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轻松备战高考?心理老师叮嘱:千万不要让成功高考过的人给考生打电话

 昵称cZwA4 2018-05-27

距离2018年高考越来越近了,高考,考的是智力、拼的是心态。如何打赢高考前的“心态战”?24日13时30分,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心理教师林蕴博做客民生直播间栏目,教家长和考生放松自己、轻松备战高考,科学为考生减压。

调整坐姿是最快解压方式

“考前压力大、很紧张是一种应激反应,往往在考试的第一科会有所表现,后面的科目就正常了。”林蕴博称,每年高考,都会有因为心态问题影响考试的考生,但是特别严重的并不多。很多考生和家长都想知道,高考前一天,考生是彻底地放松自己好,还是再复习一遍重点知识、查缺补漏好呢?

对此,林蕴博认为,是放松还是复习,应该因人而异。有些孩子准备得特别充分,进入五月份就已经充分准备好了,那么,高考前尽可以大放松。但如果有同学觉得知识点掌握得还不牢固,那么考前可以再复习复习。从理论上来讲,高考前的一周应该是放松一些比较好。即使在考试之中,考生做题时慌乱了也不要害怕。当考生觉得大脑一片空白时,可以先检查一下坐姿。“人紧张的时候坐姿,腿、胳膊都十分紧张。调整坐姿是最快的解压方式。”林蕴博称,当调整坐姿至放松的状态时,身体接到了放松的信号,考生注意力也就转移了,也就不那么紧张了。或者换一道题再继续做题,也会缓解初考时的紧张。

考生焦虑 家长不要马上安慰

很多人都说,高考不仅是考学生、也是考家长。那么,在高考之前,家长该如何与孩子沟通?林蕴博建议,此时的家长要说话要特别注意。不要讲特殊的、就像往常一样是最好的。

“孩子考前焦虑有几个特征,比如考前几天频繁地找准考证、在客厅里开会地走,这些都是孩子焦虑的表现。孩子焦虑的,家长是不是应该马上安慰?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本来孩子自己可能还意识到自己焦虑了,家长一问反而把焦虑做实了,加重孩子的焦虑。”林蕴博称,当家长发现孩子开始考前焦虑时,千万不要提示、也不要问,而是要尽量转移话题。比如看孩子频繁地在客厅来回走,可以叫孩子来吃个水果,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但转移话题时不要生硬,让孩子发现。“家长的焦虑不要传染给孩子。”林蕴博强调,家长比孩子还焦虑的一定要调整。家长做好后勤保障就是对孩子最大的帮助,送孩子考试早一点、提前订好中午休息的房间,提前去看一看,这些都是对孩子有益的帮助,尤其是焦虑型的孩子,提前适应下考试周边环境很重要,考前愿意哭的、肚子疼的,都属于焦虑型的孩子。

建议高考前22时前睡觉

很多考生都会担心自己在考试时发挥不好,距离高考还有不到一个月时间,考生究竟该如何减压呢?林蕴博称,用心理的方式减心里的压力不太明显。尤其是那些报考名校的考生,目标定的高,动机的水平也高,主管体现就是压力大。但当他们一旦投入到考试中后,压力自然而然地就降了。林蕴博建议,如果压力大,可以通过运动的方式减压,但不建议剧烈运动,也不建议高考之前一天晚上去剧烈运动。运动可以从现在开始,在小区里跑一跑,进行阶段性训练,把压力转接到其它事情上。

在大考来临之前,还有一部分考生在考前会失眠,这又该怎么办呢?林蕴博认为,在考前失眠的考生特别多,毕竟高考是十七八岁的孩子面临的人生第一大事,大事面前兴奋是很正常的,很多考生可能凌晨一两点钟都睡不着。但是这种“失眠”,晚上不睡觉对第二天的影响其实并不大。即使真的“失眠”了,也不要放在心上,因为通常情况下对于十七八岁的青年来说,这都不是事儿,因为它并不会严重影响到考试。

林蕴博建议,考生从现在开始,应该调整生物钟,不要大幅度调整,每天以半小时循序渐进,至高考前22时前睡觉。

千万不要让成功高考过的人给考生打电话

高考时,几乎80%家长都选择陪着考生一起考试,林蕴博认为,这完全是不必要的。家长可以送考生去考场,但最好不要在校门口等。因为家长在等待的过程中,难免与其他家长交流,比如得知哪位同学保送、加分之类的,心里便会有所想,从而在情绪上影响到考生。考生走出考场后,家长不要问考试难不难,否则很容易让考生情绪化,在考试结束后,考生之间也不要互相对题、说考试相关的事情。

此外在考前,很多家长都有一个误区:让高考过的人给考生打电话。“千万不要让曾经成功高考过的人打电话。”林蕴博认为,这位打电话成功高考过的人很可能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不那么熟悉的人的几句鼓励话,不会对考生有多大影响,反而容易引起考生的逆反心理。俗话说,“100个人教走路,孩子就不会走路了”,本来考生自己制定好了计划,不熟悉的人的指导不一定适合考生,还会打乱考生的原有计划,所以她不建议让高考过的人给考生打电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