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封情书│你走了,好像全台北的人都跟着你走了

 快乐老年435 2018-05-27

一封情书│你走了,好像全台北的人都跟着你走了

一封情书,一段尘封的往事。

大家好,欢迎收听《一封情书》,我是尔雅。

每周三晚21点,在这里用声音为大家读一封书信,

讲述一段情人故事。

大家好,今天为大家读的这封信,是来自梁实秋的第二任妻子韩菁清写给他的一封情书。

1974 年梁实秋在台北结识了比他小28岁的台湾歌星韩菁清。

韩菁清出生在一个富豪之家,父亲是一位商人,自幼优渥的生活条件使她逐渐出落成了一位才女,懂古文和英文,擅长书法和国画,而且还会填诗写词。

二人的相识,源自梁实秋的一次台北之行。

梁实秋本与他的原配妻子程季淑常年客居美国,一直生活的很幸福美满。但在梁实秋七十一岁的时候一场意外突然攫去了他妻子的生命。悲伤不已的梁实秋,因此写下感人的《槐园梦忆》一书,悼念亡妻。

当时台湾远东出版社的老板是梁实秋的挚友,于是便以校对该书清样为名,邀请梁实秋到台北散散心。

正是这次台北之行,梁实秋于偶然中认识了小他 28 岁的韩菁清。初次见面后,韩菁清便在梁实秋的心中留下的深刻的印象。之后在台北的日子,每天大清早,梁实秋便会到韩菁清楼下向上仰望,静候韩菁清所住的七楼的窗帘被缓缓拉开,然后急切地上楼当面递送着他的情书。

两个月的时间里,梁实秋竟写了三十多封情书给她。

情书便成了他们的精神桥梁,他们爱得急促且有序,起程便摆开了与时间赛跑的架式。

然而由于年龄的差距、外界的舆论以及朋友的责备,二人的爱情受到很大阻力。此时的梁实秋还在忙于前妻程季淑的死亡官司,不得不离开台北,飞往美国。

然而二人心中早已燃起了无法熄灭的爱情火炉,外界的舆论反而加速了二人尽快结婚的决定,终于梁韩二人于 1975 年 5 月 9 日携手走入婚姻殿堂,相濡以沫共同度过了十三个春秋。

今天为大家读的这封信,便是梁实秋从台北回到美国后,韩菁清为表思念,写给梁实秋的一封信。

韩菁清写给梁实秋

一封情书│你走了,好像全台北的人都跟着你走了

秋:

你走了,好像全台北的人都跟着你走了,我的家是一个空虚的家,这个城市也好冷落!“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你的笑声、哭声,临别前的叮咛,重复在我耳际,挂断了电话后,我不能成眠,我脑海中出现的只有你的影子,八、九、十、十一这四个小时中我无时无刻不想再拨电话给你,但是,你说怕听我的声音,我的声音会令你心碎。所以我忍了又忍,一再的忍,并且盯着床边的小钟发怔,数着秒、分、刻、时!我知道你所讲的都是实话,没有半句骗我的。

可是,我整个上午电话插头依然不忍心拨下!我希望有个奇迹突然来临,那就是电话铃声。十时半是有电话来了,通话人即是小胖子,失望之余,也算有一丝希望,一个心愿没有达到,另一个心愿总算实现,他们四位替我送你也很好啊!至少在登机前,你能看到几个我集团里的亲切面孔呼唤你,“聊胜于无”,你不论是真的报以微笑还是装出来的,至少他们回来说你是笑了,而且你要他们赶回来向我报告,不是么?

亲人,想不到我出生至今才在台北的字典里、书店里、莎士比亚戏剧全集里找到你,我唯一的亲人啊!我愿意和你厮守一世、二世、三世……八百世……永远永远。亲人,你高兴吗?我要你高兴,我要使你高兴,你高兴,我才快乐,高兴快乐,才有健康,才有幸福,亲人,请你记得我所说的,我所希望的,因为不久的将来我们将要在一起创造我们的新宇宙、新园地!你能不给我这些我所需要的么?

临别前一天,你所提出来的要求,我全部答应并遵守,我是个很明理的“小娃”,何况你是如此痴狂的爱着我,这份爱我如何担当得起?我会听话的!我乖亦即是深爱着你,往后我不会太任性了,我绝不令你失望,因为你的失望,就是我的失败!我懂,我会保重,祝健康快乐如意。

你的小亲亲

1975年元月10日夜11时付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