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配,正在毁掉你的家庭

 麦田守望者之家 2018-05-27


文/蔡玉说(caiyushuoo)


精神空虚,才需要物质来填充。精神强大、内心充实,文化底蕴深厚,物质要求就比较低了。

                                                 


雾满拦江的作品《我不过低配的人生》卖火了,然而很多人只看其表,不看其里,误解了作者本意。“ 我不过低配的生活 ” 这句话一出,就有越来越多的人,用所谓的高配去衡量自己和别人,这样不仅会慢慢毁了自己,也会毁了你的家庭。


在这个粉丝经济的年代,我们总会看到,微信圈里各种晒各种炫,有时候自己都很有冲动购买或一起随团出国游、出国购的欲望,想爽一爽,不过很少这样,毕竟人到中年,多少都会学着控制自己的欲望。


在这个追求品质和品位的时代,凡事都要讲究一个配置,追求高配。找男朋友要找高富帅,找女朋友要找白富美;买房要配套好、有地铁、有学校、有商场还得有环境;买车要买品牌好、配置高,开出去能撑门面,还能很拉风的;


在很多人眼里,体面的工作,不菲的收入,高档的住所,名贵的豪车,精美的食物,大牌的衣鞋和包包,还有不定期的诗和远方。这才是生活应该有的样子。


我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朋友,在家喝茶还非得喝8582青饼、君山银针金镶玉、竹叶青。咖啡还得要大名鼎鼎的麝香猫屎,保健品一定海外代购,或国外直销产品。因为这正是他们所谓的高配置、高品位生活。


追求高质量的生活,无可厚非,这也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但是,很多家庭却毁在了这条追逐「高配人生」的路上。


1

花的比挣的多,早晚把父母拖垮

网上有一个词:隐形贫困人口,这是怎样的一群人呢?


就是说,有些小夫妻,看起来每天有吃有喝有玩,过得潇洒快活,实际上却非常地穷。因为他的母亲却在家吃粗茶淡饭,给他带着孩子。而他的父亲却守在农村的家里,过着空巢老人的独居生活。


很多人,很多家庭,真的是这样,月薪6000比人家月薪十万的人过得还滋润有品位。一日三餐,两口子都都是下馆子,夜里饿了再撸几个串,逛逛美团。苹果出新品了,立马换;花半个月工资入手一件大牌单品。 ...


我有个毕业五年的学生,夫妻双方都在武汉光谷工作。家庭年薪大约15万,2岁孩子的奶粉钱由退休在家,体弱多病的爷爷奶奶出。岳母来城里给他们带孩子,岳父却宁愿一个人留守农村,也不愿随孩子们一起在城里生活。


按常理来说,他们夫妻的年薪也有十多万,婚后没有房贷压力,应该会有结余存款,日子过得很宽松。


可他们小夫妻至今零存款,荷包空空,每个月还要用到蚂蚁花呗,京东白条、信用卡,有时被账目问题搞得焦头烂额,最后发生舌枪口战。冷暴力后,继续过着所谓的高配生活。


夫妻俩住着父母为他们买的房,请着私人健身教练,私享发型师。晚上下班,都会各自约上自己的同事和好友,去逛街、看电影、吃喝。周未还得泡泡吧,夫妻双方都认为,年轻人应该活得高配一点,这样才能在人前显贵。


有新电影上映,必定捧场;兰蔻新款上市,一定要去囤点货;哪条路新开了家网红店,必定会去品尝下...而他们的双亲却在家里过着粗茶淡饭的日子,用那仅有的一点养命钱,给她们养着孩子。


很多人光鲜亮丽的外表之下,是父母亲在家里捉襟见肘的尴尬,这时,我在想,我们真有必要活得这么「高配」吗?


从教近二十年,我一直在想,这难道是我们教育的失败?


在年轻的时候,唯一需要「高配置花钱」的地方只有一个:投资自己和家人。投资自己,并不是投资你的胃,你的虚荣心,你生活的舒适度,而是你个人能力、眼界、人脉、健康的身体还有你的爱人、父母和孩子。


少喝一杯网红茶,将这钱用来买本书;少买两个名牌包包,将这钱用来带着孩子一起去亲子活动、学习插花、象棋、画画...;


少泡一次吧,少逛一次街、少打一场牌、少打一局游戏、将这些时间用来陪陪你的孩子、父母和家人。


在年轻的时候,别让所谓的「高配人生」拖垮了你的父母,别总标榜精致生活,等你有资本了再说。


2


所谓的高配,正在慢慢摧毁着你的孩子



前两天看了一篇文章,我的爸妈是长方形,感悟颇深,文章内容是这样的:


一个育儿作家薛妈,孩子幼儿园的老师问了一个问题:“小朋友们,如果你们用一种形状来形容你们的爸爸妈妈,你们会用什么呀?”


一个小朋友站起来说:“老师老师,我觉得我爸爸妈妈是心形的。因为拍照的时候,爸爸和妈妈总是喜欢把我抱在中间,然后双手弯成一个心形。”


轮到薛妈的孩子了,孩子有点小委屈似的站起来,赌气说:“我爸妈是长方形的!“因为我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的时候,她总是忙,从来不陪我玩,总是把手机扔给我,让我自己玩手机。所以我的爸爸妈妈是手机,是长方形的。”


幼儿园老师把这个事情告诉了薛妈,她当即心疼极了,想自己和老公这半年,为了满足自己的攀比之心,原本在自己所在城市有一套住房,可看着以前的同学们都有着两套甚至两套以上的房子,内心的攀比之心随之而上。


自己一定也要努力工作,过着高配的生活,拥有两套以上的房子,这样才够得上是高配,于是便拼命赚钱,拼命工作,忙着换工作,忙着做公号,忙着升职加薪,忙着开发软件。


却独独没有注意到自己的孩子,以为把他扔到幼儿园就万事大吉,平时把手机扔给他玩,就能安安静静的成长,却怎么也没想到,在孩子心中,留下了这般印象。


而其实,又何止是薛妈薛爸这一对年轻的父母呢,中国太多父母都是长方形的。


她们令可满足自己那点可怜的攀比心,追求着所谓的高配生活,忙于升职加薪,忙于创业,甚至是忙于高配的游乐,也不拿出时间陪伴孩子。追求这样的高配生活,极可能会毁了你的孩子。


3


所谓的高配,正在摧毁着你的身体


我们为了追求高配,浪费健康,去赢得个人的财富,然后又浪费财富,去重建自己的健康。下面这张留言对话,让人对高配生活再次引发深思。


 

图中,那个去世的年轻人,上班不足5年,一年前才和相恋6年的女友结婚,今年2月才在二线城市贷款买了套不足60平米的房子,上个月才刚刚当上爸爸。年仅29岁的他,突发心肌梗塞去世。

 

那个一直在追求着高配生活,张罗着给家人换套买车的年轻男人,那个计划再拼搏两年给孩子换套大房子的年轻父亲,就这么突然走了。

 

惟留下襁褓中的婴儿,悲痛中的娇妻,还有满头白发的父母。是的,生活如此残酷,现实这般艰难。多少梦想还没有来得及实现,筑梦者的生命已休止在今天。


相比于身体来说,那些所谓的高配,所谓的品位,所谓的高逼格,全都是浮云。如果可以,请在这个多事之春里,照顾好自己,照顾好家人,因为你的生命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要清楚地明白:只有高配置的能力,才能拥有真正的高配人生。精神空虚,才需要物质来填充。精神强大、内心充实,文化底蕴深厚,物质要求就比较低了。


有时候,我们真得应该适当放下矫情,物质生活上过得低配一点并不丢人,不勉强,不逞强,能掌控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学习与健康,或许才是人生最美好的。只有当你放下面子的时候,你才开始懂事,当你懂事了,才是真正的人生赢家。

作者|:蔡玉,著名礼仪专家,学者。东盟礼仪大赛导师 / 评委,全国各大市民文化大讲坛主讲嘉宾。从教近20年,出版书籍数十本。多篇文章全网阅读量近千万。写最接地气的文章,让你活得更高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