还有大量的FT-17及其授权生产型号在服现役。波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从法国购置了一批FT-17,以装备本国的装甲兵,此后也曾仿制这种坦克。到1939年9月纳粹德国进攻波兰,挑起新的世界大战之时,波兰曾经拥有的大约150至170辆FT-17还剩下102辆。面对德军大批先进坦克和空军强击机的进攻,这些老旧坦克在一个月内几乎损失殆尽。


由于法国军方高层对装甲兵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缺乏认识,并拘泥于完善马奇诺防线等边境筑垒地带,坦克的更新速度在20世纪30年代有所放缓。因此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在法国服现役以及处于封存状态以备补充现役的FT-17也为数不少。


到1940年,法国曾经领先世界的装甲兵力量已经显得过时。为了应对反坦克炮的威胁,法国在1934年着手研制索玛(SOMUA)S35中型坦克,并于1936年投入批量生产。这种坦克拥有斜面装甲以提升防御力,并且装备了在当时较为先进的47毫米坦克炮。但由于指挥官对坦克在战争中的地位大多认识不清,真正装备部队的S35坦克不足300辆,而且被定位为单打独斗来引导步兵进攻的角色。同样,在1936年投产的新锐轻型坦克雷诺R35虽然被大量装备,但这种坦克是按照支援步兵的战术需求研发的,因此只装备了短身管的37毫米主炮,穿甲能力很差;它的机动性也显得不足,最高时速仅有大约20千米。缺乏新生力量的结果,使得法军仍然有8个装甲营和3个独立连装备了534辆FT-17坦克,并且还准备了约1500辆FT-17作为预备队。



法国索缪尔装甲兵博物馆收藏的R35坦克(图:索缪尔装甲兵博物馆)



美国阿伯丁美军军械博物馆收藏的S35坦克(摄影:马克·佩莱格里尼)


在入侵法国的军事行动中,德军俘虏了1704辆FT-17。这些过时的坦克随即成为防守机场等军事基地的移动堡垒,或者用于占领区城市的街道巡逻,以弹压通常只装备轻武器的游击队和抵抗组织力量。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部分FT-17被德军俘虏后,又被送到南欧作战,后来被盟军重新俘虏,比如这些在塞尔维亚被俘的FT-17(出处不详的历史照片)


不过,在大部分国家工业基础薄弱的亚洲,FT-17仍然是可堪一用的重武器。对于法国殖民地来说,由于没有强敌直接逼迫的压力,只需维持殖民统治秩序,装备更新速度也慢于法国本土。1940年,驻扎在亚洲中南半岛殖民地(法属印度支那)的1.5万法军只装备了20辆FT-17坦克。从当年的军用地图上看,这些老旧的坦克还被分成了两组,分别部署在洞里萨湖西北地区和沙湾拿吉附近。这两个地点,一个位于柬埔寨西北部,一个位于老挝中南部,相距约有上千公里。


在法国被纳粹德国击败之后,傀儡政权在法国中部的维希(Vichy)宣告成立,被称为“维希法国”。这个孱弱的傀儡政权无力照管法国在海外的殖民地,法属印度支那所有的外援都被切断。力主与日本交好和加入轴心国阵营的泰国军事独裁者銮·披汶·颂堪(Plaek Phibun Songkhram),乘机于1941年1月向名义上的盟友维希法国发起进攻,试图夺回一部分历史上被法国割占的泰国领土。在这场“狗咬狗”式的轴心国内斗中,法军陆战接连败北,幸好有“宝刀不老”的FT-17“镇场”,才暂时稳定了战线。到1月17日,面对法军在陆战中的颓势,法属印度支那殖民部长让·德句(Jean Decoux)上将命令法国殖民地舰队出战,击败了泰国海军“扳回一城”。随后,日本在1月底介入并强势调停了这场冲突,凭借绝对的军力优势“渔翁得利”,成了法泰战争中最大的赢家。


 
銮·披汶·颂堪(新闻照片)



让·德句(新闻照片)


而在欧洲和北非的正面战场上,老旧的FT-17已经没有什么机会。1942年11月,盟军在北非发动登陆战“火炬行动”,维希法国傀儡政权试图以仅有的FT-17防御。然而此时,美国的重工业能力已今非昔比,面对数量、质量均占优势的美军新型坦克,维希法国的FT-17全军覆没。1944年8月,盟军在解放巴黎的战斗中,发现了一些以FT-17改装的街垒并将其摧毁,这也是FT-17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最后亮相。


 
美国M4“谢尔曼”坦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盟军主力坦克之一,战争带来了坦克技术的又一次飞越,作为现代坦克鼻祖的FT-17早已落伍(摄影:乔斯特·巴克)


04
老兵不死,只是凋零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孑遗的FT-17也到了寿终正寝的时刻,成为博物馆和收藏家的藏品,或者干脆作为工业原料“回炉”。但在1948年的第一次中东战争中,有人在埃及的装甲部队里看到了疑似FT-17的坦克。如果这些目击报告是真实的,那么FT-17的“军事生命”还要比人们想象的更长一些。


21世纪出现在阿富汗的FT-17,更是为这种坦克平添了几分神秘色彩。2001年10月7日,由美国、英国、波兰等国组成的联军,对阿富汗发动了所谓的“反恐战争”。在作战过程中,美国和波兰军人都曾在阿富汗境内发现“品相”良好,很可能退役不久的FT-17,并作为军事史文物带回本国。但无人知晓这些“古董”坦克是如何到达阿富汗的,又在那里服役了多久。这种诞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小坦克身上,或许仍然蕴含着不为人知的传奇故事。


参考资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史》,【英】李德·哈特 著,林光余 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英】李德·哈特 著,纽先钟 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陆战霸王》,沈宪旦 编著,少年儿童出版社

http://www./

http://www./

http://www./

法国巴黎荣军院陈列(院落武器陈列、第一次世界大战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史部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