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键盘侠,我不需要你教我怎么当妈

 汐钰文艺范 2018-05-27


作者 YoYo Tang


2~3岁孩子的困境

 

1岁孩子的情绪化哭喊和4岁孩子的情绪化哭喊有质的区别,前者还不具备语言沟通的能力,听不懂也说不出;而4岁孩子如果有良好的家教,他们的年龄应该能够基本的社会规范。

 


大家对于2~3岁的孩子在封闭场所哭闹有较大的争议。

 

部分父母的意见是:“他们的神经系统还不成熟,语言和理解能力也很有限,有时候就是会失控,疯起来还可能打自己打父母,但总归是阶段性的问题,不是教育出了偏差。”

 

部分路人的意见是:“这个年龄的孩子已经能够用语言沟通了。父母应该想办法解决孩子的哭闹问题,不管是贿赂糖果、用手机放动画片或者威胁,都必须想办法让孩子停下来。”

 

我也曾在Facebook上看见有人说:“地铁上哭闹的熊孩子根本就不该存在。首先父母为什么要推着婴儿车在高峰期挤地铁?在孩子大声哭闹的时候,父母应该做的是推车下去,在站台安抚好孩子,安静地等下一辆车。”很多人为此点赞。

 

有人附和:“世界上就不应该有婴儿车这种东西存在。两岁以下的婴儿出门,父母应该使用背带,而不是占地那么大的婴儿车,这样能让电梯有更多空间,也不会在公共交通工具或超市里挡道。至于两到三岁的孩子,难道还不会走路吗?累的时候就找地方休息,休息好了继续走,而不是应该在婴儿车上躺着。”

 

有人甚至说:“为什么不打出租/为什么不买车。”

 


有一位新妈妈反驳了他们:“我女儿两岁半,地铁就是我们唯一的出行方式。有一次因为她生病,我不得不在早上八点半的高峰期送她去医院,她因为身体难受不停地哭,地铁上位20岁出头的小伙子不停对我叹气皱眉,甚至还烦躁不安地用脚踢地板。我只觉得你们和那个年轻人一样可笑——我该怎么办?让发着高烧的女儿站起来和我走三公里?把婴儿车推到站台上,让她在病痛中多哭半个小时,然后排到下一班地铁让她哭得更厉害?

 

我自己曾经用背带背过13个月的孩子,十分钟的路程让我整个腰都快断了;两岁的孩子出门走50米之后两脚坚决不占地,绝不是什么稀罕事儿。附和以上这些奇葩观点的人,应该是没有养过孩子。

 


一个在公共场合哭闹的两三岁孩子,她/他可能是累了、病了、饿了……也可能什么状况都不是,是真的被父母惯坏了、是父母当时做得不够好。

 

不管是什么原因,如果你想把自己从2~3岁孩子的哭闹声中解救出来,可以选择1. 离开、绕开。2.帮助孩子的父母。3.忍受。

 

而不是当时翻白眼、叹气、咒骂,然后积攒怒气回家上网当键盘侠,展开想象力教别人怎么做父母。

 

致键盘侠们

 

前段时间某新闻网站曾出过一篇文章,题目是《不要做中国人的孩子》。文中提到很多年轻人对熊孩子深恶痛绝,有些严重到完全无法忍受“孩子”这种生物的客观存在,甚至在豆瓣上建“断子绝孙”小组,对此作者给出的评价是——因为独生子女政策,除非你自己成为父母,否则年轻人接触小孩、了解小孩的机会太少了。

 


我不同意这个观点,每个人都是从小孩子长大的,绝大部分人不会对自己的童年失忆。他们不是不了解小孩,他们是在强权下长大,没有接受过爱的教育,所以天生就缺乏同理心,正是这一点才导致了网上对熊孩子喊打喊杀成为一种政治正确。

 

有位微博网友在前段时间的“7岁小男孩被摔”的公交车热点事件底下评论说:

 

“虽然我不赞成暴打熊孩子的行为,但从我个人现实中的体验来看,现在乘坐交通工具出行时,大吵大闹的孩子比原来少了,而且家长也会及时安抚或喝止孩子吵闹的行为。那么,我是在庆幸这样的现实吗?不尽然。归根究底,可以说是网络舆论和暴力约束、压抑了熊家长和熊孩子的出格行为,法律法规一直鲜少发声。好言劝告无效后,以暴制暴,暴力反而成了最大的赢家。”

 

这条评论因为点赞多被顶上了首页。如果他写的是事实,那就是整个社会的悲哀。

 

我自己完全能够理解别人对小孩吵闹的不满。这是因为噪音的确令人烦躁——如果邻居家半夜装修或者开趴体,你可以选择打电话给物业或者派出所;但如果是一个睡渣孩子,哪怕她深夜里每小时都能把楼道的声控灯哭亮,你也没法去报警。这种“不得不忍”的状态有时候会激发反弹情绪。

 

但解决的途径绝对不是“替天行道”、“以暴制暴。”就算所有人都认为熊孩子欠教育,也并不意味着你可以出手,因为你的出手不叫“管教”,而是“欺负弱者”。熊孩子群体确实存在,但“It Takes a Village/集全村之力抚养一个孩子”的年代已经过去了,解决熊孩子的社会问题,根源在于父母要加强对孩子的管教,而不是键盘侠、陌生人。



举个偏激一点的例子,如果你看见一个四岁的小姑娘蹲在商场过道里大便,你想为公共利益发声,责问、投诉的应该是她的父母,而不是以暴制暴,把小姑娘打一顿。

 

更无语的是,很多时候孩子在网上被喷根本就不是因为“熊”。

 

比如很多上真人秀的明星孩子,长得胖被喷、爱哭被喷、抱别的孩子示好被喷,连穿着打扮都会本喷。


至于朋友圈里的孩子,最常被喷的原因是“丑”。

 

前段时间脱口秀达人Ricky  Gervais发布了一个视频,说自己在推特上有1200万粉丝,但是他并不认识这些人,他发推的时候只是发表自己的言论而已。“这就好比,在纽约时代广场上,你贴了一个吉他培训班招生广告。结果有人路过看见了,就非常生气地大吼,我TM不想学吉他。不仅如此,他还非要打电话给你,用脏话问候你,专程说自己不要学吉他。就好像那个广告是专门写给他的一样。”

 

同理,有人晒孩子,你不爱看就忽略、屏蔽。不用特地赶去留一句让po主看了不爽的评论。人家的孩子不是为你而生,你自己都没活明白,凭什么对别人的孩子指手画脚。


为什么妈妈看起来很怂

 

在儿童被陌生人暴力对待的事件中,大部分带着孩子的一方都显得很窝囊。

 


我在某母婴论坛上曾看见过这样一篇帖子:

 

“我说女儿十四个月的时候,我用背带背着她去超市购物,她当时面朝前坐在背带里。我结账的时候两只手都被占住了,这时候她忽然拿起刷卡机跟前的签字笔玩,并没有乱画也没有放进嘴里,她只是拿着看,大概十秒的时间我一直任由她研究这支笔。这时候收银员忽然把笔抢过去重重摔在了桌子上,还特别凶地对我女儿说,这个不是玩具,不能乱动。从头到尾,这个收营员都没有和我对话。她只是对我十四个月的女儿咆哮。

 

我当时觉得气血上涌,但是我女儿显然已经被她吓坏了。我只能收起我的小票和购物袋,带着女儿离开了现场。什么都没说。”

 

很多妈妈对此非常有共鸣,回帖分享自己的经历:

 

“有一次一个陌生中年女人在商场拽住我四岁的儿子,粗暴地对他说,不许吮吸你的大拇指!这样很恶心!而且会让你的牙齿变形!我儿子被吓得打颤,更不愿把拇指从嘴里拔出来,我当时也只是苍白地说了几句不痛不痒的话,类似我儿子并不总是这样,然后就带着他迅速离开了。”

 


“上次在嘉年华排队,因为等的时间很长,我五岁的女儿唱起歌来。当时在她前面站着一个年轻女人,她转身恶狠狠地让我女儿闭嘴,说她在公共场合不能发出这么大的噪音,还说她没有教养。我赶紧让这个年轻女人不要继续说了,并禁止她和我女儿再说话。我知道我应该再说点什么来让女儿更好受,至少应该让她知道我支持她,但我却没有做到。”

 

几乎每个回帖都在懊悔自己当时很怂。回想一下我也曾在带孩子出门的时候遇见过“垃圾人”、“讨厌小孩的人”,我的第一反应和跟帖的妈妈们一样——闭嘴、赶紧离开、回避正面冲突。

 

但真的不是因为怂。

 

主要原因是当妈的人有所顾虑,我要给我的孩子做示范,不想让她看见成年人情绪失控以及人性之丑陋。是的,虽然这个世界确实不怎么样,但是她不需要两岁就知道。

 


那些扛着婴儿车走过阶梯、拉扯着哭闹的2岁娃穿过闹市的妈妈们,其实在精神和体力上已经是弱者了。她们很可能在过去几个月里都不曾睡过整觉,还要打起精神耐心对待孩子,应付在公共场合出现的各种突发状况……面对冲突的时候她也许已经气炸了,但是疲惫的身躯已经不够支撑她发飙,这也会让她看起来很怂。

                                                 

我想说的是,妈妈们有软肋,你声音大,不代表你掌握了真理。

 

结语


这个世界并不完美,键盘侠更是无处不在。没有孩子的以为自己会做得比你好,有孩子的俨然都认为自己已经做得比你好,而她的孩子就是证据。与其在网上和人吵得不可开交,不如好好陪陪孩子。我们不需要向他人证明自己的教育方法是正确的,只求无愧于心,对得起孩子。说到底,我们改变不了键盘侠,但这或许不重要,我们才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