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三”道“人事”(虞弟兄)

 yuzp123456 2018-05-28

说“三”道“人事”

 

我们生活中与三有关的太多了,好像什么都可以用三来概括与形容。比如:大至宇宙空间的用天、地、人这三包括,人类无数的人用你、我、他这三个字包括,时间的长河就用昨天、今天、明天三天来概括;垂直高度上的用上、中、下三个字包括,横向的用左、中、右,三个字包括;说一个人很有本事会做事的称三头六臂,说一个人没有本事不太会做事的就称三脚猫;形容一个人能说会道是三寸不烂之舌,形容一个人不轻易开口是三缄其口;遇上奇缘好事是三生有幸,三世修来,碰到生命危险的倒霉事是三长两短,三灾八难;对于一件事很谨慎地需反复思考而做的就用三思而行而来形容,对于做事情没有恒心,时断时续,就用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来形容;说个事情反复多次的用三回五次形容,对于一个事情不想多说的有三言两语来形容;形容零零落落、为数不多为三三两两,形容多次重复的重三叠四;形容办事或动作敏捷利落三下五除二。与三有关的词语很多很多,列举不完,那么三到底代表的是什么?

《说文》上对三解释为:天地人之道也。道是什么?大家很熟悉的一句话:道可道,非常道。说不清道不明,是不好理解的。台湾傅佩荣教授指出,“道”是老子的核心概念,所代表的是“究竟真实”。人的言语所能表述的,都是相对真实,亦即充满变化的事物。因此,永恒的道是不可说的。不可说,但是却“非存在不可”。

老子所谓的“道”是指“真实”而言,也就是要将人生依托在永恒不变的基础上,再由此观照人间,安排适当的言行方式。

叶嘉莹教授说过,论语给她最深印象的一句话是:朝闻道夕死可矣。道是你很难得到的,也很难悟到的。

道“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宇宙所有时空的一切都在道中运行,不论是物质(阳光、空气、水)世界,还精神(是埋在物质背后,而又不完全是顺向的)世界,通归于道中演化。正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反过来,万物的三就是天、地、人,那么也就是说,天地人三者所演化出来的也都可以归为一或道这个源。可以说三概括了一切,三也代表圆满,了解更多的三,我认为是更多地明白人生的道理。

一、人成长认知过程的三

漫漫的人生历程,是个复杂而多变的过程,随着世事的磨炼,我们的思想也会起着变化,对于人事的认识也就会不同,这不同可不是每个人的统一,而是各人都有各自不同的看法,人的成长就如登楼,一层一层地上去,人成长的过程,哲人们有各自的划分办法,(我所看到的划为三个阶段的有:审美阶段、道德阶段和宗教阶段;合群时期、沙漠时期和创造时期;“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芳迹”,“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万古长空,一朝风月”)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下面是另外两种分法:

一是人生认知三阶段。

有人将人生认知形象地比喻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三个阶段。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这种阶段是针对小时候说的,初识世界,一切都是新鲜的、陌生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你告诉他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可以说是对物质世界形态原貌的直接认识,不会故意认错,以致说1122,丁是丁,卯是卯。有一个小故事很能说明这点:一群大人在进行智力竞赛,主持人说“6”“9”不掉头,就出了个题:“6+9=?”,大家都在想,智力竞赛题目决不会就字面那么简单,结果谁都不敢立即抢答,而是苦苦思索。突然,一个6岁的小女孩争着说等于15,人们都向她投去异样的目光,直到主持人宣布小宝贝的答案正确时,人们才收回目光,并责怪自己的思想太复杂了,错过了抢答的时机。这里说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凡事不必太刻意。这是一个纯洁无瑕的阶段,也可以说,人开始是纯洁的。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这个阶段是针对中年人说的,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的增多,人们的思想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了,尤其是在物欲横流的社会,尔虞我诈,互不信任,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小时相比,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不再轻易相信眼前的一切,而是用心、用脑去认识这个世界。发现这个世界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感觉到社会并不那么单纯,现实也并不那么美好,经常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无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难行,好人无好报,恶人活千年。进入这个阶段,人是激愤的,不平的,忧虑的,疑问的,警惕的,复杂的。人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此时,人们看到的山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山,水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水了,这个时候看山感慨,看水叹息,以致出现了许许多多借古讽今,指桑骂槐,指鹿为马的故事。有些人,站在这山望着那山更高;沐在此水,又想到那水更净,欲壑难填,永远也没有满足的境地。许多人到了人生的第二重境界就到了人生的终点。追求一生.劳碌一生,心高气傲一生,最后发现自己并没有达到自己的理想,于是抱恨终生。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是针对那些走过大半辈子或经历太多事件的人而言,在经历了种种事件,看过了形形色色的人或事,有了一种曾经沧海的感觉,茅塞顿开,回归自然。也许经历了太多,人的境界也高了,不再会为无谓的事或无伤大雅或不可能实现的事而伤脑费神。任尔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面对芜杂世俗之事,一笑了之,这个时候的人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了。

在悠悠岁月中,我们都是匆匆过客,所有的故事都没有结果而结果,我们只有从容走过,无需彷徨,无需犹豫,无需茫然。我们应当往第三种境界发展,这才是人的最高境界,人从烦恼和执着中来,应到无烦恼无执着处去。再伟大的事情最终也成云烟,所有疯狂之后总归于平静,我们除了平静又能怎样呢?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坦然面对一切,平静珍惜一切。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面对人生的大起大落,看透秋云春梦,接受世事无常。

世外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原来在这世界就是这样,回到了原点。玩任何手段最终也没有收获,只有遗憾。洒脱的生命应该是:“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任天外云卷云舒。”淡泊名利,无欲则刚;心如海阔天空,顺其自然。

二是人生成功三境界。

晚清一代宗师王国维先生在其《人间词话》中富有诗意地提出了“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

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对这三种境界推崇的人很多,具体的理解,历来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

这三境是针对“成大事业、大学问者”这三种境界应称之为“成功人生三境界”。我们都有成功人生的盼望,即使不能达到理想的成功目标,而我们也可以了解,并效仿。

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出自晏殊《蝶恋花》,比喻要立志确立人生高远的目标。

“西风凋碧树”是一种肃杀凄凉的景象,这反映的是人生环境,这是现实世界,对谁都一样的残酷,大家都要各自上高楼----独,“望尽”时间长,空间大,可以说是四处寻觅,寻觅的目标在哪里?“山长水阔知何处”?还是不知道,在千万条“天涯路”中,暂且定下来吧,哪个渺茫而又遥远的地方,算是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

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出自柳永《蝶恋花》,比喻为实现目标锲而不舍的奋斗。

这首《蝶恋花》是一首怀人词,把飘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怀恋意中人的缠绵情思结合起来。孟子曾经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一切成就大事业的人,都免不了经历这样的磨炼。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如果见名就抢,见利就争,见诱心动,见财眼开,见色心迷的话,那你离原先确定的目标也就越来越远,因此要时刻校正自己的人生航向。外面的世界很无奈,如果因困难而止步,因风险而却步,因艰险而退步的话,目标将会永远是目标,因此要有不达目标不罢休的恒心。因经受不住寂寞、苦难、曲折,不能够“为伊消得人憔悴”,不能够“衣带渐宽终不悔”,因而半途而废了。

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出自辛弃疾《青玉案·元夕》,意思是信心的引导----功到自然成。

生活中常常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这是厚积薄发,功到自然成。而这里要特别注意“蓦然回首”,这是提示我们在打好基础上下工夫外,还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是立于不败之地把握机遇,“灯火阑珊处”的“他”不是永远站在那边的,如果“他”稍一挪动,你就要再来一个“千百度”了,人生短暂,特别是现代社会,效率提升了,运转加快了,机会虽然多了,但消失的也快了,缺乏抓住机遇的能力,大好机遇就会与你擦肩而过。

二、人生认知究竟的三

我们谈人,一个最最根本的问题,也是最不容易说清楚的问题,而又是最不能回避的问题:就是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我们是做什么的,应该怎么办?对于这些问题,我想到的三个字:生、死、情。

生命。对于生命,道家有长生不老之说。是想通过各种养生修炼而达到长寿不死,这只是幻想。道家的老祖宗老子说过:“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庄子则说:“死生,命也。”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

从宗教的观点看,人在死亡以后,仍然可以进入天堂或者下地狱。现实中,我们去殡仪馆看到,告别仪式后,那具尸体一火化,生命也就消失了,生命就变成了一撮尘土,从现实的观点来看,生命的归宿也就是点小肥料或是小泥巴。人从出生以后就面临死亡,这是人的自然规律,不管你有什么样的地位或者权利,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我们想象一下,假使一个人永远活着,就没有“只争朝夕”的乐趣,对于任何创造性的事都可以“明日复明日”了,这又有什么意思呢?生命没有尽头,它的意义在哪体现呢?我们的生命是暂时的,可我们作为人而存在的历史却是永恒的,正是每个个体暂时的存在(每个人是自己生命这场剧目的导演,也是别人剧目中的演员,而且全部是现场直播,又不能排练。)创造了他们不同的意义。那么,生命的意义到底在哪里呢?生命赋予了思想,才有了不同的意义,卢梭这样说:“生活得最有意义的人,并不是年岁获得最大的人,而是对生活最有感受的人。”孔子说,一个人拼命追求长寿,可还是会死去。可一个人只要追求做人的道理,却可以成长为一个人。这“感受”与“明理”就是现实生命的意义了。当然信仰生命的意义是永生的天堂。

死亡。儒教的死观。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死的世界不可知,因此活著的人应该定睛于现在。虽然死亡终究会临到,但是那就是天命所注定的,死亡不过是一种自然之道。自然之道不可违,人人不免一死,任何的惧怕与挣扎都是徒劳的,死无须怕。但是儒家怎样解决心中的那份永恒性的需求呢?儒家认为透过“立德、立功、立言。”可以达到不朽。所谓”立德”,就是通过“三纲五常”等自我修养,留给后世一个永恒的人格楷模。儒家的人格以道德、真理为最高价值,就是“杀生成仁”、“舍生取义”。“立功”就是做出一件大事,功垂天地,惠及后世。“立言”则为著书立说,留下思想给后代作精神财富。

儒家提示我们: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舍生取义”行仁义。

佛教的死观。佛教的最基本原理就是“缘起”。“缘起说”意思就是任何事情或现象都依一定的因(根本,内在作用)缘(辅助,外在条件)的集合而起生、起变化、兴消灭。即任何事情都是特定条件的暂时集合。“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我们可以直白地理解为物质不灭定律。佛教的生死观,简单的说就是在时间轴上,本体一直流动变化。

佛教提示我们:死是时间轴上的一个点,死生轮回善恶相报,应与人为善。

基督教的死观。基督信仰以为有一个超越的本体(上帝),他本是生命的源头,他就是生命。上帝主宰一切,人有属上帝的灵魂,生由上帝安排,死也由上帝掌管。肉体的生命是短暂的,灵魂却是永恒的,选择与他同行,则能超越死亡的辖制。

基督教提示我们:生是暂时,死才是永恒,死之永恒需要爱心,需要信心。 

道教的生死观。长生不死是道教诸派的共同理想。成仙,从字义上看,仙是人与山组合,指迁居山中修炼而达到长生不死或实现了生命自我变革的特殊人物。

道教提示我们:重生养生,树立信心,人定胜天。

情感。人是情感动物。情主要是指人的情感表现,属于人的心理活动范畴,是属于精神层面的。情牵系着你的生命,情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而又是时刻伴随着的。对情的说法很多,主要归纳为“七情”:《佛学大词典》:喜、怒、哀、惧、爱、恶、欲。中医理论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中医还认为,这七情调和不好,就会生病。而我认为最能影响到这七情的是“三情”,三种最最普通与重要的情感:亲情,友情,爱情。

亲情:是与生俱来的,有着不可分割的血缘,本是同根生。形容它的有骨肉亲情,一脉相承,手足之情,家书抵万金。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诗人艾青说过“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是乡情,也是亲情的一种。

爱情: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诗人徐志摩认为恋爱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他说:“得之,我幸。不得,我命;”他把爱情与命运连在一起

友情人生得一知已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鲁迅。

对于这三情,我把亲情排在第一,爱情次之,友情再次之。我的第一种想法的理由是:亲情不可选,是先天赋予的。爱情可选,但是有一定的规定的条件的。友情可自由选,而规定是自己定的(怎么选下面要讲到)。第二种想法的理由是:百德孝为先。亲情是孝。爱情升华可以变成亲情,友情升华可以变爱情。没有亲情的日子就会感到没有着落,没有爱情的生活就会少了几分情趣,而缺少友情的年月中,会觉得是那么的乏味。

三、人的思想意识上的三----中国传统文化主体三教

人的思想意识与传统文化非常紧密,甚至可以说是来自于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来源于三教。

佛教。佛教发源于公元前1500多年的古代印度,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佛,释迦是仁慈的意思,牟尼是寂默的意思,寂默也就是清净的意思,佛是智慧觉悟的意思。释迦牟尼佛是人,但称佛,活八十虚岁。释迦牟尼为佛教的教主。

佛教正式传来中国是汉朝。佛教本不是宗教,是释迦牟尼的教育,跟我们中国的儒家一样,是孔老夫子的教育。在中国已经有一千九百多年历史,汉朝时候政府办事的机关叫寺,属帝王所辖的一级单位,直接属于皇帝督导的。当时首都是洛阳,白马寺是中国佛教第一个寺。

我们看到的经常都是拜忏、祈福、超荐亡灵的佛教,这是因变质而成为宗教。还有一种更糟糕,打着佛教的招牌,做些与佛教完全不相干的事情,这是邪教的佛教,不伦不类连宗教都不如。宗教不会叫人做坏事,学术也还不错,探讨理论,邪教就很糟糕,甚至做出很多违背道德的事情,我们真正要学的是释迦牟尼佛的教育,目的是使我们能破迷开悟,离苦得乐,得到生活上真实的利益。

佛教的主要场所称为寺、庙。

佛教经书很多,有几千部几万

主要方法是念经,早晚反省。

‘佛’是博士,‘菩萨’是硕士,‘阿罗汉’是学士,这是三个阶段修学的果位,也就是佛法修学的目的。

道教。道教是中国主要宗教之一。东汉时形成,到南北朝时盛行起来。道教徒尊称创立者之一张道陵为天师,因而又叫“天师道”。后又分化为许多派别。道教奉老子为教祖,尊称他为“太上老君”。以《道德经》(即《老子》)、《正一经》和《太平洞经》为主要经典。奉玉皇大帝为最高的神。要人脱离现实,炼丹成仙。道教的第一所国家级道观位于洛阳上清宫。老子为道教的教主。道教之术繁多,我们平时听到的一些民间的法术基本上都是道教的,比如中医中针灸,方剂,灵治,算命看相,风水,静修气功,拳术武功等。

道教的主要场所为观、殿。

道教修持,就是通过内丹,养生,武术等方式和方法修性炼命,对精神和肉体进行自我控制,达到“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崇高目的----天人合一,成仙得道。

儒教。儒教是中国专制社会长期形成的特殊形式的宗教,其创始人是孔子。它以中国封建伦理“三纲”、“五常”为中心,吸收佛教、道教的宗教思想和修养方法。《四书》、《五经》是儒教的经典,祭天、祭孔、祭祖是规定的宗教仪式。以完成最高道德人格为目标,核心就是强调尊尊、亲亲,维护君父的绝对统治地位,巩固封建宗法的等级制度。

四、人永生的盼望----基督教三位一体的神

上面从传统文化意识上谈到三教,从信仰上我们国家较为普遍的还有基督教,基督教最为核心的是三位一体的神。“三位一体”是基督教的语言,通常说耶和华是神,这三位一体的神是:圣父、圣子、圣灵。圣父是耶和华,圣子是耶稣,圣灵是当耶稣升天后的保惠师。三位一体的神,是有三个不同的位格,但又是独一、一位的神。所以圣父是神、圣子是神、圣灵也是神。但圣父不是圣子、圣子不是圣灵、圣灵也不是圣父,三个位格有不同的工作,比如说:在救恩方面:圣父计划救恩、圣子成全救恩,圣灵实施救恩。三位一体是用我们人的思维没有办法完全的明白的。圣经上也说:“从来没有人看见神,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他表明出来。”这里的独生子就是指耶稣,三位一体的神是透过耶稣来彰显的。耶稣是道成肉身,由童贞女马利亚所生,33岁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第三天复活,然后升天。这就产生了基督教。基督教的经书就一本《圣经》,《圣经》共由近四十位作者在不同的时代与地点写成,前后跨越了1600年才完成。整本《圣经》前后逻辑缜密,“这里一点,那里一点”,“无一缺少,无一没有伴偶”,是非常神奇的。整本《圣经》分旧约与新约,旧约第一句是“起初神创造天地。”从人类创造开始,新约从耶稣道成肉身开始,最后结束句是神说:“我必快来。”整本圣经的意思是,神创造了你,你偏离了神的方向,他爱你到底,派耶稣来做替罪羔羊,他死而复活升天后,还要再来救你。有人说,圣经是人类的说明书,是回答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有人说,圣经是约书,是神与人立的约,相信神的人将来就可到天堂。整本圣经是讲耶稣的故事,耶稣无疑是对人类影响最大的人,我们现在的纪年法,公历纪元就是以耶稣的诞生开始的;我们称的礼拜天,就是《圣经》上神六天把万物造成后的第七天,这一天称安息日,有了我们每周一天的休息,也是基督徒的礼拜。基督教认为,三位一体的神是无所不能,无所不知,无所不在的,相信的就得永生,不信的就得不到永生。

以上这些有关三的内容,是我学习后作的笔记,有儒教的,有佛教的,有基督教的,有道教的,也有现实生活中的,感觉到对自己很有启发,我自觉感悟人事,实践闻道的乐趣,能保持较好的心态,或者说坏的情绪停留在心里很短,体会到了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的心情,可以说有比较端正的人生观。记录这些学习体会的目的,是想启发大家腹有诗书气自华,希望大家加强学习,保持健康的生活情趣与健康的心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